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痛心!中國父母花1000多萬供他留學7年 他卻跳橋吞藥最後飲彈自殺

父母想不明白, 我們說不清

“高中畢業送他出國, 我沒想過要他出人頭地拿到多麼高的學歷, 只是希望他能夠體驗一下留學生活, 真的。 ”

說出這句話的女士名叫陳睿, 本來她的兒子曉磊就要回國和一家人團圓了, 沒想到一張死亡通知書卻傳了過來...

曉磊出國7年, 一直在美國生活, 曾經就讀於三藩市大學(San Francisco)但是因為成績達不到要求曾經辦理過休學, 春節前直接辦理了退學手續準備回國。

陳睿本來計畫是到美國接兒子回家, 但是在歸國的時候曉磊表示自己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 讓她先回去,

自己很快就會回家。

沒想多的母親就這麼走了, 結果...........

這成了他們的最後一面。

(Uni of San Francisco)

清明節之後, 陳睿發現曉磊失聯了, 電話打不通微信也沒有回復, 直到4月9日, 也就是上周, 整個留學圈都被這一事件刷屏了——

陳睿兒子的一個室友, 在那一天, 輾轉聯繫到了陳睿,

說出了讓她心碎的消息:曉磊吞槍自殺了。

這不是, 曉磊的第一次

發現曉磊自殺的是他的室友小鄧, 因為自4月5日起曉磊就處於失聯狀態, 直到4月8日, 強行打開曉磊房門的時候, 才發現他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

陳睿得到消息後馬上訂了機票飛到三藩市, 當地時間4月11日上午, 法醫得出結論, 曉磊確為吞槍自殺, 警方也在曉磊的電腦裡找到了他之前在網上搜索自殺方式的記錄。

這, 不是第一次他嘗試自殺——第一次, 曉磊曾嘗試爬上金門大橋跳橋, 而第二次呢, 他曾嘗試吞藥自盡。

緊接著, 在這幾天, 打開網頁就能搜到這位孩子的一切...

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把陳睿徹底弄懵了, 明明前幾天兒子還發來了照片告訴她已經買好了禮物準備回家, 怎麼就......

“孩子啊, 你為何要離開我們?”

悲傷之余, 對於陳媽媽, 最讓她想不明白的一直有一個問題:自己的孩子一直是“溫室”地培養著, 換句話說, 就是[富養]

可是, 為什麼說走就走了?曉磊捨得下這一切嗎?

面對這一疑問, 三藩大學(USF)表示曉磊生前患有十分嚴重的抑鬱症,

曾經求助過心理醫生...

兒子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陳睿十分不解, 因為是單親家庭, 所以對於兒子一直都很寬容, 留學7年, 兒子差不多花了1000多萬人民幣, 在她看來只要用途得當, 花多少她不會嚴格限制。

這樣優渥的生活之下,

為什麼還會出現抑鬱這樣的情況?為何還是一再求死?母親怎麼也想不明白...

2011年曉磊初到三藩市就學, 因為成績問題, 同年級的朋友都在2015年畢業了, 這讓他心裡一直很不舒服。

三藩市大學鄺鐵城教授表示, 抑鬱產生的原因可能是來自于學業的壓力和家庭財力的巨額支出。 有同學證實曉磊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 雖然家裡很富裕, 對他也很大方, 但是他還是堅持到一家中餐館打工。

兒子走了以後,母親才知道醫生有給孩子開過抑鬱症的藥物,但是兒子是否有按時服用,這個...這位母親低下了頭,在國內,她很難時刻監管到。這也只有兒子自己來自律。

目前曉磊的遺體已經在殯儀館火化,正在辦理運送回國的各項手續。

陳睿接受採訪時心痛地表示:

曉磊的爺爺奶奶太過年邁,不能讓他們知道孫子自殺身亡的消息,擔心他們承受不住,為了不讓兒子孤零零的離去,她準備找兒子生前的好友來參加追悼會...

為何留學生頻頻自殺?

留學生開朗陽光的外表下,真實生活究竟如何呢?瀟灑自由嗎?放飛自我嗎?紙醉金迷嗎?

答案很簡單,並沒有...孤身在外,嘗盡人情冷暖,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度日,一個人開心,一個人難過,久而久之,每個留學生的背後都出現了一個名叫抑鬱症的陰影。

不瞭解的人說,每年幾十萬的扔在了學習生活上,怎麼就這麼矯情的說自己有抑鬱症呢?

也有的人說,抑鬱症就是個天才病,克服克服就過去了...

這種想法實在是過於天真了,抑鬱症是什麼?抑鬱症並不是開心的對立面,它是活力的反義詞。

它會讓人失去所有前進的動力,在鬱鬱之中自己否定,自我迷茫,自我放逐,情節嚴重的,感覺自己生而為人,承受了太多苦難,選擇結束生命走向自我毀滅。

為什麼說留學生更容易患上抑鬱症?遠離家鄉、學習生活壓力等因素導致壓力過大,社會溝通障礙,人際關係淡薄,又缺乏情緒處理能力,留學生就在表面看似陽光的生活下,成為了抑鬱症高發群體。

除了上述幾點,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大,容易被邊緣化,時常感到孤獨,來自父母家人的期許與壓力,經濟負擔也會導致抑鬱症的患病幾率增加。

抑鬱症,我們想麻木卻不敢!

其實,針對抑鬱症這點,我們已經有些麻木,但是,卻又不敢徹底麻木。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

美國大學健康協會統計,平均一學年有32%的學生被確診患有抑鬱症,13.5%的學生因為抑鬱症而成績下降。

可能資料沒辦法詮釋留學生的心理歷程,那麼我們用一些血淋淋的例子來訴說吧:

2018年1月,英國布裡斯托大學華裔法律系學生Justin Cheng自殺;

2017年12月6日,多倫多大學牙醫學院王姓同學自殺;

2017年10月,在美國猶他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的唐曉琳,選擇在金門大橋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2017年2月14日,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CSB)就讀的20歲中國女留學生劉薇薇被發現死在宿舍內,曾就讀中國廣東佛山第一高中;

2016年12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名來自中國天津、品學兼優的留學生劉凱風在家中自殺身亡;

2016年11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來自中國上海的留學生楊志輝自殺身亡;

2016年1月,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中國留學生小陸(音譯)跳冰湖自殺;

2015年1月27日,美國耶魯大學中國留學生王璐暢從金門大橋跳入三藩市灣自殺。

他們沒有一個是loser,沒有一個是經歷了無數挫折,反而基本上都是學習優異的好孩子,可是正是這些家長和老師嚴重的乖乖女、好少年,走在了自我毀滅的道路上。

根據澳洲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澳洲自殺率已經上升到13年來最高水準,其中女大學生的自殺率非常突出。

資料同樣指出:自殺占15-24歲年輕人死亡案例的三分之一。2014年共有2864人在澳洲死於自殺。當中,362人為15-24歲,相當於每天有一名年輕人死于自殺。這個資料驚人嗎?其實並不驚人,因為真正驚人的在後面....留學生自殺傾向為本土學生的4倍!

早在前些日子,一篇文在網上被熱傳——中國女留學生網上留遺書

這是一位姓閆的同學發在社交媒體上的“遺書”:

“我曾夢想過澳洲和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生活。為了獲得學位,我花費了巨額費用,現在我卻身心俱疲。”

“我們是澳洲大學的印鈔機,他們在國內招生時就欺騙了我們。我們坐了10多個小時飛機來到這裡,但所有的藍圖都只是泡影。”

“再見,我親愛的大學夥伴們,現在是時候結束這一切了。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是,任何人跟你說家以外的地方很美好,都不要相信,他們都在撒謊。只有錢才是人們永遠的朋友,沒有錢誰也幫不了你。”

雖然說,最後閆同學在大家的勸慰下平復了心情,但是這依然為我們提了一個醒:留學很苦,很累,很折磨人,長期的壓力積累之下,可能會引出很多悲劇的發生。

其實,針對於此,不少國外頂尖名校都留意到了,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的活動用以鼓勵。普林斯頓大學曾經做過這麼一項極具意義的拍攝——The Other Side of ME

在這裡,這個“另一面的我”攝影展刺痛了無數人的心!

學生們通過這個展覽,分享了自己不一樣的一面。這一面或許有些陰暗,但是卻是最真實的存在。

以下為部分針對亞裔學生的攝影作品——

或許,這個展覽從一個角度展現出了拍攝者想要表達的對於國外學生群體的關愛。另一角度,也讓這些頂尖名校,活在重重壓力下的學生能夠有一個機會,充分地表達自己、宣洩自己...

這些孩子的故事,在臉書上被勇敢地曝光出來,與許許多多來自全球各地的留學生及學生群體分享。

這些孩子是勇敢的,同樣,他們的勇敢也成為了他們壓力得到釋放的武器。

為什麼即使在普林斯頓的這些天之驕子們仍然會患上抑鬱?就像上文說的,抑鬱的反義詞是活力,而不是快樂。

正因為他們曾經是天之驕子,備受期望,頂著一個又一個光環,當心靈扛不住壓力而被壓垮時,他們的經歷就會成為勒住喉嚨的致命繩索,對所有的事情失去了興趣,感覺人生沒有了任何意義,解脫才是最好的途徑....

於誰而言都是一樣,獨自一人身處異國他鄉。孤苦無依的同時,面臨一波又一波的繁重壓力。留學生的精神,其實一直都是十分脆弱的。

更何況這脆弱的精神還沒有地方得到有效的緩解,父母那裡的殷切期望,朋友們的羡慕,再對比自己的真實情況。只能讓情況更加嚴重。

曾患抑鬱症的作家Andrew Solomon在TED演講中回憶那時的感受: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對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興趣,那些我曾經非常熱衷的事情,現在卻根本不想做……

我回到家,看到電話答錄機上的留言燈在閃,我不但不會因為聽到朋友們的聲音感到興奮,反而會想怎麼有這麼多人等我回電話;

有時該吃午飯了,我卻開始想,我還得把食物拿出來放到盤子裡,得切,得嚼,得咽,那讓我感覺就像耶穌受難一樣……”

“抑鬱是全年無休的,就像是在過膝泥潭裡深陷,只要一停止掙扎,你就會被淹沒。”一位患有抑鬱症的留學生自述道。

如果這樣,那麼它正在接近...

一個知乎上的留學生,這樣形容她在抑鬱期的狀態:

▌生理方面

1、嚴重嗜睡,且睡不醒,特別容易陷入睡眠,不分時地,即便是剛睡了15個小時,即便是重大考試,甚至公車站;

2、記憶力減退。嚴重的時候甚至5秒鐘之前剛剛看過的東西都會忘記;

3、語言表達能力退化

4、感知鈍化。感覺不到情緒的存在,不是悲傷而是一片空白和麻木。

5、特別容易疲憊。學校一會兒就感到筋疲力盡,說上幾分鐘的話就感到自己要被掏空了。

▌心理方面

1、嚴重自我否定,自卑。覺得自己不值得,配不上。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好很多。

2、過於敏感,會把細節的資訊無限放大,尤其是負面的細節和資訊,而後在內心世界引起巨大的回饋。

3、過度自責。親密關係中出現一些小爭執,甚至算不上爭執,也許只是對方一個表情和語氣稍微強硬一些,就會開始道歉,即便得到對方諒解,也還會沉浸在自責的情緒中很久。

4、既期待親密關係,又害怕。害怕自己給別人帶來麻煩,尤其是關心自己的人,也怕別人討厭自己而真正離開。

5、傷春悲秋,會陷在一些宏大虛無的命題中出不來。有時候都會嫌棄自己太矯情啦,但是眼淚總是在意外的時候出現。

6、會把不相關的負面的情緒和資訊聯繫在一起,從而否定自己和生活甚至生命。經常腦子裡幾個聲音和畫面同時出現,尤其是當陷入負面太深的時候。

7、自殺傾向。每天都很痛苦,總想快點結束,甚至有時候期盼一場無法抵抗的病。

而且很多時候這種情況會隨著家長的期許而更加嚴重。

Buzzfeed網站曾用一組漫畫,生動的描繪了亞裔青年遭遇心理困擾向父母傾訴時,“理想的回復”與“現實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現在,面臨這項鈍刀子殺人的陰影的在澳中國留學生有15萬,這15萬留學生之中有些人已經對自己的抑鬱有所覺察,有些人還懵懂無知,覺得這離自己很遠...

有沒有人曾經有過這樣的瞬間,好好地聊著天,突然某個詞觸動了心靈淚水不受控制的流了下來,對於什麼感覺都無所謂了,像行屍走肉一樣活著,沒有追求,三餐沒有固定的時間,家裡亂的像豬窩...

更多的時候是躺在床上發呆,腦子裡面上演的都是一些荒誕的劇情,而自己卻絲毫不想去控制。

為什麼會這樣?壓力是一個方面:

1、生活的壓力,澳洲平均消費水準越來越高,學費,房租,水電煤網各種開支年年攀升,一年隨隨便便就能夠花出去幾十萬人民幣,還是省了又省以後的。

努力去打工了,端盤子洗碗,搬磚搬箱子,能幹的都幹了,對於龐大的支出來說也是杯水車薪,有的時候還會影像學習...

2、未來的迷茫,歸國潮帶來的留學生就業優勢不在,國內企業對於還規定要求更加嚴格,工資卻沒有多少提升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收緊的移民政策帶來的移民困難呈幾何倍增長,最開始的60分移民分數一漲再漲,已經到了80大關,無休止的雅思考試,想盡辦法的州擔保,偏遠地區生活,都已經不能夠滿足留學生留在澳洲的需求。

3、父母的期許,造成留學生最大壓力的還是來自父母的望子成龍,花了一輩子的血汗錢只為了能讓孩子有個好出路,不說成為人上人,至少能夠有所作為。而現實是殘酷的,澳洲對於中國的警惕,職場對於華人的壁壘,創業的艱辛與欺騙....

種種壓力造成了留學生的茫然無措,得過且過...

如果有這樣的瞬間,你覺得打不起精神,對什麼都感到失望,對社會對未來感覺一片漆黑,你可能已經被抑鬱影響了...

這個時候,你需要及時的自我調節,未來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無奈,只不過你陷入了嚴重的自我否定之中無法自拔。

最後,送給每一個留學生

抑鬱症並不是沒有剋星,只不過這樣的剋星會見效比較慢一些。

留學生可以使用的排解壓力和應對抑鬱症的方法,或許你看過了很多理論派的解決方法,但是以下方法卻是最接地氣的,原創於知乎,作者海明。

1、運用言語和想像放鬆

通過想像,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裡,聽著優美的輕音樂”,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恢復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2、支解法

請你把生活中的壓力羅列出來,一、二、三、四……你一旦寫出來以後,就會驚人地發現,只要你“個個擊破”,這些所謂的壓力,便可以逐漸化解。

3、想哭就哭

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驗血壓,然後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編成二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回答說從不流淚。由此看來,讓人類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裡有益得多。

4、一讀解千愁

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便付諸腦後,煙消雲散。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不懼壓力。

5、擁抱大樹

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裡,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與之對立的腎上腺素,即壓抑激素則消失。

6、運動消氣

法國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運動消氣中心。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們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在這些運動中心,上下左右皆鋪滿了海綿,任人摸爬滾打,縱橫馳騁。

7、看恐怖片

英國有專家建議,人們感到工作有壓力,是源於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此時他們需要的是鼓勵,是打起精神。所以與其通過放鬆技巧來克服壓力,倒不如激勵自己去面對充滿壓力的情況,例如去看一場恐怖電影。

8、嗅嗅香油

在歐洲和日本,風行一種芳香療法。特別是一些女孩子,都為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煉出的香油所醉倒。原來香油能通過嗅覺神經,刺 激或平伏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9、吃零食

吃零食的目的並不在於僅僅滿足於肚子的饑餓需要,而在於對緊張的緩解和內心衝突的消除。

10、穿上稱心的舊衣服

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鬆衫,你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會減輕。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並深深地沉浸在緬懷過去如夢般的生活眷戀中,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

11、養寵物益身心

一項心理學試驗顯示,當精神緊張的人在觀賞自養的金魚或熱帶魚在魚缸中姿勢優雅地翩翩起舞時,往往會無意識地進入“寵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壓力也大為減輕。

最怕看到的是在這樣的悲劇之後,又會出現國內鍵盤俠的議論紛紛……

從最近這些年留學生連續爆出負面消息來看,“海歸變海待”、歐美金融危機致使工作難找、材料造假、留學年齡不斷降低以及一些留學生抗壓能力弱、飽受摧殘等等,這都讓留學生這個群體從天堂墜入了凡塵。

要知道,對於絕大部分留學生來說,出國留學其實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大量金錢和數年青春的付出,還意味著要獨自面對種種不易和壓力,這些不僅來自學業,更來自平時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而針對於最重要的家人一環,或許有的時候留學生心裡想的只是....

但是,請記住爸媽內心的真實想法: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自我否定並不意味著未來的道路已經被斬斷。

我們生而為人,有著世界上最複雜的情感,在生物鏈的頂端,註定要經歷更多磨難,牢記一點,我們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未來而活,一切今日的苦難都是為了璀璨耀眼的明天,黑夜過後註定是黎明,光明終將驅散陰霾,未來的路一定是一條正能量的留學之路!

只要堅守住本心,清楚未來自己的目標,多微笑,多分享,多傾訴,多發洩,把廢棄排出體外。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更多熱門澳洲新聞,上“億憶澳洲”APP

兒子走了以後,母親才知道醫生有給孩子開過抑鬱症的藥物,但是兒子是否有按時服用,這個...這位母親低下了頭,在國內,她很難時刻監管到。這也只有兒子自己來自律。

目前曉磊的遺體已經在殯儀館火化,正在辦理運送回國的各項手續。

陳睿接受採訪時心痛地表示:

曉磊的爺爺奶奶太過年邁,不能讓他們知道孫子自殺身亡的消息,擔心他們承受不住,為了不讓兒子孤零零的離去,她準備找兒子生前的好友來參加追悼會...

為何留學生頻頻自殺?

留學生開朗陽光的外表下,真實生活究竟如何呢?瀟灑自由嗎?放飛自我嗎?紙醉金迷嗎?

答案很簡單,並沒有...孤身在外,嘗盡人情冷暖,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度日,一個人開心,一個人難過,久而久之,每個留學生的背後都出現了一個名叫抑鬱症的陰影。

不瞭解的人說,每年幾十萬的扔在了學習生活上,怎麼就這麼矯情的說自己有抑鬱症呢?

也有的人說,抑鬱症就是個天才病,克服克服就過去了...

這種想法實在是過於天真了,抑鬱症是什麼?抑鬱症並不是開心的對立面,它是活力的反義詞。

它會讓人失去所有前進的動力,在鬱鬱之中自己否定,自我迷茫,自我放逐,情節嚴重的,感覺自己生而為人,承受了太多苦難,選擇結束生命走向自我毀滅。

為什麼說留學生更容易患上抑鬱症?遠離家鄉、學習生活壓力等因素導致壓力過大,社會溝通障礙,人際關係淡薄,又缺乏情緒處理能力,留學生就在表面看似陽光的生活下,成為了抑鬱症高發群體。

除了上述幾點,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大,容易被邊緣化,時常感到孤獨,來自父母家人的期許與壓力,經濟負擔也會導致抑鬱症的患病幾率增加。

抑鬱症,我們想麻木卻不敢!

其實,針對抑鬱症這點,我們已經有些麻木,但是,卻又不敢徹底麻木。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

美國大學健康協會統計,平均一學年有32%的學生被確診患有抑鬱症,13.5%的學生因為抑鬱症而成績下降。

可能資料沒辦法詮釋留學生的心理歷程,那麼我們用一些血淋淋的例子來訴說吧:

2018年1月,英國布裡斯托大學華裔法律系學生Justin Cheng自殺;

2017年12月6日,多倫多大學牙醫學院王姓同學自殺;

2017年10月,在美國猶他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的唐曉琳,選擇在金門大橋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2017年2月14日,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CSB)就讀的20歲中國女留學生劉薇薇被發現死在宿舍內,曾就讀中國廣東佛山第一高中;

2016年12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名來自中國天津、品學兼優的留學生劉凱風在家中自殺身亡;

2016年11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來自中國上海的留學生楊志輝自殺身亡;

2016年1月,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中國留學生小陸(音譯)跳冰湖自殺;

2015年1月27日,美國耶魯大學中國留學生王璐暢從金門大橋跳入三藩市灣自殺。

他們沒有一個是loser,沒有一個是經歷了無數挫折,反而基本上都是學習優異的好孩子,可是正是這些家長和老師嚴重的乖乖女、好少年,走在了自我毀滅的道路上。

根據澳洲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澳洲自殺率已經上升到13年來最高水準,其中女大學生的自殺率非常突出。

資料同樣指出:自殺占15-24歲年輕人死亡案例的三分之一。2014年共有2864人在澳洲死於自殺。當中,362人為15-24歲,相當於每天有一名年輕人死于自殺。這個資料驚人嗎?其實並不驚人,因為真正驚人的在後面....留學生自殺傾向為本土學生的4倍!

早在前些日子,一篇文在網上被熱傳——中國女留學生網上留遺書

這是一位姓閆的同學發在社交媒體上的“遺書”:

“我曾夢想過澳洲和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生活。為了獲得學位,我花費了巨額費用,現在我卻身心俱疲。”

“我們是澳洲大學的印鈔機,他們在國內招生時就欺騙了我們。我們坐了10多個小時飛機來到這裡,但所有的藍圖都只是泡影。”

“再見,我親愛的大學夥伴們,現在是時候結束這一切了。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是,任何人跟你說家以外的地方很美好,都不要相信,他們都在撒謊。只有錢才是人們永遠的朋友,沒有錢誰也幫不了你。”

雖然說,最後閆同學在大家的勸慰下平復了心情,但是這依然為我們提了一個醒:留學很苦,很累,很折磨人,長期的壓力積累之下,可能會引出很多悲劇的發生。

其實,針對於此,不少國外頂尖名校都留意到了,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的活動用以鼓勵。普林斯頓大學曾經做過這麼一項極具意義的拍攝——The Other Side of ME

在這裡,這個“另一面的我”攝影展刺痛了無數人的心!

學生們通過這個展覽,分享了自己不一樣的一面。這一面或許有些陰暗,但是卻是最真實的存在。

以下為部分針對亞裔學生的攝影作品——

或許,這個展覽從一個角度展現出了拍攝者想要表達的對於國外學生群體的關愛。另一角度,也讓這些頂尖名校,活在重重壓力下的學生能夠有一個機會,充分地表達自己、宣洩自己...

這些孩子的故事,在臉書上被勇敢地曝光出來,與許許多多來自全球各地的留學生及學生群體分享。

這些孩子是勇敢的,同樣,他們的勇敢也成為了他們壓力得到釋放的武器。

為什麼即使在普林斯頓的這些天之驕子們仍然會患上抑鬱?就像上文說的,抑鬱的反義詞是活力,而不是快樂。

正因為他們曾經是天之驕子,備受期望,頂著一個又一個光環,當心靈扛不住壓力而被壓垮時,他們的經歷就會成為勒住喉嚨的致命繩索,對所有的事情失去了興趣,感覺人生沒有了任何意義,解脫才是最好的途徑....

於誰而言都是一樣,獨自一人身處異國他鄉。孤苦無依的同時,面臨一波又一波的繁重壓力。留學生的精神,其實一直都是十分脆弱的。

更何況這脆弱的精神還沒有地方得到有效的緩解,父母那裡的殷切期望,朋友們的羡慕,再對比自己的真實情況。只能讓情況更加嚴重。

曾患抑鬱症的作家Andrew Solomon在TED演講中回憶那時的感受: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對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興趣,那些我曾經非常熱衷的事情,現在卻根本不想做……

我回到家,看到電話答錄機上的留言燈在閃,我不但不會因為聽到朋友們的聲音感到興奮,反而會想怎麼有這麼多人等我回電話;

有時該吃午飯了,我卻開始想,我還得把食物拿出來放到盤子裡,得切,得嚼,得咽,那讓我感覺就像耶穌受難一樣……”

“抑鬱是全年無休的,就像是在過膝泥潭裡深陷,只要一停止掙扎,你就會被淹沒。”一位患有抑鬱症的留學生自述道。

如果這樣,那麼它正在接近...

一個知乎上的留學生,這樣形容她在抑鬱期的狀態:

▌生理方面

1、嚴重嗜睡,且睡不醒,特別容易陷入睡眠,不分時地,即便是剛睡了15個小時,即便是重大考試,甚至公車站;

2、記憶力減退。嚴重的時候甚至5秒鐘之前剛剛看過的東西都會忘記;

3、語言表達能力退化

4、感知鈍化。感覺不到情緒的存在,不是悲傷而是一片空白和麻木。

5、特別容易疲憊。學校一會兒就感到筋疲力盡,說上幾分鐘的話就感到自己要被掏空了。

▌心理方面

1、嚴重自我否定,自卑。覺得自己不值得,配不上。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好很多。

2、過於敏感,會把細節的資訊無限放大,尤其是負面的細節和資訊,而後在內心世界引起巨大的回饋。

3、過度自責。親密關係中出現一些小爭執,甚至算不上爭執,也許只是對方一個表情和語氣稍微強硬一些,就會開始道歉,即便得到對方諒解,也還會沉浸在自責的情緒中很久。

4、既期待親密關係,又害怕。害怕自己給別人帶來麻煩,尤其是關心自己的人,也怕別人討厭自己而真正離開。

5、傷春悲秋,會陷在一些宏大虛無的命題中出不來。有時候都會嫌棄自己太矯情啦,但是眼淚總是在意外的時候出現。

6、會把不相關的負面的情緒和資訊聯繫在一起,從而否定自己和生活甚至生命。經常腦子裡幾個聲音和畫面同時出現,尤其是當陷入負面太深的時候。

7、自殺傾向。每天都很痛苦,總想快點結束,甚至有時候期盼一場無法抵抗的病。

而且很多時候這種情況會隨著家長的期許而更加嚴重。

Buzzfeed網站曾用一組漫畫,生動的描繪了亞裔青年遭遇心理困擾向父母傾訴時,“理想的回復”與“現實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父母通常會給出的回復:

孩子期望得到的回復:

現在,面臨這項鈍刀子殺人的陰影的在澳中國留學生有15萬,這15萬留學生之中有些人已經對自己的抑鬱有所覺察,有些人還懵懂無知,覺得這離自己很遠...

有沒有人曾經有過這樣的瞬間,好好地聊著天,突然某個詞觸動了心靈淚水不受控制的流了下來,對於什麼感覺都無所謂了,像行屍走肉一樣活著,沒有追求,三餐沒有固定的時間,家裡亂的像豬窩...

更多的時候是躺在床上發呆,腦子裡面上演的都是一些荒誕的劇情,而自己卻絲毫不想去控制。

為什麼會這樣?壓力是一個方面:

1、生活的壓力,澳洲平均消費水準越來越高,學費,房租,水電煤網各種開支年年攀升,一年隨隨便便就能夠花出去幾十萬人民幣,還是省了又省以後的。

努力去打工了,端盤子洗碗,搬磚搬箱子,能幹的都幹了,對於龐大的支出來說也是杯水車薪,有的時候還會影像學習...

2、未來的迷茫,歸國潮帶來的留學生就業優勢不在,國內企業對於還規定要求更加嚴格,工資卻沒有多少提升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收緊的移民政策帶來的移民困難呈幾何倍增長,最開始的60分移民分數一漲再漲,已經到了80大關,無休止的雅思考試,想盡辦法的州擔保,偏遠地區生活,都已經不能夠滿足留學生留在澳洲的需求。

3、父母的期許,造成留學生最大壓力的還是來自父母的望子成龍,花了一輩子的血汗錢只為了能讓孩子有個好出路,不說成為人上人,至少能夠有所作為。而現實是殘酷的,澳洲對於中國的警惕,職場對於華人的壁壘,創業的艱辛與欺騙....

種種壓力造成了留學生的茫然無措,得過且過...

如果有這樣的瞬間,你覺得打不起精神,對什麼都感到失望,對社會對未來感覺一片漆黑,你可能已經被抑鬱影響了...

這個時候,你需要及時的自我調節,未來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無奈,只不過你陷入了嚴重的自我否定之中無法自拔。

最後,送給每一個留學生

抑鬱症並不是沒有剋星,只不過這樣的剋星會見效比較慢一些。

留學生可以使用的排解壓力和應對抑鬱症的方法,或許你看過了很多理論派的解決方法,但是以下方法卻是最接地氣的,原創於知乎,作者海明。

1、運用言語和想像放鬆

通過想像,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裡,聽著優美的輕音樂”,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恢復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2、支解法

請你把生活中的壓力羅列出來,一、二、三、四……你一旦寫出來以後,就會驚人地發現,只要你“個個擊破”,這些所謂的壓力,便可以逐漸化解。

3、想哭就哭

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驗血壓,然後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編成二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回答說從不流淚。由此看來,讓人類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裡有益得多。

4、一讀解千愁

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便付諸腦後,煙消雲散。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不懼壓力。

5、擁抱大樹

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裡,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與之對立的腎上腺素,即壓抑激素則消失。

6、運動消氣

法國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運動消氣中心。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們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在這些運動中心,上下左右皆鋪滿了海綿,任人摸爬滾打,縱橫馳騁。

7、看恐怖片

英國有專家建議,人們感到工作有壓力,是源於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此時他們需要的是鼓勵,是打起精神。所以與其通過放鬆技巧來克服壓力,倒不如激勵自己去面對充滿壓力的情況,例如去看一場恐怖電影。

8、嗅嗅香油

在歐洲和日本,風行一種芳香療法。特別是一些女孩子,都為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煉出的香油所醉倒。原來香油能通過嗅覺神經,刺 激或平伏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9、吃零食

吃零食的目的並不在於僅僅滿足於肚子的饑餓需要,而在於對緊張的緩解和內心衝突的消除。

10、穿上稱心的舊衣服

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鬆衫,你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會減輕。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並深深地沉浸在緬懷過去如夢般的生活眷戀中,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

11、養寵物益身心

一項心理學試驗顯示,當精神緊張的人在觀賞自養的金魚或熱帶魚在魚缸中姿勢優雅地翩翩起舞時,往往會無意識地進入“寵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壓力也大為減輕。

最怕看到的是在這樣的悲劇之後,又會出現國內鍵盤俠的議論紛紛……

從最近這些年留學生連續爆出負面消息來看,“海歸變海待”、歐美金融危機致使工作難找、材料造假、留學年齡不斷降低以及一些留學生抗壓能力弱、飽受摧殘等等,這都讓留學生這個群體從天堂墜入了凡塵。

要知道,對於絕大部分留學生來說,出國留學其實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大量金錢和數年青春的付出,還意味著要獨自面對種種不易和壓力,這些不僅來自學業,更來自平時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而針對於最重要的家人一環,或許有的時候留學生心裡想的只是....

但是,請記住爸媽內心的真實想法: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自我否定並不意味著未來的道路已經被斬斷。

我們生而為人,有著世界上最複雜的情感,在生物鏈的頂端,註定要經歷更多磨難,牢記一點,我們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未來而活,一切今日的苦難都是為了璀璨耀眼的明天,黑夜過後註定是黎明,光明終將驅散陰霾,未來的路一定是一條正能量的留學之路!

只要堅守住本心,清楚未來自己的目標,多微笑,多分享,多傾訴,多發洩,把廢棄排出體外。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更多熱門澳洲新聞,上“億憶澳洲”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