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社會責任,中歐人在行動!——“新時代 新責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社會責任系列活動在京成功舉辦

4月15日下午, “新時代 新責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社會責任主題論壇暨《中歐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發佈與“中歐校友社會責任評選”頒獎活動在北京嘉裡中心隆重舉行。 2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中歐校友、特邀嘉賓和企業家齊聚一堂, 共話新時代下的企業社會責任。 本次活動由中歐校友總會主辦,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提供學術支援;人民網作為協辦媒體對活動進行專題報導, 《經濟觀察報》、《每日經濟新聞》、第一財經頻道、財新、《商學院》雜誌、《公益時報》等15家主流媒體參會報導。

作為一所亞洲領先、全球知名的國際化商學院, 中歐一直將培養具有企業家精神、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領導者作為自身使命。 此次校友總會聯合學院舉辦社會責任系列活動, 是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 承前啟後, 繼往開來, 推動每位校友成為商業文明和社會責任的踐行者, 呼籲更多校友企業將社會責任提升到發展戰略的高度。

未來, 社會責任將成為中歐校友總會年度會議的主題, 中歐希望通過自身努力為推動商業文明和社會進步持續貢獻力量。

中歐社會責任主題論壇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李銘俊教授(上圖)為中歐社會責任系列活動致開幕辭。

他指出, 在中歐24年的發展道路中, 學院一以貫之的是和時代休戚與共, 與國家命運相連, 並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 成立24載, 中歐始終與社會血脈相融, 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教學、研究、論壇等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中歐第一屆MBA就開設商業倫理必修課, EMBA課程每年評選“善為獎”, 鼓勵學員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中歐在非洲設立校區, 在當地傳授管理知識, 提供獎學金補貼, 迄今為止已在非洲擁有449名校友;2017年9月, 中歐在北京校區開設“全球化中國企業核心人才特設課程”, 為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貢獻力量。 李院長寄語與會校友, “學院願和大家共勉偕行, 讓承擔社會責任信念常駐心中, 共同推動中國與世界的商業文明與進步。

中歐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中歐校友社會責任系列活動代言人吳敬璉(上圖)為本次論壇發表了精彩演講。 他指出, 十九世紀形成的社會結構模式是通過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分別處理社會問題, 這一模式在發展中逐漸顯露出了缺陷。

政府在處理社會問題上需要付出的成本越來越高, 但依然無法滿足民眾要求, 這種情況中外皆然。 由非政府組織處理某些特定領域的公共問題, 這種模式發展雖快, 但力量薄弱、資源不足, 在社會中所占比例很小。 因此, 讓千千萬萬的商業企業也來做公益, 成為了二十世紀後期的潮流。 目前社會企業模式在一些國家已走向制度化, 希望中國也有類似制度興起, 讓商業界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更多幫助。 中歐將社會責任提升到學院定位的高度, 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他衷心希望這項事業取得成功。

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秦朔(上圖)分享了他在商業文明方面的研究心得。他將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三個階段:1.0版本——企業與社會間有一種潛在的、默示的契約關係,企業的利潤應視為企業有效使用社會資源、成功地向社會提供所需服務的結果;2.0版本——社會價值驅動型企業應運而生,即產生了一批因善而興、向善而行的企業;3.0版本——通過企業家精神在社會公共空間創造社會價值,這是對未來的展望。秦朔引用了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的名言與參會嘉賓共勉,“以他者為念甚於為己而謀,抑己之私而行仁於外,人類天性之完善以此構成。”

中歐校友總會常務理事、社會責任委員會聯席主任,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上圖)從其公司踐行社會責任的角度分享了體會。他認為,“社會責任與生俱來,是企業存在的意義;社會責任創造社會資本,是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社會責任的內涵隨著企業發展和時代進步不斷深化。”良好的公司治理、充分的組織保障以及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三個要素。李文表示,本次活動是中歐用實際成果向全社會展示了共同探求時代真知,努力踐行社會責任的開放胸懷,也是校友們以自身實踐豐富著中歐的核心價值觀。

《2017中歐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發佈

中歐管理學副教授蔡舒恒(下圖)作為教授代表發佈了《2017中歐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這份報告總結了2017年的全球CSR趨勢和中國CSR實踐,重點展示了中歐在CSR方面的精品案例和研究成果。

報告指出,從全球範圍來看, CSR事業已被賦予全球視野與社會共識,全球商業實踐與CSR發展趨勢的融合空前密切。當前CSR研究重點聚焦於以下領域:企業社會責任中員工及公司治理研究、消費者倫理道德研究、CSR價值觀研究、環境相關社會責任研究和責任投資研究的方向。學者們力圖探索CSR與企業諸多利益相關要素之間的互動模型:CSR對企業在經濟危機中提供抵禦風險的能力,CSR對雇主與員工日漸明晰的影響,以及不同形式的CSR活動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等,都頗具成果。

報告強調,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正在快速追趕國際潮流:環境保護已成為重要攻堅戰之一;企業扶貧從“授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漸成風氣,報告內容與用途日趨多元化;投資界正在積極推動責任投資;互聯網行業從商業競爭向公益領域延伸……中國企業越來越體會到,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是成本或約束,更是一種孕育機會、促進創新、獲得競爭優勢的戰略行為。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評選活動頒獎

作為本次中歐社會責任系列活動的一大亮點,為期半年的中歐校友社會責任評選活動的各獎項得主也在本次論壇上揭曉。本次評選設創新獎、公益獎、環保獎和社會責任獎,每個獎項設最佳獎一名,提名獎若干名。工作小組和評審委員會依照嚴格的評選標準和評選流程,對申報的73家校友企業/組織進行了獨立審核和評分。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創新獎獲得者第一反應、創新提名獎獲得者e袋洗、泉峰集團上臺領獎

創新獎評選維度涵蓋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理念創新和戰略創新;環保獎評選維度涵蓋環境友好、節約能源、環境認證、迴圈經濟和綠色辦公;公益獎評選維度涵蓋支持教育、企業扶貧、志願者活動、社區服務和創造就業;社會責任獎評選標準中則囊括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經濟等四大類指標,與創新、環保、公益等單項獎相比,社會責任獎既體現此次評選的主旨也是最受矚目的綜合獎項。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公益獎獲得者: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環保獎獲得者: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推進委員會

最終,第一反應(上海救要救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推進委員會分別獲得創新獎、公益獎、環保獎。社會責任獎空缺,依視路集團(中國)和河南建業集團獲得社會責任提名獎。e袋洗(北京壹代家庭服務有限公司)和泉峰集團(南京德朔實業有限公司)、京東集團和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上海開能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和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獲得創新、公益、環保提名獎。學院領導、教授和知名公益人士為獲獎校友企業/組織頒獎,會場響起了熱烈掌聲,為這些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校友企業/組織喝彩。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提名獎獲得者:依視路集團(中國)和河南建業集團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商業文明,任重道遠。本次社會責任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標誌著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正式將社會責任提升到學院定位的戰略高度,表明了學院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堅定不移的追求。

- END -

本文為公益時報原創首發,歡迎轉載

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獲得授權,違者必究

作者 | 文梅

責任編輯| 高文興 微信編輯 | 吳麗萍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直接閱讀文章 -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

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秦朔(上圖)分享了他在商業文明方面的研究心得。他將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三個階段:1.0版本——企業與社會間有一種潛在的、默示的契約關係,企業的利潤應視為企業有效使用社會資源、成功地向社會提供所需服務的結果;2.0版本——社會價值驅動型企業應運而生,即產生了一批因善而興、向善而行的企業;3.0版本——通過企業家精神在社會公共空間創造社會價值,這是對未來的展望。秦朔引用了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的名言與參會嘉賓共勉,“以他者為念甚於為己而謀,抑己之私而行仁於外,人類天性之完善以此構成。”

中歐校友總會常務理事、社會責任委員會聯席主任,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上圖)從其公司踐行社會責任的角度分享了體會。他認為,“社會責任與生俱來,是企業存在的意義;社會責任創造社會資本,是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社會責任的內涵隨著企業發展和時代進步不斷深化。”良好的公司治理、充分的組織保障以及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三個要素。李文表示,本次活動是中歐用實際成果向全社會展示了共同探求時代真知,努力踐行社會責任的開放胸懷,也是校友們以自身實踐豐富著中歐的核心價值觀。

《2017中歐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發佈

中歐管理學副教授蔡舒恒(下圖)作為教授代表發佈了《2017中歐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這份報告總結了2017年的全球CSR趨勢和中國CSR實踐,重點展示了中歐在CSR方面的精品案例和研究成果。

報告指出,從全球範圍來看, CSR事業已被賦予全球視野與社會共識,全球商業實踐與CSR發展趨勢的融合空前密切。當前CSR研究重點聚焦於以下領域:企業社會責任中員工及公司治理研究、消費者倫理道德研究、CSR價值觀研究、環境相關社會責任研究和責任投資研究的方向。學者們力圖探索CSR與企業諸多利益相關要素之間的互動模型:CSR對企業在經濟危機中提供抵禦風險的能力,CSR對雇主與員工日漸明晰的影響,以及不同形式的CSR活動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等,都頗具成果。

報告強調,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正在快速追趕國際潮流:環境保護已成為重要攻堅戰之一;企業扶貧從“授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漸成風氣,報告內容與用途日趨多元化;投資界正在積極推動責任投資;互聯網行業從商業競爭向公益領域延伸……中國企業越來越體會到,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是成本或約束,更是一種孕育機會、促進創新、獲得競爭優勢的戰略行為。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評選活動頒獎

作為本次中歐社會責任系列活動的一大亮點,為期半年的中歐校友社會責任評選活動的各獎項得主也在本次論壇上揭曉。本次評選設創新獎、公益獎、環保獎和社會責任獎,每個獎項設最佳獎一名,提名獎若干名。工作小組和評審委員會依照嚴格的評選標準和評選流程,對申報的73家校友企業/組織進行了獨立審核和評分。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創新獎獲得者第一反應、創新提名獎獲得者e袋洗、泉峰集團上臺領獎

創新獎評選維度涵蓋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理念創新和戰略創新;環保獎評選維度涵蓋環境友好、節約能源、環境認證、迴圈經濟和綠色辦公;公益獎評選維度涵蓋支持教育、企業扶貧、志願者活動、社區服務和創造就業;社會責任獎評選標準中則囊括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經濟等四大類指標,與創新、環保、公益等單項獎相比,社會責任獎既體現此次評選的主旨也是最受矚目的綜合獎項。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公益獎獲得者: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環保獎獲得者: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推進委員會

最終,第一反應(上海救要救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推進委員會分別獲得創新獎、公益獎、環保獎。社會責任獎空缺,依視路集團(中國)和河南建業集團獲得社會責任提名獎。e袋洗(北京壹代家庭服務有限公司)和泉峰集團(南京德朔實業有限公司)、京東集團和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上海開能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和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獲得創新、公益、環保提名獎。學院領導、教授和知名公益人士為獲獎校友企業/組織頒獎,會場響起了熱烈掌聲,為這些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校友企業/組織喝彩。

中歐校友社會責任提名獎獲得者:依視路集團(中國)和河南建業集團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商業文明,任重道遠。本次社會責任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標誌著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正式將社會責任提升到學院定位的戰略高度,表明了學院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堅定不移的追求。

- END -

本文為公益時報原創首發,歡迎轉載

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獲得授權,違者必究

作者 | 文梅

責任編輯| 高文興 微信編輯 | 吳麗萍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直接閱讀文章 -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