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用三個gif來形容一下近期的天氣,很直觀!

近日, 我國處於回暖趨勢

昨天大部較16日升溫2~6℃

局地升溫8℃

一派暖意

今明天氣溫還將繼續攀升

西北、華北北部、東北大部氣溫將創今年來新高

明天

東北、內蒙古一帶最高氣溫將達25℃上下

華北到江南最高氣溫將大面積飆至30℃上下

溫暖如初夏

可是!

你別忘了這是春天

春天的氣溫增長是這樣的

驟然刹車

盤旋上升

甚至措不及防就向後退去。 。 。

隨著冷空氣的到來, 升溫將被按下“暫停鍵”, 今明天西北一帶率先出現降溫, 20日至21日降溫範圍將大幅擴展。 中央氣象臺預計, 受冷空氣影響, 19日至22日, 西北地方、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將先後降溫4~8℃, 局地10℃以上, 上述部分地區有4~6級偏北風, 新疆山口地區風力可達7~8級。

天氣驟冷可是不能小覷

這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考驗

忽高忽低的溫度

變成很多疾病復發和發作的“溫床”

降溫天哪些疾病易高發?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今天氣象君來和你聊一聊

1.呼吸道

上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感染, 臨床的表現並不盡相同。 例如鼻咽部的感染, 分泌物刺激的咳嗽, 常常以夜間為主;副鼻竇炎, 除了持續性咳嗽外, 常常伴有鼻竇的壓痛;而咽炎除了咳嗽外, 咽部癢和乾燥的症狀比較明顯;小兒的喉炎則表現為特殊的嘶啞, 類似於破竹樣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 細菌感染常繼發於病毒感染之後。 該病四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霧滴, 或經污染的用具進行傳播。 常于機體抵抗力降低時, 如受寒、勞累、淋雨等情況。

◆防禦措施:日常飲食要少吃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

2.腸胃病

胃腸病是常見病多發病, 總發病率約占人口的20%左右。 年齡越大, 發病率越高,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入更為多見,男性高於女性,如不及時治療,長期反復發作,極易轉化為癌腫。胃腸病歷來被醫家視為疑難之證,一旦得病,應及時治療、長期服藥,才能控制或治癒。

◆防禦措施:少吃生冷食物,多進食溫熱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3.心腦血管病發作

氣溫降低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腦迴圈血量的劇增,心臟負荷增加,易誘發心腦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更應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

◆防禦措施: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受涼。情緒上儘量保持平靜,不大悲大喜。

4.關節疼痛

除了本身就有關節炎的患者之外,正常人在劇烈降溫時,也會偶爾感到關節不適,例如膝關節疼痛、頸椎和腰椎疼痛等。

◆防禦措施::外出時做好關節保暖,最大程度上給全身保暖;不穿低腰褲,保護膝關節。有必要的人群,不妨戴上護膝、護腕。晚上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

發病率越高,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入更為多見,男性高於女性,如不及時治療,長期反復發作,極易轉化為癌腫。胃腸病歷來被醫家視為疑難之證,一旦得病,應及時治療、長期服藥,才能控制或治癒。

◆防禦措施:少吃生冷食物,多進食溫熱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3.心腦血管病發作

氣溫降低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腦迴圈血量的劇增,心臟負荷增加,易誘發心腦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更應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

◆防禦措施: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受涼。情緒上儘量保持平靜,不大悲大喜。

4.關節疼痛

除了本身就有關節炎的患者之外,正常人在劇烈降溫時,也會偶爾感到關節不適,例如膝關節疼痛、頸椎和腰椎疼痛等。

◆防禦措施::外出時做好關節保暖,最大程度上給全身保暖;不穿低腰褲,保護膝關節。有必要的人群,不妨戴上護膝、護腕。晚上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