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獨腿健身教練閃耀T台!10歲因車禍截肢後,他向命運發起了挑戰……

帥哭了!參加健美比賽回來, 詹沫若收到很多祝福, 人們說的最多的, 他的健美身材帥的讓大家想哭。

10歲因車禍導致右腿截肢的詹沫若, 一次次挑戰人生“不可能”, 他平衡力量, 做了健身教練, 甚至出現在肌肉發達、充分展現男性之美的健美比賽的現場。 拖著裝有假肢的右腿的詹沫若一出現, 現場瞬間被點爆, 很多人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平時當健身教練, 詹沫若習慣隱藏自己右腿的秘密。 不過, 自信讓他敢於走出來, 戴著義肢、穿著三角褲站在前臺, 展示完美身材。

不斷鍛煉身體, 詹沫若成了優秀健身教練.

車禍截肢竟讓他更“無所不能”

今年31歲的詹沫若讀小學三年級時遭遇車禍, 醫院處置不及時, 10歲的詹沫若必須截肢。 雖然年紀小, 但住院時, 看到自己躺在病床一動不動, 連走路上廁所都需要父母攙扶、背抱, 詹沫若感覺自己這一輩子被毀了。

不過, 從小就養成的不服輸的性格, 讓詹沫若在傷口稍好的情況下, 就在醫院走廊練單腿跳著走。 剛開始練習, 沒走幾步, 倔強的詹沫若就不要爸爸攙扶, 但剛一鬆手, 就因身體不平衡摔倒, 撞到牆面。 詹沫若不氣餒, 跌倒了再自己摸索著爬起來堅持練習, 一個星期後, 他能在醫院過道單腿跳走了, 這讓醫生們十分吃驚。

出了醫院, 詹沫若堅持上學。 每天, 爸媽或爺爺用自行車帶著他來到學校, 同學們再輪流攙扶著他走進教室。 沒人幫助的時候, 詹沫若就自己單腿跳進教室, 雖然那時很多同學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右腿褲管空蕩蕩的詹沫若, 但詹沫若個人信心滿滿, “我一條腿都能走路, 比那些兩條腿走路的同學強多了, 對吧?”

不過, 雖然天生樂觀, 但整天面對同學們異樣的目光, 詹沫若也有難受的時候。 體育課或課間休息, 別的同學在課室內外追逐玩耍, 而他只能靜靜地坐在那裡, 詹沫若根本坐不下去。 漸漸地, 詹沫若也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很沮喪, 懷疑自己, 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爸爸看在眼裡, 急在心上, 12歲那年, 爸爸帶他去裝義肢。 詹沫若的右腳長期缺乏運動, 肌肉開始萎縮, 往膝蓋內側蜷縮著。 醫生說, 一周內必須把小腿伸直, 不然, 永遠裝不了義肢。 詹沫若有點慌, 一回到家, 立刻讓父母把他放在地上, 雙手不停地把右腳膝蓋按壓在地上, 用外力拉伸, 把那只剩一半的右小腿壓直。

一個禮拜後, 詹沫若的右腿條件達到了裝假肢的要求。 這時,

裝義肢的師傅說, 你必須在一個小時內, 練習適應假肢, 否則就要在醫院住一個禮拜, 什麼時候練好了什麼時候回家。 詹沫若和他那剛裝上義肢的右腿, 一起坐著, 想像著重新走路的感覺。 想著想著, 像是開了竅, 站起來, 慢慢挪動, 學會了用義肢走路。

“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了!”詹沫若回憶戴上義肢, 第一次下地步行的場景, “一下子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從前, 覺得自己可以跑步、騎單車, 甚至踢足球、打籃球!”

當時腳踝還沒法扭動, 其他機能與普通右腳無異, 詹沫若就反復做各種嘗試。 出車禍前, 詹沫若不會騎自行車, 現在會走路了, 他看同齡人在騎自行車, 就下決心要挑戰騎自行車。 詹沫若勇敢嘗試, 車輪開始滾動, 他的義肢隨著腳踏搖動起來。

義肢讓詹沫若找到自信, 他開始用義肢破解正常人一個個習以為常的動作, 不斷挑戰各種“不可能”, 他真的學會了踢球、打籃球, 重新回到操場上奔跑。

活出“另類” 夢想當個健身教練

運動讓詹沫若漸漸忘記了自己是個“另類”, 至少, 在常人眼裡, 根本看不出詹沫若行走有何異常。 14歲時, 趕到學校選拔體育苗子的廣東省潮州市運動隊, 相中了正讀初一、身材靈活的詹沫若。 詹沫若想打羽毛球, 但他們說, 舉重隊多美女, 詹沫若就報了舉重。 進了潮州市運動隊才知道, 當時隊裡只有舉重教練, 沒有羽毛球教練。

詹沫若是隊裡唯一的殘疾人運動員, 隊裡的臥推器成了他的親密夥伴。 剛進隊訓練時, 詹沫若只靠上半身發力, 慢慢他可以將力量轉移到下半身,健全的左腳承擔著90%的重量,一點點地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將重量轉移到右腳。舉重鍛煉讓詹沫若的身體更加健壯,讓他更加自信。

初中畢業,雖然表現優異,但作為殘疾人,詹沫若首先想學門謀生技藝,他離開潮州市運動隊,來到廣州一間殘疾人職業技術學校學電腦。詹沫若也很快喜歡上電腦操作,只學了三個月,他已經回初步的程式設計,讓老師詫異。

有次,詹沫若偶然發現,有不少殘疾運動員寄宿在學校,他們每天下午準時練習。在潮州舉重練習的場景浮現在眼前,詹沫若又坐不住了,舉重帶來的成就感驅使他跟隨那些運動員,來到訓練場,直接找到教練,“我也想繼續練舉重”。不過,在場的教練沒看上他。

手太長的人不適合練舉重,詹沫若的兩手伸直比身高長了一個手掌。詹沫若不認輸,每天都尾隨那些運動員,一起練習,即使汗流浹背也不停息,3個月後,省殘疾舉重隊高明賜教練接納了他。詹沫若一練就是11年,最好成績為全國殘疾人舉重比賽第三名。

2013年退役後,除了繼續從事體育行業,詹沫若想不到還有什麼感興趣的。他想去做健身教練,但一個殘障人士,如何投身到這份以完美身形為目標的行業呢?

“我懂得教人,別的教練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總是不服輸的詹沫若,帶著這樣信念,穿著長褲去面試,他高分通過面試。舉重聯繫多年的詹沫若功底扎實,受到健身俱樂部總教練的青睞。

入職後過了幾天,詹沫若才把自己身體的真實情況告知總教練。總教練拍拍詹沫若的肩膀,豎起大拇指:“知道你不容易,好好幹,你一定會有更好的前程!”總經理非但沒有開除詹沫若,還給他調整了舒服的工作場地,當然也替詹沫若保守了秘密。

詹沫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他加緊練習,適應從舉重助教到健身教練的角色轉變。

詹沫若用了3個月去適應新工作。他的長褲,一直沒有脫下過,也從來不用健身會所裡的桑拿室和更衣室。慢慢地,他開始憑藉技術招到學員。每次教完學員後,詹沫若總是自己再練一遍,熟練一下動作,他的認真感染了學員,專門找他練習的學員多起來,最多市達到17個。

不過,沒人知道他們的教練右腿裝了義肢。有時,右腳的疼痛會發作,學員問起,他便謊稱是以前舉重時留下的舊傷復發了。

參加比賽競技場“自曝短處”

健身教練參加健美比賽比較多,既能展示自己健碩、完美的身材,也能展現實力,贏得更多會員。當了健身教練後,詹沫若被邀請觀看健身比賽,同事、朋友競相上臺表演,讓詹沫若十分羡慕。他想,他們能走上T台,我也能上臺展示自己的身材!

當時國內健美賽事,還沒有殘疾人健身模特。他把想法告訴家人,遭到反對,爸爸說,算了,一上臺,別人就知道你右腿截肢了,對你以後不利。好友也勸他別上臺了:好多人喜歡找練健身,首先還是認為你四肢健全,這樣有保障,也放心。恰巧,健身大賽的裁判長,是多年前在舉重比賽時就認識的舉重健美裁判李永坤,李永坤支持詹沫若,但也要他想清楚:“你介不介意成敗?你會介意別人的目光嗎?”

要不要這麼張揚登場?那段時間,詹沫若很糾結,不過老師、同事十分支持他,給他找來國外殘疾人挑戰極限參加各類活動的照片看,詹沫若也回了老家一趟,還去了當年右腿被撞的事故現場,他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不容易,能走到今天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自己也有責任向世人展示殘疾人的力量之美,“不要用同情的眼光看著我們,我們有身體缺陷,但我們可能做得比正常人還要好,什麼‘不可能’都能想辦法去實現。”

說幹就幹,詹沫若開始全身心地準備比賽,他甚至停掉健身教練的工作,整天練習健美比賽的要領。健美比賽的動作要求、訓練方法與普通健身訓練差距較大,詹沫若在朋友指點下,瘋狂練習,休息時就看比賽視頻找感覺。連普通人都覺得吃力的深蹲,他不斷地練習,右腳傷口處與義肢在接駁口處不停地摩擦,磨破了皮,再經過汗水浸潤,腿部疼的太厲害了,他咬牙實在忍不住了,就用橢圓機代替,繼續練習。

練得太猛,義肢上的緩衝墊,其他人可能兩三年才換一個,而詹沫若三個月就要換一個。

練了4個月,到後期需要脫水保持身材,詹沫若每天都跑到健身房去幹蒸脫水,再通過飲食控油、控鹽,實現了脫水目標。2014年5月,戴著義肢的詹沫若第一次登上了在廣州舉行的全國健美比賽。他穿著一條三角褲,剛一登上T台,義肢暴露無遺,台下觀眾驚歎,不由自主破例鼓掌為他加油,“哇,身材太美了!”台下的轟動,讓詹沫若更自信了,他十分自然地展示了所有動作,帶義肢的他,所有動作連貫,一氣呵成!

第一次比賽,詹沫若只獲得了第八名,但他瞬間成名,成了神話的傳說。頒獎結果出來,主持人說,看比賽時她簡直淚流滿面,“不知道選手擁有多麼強大的內心來展示自己殘缺的身體,也不知道選手經歷了多麼艱辛的努力,在一條腿被截肢的情況下還能站在舞臺上,我想,真正的冠軍屬於他,他是我們的榮耀。”

詹沫若的表現贏得眾多評委和專家的肯定。比賽剛結束,有位知名的健身協會會長找到他,邀請他參加兩個月後在香港舉辦的華南健美交流賽。這位元會長也十分熱心地指出了他需要提升的方向:加強腿部訓練。詹沫若瞬間明白自己第一次參賽為何沒有拿獎,他知道,自己平時幾乎都不訓練腿部。詹沫若珍惜這次機會,他刻苦練習一個半月,腿部的肌肉小有成就,充滿信心的趕往香港比賽,最終獲得最佳精神獎、Sport Physique(A組)第三、古典健美第五名等四個獎項。

現在邀請詹沫若參加各類比賽的邀請較多,也有高校請他去講述自己的勵志經歷激勵年輕人。詹沫若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藏著自己右腿的秘密了,現在教學員時,他會主動告訴學員,自己小腿截肢過!

2017年的夏天,廣州很熱,詹沫若也敢脫下長褲,穿著短褲、露出義肢在街上行走。面對路人的驚愕,詹沫若笑了,昂首前行!

(原創稿件,嚴禁轉載)

慢慢他可以將力量轉移到下半身,健全的左腳承擔著90%的重量,一點點地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將重量轉移到右腳。舉重鍛煉讓詹沫若的身體更加健壯,讓他更加自信。

初中畢業,雖然表現優異,但作為殘疾人,詹沫若首先想學門謀生技藝,他離開潮州市運動隊,來到廣州一間殘疾人職業技術學校學電腦。詹沫若也很快喜歡上電腦操作,只學了三個月,他已經回初步的程式設計,讓老師詫異。

有次,詹沫若偶然發現,有不少殘疾運動員寄宿在學校,他們每天下午準時練習。在潮州舉重練習的場景浮現在眼前,詹沫若又坐不住了,舉重帶來的成就感驅使他跟隨那些運動員,來到訓練場,直接找到教練,“我也想繼續練舉重”。不過,在場的教練沒看上他。

手太長的人不適合練舉重,詹沫若的兩手伸直比身高長了一個手掌。詹沫若不認輸,每天都尾隨那些運動員,一起練習,即使汗流浹背也不停息,3個月後,省殘疾舉重隊高明賜教練接納了他。詹沫若一練就是11年,最好成績為全國殘疾人舉重比賽第三名。

2013年退役後,除了繼續從事體育行業,詹沫若想不到還有什麼感興趣的。他想去做健身教練,但一個殘障人士,如何投身到這份以完美身形為目標的行業呢?

“我懂得教人,別的教練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總是不服輸的詹沫若,帶著這樣信念,穿著長褲去面試,他高分通過面試。舉重聯繫多年的詹沫若功底扎實,受到健身俱樂部總教練的青睞。

入職後過了幾天,詹沫若才把自己身體的真實情況告知總教練。總教練拍拍詹沫若的肩膀,豎起大拇指:“知道你不容易,好好幹,你一定會有更好的前程!”總經理非但沒有開除詹沫若,還給他調整了舒服的工作場地,當然也替詹沫若保守了秘密。

詹沫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他加緊練習,適應從舉重助教到健身教練的角色轉變。

詹沫若用了3個月去適應新工作。他的長褲,一直沒有脫下過,也從來不用健身會所裡的桑拿室和更衣室。慢慢地,他開始憑藉技術招到學員。每次教完學員後,詹沫若總是自己再練一遍,熟練一下動作,他的認真感染了學員,專門找他練習的學員多起來,最多市達到17個。

不過,沒人知道他們的教練右腿裝了義肢。有時,右腳的疼痛會發作,學員問起,他便謊稱是以前舉重時留下的舊傷復發了。

參加比賽競技場“自曝短處”

健身教練參加健美比賽比較多,既能展示自己健碩、完美的身材,也能展現實力,贏得更多會員。當了健身教練後,詹沫若被邀請觀看健身比賽,同事、朋友競相上臺表演,讓詹沫若十分羡慕。他想,他們能走上T台,我也能上臺展示自己的身材!

當時國內健美賽事,還沒有殘疾人健身模特。他把想法告訴家人,遭到反對,爸爸說,算了,一上臺,別人就知道你右腿截肢了,對你以後不利。好友也勸他別上臺了:好多人喜歡找練健身,首先還是認為你四肢健全,這樣有保障,也放心。恰巧,健身大賽的裁判長,是多年前在舉重比賽時就認識的舉重健美裁判李永坤,李永坤支持詹沫若,但也要他想清楚:“你介不介意成敗?你會介意別人的目光嗎?”

要不要這麼張揚登場?那段時間,詹沫若很糾結,不過老師、同事十分支持他,給他找來國外殘疾人挑戰極限參加各類活動的照片看,詹沫若也回了老家一趟,還去了當年右腿被撞的事故現場,他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不容易,能走到今天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自己也有責任向世人展示殘疾人的力量之美,“不要用同情的眼光看著我們,我們有身體缺陷,但我們可能做得比正常人還要好,什麼‘不可能’都能想辦法去實現。”

說幹就幹,詹沫若開始全身心地準備比賽,他甚至停掉健身教練的工作,整天練習健美比賽的要領。健美比賽的動作要求、訓練方法與普通健身訓練差距較大,詹沫若在朋友指點下,瘋狂練習,休息時就看比賽視頻找感覺。連普通人都覺得吃力的深蹲,他不斷地練習,右腳傷口處與義肢在接駁口處不停地摩擦,磨破了皮,再經過汗水浸潤,腿部疼的太厲害了,他咬牙實在忍不住了,就用橢圓機代替,繼續練習。

練得太猛,義肢上的緩衝墊,其他人可能兩三年才換一個,而詹沫若三個月就要換一個。

練了4個月,到後期需要脫水保持身材,詹沫若每天都跑到健身房去幹蒸脫水,再通過飲食控油、控鹽,實現了脫水目標。2014年5月,戴著義肢的詹沫若第一次登上了在廣州舉行的全國健美比賽。他穿著一條三角褲,剛一登上T台,義肢暴露無遺,台下觀眾驚歎,不由自主破例鼓掌為他加油,“哇,身材太美了!”台下的轟動,讓詹沫若更自信了,他十分自然地展示了所有動作,帶義肢的他,所有動作連貫,一氣呵成!

第一次比賽,詹沫若只獲得了第八名,但他瞬間成名,成了神話的傳說。頒獎結果出來,主持人說,看比賽時她簡直淚流滿面,“不知道選手擁有多麼強大的內心來展示自己殘缺的身體,也不知道選手經歷了多麼艱辛的努力,在一條腿被截肢的情況下還能站在舞臺上,我想,真正的冠軍屬於他,他是我們的榮耀。”

詹沫若的表現贏得眾多評委和專家的肯定。比賽剛結束,有位知名的健身協會會長找到他,邀請他參加兩個月後在香港舉辦的華南健美交流賽。這位元會長也十分熱心地指出了他需要提升的方向:加強腿部訓練。詹沫若瞬間明白自己第一次參賽為何沒有拿獎,他知道,自己平時幾乎都不訓練腿部。詹沫若珍惜這次機會,他刻苦練習一個半月,腿部的肌肉小有成就,充滿信心的趕往香港比賽,最終獲得最佳精神獎、Sport Physique(A組)第三、古典健美第五名等四個獎項。

現在邀請詹沫若參加各類比賽的邀請較多,也有高校請他去講述自己的勵志經歷激勵年輕人。詹沫若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藏著自己右腿的秘密了,現在教學員時,他會主動告訴學員,自己小腿截肢過!

2017年的夏天,廣州很熱,詹沫若也敢脫下長褲,穿著短褲、露出義肢在街上行走。面對路人的驚愕,詹沫若笑了,昂首前行!

(原創稿件,嚴禁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