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興的錯誤很多公司都在犯,現在改正還不晚!

在去年之前, 對於中興這家大型的通訊企業並不是很關注, 對它的認知頂多就是停留在“聽說過”這一水準上, 最早聽說過他的名字是在大學時期, 十五年前, 在當時手機還不普及的年代, 部分條件較好的同學已經用上了這個牌子的手機, 貌似還比較風光。

對中興開始有所瞭解, 是源於去年的一個中年男人的墜樓事件, 作為一個中年男子, 對當時網路上散佈的有關文章深有感觸, 彼時我對中興有了一個印象——大企業, 有些無情。 近段時間, 中興又成為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而此時, 危機的主角已經不是中年男人, 而是變成了中興自己。

在個人看來, 中興的此次危機之所以影響如此嚴重, 還是因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 中興自身缺乏危機意識——在合作上太過於依賴一方, 以至於這種依賴, 成為了牽制中興發展的一個瓶頸。 說到這裡, 不得不談一件最近遇到的事情, 如同中興的遭遇如出一轍。

去年, 因為家庭原因, 在工作了十年的單位辭職後, 與一家電商平臺合作, 合作的模式十分簡單, 對方為我們輸入客戶, 我們負責為客戶完成後續的服務, 平臺計件付費。 一年的時間以來, 電商平臺給我們的訂單十分穩定,

我們的收入也頗為樂觀, 可是春節過後, 這種現象戛然而止, 由於平臺找到了其他幾個合作商, 訂單被嚴重分流, 我們的業務急劇下滑, 收入不保, 此時的我們才感覺到, 瞬間失去了靠山。 這就是長期依賴一方資源, 沒有多條腿走路的結果。

中興恰恰也是如此, 部分重要產品部件的供應長期依賴於美國方面, 一旦美國方面將這一合作關口切斷, 便會對中興產生嚴重影響, 並且這種影響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尋求到穩妥的解決方案, 中興無法做到“手中有糧, 心中不慌”!

儘管目前各方面都在尋求解決辦法, 但是無論對於哪家企業, 這一事件絕對是個教訓, 正所謂居安思危, 企業經營過程中, 決不能對某一上游或下游合作企業產生嚴重依賴, 而是要多方合作, 這樣才能在危機來臨時, 做到坐懷不亂, 多給自己留一些後路!

在這個時代, 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 商業世界更是如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