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沁源:大力推動中藥材產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通訊員 韓小紅)植樹造林與中藥材種植統籌推進, 增綠與增收齊頭並進。 規劃、整地、栽植……連日來, 沁源大地到處呈現出一派植綠、增綠、中藥材種植的繁忙景象。 今年以來, 沁源縣充分挖掘該縣不同區域中藥材發展潛力, 以發展“道地”中藥材為引領, 按照“抓龍頭、建基地、創品牌、興產業”的發展思路, 突出轉型升級、提質擴量兩大著力點, 搶抓機遇, 做大總量, 優化結構, 並將中藥材產業發展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之一, 大力推動全縣中藥材產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圖為:沁源大地到處呈現植綠、增綠、中藥材種植繁忙景象

圖為:中藥材

沁源縣是一個山區農業縣, 海拔層位懸殊、氣候獨特, 野生中藥材品種多、質地好, 藥用價值高, 具有天然藥用植物資源之稱, 加之, 該縣境內已有相對集中連片天然連翹35萬畝, 發展中藥材產業具有特殊優勢。 對此, 沁源縣出臺了《2018年綠色中藥材產業發展行動計畫》, 明確要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 科技支撐引領, 政府市場聯動的發展原則, 建設六大中藥材產業發展板塊, 建設標準化千畝生產示範園10個, 建設4萬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 圍繞發展目標該縣積極採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中藥村產業發展。

一是抓龍頭, 強帶動。 大力扶持新康源、藏畛、晉蓮等中藥材種植龍頭企業, 加快連翹、黨參、柴胡等道地中藥材資源的產業化步伐。 同時, 積極培育發展一批技術先進、核心競爭力強、主業優勢明顯, 能帶動全縣中藥材產業化快速發展的重點骨幹企業。 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 發展訂單生產。 今年將重點扶持新建沁源縣沁河鎮晉蓮中藥材有限公司加工項目, 投資5000萬元, 開工建設加工倉儲車間3500平米, 200平米的烘乾車間, 晾曬場地建設5000平米;培育壯大靈空山鎮康信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 投資500萬元, 在原有加工設備基礎上建設加工車間3200平方米, 烘乾車間800平方米,
建設涼曬場地20000平方米, 建設倉儲庫2000平方米。 二是建基地, 擴規模。 依託沁源縣道地中藥材品種優勢和野生資源豐富、山區面積大的特點, 在全縣建設六大中藥材產業發展板塊, 即以沁源縣晉蓮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法中、沁河、中峪等區域發展黃芪、連翹種植基地10000畝;以沁源縣臧畛種植專業合作社、長治市新康源種植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交口、韓洪等區域發展黨參、柴胡、黃芩種植基地8000畝;以臥龍農林牧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景鳳、官灘等區域發展紫蘇種植基地2000畝;以林溪種植有限公司、鑫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赤石橋、聰子峪等區域發展金花葵、苦參、藥用牡丹種植基地5000畝;以康力尤農種植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李元、靈空山等區域重點發展連翹、苦參種植基地10000畝;以沁源縣華晨農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王陶、王和等區域發展黨參、苦參種植基地5000畝;全縣新增種植面積達4萬畝。
目前, 沁河、靈空山、王和、中峪等鄉鎮已經完成規劃, 開始荒山連翹種植, 其它鄉鎮基地建設正在快速推進。 三是創品牌, 拓市場。 堅持把品牌建設放在突出位置, 立足優勢中藥材資源, 現已註冊10個品種, 主要有沁黃芩、沁連翹、沁黨參、沁丹參、沁豬苓、沁金花葵、沁知母、沁山桃仁、沁柴胡、沁黃芪等, 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識保護產品, 爭創名牌產品, 提升中藥材品牌價值。 充分發揮現有優勢, 建設“連翹之鄉”, 突顯品牌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 加大明牌產品, 申報、認證或宣傳推進力度,提高市場佔有率。四是興產業,促轉型。加快發展中藥農業。優化中藥材生產區域化佈局,促進規範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建設中藥材標準化千畝生產示範園10個(即建5個千畝連翹示範園,建2個柴胡千畝示範園,建2個黨參千畝示範園,建1個千畝藥用牡丹示範園)。壯大升級中藥工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把“飲片做優、成藥做大、延伸產品做深”,實現中藥產業轉型升級。此外,將融合發展中藥大健康服務業。大力發展中藥養生保健服務,推動中藥與養老、文化、旅遊、休閒、飲食和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努力拓展中藥健康新產業、新業態。依託中醫藥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結合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建設,在靈空山、沁河源頭、花坡、魚兒泉馬鈴薯賞花節、景鳳帳篷節等休閒旅遊景區,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旅遊小鎮和旅遊度假村,開發中藥觀賞園、中藥採摘園和綠色康養項目。打造1個具有中藥特色的健康旅遊服務示範基地;開發中藥健康養生服務產品,在赤石橋、景鳳等區域發展紫蘇、金花葵等藥食同源產品,體現地方特色和資源規模效應。

申報、認證或宣傳推進力度,提高市場佔有率。四是興產業,促轉型。加快發展中藥農業。優化中藥材生產區域化佈局,促進規範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建設中藥材標準化千畝生產示範園10個(即建5個千畝連翹示範園,建2個柴胡千畝示範園,建2個黨參千畝示範園,建1個千畝藥用牡丹示範園)。壯大升級中藥工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把“飲片做優、成藥做大、延伸產品做深”,實現中藥產業轉型升級。此外,將融合發展中藥大健康服務業。大力發展中藥養生保健服務,推動中藥與養老、文化、旅遊、休閒、飲食和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努力拓展中藥健康新產業、新業態。依託中醫藥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結合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建設,在靈空山、沁河源頭、花坡、魚兒泉馬鈴薯賞花節、景鳳帳篷節等休閒旅遊景區,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旅遊小鎮和旅遊度假村,開發中藥觀賞園、中藥採摘園和綠色康養項目。打造1個具有中藥特色的健康旅遊服務示範基地;開發中藥健康養生服務產品,在赤石橋、景鳳等區域發展紫蘇、金花葵等藥食同源產品,體現地方特色和資源規模效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