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武器生產出來就是使用的,核武器終究會被再次使用的

二戰前美國研製出核武器, 並且在日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後, 全球就已經進入了核武器時代。

隨著人們不斷地研究, 新型的核武器自然而然地被研發出來了。 人們稱這些新型的核武器為第四代核武器。

第四代核武器就是核定向能武器, 這些新型的核武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可控制威力, 單項能量更集中、不產生核輻射, 因此可作為“常規武器”使用。 主要種類有:反物質彈、粒子束武器、鐳射引爆核炸彈、乾淨的聚變彈、同質異能素武器等。

一提到核武器, 大家想到最終結論就是“核大戰”“世界末日”等等聳動的詞彙, 但是實際來看, 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 第一、第二顆原子彈爆炸後, 地球上再也沒有一個核武器投入到實戰中。 儘管, 一直都有各種核警報和“差點就按動核按鈕·”的說法, 可最終都避免了。 這就讓人反思, 如果真的再有核國家之間發生戰爭,

世界究竟會怎麼樣?

對於核大國來說, 核武器最有效的時刻“是扔出前的那一刻”, 說白了就是威懾武器而不是打擊武器。 所有核大國都有不寫入作戰條例的準則, 一旦發現一顆射向本土的洲際導彈, 既判定為核彈頭(無論上面裝的是什麼, 哪怕是常規彈頭, 甚至是假彈頭), 隨既會進行攔截、核反擊、確認反擊(這一步必不可少, 美國人一般是14分鐘的思考期後再反擊)。 因此, 所有核大國之間, 發生核戰爭的概率極低。 哪怕發生常規的擦槍磨火事件, 也會在演變成大規模戰爭之前找到冷處理的辦法。

但是武器生產出來就是使用的。 核武器終究會被再次使用的

美國核武器使用原則可以概括為:先發制人, 在國家安全中的根本作用不變, 但重要性降低, 以打擊軍事目標為主。

俄羅斯核武器使用原則可以概括為:先發制人、遏制、還擊。

法國核武器使用原則可以概括為:先發制人, 逐步升級, 準確重點打擊軍事目標。

英國核武器使用原則可以概括為:先發制人, 只有在自衛的極端情況下才會考慮使用核武器。

印度核武器使用原則可以概括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只有在印度受到攻擊情況下才進行報復性核打擊。

以色列核武器使用原則可以概括為:先發制人, 保持地區核武器壟斷地位, 將核武器作為解決爭端的最終手段。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 一改奧巴馬的核武器政策, 宣稱美軍核武器必須領先全球, 考慮採用核打擊解決問題。 同時, 特朗普還是一個強勢的總統, 不跟俄羅斯打招呼就用60枚巡航導彈痛打俄羅斯盟友敘利亞, 還差點在東北亞挑起一場核戰爭。 而俄羅斯同樣不甘示弱, 俄軍甚至發誓要讓美國付出代價, 4天連續4次回擊美軍。

其實, 與世界上各核大國相比, 儘管中國在數量和規模上沒有優勢, 但是我們的核武器的打擊能效是可信的, 只要有國家敢對中國發動核威脅或核挑釁, 中國一定會非常有效地實施反制。 相信中國已經具備了足夠強的反制能力, 或許, 在敵人的核武器打到中國領土或領空之前就已經被中國成功地阻截了。 否則,中國絕對不會輕易地拿自己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等利益作為賭注,向全世界莊嚴承諾:中國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絕不向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否則,中國絕對不會輕易地拿自己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等利益作為賭注,向全世界莊嚴承諾:中國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絕不向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