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同事憶王張亞:住院後多次瞞著領導和家人跑回工地

陳鋼指導施工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4月13日報導這幾天, 地鐵人王張亞的事蹟感動了許多人。 今天上午,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來到了王張亞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地鐵5號線中醫大省醫院-青羊宮段的施工現場,

瞭解同事眼中的王張亞。

“全封閉”施工現場

不喊累的“鋼鐵俠”

“有沒有注意到有什麼不同?”帶領記者參觀施工現場的王張亞生前同事、成都軌道集團陳鋼經理向記者介紹說:“省醫院旁邊的這一施工現場是目前唯一一個全封閉的施工現場,

全封閉的想法是由王張亞提出的, 主要是為了避免噪音、粉塵對醫院造成影響。 這樣一來, 以王張亞為代表的地鐵建設者夜以繼日的辛勤工作, 似乎更加與外界隔絕, 留給外邊的只有平靜與安寧。 ”

地下施工現場入口

地鐵軌道

5號線是成都目前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條地鐵線路, 因為是在既有線路運行的位置開展施工, 只能暗挖, 造成施工現場十分狹窄。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在陳鋼的帶領下進入地下施工現場, 縱向入口的左右兩端各有兩個橫向的深洞。

這4個深洞會在施工完成的時候被打通, 5號線的列車將來就在這裡穿行。

“王張亞生前經常和我們一起上下相當於10層樓高的豎井。 ”陳鋼介紹說, 在王張亞病重的時候, 依然經常和施工人員一同出入施工現場, 但是往往會沒走兩步便氣喘吁吁, 汗流浹背。 對於同事的關心, 王張亞還自嘲說:“最近太缺乏鍛煉了。 ”

王張亞在工作當中一直都保持著硬漢形象, 人送外號“鋼鐵俠”。 所以對於“鋼鐵俠”的自嘲, 同事們也並沒有太多懷疑。

施工現場

治療期間 他瞞著家人回跑工地

“我們是在去年秋天, 王張亞在自己車裡吐血之後才知道他的病情有這麼嚴重。 ”與王張亞共事11年之久的工程一部副部長熊柯介紹說, 王張亞給人留下的從來都是踏實、敬業、嚴謹、一絲不苟的形象。

有一次, 為了佈置一個監控室, 王張亞在現場一直待到淩晨一點, 只是為了對比用哪一種桌子更方便監控操作, 能更進一步地保障地鐵運行安全。 第二天, 王張亞9點不到便又來到公司, 處理地鐵施工的一切大事小情。這件事發生在去年的十一前後,當時王張亞的病情已經相當嚴重,但誰也沒有想到,那時,他的生命已經進入最後三個月的倒計時。

為了工作熬夜對王張亞來說似乎已經是件稀鬆平常的事。陳鋼回憶說,每當成都進入汛期,他們每個人的神經便加倍地繃緊。

去年11月,有一天陳鋼所在部門正在召開例會,這個時候突然接到了王張亞的電話,說他放心不下5號線中心城區的施工進展,於是他又再次來到施工現場,徒步考察了5號線位於中心城區的6個車站。

“我沒事兒,過兩天就回來”

王張亞從來不會向同事提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每次問起來都被他用“我沒事兒,過兩天就回來”搪塞過去,反而是他一直關心同事們的方方面面。

陳鋼回憶說,有一次一個員工的家人生病,但是當時的施工進展的確不容許任何一個人離開工作崗位。這個時候王張亞站出來說,這個人的工作由他親自來頂替,讓這位員工安心回家去。

除了嚴謹的態度,王張亞自身也有著極高的專業素養。5號線施工難度最高的一段便是“5穿3”,也就是必須趕在3號線試運行之前完成5號線與其交匯的部分。“5穿3”的施工難度大,工期緊張,許多工程師都對其束手無策。王張亞主動站出來成立項目小組,在去年3-5月短短3個月的時間拿下了這一“硬骨頭”。

“王張亞的離開對於我們,特別是他身邊的同事,都是一種損失。”熊柯在提到他的老同事時不免感慨,“他對事業、對親人、對朋友的精神,在他走之後,更需要我們把這些東西繼承下來,同時也要傳遞給更多的人。”

處理地鐵施工的一切大事小情。這件事發生在去年的十一前後,當時王張亞的病情已經相當嚴重,但誰也沒有想到,那時,他的生命已經進入最後三個月的倒計時。

為了工作熬夜對王張亞來說似乎已經是件稀鬆平常的事。陳鋼回憶說,每當成都進入汛期,他們每個人的神經便加倍地繃緊。

去年11月,有一天陳鋼所在部門正在召開例會,這個時候突然接到了王張亞的電話,說他放心不下5號線中心城區的施工進展,於是他又再次來到施工現場,徒步考察了5號線位於中心城區的6個車站。

“我沒事兒,過兩天就回來”

王張亞從來不會向同事提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每次問起來都被他用“我沒事兒,過兩天就回來”搪塞過去,反而是他一直關心同事們的方方面面。

陳鋼回憶說,有一次一個員工的家人生病,但是當時的施工進展的確不容許任何一個人離開工作崗位。這個時候王張亞站出來說,這個人的工作由他親自來頂替,讓這位員工安心回家去。

除了嚴謹的態度,王張亞自身也有著極高的專業素養。5號線施工難度最高的一段便是“5穿3”,也就是必須趕在3號線試運行之前完成5號線與其交匯的部分。“5穿3”的施工難度大,工期緊張,許多工程師都對其束手無策。王張亞主動站出來成立項目小組,在去年3-5月短短3個月的時間拿下了這一“硬骨頭”。

“王張亞的離開對於我們,特別是他身邊的同事,都是一種損失。”熊柯在提到他的老同事時不免感慨,“他對事業、對親人、對朋友的精神,在他走之後,更需要我們把這些東西繼承下來,同時也要傳遞給更多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