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最新消息!這裡將打造南京“寬窄巷子”!

董家訓 攝

說到南捕廳,

許多“老城南”想必不陌生。

歷史上的南捕廳可是金融貿易發達的商業中心,

由於建築和基礎設施年久失修,

2009年南捕廳片區徵收項目正式啟動。

目前, 南捕廳環境整治工程四期已進入徵收掃尾階段。 徵收結束後, 南捕廳片區將按照“城區即景區、旅遊即生活”的全域旅遊理念, 打造文化旅遊街區。

南捕廳將對標成都寬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等國內一流文化旅遊街區,

通過整合文化名家、高校科研機構及民間藝人等多元文化資源, 以風貌建築為空間載體, 集中展現“戲曲、非遺”等南京文化精髓。 屆時, 不僅被徵收居民告別多年“蝸居”, 評事街片區也將恢復歷史繁華風貌, 成為全國知名、南京特質彰顯的文化旅遊新地標。

效果圖

位於秦淮區評事街的南捕廳, 歷史上曾是10萬手工藝人聚集的手工業作坊群落, 車水馬龍、繁華富庶, 現今卻成了環境髒亂差的棚戶區。 據介紹, 南捕廳環境整治項目東起中山南路, 西至鼎新路, 南起升州路, 北至泥馬巷, 總占地面積約16.8萬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24.85萬平方米。 明代時, 該片區是繁華市肆, 手工業非常繁盛。 但近代以來, 該地區逐漸衰落, 歷史風貌建築和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等現象嚴重, 居民生存環境亟待改善。

效果圖

2009年, 南捕廳片區作為南京市重點城市建設專案啟動徵收, 總面積為19.5萬平方米, 共計4213戶。 目前, 徵收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朱旖旎 攝

居民王祖泉打從出生就住在南捕廳絨莊巷, 家裡房子50多平方米, 卻住著五個大人一個外孫, 女兒、女婿只能睡在搭建的閣樓裡。 這個閣樓王祖泉年輕時就睡過, “冬冷夏熱”很難受, 而且很不安全, “真擔心哪天它會塌下來。 ”王祖泉說, 這樣的閣樓幾乎家家戶戶都有。

2017年, 王祖泉一家簽了協議交了房, 他在銀龍花園選了兩套房子, 一套自己跟老伴住, 一套女兒女婿住。 據介紹, 專案徵收掃尾順利推進, 大部分居民告別了居住數十年的“蝸居”, 剩餘的預計今年內完成搬遷。

為完整恢復評事街地帶的原有風貌,

該片區完成拆遷後,

市旅遊集團將在此處打造歷史文化旅遊街區新地標。

效果圖

通過整合文化名家、高校科研機構以及民間藝人等多元文化資源,以風貌建築為空間載體,將“戲曲、非遺”等文化精髓集中展現。 通過恢復風貌、置換功能、完善設施、提升品質等綜合措施,突破“傳統街道景觀+現代商業產品”的簡單嫁接;聯合國內知名旅遊開發建設運營單位,打造專業團隊,用市場化模式運營專案;以自身歷史文化為主體,將歷史文化保護與旅遊產業導入相融合,通過有效利用,形成新的文化旅遊資源載體,推動老街區的繁榮復興和可持續發展。

效果圖

在建築保護的同時,深度挖掘和傳承非物質文化資源,豐富功能業態,提升景觀品質,部分不可移動文物將以戲曲、“非遺傳承人工作室”等形式予以保留。

“我們將對標寬窄巷子、三坊七巷等一流旅遊街區,到2021年,把南捕廳打造成國內知名的高品位、有特色的活力旅遊街區。”南京城建歷史文化街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經理劉曉豫表示。

效果圖

通過整合文化名家、高校科研機構以及民間藝人等多元文化資源,以風貌建築為空間載體,將“戲曲、非遺”等文化精髓集中展現。 通過恢復風貌、置換功能、完善設施、提升品質等綜合措施,突破“傳統街道景觀+現代商業產品”的簡單嫁接;聯合國內知名旅遊開發建設運營單位,打造專業團隊,用市場化模式運營專案;以自身歷史文化為主體,將歷史文化保護與旅遊產業導入相融合,通過有效利用,形成新的文化旅遊資源載體,推動老街區的繁榮復興和可持續發展。

效果圖

在建築保護的同時,深度挖掘和傳承非物質文化資源,豐富功能業態,提升景觀品質,部分不可移動文物將以戲曲、“非遺傳承人工作室”等形式予以保留。

“我們將對標寬窄巷子、三坊七巷等一流旅遊街區,到2021年,把南捕廳打造成國內知名的高品位、有特色的活力旅遊街區。”南京城建歷史文化街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經理劉曉豫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