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富源學校: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

核心提示

規範、扶持與監管並舉, 促進民辦中小學規範優質發展。 近年來, 寶安區出臺《民辦中小學規範管理提質促優專項工作方案》和1+10配套檔, 4種方式、8大重點, 30條具體措施, 通過優化結對支教, 提供精准有效的幫扶等推動民辦學校提質促優。

富源學校也是寶安區近年來大力扶持民辦教育, 民辦學校優質化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

1999年6月, 富源學校在寶安西鄉街道蒼翠虎山拔地而起。 學校高起點辦學, 高速度發展, 經過18年的發展, 富源學校成為師資力量雄厚、環境設施一流、辦學成績優異的現代化高端品牌學校, 享譽珠三角。

富源人認為, 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塑造、可以發展的精英。 在富源學校, 小學階段, 著重養成良好習慣;初中階段, 著重培養人文素養;高中階段, 著重培養領袖氣質。

在富源學校, 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以“發展學生, 學生發展”為宗旨,

通過教育創新和教學改革, 為學生創造自由發展空間, 讓學生的主體得到充分的體現、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

富源學校在辦學實踐中堅持“高端辦學”的思路, 致力於“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 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佳的我”, 著力打造學生成為“高分、高德、高能”的綜合型人才, 從而取得了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實現了學校做大做強、跨越發展的戰略目標, 走出了一條優質民辦教育的發展之路。

六個“一流”奠定學校穩健發展基礎

一流的顧問團隊、一流的管理團隊、一流的校風、一流的教師團隊、一流的人文環境、一流的辦學業績, 這六個“一流”的全方面的發展架構, 支撐起學校穩健發展的堅實基礎。

一流的顧問團隊——堅持科研興校、特色強校戰略, 學校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 一大批全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學者先後到學校講學、調研。 2010年7月2日, 學校成立高級教育顧問團, 誠聘一批國內外頂尖的教育專家擔任學校高級教育顧問團成員, 顧明遠、陶西平等一批國內知名教育專家加盟。 他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援, 更好地促進了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水準的不斷提高。

一流的管理團隊——學校領導班子人才濟濟, 中層以上領導都是在公民辦學校業深耕多年的資深教育行家。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辦管分離。 構建了“總校校長、副校長→教科所→學部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教師”教學管理網路。

一流的校風——富源學校抓好“六大作風”建設,

保證良好校風的形成和健康發展, 即“嚴守紀律之風”、“勤儉節約之風”、“排隊之風”、“律己之風”、“文明和諧之風”、“專心學習之風”。 一流的教師團隊——一批批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國家、省、市級名師、學科帶頭人、教育管理人才從全國各地趕來加盟富源教育。
教師學歷達成率100%;學校現有中學正高級教師1人, 特級教師4人, 曾在內地擔任校級以上領導職務的教師就達50多人。

一流的人文環境——富源學校董事會已投入6億多元資金, 不斷投入資金改善辦學條件, 完善學校設施設備。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先進、齊備, 功能室、各種教學儀器配備齊全。 學校管理、教學管理手段資訊化、現代化建設已走在深圳同類學校前列。

一流的辦學業績——自辦學以來, 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有3萬多人次獲獎。 學校體育成績尤其顯著、連續多年中考高分率居寶安區同類學校前列、富源學校高中部共有15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國際高中部畢業生100%被國外名校錄取。

“十大辦學特色”保障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

武術特色、小班教學特色、國學特色、社團活動特色、小樂器進課堂特色、藝體教學特色、領袖氣質教育特色、國際教育特色、“海量閱讀”特色、“百日字功” 特色,富源學校的“十大辦學特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沃土,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喜悅,人格上健全發展、學習上潛力顯現、素質上個性張揚、身體上體魄強壯。

武術特色——早在1999年,富源學校組建了一支高水準的武術、雜技師資隊伍,開設了武術課和雜技選修課。多次獲國際、國內金獎、銀獎,均獲高度好評。學生屢次在深圳市各級武術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均獲得集體項目團體冠軍,共獲個人項目102個冠軍。

小班教學特色——從小學到高中,每班學生30~35人,“一對一、導師制”輔導。小班額教學帶來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情感交流和學生學習知識的友好碰撞,進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國學特色——開展以中華古詩文經典為龍頭的國學經典誦讀工程,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通過不同形式、不同方法,開展“人人愛國學,個個讀經典”的國學經典誦讀系列活動。

社團活動特色——富源學校開設“教育超市”,培養學生的“高能”,讓學生人人有才藝、個個有特長。通過社團活動,讓學生自主管理、自主開展活動,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均得到有效培養。

小樂器進課堂特色——“小樂器進課堂”活動實施以來,學生喜歡音樂、參與音樂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高漲,開創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音樂特色教育之路。

藝體教學特色——配備齊全的師資和體育設施,以點帶面,開展豐富多彩的藝體活動,全面推進了學校的藝術素質教育。

領袖氣質教育特色——學校以“做有領袖氣質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中國人”為引領,大力打造高品質課程體系,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具有未來領導能力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能力。

國際教育特色——設立國際高中(富源劍橋國際學院),在資訊、音樂、體育等技能學科,逐步嘗試雙語教學。富源·國際教育中心是專門從事劍橋國際高中課程LGCSE和 ALevel教學與考試的國際學院,是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設在深圳的考試中心。近年來有200多位同學考進牛津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

“海量閱讀”特色——小學6年閱讀總量累計達到或超過600萬字,初中三年閱讀總量累計達到或超過300萬字,高中三年閱讀總量累計達到或超過300萬字,閱讀,已經成為富源學校最亮麗的校園風景線。

“百日字功” 特色——開展“百日字功”活動,普及漢字書寫教育,讓學生受益匪淺。

優化教育生態,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佳的我”

新時代、新起點,在寶安區新一輪扶持民辦教育發展的浪潮下,富源學校正在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教育生態,以品質和服務獲得家長的認同。

“辦孩子們喜歡的學校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也是學校發展和興旺的基礎,更應該是每一個富源教育人的不懈追求。”富源人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的價值在於滿足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喜悅,人格上健全發展、學習上潛力顯現、素質上個性張揚、身體上體魄強壯。

在富源學校,一切課程都按照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來設置。富源學校也逐漸成為孩子們的精神家園,形成了一種以生為本的學校文化。

現在,富源學校正在著手進一步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組成的三級課程有機融合,給學生充分的“選課權”,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體驗,建設孩子們喜歡的課程,開展孩子們喜歡的活動。

此外,富源學校的教育生態也在不斷優化,教師群體中正在形成一種自覺機制: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而教,以“孩子們喜歡”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孩子們喜歡”化為教師的文化自覺。(李海平)

結語

黨委政府學校共同努力 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寶安民辦教育底子薄,但總規模占全市民辦中小學的四分之一的寶安民辦教育必須得到發展,才能辦成“人民滿意的教育”,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寶安區民辦中小學管理確立了“積極鼓勵、大力支持、嚴格管理、確保品質”的思路。沿著這條路徑,寶安湧現了像寶安外國語學校、中澳學校、中英公學、富源學校等在群眾當中有口碑、高滿意度的學校。這些學校猶如一面旗幟,帶領這其他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為滿足公眾多樣化教育需求,促進實現教育公平與均衡,促進教育更優質而努力。

目前,寶安不斷加大規範、扶持和管理的力度,比如,從扶持金額來看,寶安區民辦教育專項資金2018年預算已達11億元,相比2011年設立之初3000萬增長約35.7倍,黨委政府和學校共同發力辦好民辦教育,將讓寶安的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武術特色、小班教學特色、國學特色、社團活動特色、小樂器進課堂特色、藝體教學特色、領袖氣質教育特色、國際教育特色、“海量閱讀”特色、“百日字功” 特色,富源學校的“十大辦學特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沃土,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喜悅,人格上健全發展、學習上潛力顯現、素質上個性張揚、身體上體魄強壯。

武術特色——早在1999年,富源學校組建了一支高水準的武術、雜技師資隊伍,開設了武術課和雜技選修課。多次獲國際、國內金獎、銀獎,均獲高度好評。學生屢次在深圳市各級武術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均獲得集體項目團體冠軍,共獲個人項目102個冠軍。

小班教學特色——從小學到高中,每班學生30~35人,“一對一、導師制”輔導。小班額教學帶來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情感交流和學生學習知識的友好碰撞,進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國學特色——開展以中華古詩文經典為龍頭的國學經典誦讀工程,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通過不同形式、不同方法,開展“人人愛國學,個個讀經典”的國學經典誦讀系列活動。

社團活動特色——富源學校開設“教育超市”,培養學生的“高能”,讓學生人人有才藝、個個有特長。通過社團活動,讓學生自主管理、自主開展活動,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均得到有效培養。

小樂器進課堂特色——“小樂器進課堂”活動實施以來,學生喜歡音樂、參與音樂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高漲,開創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音樂特色教育之路。

藝體教學特色——配備齊全的師資和體育設施,以點帶面,開展豐富多彩的藝體活動,全面推進了學校的藝術素質教育。

領袖氣質教育特色——學校以“做有領袖氣質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中國人”為引領,大力打造高品質課程體系,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具有未來領導能力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能力。

國際教育特色——設立國際高中(富源劍橋國際學院),在資訊、音樂、體育等技能學科,逐步嘗試雙語教學。富源·國際教育中心是專門從事劍橋國際高中課程LGCSE和 ALevel教學與考試的國際學院,是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設在深圳的考試中心。近年來有200多位同學考進牛津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

“海量閱讀”特色——小學6年閱讀總量累計達到或超過600萬字,初中三年閱讀總量累計達到或超過300萬字,高中三年閱讀總量累計達到或超過300萬字,閱讀,已經成為富源學校最亮麗的校園風景線。

“百日字功” 特色——開展“百日字功”活動,普及漢字書寫教育,讓學生受益匪淺。

優化教育生態,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佳的我”

新時代、新起點,在寶安區新一輪扶持民辦教育發展的浪潮下,富源學校正在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教育生態,以品質和服務獲得家長的認同。

“辦孩子們喜歡的學校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也是學校發展和興旺的基礎,更應該是每一個富源教育人的不懈追求。”富源人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的價值在於滿足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讓學生體驗到成長的喜悅,人格上健全發展、學習上潛力顯現、素質上個性張揚、身體上體魄強壯。

在富源學校,一切課程都按照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來設置。富源學校也逐漸成為孩子們的精神家園,形成了一種以生為本的學校文化。

現在,富源學校正在著手進一步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組成的三級課程有機融合,給學生充分的“選課權”,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體驗,建設孩子們喜歡的課程,開展孩子們喜歡的活動。

此外,富源學校的教育生態也在不斷優化,教師群體中正在形成一種自覺機制: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而教,以“孩子們喜歡”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孩子們喜歡”化為教師的文化自覺。(李海平)

結語

黨委政府學校共同努力 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寶安民辦教育底子薄,但總規模占全市民辦中小學的四分之一的寶安民辦教育必須得到發展,才能辦成“人民滿意的教育”,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寶安區民辦中小學管理確立了“積極鼓勵、大力支持、嚴格管理、確保品質”的思路。沿著這條路徑,寶安湧現了像寶安外國語學校、中澳學校、中英公學、富源學校等在群眾當中有口碑、高滿意度的學校。這些學校猶如一面旗幟,帶領這其他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為滿足公眾多樣化教育需求,促進實現教育公平與均衡,促進教育更優質而努力。

目前,寶安不斷加大規範、扶持和管理的力度,比如,從扶持金額來看,寶安區民辦教育專項資金2018年預算已達11億元,相比2011年設立之初3000萬增長約35.7倍,黨委政府和學校共同發力辦好民辦教育,將讓寶安的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