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攝影人 上海工業攝影第一人左家忠

左家忠, 1929年出生於上海, 1952年起在上海電機廠從事攝影工作, 後任高級攝影師。 1958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1962年加入中國攝影學會上海分會, 任理事。 攝影作品《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入選全國首屆影展;《噴漆》、《雙刀切削》等入選上海市首屆影展;《大型發電機》入選1964年全國新聞影展;《劉少奇同志視察電機廠》入選1980年上海市“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同志”影展;《燈彩》入選1980年“華東風情”影展;《手》入選1988年全國“擎天柱”職工攝影聯展。 左家忠鏡頭中留下了從毛澤東、劉少奇等老一輩領導人風塵僕僕的身影,

到普通工人奮戰在工業第一線的身影, 從宏大的建設場面, 到平凡卻動人的日常生活畫面, 其中的一幅代表作曾被收入建國十周年的大型畫冊《中國》。

鄧小平在電機廠

領袖風采

筆者曾帶研究生, 採訪了左家忠, 大約留有8000字左右的訪談錄音稿。 同時, 在採訪現場, 也拍攝了一些現場採訪的照片, 包括一些歷史資料的圖像。 在採訪左家忠的過程中, 我們驚訝地發現, 50年來的影像在左家忠的精心保存下, 儘管畫面有的已經發黃, 但是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依舊栩栩如生, 尤其是數量之多, 畫面之精彩,

在所有的採訪者中恐怕是數一數二的。 50年的影像如同一幅歷史的長卷, 伴隨著許多照片後面動人的故事, 一下子讓我們呼吸到了共和國成長歷程中濃郁的生命氣息, 令人感歎不已。

更讓我們感興趣的是, 左家忠在1993年7月退休後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 1998年11月12日在《新民晚報》上看到一條新聞——“走近偉人、細睹風采”《劉少奇在上海》圖片史料今起展出。 消息中提到了在上海電機廠, 劉少奇握著工人沾滿油污的手親切交談的情景, 讓他聯想到了可能就是他拍攝的一幅劉少奇主席線上卷車間視察訪問的照片。 於是第二天他趕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看到了他在當年拍攝的劉少奇主席在上海電機廠視察訪問的五幅照片——劉少奇曾於1958年10月26日、1959年12月6日和1960年5月25日三次來廠視察訪問。

雖然展出沒有作者的署名, 更沒有頒發入選證, 但仍然讓他感到驕傲。 自己在四十年前拍攝的照片能在這麼重要的場合展出, 證明了基層攝影工作者的價值所在。

女鍛工

雙刀切削

採訪結束以後, 左家忠也為我們的熱情所感動, 從而萌發出好好整理這些照片的強烈欲望。 然而也許大家都沒有想到, 這樣的一次整理, 成為了一次“馬拉松”的長途跨越, 不僅耗費了左家忠大量的精力, 而且成為一次無法終結的漫漫長途。 那些歷史的影像一點一點從時間的滄桑中顯現出原來的真實面目, 伴隨著發現的欣喜,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遺憾。但是這樣一次歷經半年多的整理發掘,確實也是富有成效的,尤其是數千張黑白和彩色的畫面串聯起來之後,歷史的蒼茫也就逐漸變成清晰可辨的畫卷,讓人欲罷不能。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下,左家忠在一年後策劃並且印刷出版了的一本《左家忠機電工業攝影》畫冊,其中收錄了左家忠50年來在上海機電行業拍攝的作品,包括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代領導人在上海訪問的鏡頭。從現在手頭的資料看來,可以用作印刷製版的當年的作品大約有50幅,都是從底片掃描而來,精度很高,完全可以滿足檔案資料的印刷製版要求。

我於近日再次聯繫上了左家忠先生,88歲的老人依舊耳聰目明,在聊天中他很高興繼續為我們的叢書提供相關的資料,並且正在花時間梳理當年拍攝的作品,以更為求實的精神為歷史留下可靠的檔案。

回想當年,讓左家忠印象最深的就是作品入選了建國十周年的大型畫冊《中國》。當年中國攝影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勃來上海做畫冊作品徵集的動員報告。陳勃說:“中央為了要籌備國慶十周年的時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前來我國參加觀禮的外國貴賓,贈送一份有紀念價值的禮物,準備編輯一本《中國》大畫冊,擬徵集400幅反映建國10年來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的優秀攝影作品,希望大家在這段時間內,在各自的崗位上去拍攝建國十年來的輝煌成就,特別是工農業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在會議上突然用激將法大聲問道:“左家忠,上海電機廠有沒有雄心壯志爭取這四百分之一啊?”就這樣,經過不斷地琢磨研究,《雙刀切削》最終入選了《中國》大型畫冊,而當時的上海,也僅有八九幅作品進入這本畫冊。

左家忠總結說:從前攝影界爭論一個問題:抓拍和擺拍。我說實際上不應該爭論“抓拍和擺拍”主要還是區分是否弄虛作假。譬如,我這張《雙刀切削》照片,能區分“抓拍和擺拍”嗎?這不可能抓拍到的。我為了說明問題,讓工人移動一下角度,換件正規點的衣服。這組織加工不等於造假。從前,有張照片,農村畝產多少多少斤稻,上面坐個小孩,這張照片是假的,是弄虛作假,這個是應該堅決反對的。有種新聞性很強的照片,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上去。

這就是一個老攝影人的情懷所在,作為上海工業攝影第一人,當之無愧……

關於專欄“上海攝影人”

作者自述: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接觸了不少上海攝影人,他們在上海攝影界或縱橫開拓,或默默耕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我也為他們寫過一些或長或短的文字。這個專欄主要以目前依舊活躍的攝影人為主,兼及老一代的上海攝影名家,結合人與作品,為上海攝影的明天留下一些空穀回音而已!

林路,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攝影專業碩士生導師。已出版攝影理論和技術專著以及畫冊100多本,發表攝影文章數十萬字。曾獲得第四屆、第五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第五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評論文章二等獎。

本文轉載自瑞象館專題連載《上海攝影人》

伴隨著發現的欣喜,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遺憾。但是這樣一次歷經半年多的整理發掘,確實也是富有成效的,尤其是數千張黑白和彩色的畫面串聯起來之後,歷史的蒼茫也就逐漸變成清晰可辨的畫卷,讓人欲罷不能。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下,左家忠在一年後策劃並且印刷出版了的一本《左家忠機電工業攝影》畫冊,其中收錄了左家忠50年來在上海機電行業拍攝的作品,包括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代領導人在上海訪問的鏡頭。從現在手頭的資料看來,可以用作印刷製版的當年的作品大約有50幅,都是從底片掃描而來,精度很高,完全可以滿足檔案資料的印刷製版要求。

我於近日再次聯繫上了左家忠先生,88歲的老人依舊耳聰目明,在聊天中他很高興繼續為我們的叢書提供相關的資料,並且正在花時間梳理當年拍攝的作品,以更為求實的精神為歷史留下可靠的檔案。

回想當年,讓左家忠印象最深的就是作品入選了建國十周年的大型畫冊《中國》。當年中國攝影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勃來上海做畫冊作品徵集的動員報告。陳勃說:“中央為了要籌備國慶十周年的時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前來我國參加觀禮的外國貴賓,贈送一份有紀念價值的禮物,準備編輯一本《中國》大畫冊,擬徵集400幅反映建國10年來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的優秀攝影作品,希望大家在這段時間內,在各自的崗位上去拍攝建國十年來的輝煌成就,特別是工農業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在會議上突然用激將法大聲問道:“左家忠,上海電機廠有沒有雄心壯志爭取這四百分之一啊?”就這樣,經過不斷地琢磨研究,《雙刀切削》最終入選了《中國》大型畫冊,而當時的上海,也僅有八九幅作品進入這本畫冊。

左家忠總結說:從前攝影界爭論一個問題:抓拍和擺拍。我說實際上不應該爭論“抓拍和擺拍”主要還是區分是否弄虛作假。譬如,我這張《雙刀切削》照片,能區分“抓拍和擺拍”嗎?這不可能抓拍到的。我為了說明問題,讓工人移動一下角度,換件正規點的衣服。這組織加工不等於造假。從前,有張照片,農村畝產多少多少斤稻,上面坐個小孩,這張照片是假的,是弄虛作假,這個是應該堅決反對的。有種新聞性很強的照片,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上去。

這就是一個老攝影人的情懷所在,作為上海工業攝影第一人,當之無愧……

關於專欄“上海攝影人”

作者自述: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接觸了不少上海攝影人,他們在上海攝影界或縱橫開拓,或默默耕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我也為他們寫過一些或長或短的文字。這個專欄主要以目前依舊活躍的攝影人為主,兼及老一代的上海攝影名家,結合人與作品,為上海攝影的明天留下一些空穀回音而已!

林路,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攝影專業碩士生導師。已出版攝影理論和技術專著以及畫冊100多本,發表攝影文章數十萬字。曾獲得第四屆、第五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第五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評論文章二等獎。

本文轉載自瑞象館專題連載《上海攝影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