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衛健委:允許發展互聯網醫院,但不建議兒童通過互聯網看病

4月12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 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

4月16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 介紹《意見》有關情況, 乾貨滿滿。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說, 《意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二是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支撐體系;三是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

《意見》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明確了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鮮明態度。

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

《意見》明確鼓勵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允許舉辦互聯網醫院。

"比如, 北京醫院本身是一個實體醫院, 大家可以依託北京醫院再建一個北京醫院互聯網醫院。 這對醫院來說, 等於拓展了業務範圍, 拓展了服務半徑, 這對醫療機構是一個政策利好。 我們也支援符合條件的協力廠商機構,

搭建互聯網資訊平臺, 開展遠端醫療。 "曾益新說。

曾益新表示, "到2020年, 二級以上醫院將普遍提供分時段的預約診療和智慧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結果的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一些線上服務。 "

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介紹, 互聯網醫院有兩種模式, 一種模式是以醫療機構為提供主體。 互聯網醫院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 要跟批准的實體醫療機構相關診療科目要一致, 不能超出批准的診療科目範圍。

第二種是互聯網公司、企業申辦的互聯網醫院。 比如北上廣的優質專家的資源, 可以利用這個互聯網公司提供的平臺, 為患者提供一些服務。 但這種互聯網醫院必須落地在實體的醫療機構,

線上線下監管要一致。

互聯網上允許開展的醫療服務分為兩類, 一類是互聯網診療核心業務, 即給病人看病, 提出治療方案開出處方, 如遠端醫療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部分常見病慢性病線上複診等。

另一類是非核心業務, 目前已有很多互聯網診療輔助服務得到應用, 如網上掛號、預約診療、就診提醒、移動支付、檢查檢驗結果線上查詢、遠端醫療、一些人工智慧支持的臨床決策輔助業務等等。

"關於互聯網醫院申請的程式, 因為它是一個新業態, 這一類別的醫療機構應該具備的條件、如何申請、由哪一級進行審批, 會本著'放管服'的原則和要求, 加以解決, 並且在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中做出明確規定。 "焦雅輝說。

初診不能線上上開展 不建議兒童通過互聯網看病

儘管在諸多醫療領域, 互聯網技術大有空間、大有作為, 但互聯網並不是萬能的, 要特別注意的是, 有些事情是互聯網不能做的。

"在互聯網上初診是絕對禁止的, 這在世界上各國都是這樣要求的。

"焦雅輝說, 這與醫學基本規律和規則有關。

醫生給病人初診要作出診斷的話需要幾個條件, 第一是醫生通過詢問瞭解病人病情、病史、家族史。

第二需要做一些體格檢查, 即視觸扣聽, 中醫叫望聞問切, 瞭解病人症狀和體征。

第三要做一些輔助檢查, 比如抽血化驗、心電圖、B超、做手術、病理等, 如上手段綜合應用, 醫生才能夠對疾病作出科學的診斷意見, 制定治療方案。

"對於初診病人, 這些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 "焦雅輝說。

此外, 也不是所有疾病都能線上上複診。 焦雅輝表示, 經過國內外實踐證明的部分比較穩定的常見病和慢性病, 可以線上上複診。 比如, 皮膚病患者, 長期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在病情沒有發生變化、基本長期維持穩定的時候, 通過互聯網包括遠端監護或者所在的社區可以做一些檢查檢驗,這些指標醫生掌握之後,可以線上上開長期處方或者調一調藥。

但是有一些病,僅僅通過互聯網,醫生很難作出正確的判斷,比如腫瘤,患者需要定期做抽血化驗、影像檢查,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焦雅輝強調,不建議對孩子,特別是低齡兒童,通過互聯網看病,因為兒童疾病變化非常快。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客網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喜歡健客君的文章請手動點贊吧!別忘了分享給你的好友!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

通過互聯網包括遠端監護或者所在的社區可以做一些檢查檢驗,這些指標醫生掌握之後,可以線上上開長期處方或者調一調藥。

但是有一些病,僅僅通過互聯網,醫生很難作出正確的判斷,比如腫瘤,患者需要定期做抽血化驗、影像檢查,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焦雅輝強調,不建議對孩子,特別是低齡兒童,通過互聯網看病,因為兒童疾病變化非常快。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客網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喜歡健客君的文章請手動點贊吧!別忘了分享給你的好友!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