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氧化碳感測器在溫室大棚中的重要作用

溫室(greenhouse), 又稱暖房。 能透光、保溫(或加溫), 用來栽培植物的設施。 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 能提供溫室生育期和增加產量, 多用於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 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作物在溫室內不斷進行著光合作用, 因此, 溫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與外界環境有明顯的差異。 溫室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 二氧化碳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對作物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氧化碳充分的時候能夠保證蔬菜的健康生長, 使葉綠素含量升高, 葉色深綠而且有光澤;使其開花早,

落花落果少, 葉枝生長健康, 果品端正, 提早上市, 且產量高。

棚內二氧化碳含量不足或者是過量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二氧化碳含量不足:CO2作為植物的“食物”, 低濃度CO2環境使植物處於“饑餓”狀態, 對植物生物量產生很大影響。 比如, 缺乏二氧化碳的蔬菜,

葉色暗無光澤, 植抹長努差;開花晚, 雌花少, 花果脫落多;葉低平, 與主枝垂直或下垂, 葉面凸凹不平;異型果多, 上市晚2-3天, 產量低, 優質果品少。

二氧化碳含量過量: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常引起蔬菜作物葉片捲曲, 影響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 會影響作物對氧氣的吸收, 不能進行正常的呼吸代謝作用。

所以現在很多的種植戶為了讓蔬菜更好的生長提高產量, 會在大棚種植中添加一定量的氣肥(目前開發的氣體肥料主要是二氧化碳, 因為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在一定範圍內。 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 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強, 因此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氣肥。 ), 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 那麼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應該什麼時候進行施加呢?

白天溫室內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旺盛, 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下降;夜間光合作用停止, 作物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室內濃度逐漸升高。 大棚栽培使作物長期處於相對密閉的場所中, 棚內二氧化碳濃度一天內變化很大,

日出前達到最大值1000~1200ppm, 日出後2.5~3小時降為100ppm左右, 僅為大氣濃度的30%左右, 而且一直維持到午後2小時才開始回升, 到下午4時左右恢復到大氣水準。 蔬菜需二氧化碳濃度一般1000~1500ppm, 所以說大棚內二氧化碳虧缺相當嚴重, 成為影響大棚蔬菜產量的重要因素。 在大棚中安裝二氧化碳感測器可以保證在二氧化碳濃度不足的情況下及時報警, 從而使用氣肥。 保證蔬菜、食用菌、鮮花、中藥等提早上市、高質高產。 二氧化碳感測器決定著農作物的生長發育, 成熟期, 抗逆性, 品質、產量等。

因此, 大棚CO2濃度控制就顯得很重要, 目前市場上比較著名的紅外CO2感測器主要是採用紅外雙光束原理製作的, 總體性能差別不太多, 目前主流的產品功耗都差不多在100mW左右。

但是鑒於在農業物聯網、無線模組以及電池供電的產品需求上, 低功耗的二氧化碳感測器就是特別合適的選擇。 目前英國GSS的COZIR-A是世界上功耗最低的CO2感測器, 每秒採樣2資料, 僅有3.5mW的功耗。

COZIR-A二氧化碳感測器優勢

1、儀器體積小巧, 安裝方便且便攜, 性能可靠;

2、多個無線感測器的集合,可在節點間進行多參數協同監測,具有計算和存儲能力,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較為複雜的監測。

3、高精度無線感測器,節點、主機和感測器之間通過無線傳輸接收,無需接線。低功耗設計增加系統監控和保護措施。

4、除系統中顯示外還可以在現場查看資料,方便快捷。

性能可靠;

2、多個無線感測器的集合,可在節點間進行多參數協同監測,具有計算和存儲能力,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較為複雜的監測。

3、高精度無線感測器,節點、主機和感測器之間通過無線傳輸接收,無需接線。低功耗設計增加系統監控和保護措施。

4、除系統中顯示外還可以在現場查看資料,方便快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