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乳山這個地方》太美了,忍不住發給你!

乳山這個地方

作者 | 高玉山

乳山, 是個風光秀麗、物產豐饒、溫馨如親的濱海小城, 悠然坐落于山東半島東南端。

在這塊16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神奇的造物主塑造了由北向南臺階式下降的簸箕狀面貌。 西、中、東三縱山峰、丘陵之間, 布有吸納數百條大小河流的乳山河、黃壘河兩大水系, 形成兩列谷地和眾多沖積小平原。 於是, 群山俊秀逶迤, 林木鬱蔥;丘陵舒緩起伏, 五穀飄香;平原一馬平川, 農田棋布;河流縱橫交錯, 水清彎曲, 與綿延近200公里長的海岸線和身姿各異的20多個島嶼一起, 共同構繪出一幅“金嶺銀灘”的壯美畫卷。 是的, 這裡地上盛產小麥玉米薯花生等糧油, 地下富出金銀銅鐵花崗石等寶藏, 大海捧獻海參貝蠣魚蝦蟹等珍鮮, 山嶺飄來櫻柰梨桃杏板栗等果香, 特別是以乳山“三寶”(牡蠣、大薑、茶葉)為代表的眾多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更是五洲四海揚名,
大江南北青睞。

慷慨無私、淳樸誠實, 正是這塊美麗而又豐腴的土地的性格。

©乳山三寶

這是個抓起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液汁的地方, 勤勞的東夷人五六千年前就在這裡用智慧和汗水創造著文明。 大量的貝丘文化遺址, 訴說著新石器時代先人們的生息日月;眾多的“南黃莊類型”文化遺址, 印證著“東夷文化”的最後餘暉;岬角峭壁上的三觀亭,仍能讀出始皇東巡的傳說。乳山的古村落數量居威海市各市區之最,從秦漢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都有延續至今的村名。始皇帝末年,“百家宗師”姜子牙的一支後裔遷到此地立村峒嶺,兩千多年過去了,後繼興旺,膠東一帶的薑姓大都出自該村。

乳山是一個古老的地名,但這個地方的行政區域名稱最早卻不是此名。叱吒風雲的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曾選此良沃之地建一縣邑,賜名“育犁”,寄予“載生載育,時維後稷,育養犁民(犁,古代通黎)”之厚望。育犁縣治設在緊臨㵐港水中游的沖積小平原上,㵐港水蜿蜒彙集眾多小河支流,洋洋灑灑,一路南下入黃海。入海口對面,是一座孤峙海岸、圓渾挺拔的山峰,頂部隆起,遠遠望去,極似豐乳,大乳山即由此而名。“乳”乃會意字,從孚,甲骨文中呈手抱嬰兒哺乳之形狀。以“乳山”名此山,不僅彰顯高尚雅致,而且寓意母愛呈祥和多子多孫,歷來被世人推崇為仁慈母愛的象徵,多有詩賦讚頌,以舒敬仰、感恩、思孝、回報等美好情懷。這是一個顯著的地理標誌,當地人出於對大乳山的崇愛,漸漸地稱此河口為乳山口,匯入大乳山腳下的那條大河就稱為乳山河了。此河又被邑人親切呼之為母親河,蓋因其流域面積上千平方公里,惠及數十萬百姓。

可惜東漢取代西漢後,改弦易張,將存在了232年的育犁縣併入東牟縣。從此,那個曾經繁榮熱鬧的育犁縣邑被歷史塵封,那些榮辱興廢之事也湮沒在雲煙中。但是含有“乳山”兩字的地名仍傲立世上,如乳山屯、乳山寨等名稱至今尚在。乳山之名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源於一個叫圓仁的日本法師,1178年前入大唐求法的他,來返兩次途徑乳山口,並將大乳山生動詳記于《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同樣,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之稱的崔致遠,入唐求學為官後回國途中,也踏上了乳山口,寫下了許多優美詩篇。乳山口不僅是唐時中日韓文化交往的視窗,而且以天然不凍良港和避風良港之優越位置,自古就在我國南北海上交通和中外往來貿易中佔有一席之地,唐宋元時期是與日本和朝鮮半島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以至逐漸形成了新羅人聚居區,如今乳山口北岸的一小高地樹林中上,仍然豎立著“乳山浦新羅人舊居遺址紀念碑”和祭壇。

時易世變,宋代以後至民國,這個地方先後被析分與文登、萊陽、牟平(寧海州)和海陽縣。直至近代東瀛惡鄰入侵中國,全國抗日烽火熊熊燃燒之際,中流砥柱共產黨運籌帷幄,在這塊被日偽頑稱作“危險之地”“赤色之地”的區域上,新建抗日民主政權。因裁牟平南部、海陽東部而立,故縣名曰牟海。但是,邑人一直對“乳山”情有獨鍾,於是1945年1月,“乳山”順應民意地取代“牟海”,又於改革開放熱潮中的1993年,改為省轄縣級市。

時光荏苒,白雲蒼狗,乳山之名雖古老滄桑,但如今這片土地已是日月換新天。

悠久的歷史,凝結著乳山人民千百年來艱苦卓絕追求美好生活的風雲之志,負載著乳山人民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發奮努力。在第一次置縣後的兩千多年裡,這塊土地上發生過永載史冊的難忘之事,也湧現出名垂青史的風流人物。

在兵連禍結的金元之際,邑人王玉陽在昆崳山南麓的聖水岩結庵為觀,創立全真道崳山派,以“契自然之妙、斂之於已”的修道主張,贏得朝野重視。他先後五次受帝王召見,所建牒敕玉虛觀時為全國三大道觀之一,其傳真佈道足跡遍及魯贛陝晉京等地,為把中國傳統文化保存於宗教社會、民間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金、蒙古、南宋三家角逐山東的錯雜動盪局勢中,邑人姜房挺身而出,率眾奮起自衛,救萬民於戰亂殺戮中,主政膠東,累升至甯海州刺史乃至膠、濰、莒、密、寧海等州總管萬戶之職,阻止了蒙古軍在膠東的進一步燒殺搶掠,保護了原有的漢族封建文明傳統,促進了膠東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

在元末的連年兵燹後,膠東一帶人煙稀少,十不存一。大亂甫定的明初,這塊土地先後迎來了來自山西、河北等地的大批移民,接納了為抗擊倭寇而設立的海陽守禦千戶所軍士的大量落籍。又經過數百年融合,孕育出新的文明,這一方百姓逐漸形成了豪爽奔放、忠厚仁義、愛恨分明、精明好強、耐勞勤儉、克己守序的性格,以至此後崇文尚武之風大盛,良臣勇將鄉賢輩出,青史留名者燦如繁星。他們做學問則是通儒達士,聞名遐邇,如冷泮林、張崧、劉勃、於清泮;為官者則是敬天愛民,廉明公正,如宮樹德、李尚卿、鞠珣、鞠愷;為將者則智勇善戰、愛民如子,如孫琪、邢洛書、宮保田;為民者則正氣仗義,志潔行芳,如段成齋、宋煊文、徐宗堯。

這個地方更值得驕傲的是,上世紀20年代末以來被賦予了赤紅色彩,上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呼應北伐的駕馬溝農民協會暴動,反抗軍閥統治的馮家集農民起義,光榮誕生的中共牟海、牟平、海陽縣委及膠東特委,勇敢進攻膠東國民黨反動勢力的“一一·四”武裝暴動,喚起民眾同心協力抗日的育黎鄉校奪槍和嶞崮山起義,堅決殲滅日偽頑的一次次浴血奮戰……無不風起雲湧,英勇悲壯。1942年9月,在全國抗日戰爭尚處在最艱難時期,“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聲即響遍全縣每個角落,這個膠東地區最早全縣域解放的縣,成為支援全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可靠大後方。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和解放,全縣人民眾志成城、前仆後繼,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裡,數萬人為保家衛國爭先恐後大參軍,村村戶戶夜以繼日縫軍衣做軍糧,八路軍各兵工廠機器轟響,膠東公學讀書聲清脆朗朗,經濟文化建設如火如荼,膠東黨政軍機關及北海幣制版印鈔廠、醫院、新華製藥廠等機構也活躍在各個村莊。在那艱難殘酷的年代裡,大義凜然為國捐軀的劉經三、於克恭等數千名熱血男兒,捨生取義掩護老百姓突圍的馬石山眾位勇士,大義奉獻母愛的膠東育兒所的紅色乳娘,以及舍妻別子南下支援新解放區的大批幹部……無不感天動地,氣貫長虹。著名作家馮德英,就是以家鄉這些厚重人文為背景,寫出了聞名海內外的紅色經典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新中國成立後,這片紅色土壤中茁壯成長起來一大批傑出人才,又活躍在天南地北,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大顯身手,各領風騷。這些都是乳山革命老區對祖國的奉獻,是這片紅色沃土的驕傲和自豪,是乳山今天繁榮興旺的源泉和動力。

可歌可泣的乳山革命史,也是一部中國革命史的縮影。

聖水宮

《乳娘》劇照

馬石山紀念館

著名作家馮德英

橫貫神奇美妙的37°黃金北緯線,北倚有“仙山之祖”之譽的崑崳山,南瀕浩瀚縹緲的黃海,成就了這個地方的瑰麗山水、秀麗風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光照充足、水甜無染,堪稱最佳人居之地。更難得的是,這裡的空氣清潔的令人陶醉,堪稱“天然氧吧”,是少有的“洗肺”之城,被認定為中國空氣品質最好的城市之一,無怪乎能在上世紀就戴上“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桂冠,而如今,“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的光環又接踵而來。

在這個地方,你能真切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夏日的涼爽暢快,秋季的美麗豐碩,冬天的溫暖愜意。生活在這裡的人當然舒適陶然,幸福一生。年齡七十、八十不稀奇,九十、一百也常見,中國最長壽的百歲夫妻、中國年齡最大的女性雙胞胎出現在這裡,也是順理成章,真無愧於“中國長壽之鄉”之美譽。

大自然的溫柔塑造了這裡清爽的山水,每座山峰都有迷人的神姿,每道海灣都有醉人的神韻,處處充滿詩情畫意,歷來文人墨客多,即興揮毫賦雅篇。倘若唐人李杜今日在,有幸遊此地,想必情自發,浪漫詩連連。

請看銀灘旅遊度假區,萬畝松林,濤鳴鳥啁;海天一色,鷗翔帆張;湖洞亭橋,相映生輝。入選“中國最美海岸線”之海灘,逶迤20多公里,灘平岸曲島奇,沙潔水清坡緩,數萬人同時嬉游尚覺寬,走遍世界的新華社原社長穆青臨此,欣然命筆“天下第一灘”;再看有“國家海洋公園”之稱的大乳山濱海旅遊度假區,這可是塊曾以專題片形式在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上大放過異彩的地方。正是:神娘有造化,碩乳迎藍天,大乳山母愛蘊深情;泓興寺拂塵,琉璃塔瞰海,睡美人長髮吻細浪。

美得神秘的是岠嵎山國家森林公園,環山皆石,拔地倚天,獸蹲人立,百千其狀,奇樹異草,鳥鳴蟲吟,瀑飛溪唱,素有“天然石雕園”“植物園”之美譽。雖然《宋史》有慶曆六年地震的記載,但看此山怪石林立,似非僅地震而為,且與西距一百多公里的嶗山鋸齒狀的岩脊十分形似,難道與嶗山美麗的古冰川遺跡出自一轍?也未可知。

大自然的造化還有小湯溫泉,民間傳說,當年幹將和妻子莫邪在半島東端莫邪島打造上等寶劍,將鑄好的寶劍插入此地陰陽潭淬火,沸騰中其劍鋒利無比,拔劍後其潭熱水噴湧,陰陽潭遂變成溫泉湯。此泉為膠東溫泉中之上乘,史稱“歸仁湯”,水清澈,春夏溫,冬尤熱,且礦化度高,對健身療疾甚有奇效,以至名聞遐邇,趨者若鶩。

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當然還有更多,如紅色基因深厚的馬石山、憑弔仙跡的道家聖地玉虛觀、有“小泰山”之譽的嶞崮山、異域風情濃厚的台依湖國際酒莊、滿目蒼翠碧水環繞的小青島,以及大型生態園區石佛山……個個獨有風韻,怡人怡情。信步行走賞閱中,匆忙的腳步會變得輕緩,浮躁的心靈會趨於寧靜。當然,乳山人的好客之情更令人感動,他們明禮仁義、誠信仁智、淳樸嫻雅,凡有客來,必熱情誠待,呈上山珍海鮮,更有魚宴難忘。世人皆知的“好客山東”品牌,在這個地方會得到最完美的詮釋,這裡可是“中國愛心城市”啊。

乳山是一個崇尚創新和充滿希望的地方,她不止有一個曾經傳奇燦爛的過去,還有一個雄壯美麗的現在,更有一個躍動輝煌的未來。

岠嵎山

多福山

多福山

葡萄酒小鎮

小青島

我們的家常菜

END

印證著“東夷文化”的最後餘暉;岬角峭壁上的三觀亭,仍能讀出始皇東巡的傳說。乳山的古村落數量居威海市各市區之最,從秦漢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都有延續至今的村名。始皇帝末年,“百家宗師”姜子牙的一支後裔遷到此地立村峒嶺,兩千多年過去了,後繼興旺,膠東一帶的薑姓大都出自該村。

乳山是一個古老的地名,但這個地方的行政區域名稱最早卻不是此名。叱吒風雲的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曾選此良沃之地建一縣邑,賜名“育犁”,寄予“載生載育,時維後稷,育養犁民(犁,古代通黎)”之厚望。育犁縣治設在緊臨㵐港水中游的沖積小平原上,㵐港水蜿蜒彙集眾多小河支流,洋洋灑灑,一路南下入黃海。入海口對面,是一座孤峙海岸、圓渾挺拔的山峰,頂部隆起,遠遠望去,極似豐乳,大乳山即由此而名。“乳”乃會意字,從孚,甲骨文中呈手抱嬰兒哺乳之形狀。以“乳山”名此山,不僅彰顯高尚雅致,而且寓意母愛呈祥和多子多孫,歷來被世人推崇為仁慈母愛的象徵,多有詩賦讚頌,以舒敬仰、感恩、思孝、回報等美好情懷。這是一個顯著的地理標誌,當地人出於對大乳山的崇愛,漸漸地稱此河口為乳山口,匯入大乳山腳下的那條大河就稱為乳山河了。此河又被邑人親切呼之為母親河,蓋因其流域面積上千平方公里,惠及數十萬百姓。

可惜東漢取代西漢後,改弦易張,將存在了232年的育犁縣併入東牟縣。從此,那個曾經繁榮熱鬧的育犁縣邑被歷史塵封,那些榮辱興廢之事也湮沒在雲煙中。但是含有“乳山”兩字的地名仍傲立世上,如乳山屯、乳山寨等名稱至今尚在。乳山之名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源於一個叫圓仁的日本法師,1178年前入大唐求法的他,來返兩次途徑乳山口,並將大乳山生動詳記于《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同樣,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之稱的崔致遠,入唐求學為官後回國途中,也踏上了乳山口,寫下了許多優美詩篇。乳山口不僅是唐時中日韓文化交往的視窗,而且以天然不凍良港和避風良港之優越位置,自古就在我國南北海上交通和中外往來貿易中佔有一席之地,唐宋元時期是與日本和朝鮮半島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以至逐漸形成了新羅人聚居區,如今乳山口北岸的一小高地樹林中上,仍然豎立著“乳山浦新羅人舊居遺址紀念碑”和祭壇。

時易世變,宋代以後至民國,這個地方先後被析分與文登、萊陽、牟平(寧海州)和海陽縣。直至近代東瀛惡鄰入侵中國,全國抗日烽火熊熊燃燒之際,中流砥柱共產黨運籌帷幄,在這塊被日偽頑稱作“危險之地”“赤色之地”的區域上,新建抗日民主政權。因裁牟平南部、海陽東部而立,故縣名曰牟海。但是,邑人一直對“乳山”情有獨鍾,於是1945年1月,“乳山”順應民意地取代“牟海”,又於改革開放熱潮中的1993年,改為省轄縣級市。

時光荏苒,白雲蒼狗,乳山之名雖古老滄桑,但如今這片土地已是日月換新天。

悠久的歷史,凝結著乳山人民千百年來艱苦卓絕追求美好生活的風雲之志,負載著乳山人民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發奮努力。在第一次置縣後的兩千多年裡,這塊土地上發生過永載史冊的難忘之事,也湧現出名垂青史的風流人物。

在兵連禍結的金元之際,邑人王玉陽在昆崳山南麓的聖水岩結庵為觀,創立全真道崳山派,以“契自然之妙、斂之於已”的修道主張,贏得朝野重視。他先後五次受帝王召見,所建牒敕玉虛觀時為全國三大道觀之一,其傳真佈道足跡遍及魯贛陝晉京等地,為把中國傳統文化保存於宗教社會、民間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金、蒙古、南宋三家角逐山東的錯雜動盪局勢中,邑人姜房挺身而出,率眾奮起自衛,救萬民於戰亂殺戮中,主政膠東,累升至甯海州刺史乃至膠、濰、莒、密、寧海等州總管萬戶之職,阻止了蒙古軍在膠東的進一步燒殺搶掠,保護了原有的漢族封建文明傳統,促進了膠東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

在元末的連年兵燹後,膠東一帶人煙稀少,十不存一。大亂甫定的明初,這塊土地先後迎來了來自山西、河北等地的大批移民,接納了為抗擊倭寇而設立的海陽守禦千戶所軍士的大量落籍。又經過數百年融合,孕育出新的文明,這一方百姓逐漸形成了豪爽奔放、忠厚仁義、愛恨分明、精明好強、耐勞勤儉、克己守序的性格,以至此後崇文尚武之風大盛,良臣勇將鄉賢輩出,青史留名者燦如繁星。他們做學問則是通儒達士,聞名遐邇,如冷泮林、張崧、劉勃、於清泮;為官者則是敬天愛民,廉明公正,如宮樹德、李尚卿、鞠珣、鞠愷;為將者則智勇善戰、愛民如子,如孫琪、邢洛書、宮保田;為民者則正氣仗義,志潔行芳,如段成齋、宋煊文、徐宗堯。

這個地方更值得驕傲的是,上世紀20年代末以來被賦予了赤紅色彩,上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呼應北伐的駕馬溝農民協會暴動,反抗軍閥統治的馮家集農民起義,光榮誕生的中共牟海、牟平、海陽縣委及膠東特委,勇敢進攻膠東國民黨反動勢力的“一一·四”武裝暴動,喚起民眾同心協力抗日的育黎鄉校奪槍和嶞崮山起義,堅決殲滅日偽頑的一次次浴血奮戰……無不風起雲湧,英勇悲壯。1942年9月,在全國抗日戰爭尚處在最艱難時期,“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聲即響遍全縣每個角落,這個膠東地區最早全縣域解放的縣,成為支援全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可靠大後方。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和解放,全縣人民眾志成城、前仆後繼,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裡,數萬人為保家衛國爭先恐後大參軍,村村戶戶夜以繼日縫軍衣做軍糧,八路軍各兵工廠機器轟響,膠東公學讀書聲清脆朗朗,經濟文化建設如火如荼,膠東黨政軍機關及北海幣制版印鈔廠、醫院、新華製藥廠等機構也活躍在各個村莊。在那艱難殘酷的年代裡,大義凜然為國捐軀的劉經三、於克恭等數千名熱血男兒,捨生取義掩護老百姓突圍的馬石山眾位勇士,大義奉獻母愛的膠東育兒所的紅色乳娘,以及舍妻別子南下支援新解放區的大批幹部……無不感天動地,氣貫長虹。著名作家馮德英,就是以家鄉這些厚重人文為背景,寫出了聞名海內外的紅色經典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新中國成立後,這片紅色土壤中茁壯成長起來一大批傑出人才,又活躍在天南地北,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大顯身手,各領風騷。這些都是乳山革命老區對祖國的奉獻,是這片紅色沃土的驕傲和自豪,是乳山今天繁榮興旺的源泉和動力。

可歌可泣的乳山革命史,也是一部中國革命史的縮影。

聖水宮

《乳娘》劇照

馬石山紀念館

著名作家馮德英

橫貫神奇美妙的37°黃金北緯線,北倚有“仙山之祖”之譽的崑崳山,南瀕浩瀚縹緲的黃海,成就了這個地方的瑰麗山水、秀麗風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光照充足、水甜無染,堪稱最佳人居之地。更難得的是,這裡的空氣清潔的令人陶醉,堪稱“天然氧吧”,是少有的“洗肺”之城,被認定為中國空氣品質最好的城市之一,無怪乎能在上世紀就戴上“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桂冠,而如今,“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的光環又接踵而來。

在這個地方,你能真切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夏日的涼爽暢快,秋季的美麗豐碩,冬天的溫暖愜意。生活在這裡的人當然舒適陶然,幸福一生。年齡七十、八十不稀奇,九十、一百也常見,中國最長壽的百歲夫妻、中國年齡最大的女性雙胞胎出現在這裡,也是順理成章,真無愧於“中國長壽之鄉”之美譽。

大自然的溫柔塑造了這裡清爽的山水,每座山峰都有迷人的神姿,每道海灣都有醉人的神韻,處處充滿詩情畫意,歷來文人墨客多,即興揮毫賦雅篇。倘若唐人李杜今日在,有幸遊此地,想必情自發,浪漫詩連連。

請看銀灘旅遊度假區,萬畝松林,濤鳴鳥啁;海天一色,鷗翔帆張;湖洞亭橋,相映生輝。入選“中國最美海岸線”之海灘,逶迤20多公里,灘平岸曲島奇,沙潔水清坡緩,數萬人同時嬉游尚覺寬,走遍世界的新華社原社長穆青臨此,欣然命筆“天下第一灘”;再看有“國家海洋公園”之稱的大乳山濱海旅遊度假區,這可是塊曾以專題片形式在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上大放過異彩的地方。正是:神娘有造化,碩乳迎藍天,大乳山母愛蘊深情;泓興寺拂塵,琉璃塔瞰海,睡美人長髮吻細浪。

美得神秘的是岠嵎山國家森林公園,環山皆石,拔地倚天,獸蹲人立,百千其狀,奇樹異草,鳥鳴蟲吟,瀑飛溪唱,素有“天然石雕園”“植物園”之美譽。雖然《宋史》有慶曆六年地震的記載,但看此山怪石林立,似非僅地震而為,且與西距一百多公里的嶗山鋸齒狀的岩脊十分形似,難道與嶗山美麗的古冰川遺跡出自一轍?也未可知。

大自然的造化還有小湯溫泉,民間傳說,當年幹將和妻子莫邪在半島東端莫邪島打造上等寶劍,將鑄好的寶劍插入此地陰陽潭淬火,沸騰中其劍鋒利無比,拔劍後其潭熱水噴湧,陰陽潭遂變成溫泉湯。此泉為膠東溫泉中之上乘,史稱“歸仁湯”,水清澈,春夏溫,冬尤熱,且礦化度高,對健身療疾甚有奇效,以至名聞遐邇,趨者若鶩。

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當然還有更多,如紅色基因深厚的馬石山、憑弔仙跡的道家聖地玉虛觀、有“小泰山”之譽的嶞崮山、異域風情濃厚的台依湖國際酒莊、滿目蒼翠碧水環繞的小青島,以及大型生態園區石佛山……個個獨有風韻,怡人怡情。信步行走賞閱中,匆忙的腳步會變得輕緩,浮躁的心靈會趨於寧靜。當然,乳山人的好客之情更令人感動,他們明禮仁義、誠信仁智、淳樸嫻雅,凡有客來,必熱情誠待,呈上山珍海鮮,更有魚宴難忘。世人皆知的“好客山東”品牌,在這個地方會得到最完美的詮釋,這裡可是“中國愛心城市”啊。

乳山是一個崇尚創新和充滿希望的地方,她不止有一個曾經傳奇燦爛的過去,還有一個雄壯美麗的現在,更有一個躍動輝煌的未來。

岠嵎山

多福山

多福山

葡萄酒小鎮

小青島

我們的家常菜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