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沒見到三疊泉 不能說你到過廬山

古人稱“匡廬瀑布, 首推三疊”, 譽為“廬山第一奇觀”, 歷來就有“不到三疊泉, 不算廬山客”之說, 可見來廬山觀光旅遊, 三疊泉是必到之處。

“廬山東門”四字由趙朴初先生所題。 觀三疊泉勝景, 需從廬山東大門拾臺階往上攀爬, 大約花費一、二個小時, 需體力、耐力加意志的考驗, 方能賞此美景。

三疊泉, 地處廬山市海會鎮境內, 廬山環山公路旁, 五老峰北面不遠處, 是大廬山一個重要的觀光旅遊點。

進景區大門後, 先要換乘觀光電瓶車至登山起始處, 這也是國內大多數風景區通行的做法, 一為環保, 一為安全, 便於管理的規範化。 敞篷觀光車行經處滿眼蒼翠, 抬頭間藍天白雲高掛, 車在畫中走, 人在景中游, 約十分鐘車程, 就到了登山起點。

東門到三疊泉底下龍潭差不多有1500多米, 要走差不多1個多小時, 基本都是往上走樓梯的。 到廬山, 如果沒有到過三疊泉, 那必定會是一生的遺憾。 三疊泉之壯觀、去三疊泉山路之險峻, 都是非常罕見的。

第一站來到九疊屏下的石拱橋(又名雙溪橋), 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它是登上三疊泉瀑布的第一座石拱橋。 只見一座鋼筋混凝土的蓄水大壩突現眼前, 水面寬闊、清澈見底。

站在橋面上, 眺望三疊泉景區, 整個山體呈現倒三角形。 左邊是回龍崖、右邊是麻姑崖。 正前方的鷹嘴峰擋住了視線, 不能盡目長龍似的山澗。 雙溪橋下冰川石安祥地躺在山澗裡, 泉水幹凅, 見不到歡快地奔流。

過橋後,一條花崗石鋪砌的林蔭小道直插雲端。走在上面,穩健、舒適,不須半點擔驚受怕。一袋煙的功夫,便到了李白草堂。

李白草堂,有趣的是,歷史上,三疊泉曾長期未被發現,隱居在它上源屏風疊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講學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勝境。直到南宋紹熙辛亥年,即紹熙二年(1191年),三疊泉才被樵者發現,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鑰,樵者得之人共傳”的詩句。

映珠長廊,過了映珠長廊,不遠處便見“玉川門”前的石拱橋。

這裡不僅小溪淙淙,瀑布飛濺,更是山峰高俊,峽谷幽深。造山運動中,由於地殼的多次沉降與抬升,形成了皺褶密佈,斷層縱橫,嶺穀相間的山體,又經第四紀的冰川劇烈摩擦而形成了冰階崖面,有了如今九疊翠、鷹嘴峰、含珠石、神龜朝聖等景點。

鷹嘴峰景觀。山峰如同一隻老鷹,居高臨下俯嗷大千世界,躍躍欲獵。

鐵壁銅牆,從岩頂直削而下的岩壁,呈現出古銅色陽光下流金逸彩,奪目輝煌,俗稱銅牆,與對面巍然屹立、壁面如鐵的鐵壁合稱銅牆鐵壁。

玉川門位於屏風疊下,海拔410米,兩崖壁立,當中有巨石橫亙其上,形如門,其石色白如玉,澗從中辟,故玉川門。《吳闡思遊記》稱:“廬山之秀,鐘於五老,五老之秀,凝結於玉川門”。崖上“玉川門”石刻為明代劉世楊題書,潭邊巨石上刻有古人燕山龔氏所書“懸珠寶映”四字,筆鋒渾園瀟灑,遒勁犀力,乃石刻之佳作。

可見刻有‘玉川門 ’三字。從那‘門’處下來的澗溪流水,碧綠見影。

看上面巨石奇異窄長!我們像似從小洞裡鑽過,卻也不至於那路牌提示的:“小心碰頭”。

“玉川門”的門內有鐵壁精舍,據《廬山志》記載:鐵壁精舍為南宋隱士黃石公避居之所,因面臨鐵壁峰而得此名,距今有700餘年。相傳黃石公終年在此采藥煉丹,為當地百姓看病,後幾經興廢,現僅存遺址。明南康知府王養正題有《鐵壁精舍》詩、釋晦山題有《鐵壁歌》等。

望著曲曲彎彎的山路蜿蜒而上,真的很長啊!一級一級的好像走不到頭。路上有抬轎子的問我們坐不坐,看看真害怕,再累也不敢坐,只好咬咬牙,調整呼吸,自己鼓勁,堅持!堅持!

天門潭在玉川門之上,又稱外龍潭。入潭之泉水又稱小三級泉,泉從高山凹處分三級注入潭中,每級約2-3丈高。天門潭左邊為虎嘯崖、右下邊為鐵壁峰。天門潭旁建有一座石拱橋,過天門潭後登山路更加陡峭。

飛來石

駱駝峰景觀

到了觀瀑亭,心還在跳,腿還在抖,仰頭望去,三疊泉瀑布全景收入眼底。站在三疊泉瀑布前的觀景石臺上舉目望去,但見全長近百米的白練由北崖口懸注於大磐石之上,又飛瀉到第二級大磐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噴灑到第三大磐石上。白練懸掛於空中,三疊分明,正如古人所雲:“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而在水流飛濺中,遠隔十幾米仍覺濕意撲面。三疊泉,的確不愧為“廬山第一奇景”!

廬山瀑布群是有歷史的,歷代諸多文人騷客在此賦詩題詞,讚頌其壯觀雄偉,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已成千古絕唱。廬山的瀑布群最著名的應數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

“三疊泉”落差共155米。古人雲:“三疊泉”上級如飄雲拖鏈,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三疊泉瀑布是廬山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一條瀑布。三疊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緩慢流淌一段後,再過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懸注於大盤山之上,又飛瀉到第二級大磐石,再稍作停息,又一次噴灑到第三級大磐石之上,形成三個瀑布的疊加,所以得名三疊泉瀑布。

有山有水,空氣超棒,據說早年電影《廬山戀》就是在這一代拍攝的。郭凱敏和張瑜在這山水之間,迎著飛濺的瀑布,聽著小溪潺潺水聲秀浪漫,真乃神仙也。

站在泉下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上下爭飛。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發怒的玉龍,聲如雷鳴,令人歎為觀止。三疊泉高崖險峻,峽谷幽深,集名山大川雄、幽、奇、險於一處,有原始質樸自然之美景。

過橋後,一條花崗石鋪砌的林蔭小道直插雲端。走在上面,穩健、舒適,不須半點擔驚受怕。一袋煙的功夫,便到了李白草堂。

李白草堂,有趣的是,歷史上,三疊泉曾長期未被發現,隱居在它上源屏風疊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講學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勝境。直到南宋紹熙辛亥年,即紹熙二年(1191年),三疊泉才被樵者發現,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鑰,樵者得之人共傳”的詩句。

映珠長廊,過了映珠長廊,不遠處便見“玉川門”前的石拱橋。

這裡不僅小溪淙淙,瀑布飛濺,更是山峰高俊,峽谷幽深。造山運動中,由於地殼的多次沉降與抬升,形成了皺褶密佈,斷層縱橫,嶺穀相間的山體,又經第四紀的冰川劇烈摩擦而形成了冰階崖面,有了如今九疊翠、鷹嘴峰、含珠石、神龜朝聖等景點。

鷹嘴峰景觀。山峰如同一隻老鷹,居高臨下俯嗷大千世界,躍躍欲獵。

鐵壁銅牆,從岩頂直削而下的岩壁,呈現出古銅色陽光下流金逸彩,奪目輝煌,俗稱銅牆,與對面巍然屹立、壁面如鐵的鐵壁合稱銅牆鐵壁。

玉川門位於屏風疊下,海拔410米,兩崖壁立,當中有巨石橫亙其上,形如門,其石色白如玉,澗從中辟,故玉川門。《吳闡思遊記》稱:“廬山之秀,鐘於五老,五老之秀,凝結於玉川門”。崖上“玉川門”石刻為明代劉世楊題書,潭邊巨石上刻有古人燕山龔氏所書“懸珠寶映”四字,筆鋒渾園瀟灑,遒勁犀力,乃石刻之佳作。

可見刻有‘玉川門 ’三字。從那‘門’處下來的澗溪流水,碧綠見影。

看上面巨石奇異窄長!我們像似從小洞裡鑽過,卻也不至於那路牌提示的:“小心碰頭”。

“玉川門”的門內有鐵壁精舍,據《廬山志》記載:鐵壁精舍為南宋隱士黃石公避居之所,因面臨鐵壁峰而得此名,距今有700餘年。相傳黃石公終年在此采藥煉丹,為當地百姓看病,後幾經興廢,現僅存遺址。明南康知府王養正題有《鐵壁精舍》詩、釋晦山題有《鐵壁歌》等。

望著曲曲彎彎的山路蜿蜒而上,真的很長啊!一級一級的好像走不到頭。路上有抬轎子的問我們坐不坐,看看真害怕,再累也不敢坐,只好咬咬牙,調整呼吸,自己鼓勁,堅持!堅持!

天門潭在玉川門之上,又稱外龍潭。入潭之泉水又稱小三級泉,泉從高山凹處分三級注入潭中,每級約2-3丈高。天門潭左邊為虎嘯崖、右下邊為鐵壁峰。天門潭旁建有一座石拱橋,過天門潭後登山路更加陡峭。

飛來石

駱駝峰景觀

到了觀瀑亭,心還在跳,腿還在抖,仰頭望去,三疊泉瀑布全景收入眼底。站在三疊泉瀑布前的觀景石臺上舉目望去,但見全長近百米的白練由北崖口懸注於大磐石之上,又飛瀉到第二級大磐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噴灑到第三大磐石上。白練懸掛於空中,三疊分明,正如古人所雲:“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而在水流飛濺中,遠隔十幾米仍覺濕意撲面。三疊泉,的確不愧為“廬山第一奇景”!

廬山瀑布群是有歷史的,歷代諸多文人騷客在此賦詩題詞,讚頌其壯觀雄偉,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已成千古絕唱。廬山的瀑布群最著名的應數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

“三疊泉”落差共155米。古人雲:“三疊泉”上級如飄雲拖鏈,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三疊泉瀑布是廬山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一條瀑布。三疊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緩慢流淌一段後,再過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懸注於大盤山之上,又飛瀉到第二級大磐石,再稍作停息,又一次噴灑到第三級大磐石之上,形成三個瀑布的疊加,所以得名三疊泉瀑布。

有山有水,空氣超棒,據說早年電影《廬山戀》就是在這一代拍攝的。郭凱敏和張瑜在這山水之間,迎著飛濺的瀑布,聽著小溪潺潺水聲秀浪漫,真乃神仙也。

站在泉下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上下爭飛。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發怒的玉龍,聲如雷鳴,令人歎為觀止。三疊泉高崖險峻,峽谷幽深,集名山大川雄、幽、奇、險於一處,有原始質樸自然之美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