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嗨翻五一免費送你:甯德周寧

關於寧德的山山水水, 喜歡用這樣的文字來描述。 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凝固的, 那些殘垣斷瓦間, 依稀可見的斑斕, 訴說著昨日的故事。

那一年, 我翻過了九百九十九座山

淌過了九百九十九條河

以為孤獨

卻在不經意低頭的瞬間

發現你一直在心裡

不舍忘卻

這個初春, 我在細雨中的小路間徘徊

只為把你遇見

一段如影隨形的光陰

一石爐 一柴火 一壺水 一杯茶

我在屋內

屋外細雨綿綿

思緒流向遠方

茶杯在手

余溫尚暖

微閉雙眸

任時光在點滴中流淌

而後斟滿的是一杯往事的遐想

關於行程

對於福建寧德, 很難用詞語來描繪這裡的質樸與醇厚, 又一次望見這裡的山上水水, 有著說不出的親切感。 這一次的目的地是周寧縣, 這裡的夏季氣溫涼爽, 是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住宿以風谷山居民宿作為中心點, 大致三天兩晚的行程如下:

第一天:民宿出發, 大約10分鐘車程, 遊覽鯉魚溪古村落景區。 到達客棧的時間為中午, 而鯉魚溪的遊覽時間在2-3小時, 時間剛剛好。

第二天:民宿出發, 大約40-50分鐘車程, 上午遊覽位於周甯、屏南、政和三縣交界的鴛鴦溪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下午遊覽白水洋。 個人還是喜歡住在周寧,

這裡的車程和屏南差不多, 也是為了第三天禾溪村的行程節省時間。

第三天:民宿出發, 大約60分鐘車程, 遊覽禾溪村。 下午返程。

關於交通

如何去周寧:

1、如果是福建省內, 自駕前往即可。

2、省外的朋友如果選擇甯德遊玩, 建議動車在武夷山東即可,

風谷山居客棧會有車接(提前預定, 會根據人數收取費用, 所以約上三五好友會性價比高一些)或者武夷山機場, 客棧也可以安排車輛接送。

如果非自駕的朋友, 也可以定制客棧的行程, 這樣省去了租車與自駕道路不熟悉的很多麻煩。

住宿與飲食

除了周寧縣的酒店賓館之外, 個人首選推薦一處隱藏在山間的徽派建築風格的民宿:風谷山居精品民宿。 這裡不僅環境優雅, 性價比高, 而且交通便利, 位於周寧獅城東門大道21號(周寧博物館對面)。 除了正常的客房之外, 這裡還擁有獨棟的木屋可以體驗, 很適合情侶或者一家人。

寧德的美食極具自己的特色,菜品都是當地綠色的食材烹製而成。名字很多都是第一次聽到:手擀地瓜面、秋菊稞、黃稞、鴛鴦果、溪魚、水庫大魚頭、炒土豆、地瓜糯米飯、米燒兔、酸菜小筍等等。菜略偏鹹,味道爽口,在飲一杯當地的米酒,幸福感倍增。

建議早餐在客棧,阿姨會做好地道的各式菜肴,有家的味道。午餐和晚餐,可以選擇縣城的小吃店,品嘗一些特色小吃,價格都不貴,人均20-40之間。

寧德概要

甯德是福建八個地級市之一,東臨浩瀚的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遊時節。具體景點有福鼎太姥山,福安白雲山,周甯九龍漈瀑布,周寧鯉魚溪,屏南鴛鴦溪,支提山布,霞浦赤岸,古田臨水宮,古田翠屏湖,白水洋等風景名勝區。除了上述的景區之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古鎮,坐落在大山的深處,由於和外界的溝通少,至今仍保存著原始的風貌。

寧德市漢語方言分佈情況比較複雜,詢問路況儘量找一些年輕人溝通,他們的普通話可以聽懂。導航在寧德很實用,全程都是在導航的指引下到達目的地的,位置很準確,提前下載好離線地圖,可以省很多流量。

第一日:風谷山居民宿 - 鯉魚溪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鴛鴦溪景區、鯉魚溪景區,以及禾溪村。所以查看了三個點的資訊後,決定入住位於周寧獅城的風谷山居民宿,這裡去往各個點的路程均衡,而且民宿的設施和風格,確實給了我很多的驚喜。

進入夏季,甯德周甯成了避暑的聖地,山裡的氣溫宜人。尤其是風谷山居依山而建,可以月下漫步於山路,聆聽蟲兒的鳴叫;也可靜望夜空,看流星劃破天際的唯美。

風谷山居民宿是一家徽派精品高端民宿,有別于普通家庭式民宿,這家民宿將自然美景與徽派建築風格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古樸典雅的建築搭配店家放出的中國風輕音樂,帶給你一陣寧靜致遠的清幽之感。民宿中除了徽派建築外,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山頭上獨棟的木屋別墅,每間別墅之間相隔都較遠,保證了旅客不會被旁人打擾,能夠安靜地享受生活。

鯉魚溪景區與風谷山居民宿,在獅城的一南一北,車程10-15分鐘左右。景區票價40元。

景區的步道兩側,曬滿了各種各樣的青菜,明天,或者再久一些,就會成為餐桌上的美味。路邊開滿了野花,在午後的微風中輕擺。

此刻的時光,安靜地沒有一絲聲響。

鯉魚溪源於紫雲山麓匯數十條山澗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轉,至浦源村口水勢頓減,五彎六曲穿村緩流而過。溪流貫村而去,長一華里,寬數米。溪中悠然遨遊著七、八千尾彩色斑斕的大鯉魚,“聞人聲而至 見人形而聚”,“竟相覓食 彩鱗翻飛”,溫順如馴,誠如“神魚”。婀娜之姿,活潑可愛。水深及膝,清可見底,鯉魚滿溪,故而得名“鯉魚溪”。

據地方史志記載,祖輩們立下規矩,在小溪中養鯉魚,還制定了嚴禁捕撈和傷害鯉魚的族規,村民們嚴守族規,代代相傳,到今天形成了這樣一條美麗的鯉魚溪。

午後的村裡,行人很少,我們可能是唯一的到訪者,守得一份愜意。順著溪水的流向而行,兩側多為本地居民自家的木屋,除了一些小賣店之外,沒有其他的商業化的店鋪。或許,這本該是古村原有的樣子。

最特別的,莫過於位於鯉魚溪尾的魚塚。塚旁有兩棵水杉,枝葉相連,村民稱為“鴛鴦樹”。衰亡和遭遇意外的鯉鯉魚溪魚,舉行過葬禮之後,就是被投入魚塚中安息的。如此世代相傳,終於形成了這罕見的具有神話色彩魚塚的鯉魚自然保護區。

在廣場休息的時候,放飛了無人機,在空中的角度,俯瞰這個古村落的美。蜿蜒的溪水,猶如一條玉帶,鑲嵌在大地之上。

鯉魚溪並不是很大,需要2-3小時即可。這裡需要放慢自己的腳步,細細地品味,泛黃的牆體與石板路寫滿滄桑的回憶。

鯉魚溪回來的路上,又加了一份“下午茶”,絕對的夠分量,一碗拌面,一碗扁肉。

一直很是喜歡在街邊的小店找尋當地的小吃,或許這樣才能滿足一個“吃貨”的稱呼吧。

第二日:風谷山居民宿 - 鴛鴦溪、白水洋景區

在風谷山居早餐後,車程約50分鐘左右,便到了鴛鴦溪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遠遠地便可望見景區正門處的"仙境“二字”,附近山深林密,幽靜而清淨,是鴛鴦棲息的好地方。這裡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鴛鴦鳥保護區。,每年秋季有數百上千隻鴛鴦從北方飛來越冬,使這一帶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發現鴛鴦,故屏南有"鴛鴦之鄉"之美譽。

整個鴛鴦溪景區大致分為2條路線,簡單地說,就是大圈和小圈。由於時間的原因選擇了小圈的路線,一路上竹林茂密,微風徐徐,陽光透過枝丫間的縫隙灑落在地方。

轉過幾道彎,平緩的山路被棧道所替代,眼前的風景畫風突變。

棧道順勢而下,通向穀底,十步一景皆不同。

一抬頭,望見了懸崖邊的一株樹,孤獨地,望著四季的輪回。

遠處的山,連綿起伏著,望不到盡頭。此刻,我們是如此的渺小,如這大山中那一顆被遺忘的小草。

比翼峰是兩座外側分離的連體石堡、石柱構成的火山岩峰叢景觀。相依而立的石堡、石柱,貌似一對情意綿綿、長相廝守、比翼雙飛的情侶。故名為比翼峰。

在這裡,很多的瀑布都被稱作為“漈”,後來詢問才得知,漈是指落差的含義。

百丈漈為鴛鴦溪四大奇觀之一,清朝宜洋武舉張朝升題曰“際水成煙”。豐水時,它僅一重瀑布,枯水時可分解為三重瀑布,曲折有致。其特點是瀑而寬,落差大,移距遠徑流量足且不半山腰,可容納百餘人。遊人從側面進洞身不淋濕,似遊龍宮。

百丈漈的側面居然隱藏著一個神秘的洞穴,估計你不會想像到,這居然是人工開鑿的,裡面是兩部直通山頂的電梯。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直達山頂,又見另外一番美景,陽光暖暖,花兒綻放,鳥兒輕鳴。

不遠處傳來輕微的流水聲,尋覓而去,發現一個小的瀑布。

瀑下岩柱酷像一個大喇叭,因此得名喇叭瀑。喇叭嘴上岩面光滑,曲折有致,層層迭下,秀麗可觀。

鴛鴦溪結束後,在周邊尋了一處老街,找了一家叫破店的菜館。幾樣當地的小菜,一杯涼茶,吃到嗨的節奏。

午餐後,去了白水洋,又名仙耙溪,為鴛鴦溪四大奇觀之一,是鴛鴦溪上游景區。系目前世界已發現的稀有淺水廣場,故被稱為“天下絕景”。

白水洋平坦的岩石河床為一石而就,淨無沙礫。河床布水均勻,水深沒踝,陽光下波光粼粼,一片白熾,故稱白水洋。

到了夏季,這裡成為了水上的天堂。

第三日:風谷山居民宿 - 禾溪村

第三天因為傍晚要趕動車回,所以早起驅車趕往30公里以外的禾溪村。山路崎嶇,大約90分鐘的車程,不過路上的風景也是很美的,群山環抱,野花遍地。

禾溪村古稱 "湫溪",今屬純池鎮管轄的一個行政村。這裡,一彎清水默默地流淌著,流過了千年風雨,流過了千年滄桑。村頭茶園款款、梯田層層,村尾青山綿延。

禾溪村古香古色,風景優美,歷史悠久。湫溪穿村而過,溪面上木拱廊橋多座,其中三仙橋(原名澄明橋)最具特色。

三仙橋為瓦木結構木拱廊橋,橋中央設立神龕,供奉楊、柳、倪三仙姑。橋屋幔天上繪製的精美圖案雖已模糊不清,但仍可以感受到曾經的精緻與唯美。

此刻的禾溪村,我們是唯一的到訪者。一些村民圍在一起,聊著家常,東一句西一句的,說著聽不懂的地方方言。

村裡的另一處景點,就是禾溪小學,在"三仙橋"邊的斜坡上。沿斜坡而上,可達禾溪小學。學校格局特別,四面回廊,中間一個大大的天井,每一根柱子都已被歲月刻上深深的印記。這所學校建於解放前,年代久遠,顯得有些破舊,但那裡有著村民們尊師重道的記憶。

很是遺憾,學校的大門鎖著,只能在外面看看它的模樣啦。一抬頭,滿樹的淺綠,這是春天的顏色。

曲徑長堤,草木芳菲。村子沿溪而建,村民臨水而居。黃牆黑瓦的古屋高低不同,卻錯落得匠心獨具。飛簷翹角,在陽光的照耀下,處處彰顯著這個千年古村的凝重與祥和。

禾溪村由於交通不便,村民至今保持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生活狀態,雖然村裡通了電,可每日三餐依舊靠木材取火,食材多為自己種植或者山野菜。那一天,放了無人機,引來了很多老人的觀看,便把空中視角家園的照片給他們看,老人開心的笑了,說著我完全不懂的語言。

那一刻,我也笑了......

歸程 - 風谷山居

午後的時間趕回了風谷山居民宿,收拾好了行李,民宿的阿姨又準備了豐盛的晚餐,猶如家一般的味道。

華燈初上,暮色降臨,天空泛起了淡淡的藍色。即將結束的3天周寧之行,充滿了驚喜與愉悅。

周甯的質樸與美,是需要用心來感受的。喜歡這裡的山山水水,喜歡古村落裡泛黃的牆體與長滿苔蘚的石板路,喜歡在風谷山居那一段安靜的小時光。

很是喜歡主樓的這個陽臺,一眼望去,徽派建築襯托著迷人的夜色,只是靜靜地呆著,也是一種奢華的幸福。

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是夜裡的23點。而即將看到這些文字的你,是否已經入睡?

那麼,晚安,周寧。晚安,全世界!

歡迎關注小海波瀾

微信HZBL1231

寧德的美食極具自己的特色,菜品都是當地綠色的食材烹製而成。名字很多都是第一次聽到:手擀地瓜面、秋菊稞、黃稞、鴛鴦果、溪魚、水庫大魚頭、炒土豆、地瓜糯米飯、米燒兔、酸菜小筍等等。菜略偏鹹,味道爽口,在飲一杯當地的米酒,幸福感倍增。

建議早餐在客棧,阿姨會做好地道的各式菜肴,有家的味道。午餐和晚餐,可以選擇縣城的小吃店,品嘗一些特色小吃,價格都不貴,人均20-40之間。

寧德概要

甯德是福建八個地級市之一,東臨浩瀚的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遊時節。具體景點有福鼎太姥山,福安白雲山,周甯九龍漈瀑布,周寧鯉魚溪,屏南鴛鴦溪,支提山布,霞浦赤岸,古田臨水宮,古田翠屏湖,白水洋等風景名勝區。除了上述的景區之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古鎮,坐落在大山的深處,由於和外界的溝通少,至今仍保存著原始的風貌。

寧德市漢語方言分佈情況比較複雜,詢問路況儘量找一些年輕人溝通,他們的普通話可以聽懂。導航在寧德很實用,全程都是在導航的指引下到達目的地的,位置很準確,提前下載好離線地圖,可以省很多流量。

第一日:風谷山居民宿 - 鯉魚溪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鴛鴦溪景區、鯉魚溪景區,以及禾溪村。所以查看了三個點的資訊後,決定入住位於周寧獅城的風谷山居民宿,這裡去往各個點的路程均衡,而且民宿的設施和風格,確實給了我很多的驚喜。

進入夏季,甯德周甯成了避暑的聖地,山裡的氣溫宜人。尤其是風谷山居依山而建,可以月下漫步於山路,聆聽蟲兒的鳴叫;也可靜望夜空,看流星劃破天際的唯美。

風谷山居民宿是一家徽派精品高端民宿,有別于普通家庭式民宿,這家民宿將自然美景與徽派建築風格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古樸典雅的建築搭配店家放出的中國風輕音樂,帶給你一陣寧靜致遠的清幽之感。民宿中除了徽派建築外,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山頭上獨棟的木屋別墅,每間別墅之間相隔都較遠,保證了旅客不會被旁人打擾,能夠安靜地享受生活。

鯉魚溪景區與風谷山居民宿,在獅城的一南一北,車程10-15分鐘左右。景區票價40元。

景區的步道兩側,曬滿了各種各樣的青菜,明天,或者再久一些,就會成為餐桌上的美味。路邊開滿了野花,在午後的微風中輕擺。

此刻的時光,安靜地沒有一絲聲響。

鯉魚溪源於紫雲山麓匯數十條山澗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轉,至浦源村口水勢頓減,五彎六曲穿村緩流而過。溪流貫村而去,長一華里,寬數米。溪中悠然遨遊著七、八千尾彩色斑斕的大鯉魚,“聞人聲而至 見人形而聚”,“竟相覓食 彩鱗翻飛”,溫順如馴,誠如“神魚”。婀娜之姿,活潑可愛。水深及膝,清可見底,鯉魚滿溪,故而得名“鯉魚溪”。

據地方史志記載,祖輩們立下規矩,在小溪中養鯉魚,還制定了嚴禁捕撈和傷害鯉魚的族規,村民們嚴守族規,代代相傳,到今天形成了這樣一條美麗的鯉魚溪。

午後的村裡,行人很少,我們可能是唯一的到訪者,守得一份愜意。順著溪水的流向而行,兩側多為本地居民自家的木屋,除了一些小賣店之外,沒有其他的商業化的店鋪。或許,這本該是古村原有的樣子。

最特別的,莫過於位於鯉魚溪尾的魚塚。塚旁有兩棵水杉,枝葉相連,村民稱為“鴛鴦樹”。衰亡和遭遇意外的鯉鯉魚溪魚,舉行過葬禮之後,就是被投入魚塚中安息的。如此世代相傳,終於形成了這罕見的具有神話色彩魚塚的鯉魚自然保護區。

在廣場休息的時候,放飛了無人機,在空中的角度,俯瞰這個古村落的美。蜿蜒的溪水,猶如一條玉帶,鑲嵌在大地之上。

鯉魚溪並不是很大,需要2-3小時即可。這裡需要放慢自己的腳步,細細地品味,泛黃的牆體與石板路寫滿滄桑的回憶。

鯉魚溪回來的路上,又加了一份“下午茶”,絕對的夠分量,一碗拌面,一碗扁肉。

一直很是喜歡在街邊的小店找尋當地的小吃,或許這樣才能滿足一個“吃貨”的稱呼吧。

第二日:風谷山居民宿 - 鴛鴦溪、白水洋景區

在風谷山居早餐後,車程約50分鐘左右,便到了鴛鴦溪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遠遠地便可望見景區正門處的"仙境“二字”,附近山深林密,幽靜而清淨,是鴛鴦棲息的好地方。這裡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鴛鴦鳥保護區。,每年秋季有數百上千隻鴛鴦從北方飛來越冬,使這一帶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發現鴛鴦,故屏南有"鴛鴦之鄉"之美譽。

整個鴛鴦溪景區大致分為2條路線,簡單地說,就是大圈和小圈。由於時間的原因選擇了小圈的路線,一路上竹林茂密,微風徐徐,陽光透過枝丫間的縫隙灑落在地方。

轉過幾道彎,平緩的山路被棧道所替代,眼前的風景畫風突變。

棧道順勢而下,通向穀底,十步一景皆不同。

一抬頭,望見了懸崖邊的一株樹,孤獨地,望著四季的輪回。

遠處的山,連綿起伏著,望不到盡頭。此刻,我們是如此的渺小,如這大山中那一顆被遺忘的小草。

比翼峰是兩座外側分離的連體石堡、石柱構成的火山岩峰叢景觀。相依而立的石堡、石柱,貌似一對情意綿綿、長相廝守、比翼雙飛的情侶。故名為比翼峰。

在這裡,很多的瀑布都被稱作為“漈”,後來詢問才得知,漈是指落差的含義。

百丈漈為鴛鴦溪四大奇觀之一,清朝宜洋武舉張朝升題曰“際水成煙”。豐水時,它僅一重瀑布,枯水時可分解為三重瀑布,曲折有致。其特點是瀑而寬,落差大,移距遠徑流量足且不半山腰,可容納百餘人。遊人從側面進洞身不淋濕,似遊龍宮。

百丈漈的側面居然隱藏著一個神秘的洞穴,估計你不會想像到,這居然是人工開鑿的,裡面是兩部直通山頂的電梯。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直達山頂,又見另外一番美景,陽光暖暖,花兒綻放,鳥兒輕鳴。

不遠處傳來輕微的流水聲,尋覓而去,發現一個小的瀑布。

瀑下岩柱酷像一個大喇叭,因此得名喇叭瀑。喇叭嘴上岩面光滑,曲折有致,層層迭下,秀麗可觀。

鴛鴦溪結束後,在周邊尋了一處老街,找了一家叫破店的菜館。幾樣當地的小菜,一杯涼茶,吃到嗨的節奏。

午餐後,去了白水洋,又名仙耙溪,為鴛鴦溪四大奇觀之一,是鴛鴦溪上游景區。系目前世界已發現的稀有淺水廣場,故被稱為“天下絕景”。

白水洋平坦的岩石河床為一石而就,淨無沙礫。河床布水均勻,水深沒踝,陽光下波光粼粼,一片白熾,故稱白水洋。

到了夏季,這裡成為了水上的天堂。

第三日:風谷山居民宿 - 禾溪村

第三天因為傍晚要趕動車回,所以早起驅車趕往30公里以外的禾溪村。山路崎嶇,大約90分鐘的車程,不過路上的風景也是很美的,群山環抱,野花遍地。

禾溪村古稱 "湫溪",今屬純池鎮管轄的一個行政村。這裡,一彎清水默默地流淌著,流過了千年風雨,流過了千年滄桑。村頭茶園款款、梯田層層,村尾青山綿延。

禾溪村古香古色,風景優美,歷史悠久。湫溪穿村而過,溪面上木拱廊橋多座,其中三仙橋(原名澄明橋)最具特色。

三仙橋為瓦木結構木拱廊橋,橋中央設立神龕,供奉楊、柳、倪三仙姑。橋屋幔天上繪製的精美圖案雖已模糊不清,但仍可以感受到曾經的精緻與唯美。

此刻的禾溪村,我們是唯一的到訪者。一些村民圍在一起,聊著家常,東一句西一句的,說著聽不懂的地方方言。

村裡的另一處景點,就是禾溪小學,在"三仙橋"邊的斜坡上。沿斜坡而上,可達禾溪小學。學校格局特別,四面回廊,中間一個大大的天井,每一根柱子都已被歲月刻上深深的印記。這所學校建於解放前,年代久遠,顯得有些破舊,但那裡有著村民們尊師重道的記憶。

很是遺憾,學校的大門鎖著,只能在外面看看它的模樣啦。一抬頭,滿樹的淺綠,這是春天的顏色。

曲徑長堤,草木芳菲。村子沿溪而建,村民臨水而居。黃牆黑瓦的古屋高低不同,卻錯落得匠心獨具。飛簷翹角,在陽光的照耀下,處處彰顯著這個千年古村的凝重與祥和。

禾溪村由於交通不便,村民至今保持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生活狀態,雖然村裡通了電,可每日三餐依舊靠木材取火,食材多為自己種植或者山野菜。那一天,放了無人機,引來了很多老人的觀看,便把空中視角家園的照片給他們看,老人開心的笑了,說著我完全不懂的語言。

那一刻,我也笑了......

歸程 - 風谷山居

午後的時間趕回了風谷山居民宿,收拾好了行李,民宿的阿姨又準備了豐盛的晚餐,猶如家一般的味道。

華燈初上,暮色降臨,天空泛起了淡淡的藍色。即將結束的3天周寧之行,充滿了驚喜與愉悅。

周甯的質樸與美,是需要用心來感受的。喜歡這裡的山山水水,喜歡古村落裡泛黃的牆體與長滿苔蘚的石板路,喜歡在風谷山居那一段安靜的小時光。

很是喜歡主樓的這個陽臺,一眼望去,徽派建築襯托著迷人的夜色,只是靜靜地呆著,也是一種奢華的幸福。

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是夜裡的23點。而即將看到這些文字的你,是否已經入睡?

那麼,晚安,周寧。晚安,全世界!

歡迎關注小海波瀾

微信HZBL123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