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土雞品種——狼山雞

中國土雞品種——狼山雞

我國土雞品種眾多, 在我國不同的地方產有不同類型的土雞品種。 狼山雞是一種肉蛋兼用的品種, 其主要產於我國江蘇省如東縣境內。 狼山雞以產蛋量多, 肉質鮮美、體肥健壯、肉質鮮美而著稱, 現在在我國的很多地方均有養殖。 根據毛髮顏色的不同, 目前狼山雞的顏色主要有純黑、黃色和白色三種。 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瞭解一下關於狼山雞的各方面不同的特徵吧。

狼山雞

一、產地分佈

狼山雞是我國古老的優良地方品種, 並在世界家禽品種中負有盛名。 狼山雞原產於江蘇省如東縣境內, 以馬塘、岔河為中心, 旁及掘港、拼茶、豐利及雙甸, 通州區的石港鎮等地也有分佈。 該雞集散地為長江北岸的南通港, 港口附近有一遊覽勝地, 稱為狼山, 從而得名。 1872年首先傳入英國, 後在家禽展覽會上博得英美各國養禽界的關注和好評,

繼而又傳入德、法、日等國, 並且載入各國的家禽品種譜。 以體型碩大、羽毛純黑、冬季產蛋多、蛋大而著稱於世。 該雞在國外經過進一步選育, 並與當地雞雜交培育成新的品種, 如當代著名雞種黑奧品頓、澳洲黑等。 因此, 狼山雞對世界養雞業也有一定的貢獻。

建國前, 狼山雞雖已馳名中外, 但國內無專場進行選育工作, 不過由於產地比較偏僻, 交通也不便, 該雞在群眾中仍然大量飼養並得到保存。 1952年, 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首先對狼山雞進行了原產地的品種調查和導入雜交試驗。 1959年, 江蘇省農林廳和南通市農林局分別在如東和南通建場進行狼山雞的選育工作。 20年來, 兩場的規模和種雞的品質均有所發展和提高, 每年推廣種蛋、種雛30~40萬隻,

除本省外, 黑龍江、新疆、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上海等1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引種飼養, 對保存、選育和推廣地方良種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品種形成

原產地位於長江三角洲北部, 東臨黃海, 土地多系逐年將海灘圍墾而成, 農家歷來居住分散, 多是單家獨戶星羅棋佈於大田之中, 連同周圍的農田構成一個小農經濟的單元, 宅旁四周多植竹林或叢生蘆葦, 雞群可充分覓食到動物性飼料和青綠飼料;當地海產豐富, 貝殼俯拾皆是, 雞隻所需礦物質飼料也不匱乏;加上產地氣候溫和, 四季分明, 地勢平坦, 土質疏鬆, 河港交叉, 排灌良好, 農作物產量較高, 群眾素有用玉米、大麥、稻穀補飼雞群的習慣。 上述條件為雞種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養雞是當地農家主要副業, 養雞數量較多, 因此, 每戶農家自行繁育而很少混雜。 當地鄉俗對選種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對純黑羽毛的選擇就是因農家忌諱紅羽為火災的徵兆, 而視純黑為吉祥, 漁民出海祭祀時也要求用純黑的大公雞, 這就促使大家淘汰雜羽雞, 專選純羽大雞。

由於狼山雞體態優美, 羽毛純黑且富有燦爛的光澤而為人們所喜愛, 故早在一百多年前已被列為國際標準品種而聞名世界。

三、外貌特徵

體格健壯, 頭昂尾翹, 背部較凹, 羽毛緊密, 行動靈活。 建國初期調查時, 按體型可分為重型與輕型兩種, 前者多產于馬塘、岔河, 公雞體重為4.0~4.5kg, 母雞為3.0~3.5kg;後者以栟茶為多,

公雞體重為3.0~3.5kg, 母雞為2.0kg左右。 按羽毛顏色可分為純黑、黃色和白色三種, 其中黑雞最多, 黃雞次之, 白雞最少, 而雜毛雞甚為少見。 每種顏色按頭部羽冠和脛趾部羽毛的有無分為光頭光腳、光頭毛腳、鳳頭毛腳和風頭光腳四個類型。

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建立之初, 曾對上述各類型的生產性能進行測定, 最後以體型中等的黑色光頭光腳型作為選留對象, 南通市狼山雞種雞場一開始就以光頭光腳型建立基礎群, 因此, 兩場雞群的體型外貌基本一致。

狼山雞頭部短圓細緻, 群眾稱之為蛇頭大眼, 單冠, 冠齒5~6個。 臉部、耳葉及肉垂均呈鮮紅色。 眼的虹彩以黃色為主, 間混有黃褐色。 喙黑褐色, 尖端稍淡。 脛黑色, 較細長。 羽毛緊貼軀體, 當年育成的新雞富有黑綠色的光澤。

成年黑色狼山雞多呈純黑,有時第9~10根主翼羽呈白色,但剛出殼的雛雞,額部、腹及翼尖等處均呈淡黃色,一直到中雛換羽後才全部變成黑色,這與其他黑色雞種顯然不同。狼山雞的皮膚呈白色。

四、生產性能

1、產蛋性能

據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963~1966年4年的資料,按日曆年度統計,500只種雞的平均年產蛋量為134.88~175.37個,最高個體記錄為252個。在此期間,南通市狼山雞種雞場的最高年產蛋量為186.66個,最高個體為282個,以後幾年,兩場情況相似,一般維持在160~170。據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982年統計資料,300日齡產蛋量為46.1個,500日齡為140.5個。過去平均蛋重為49.3g,經過20多年的選育,進展較大,目前平均蛋重達到58.7g,新雞開產蛋重由原來近40g提高到50.23g。

2、繁殖性能

通常一隻公雞配15—20只母雞,種蛋受精率保持在90%左右,’最高可達96%。在農家放牧飼養條件下,一般公母比例為1:20~30,受精率仍達到85%以上。據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0年的統計資科,在公母比例為1:18~20的情況下,入孵種蛋為521.816個,受精率為90.62%,受精蛋孵化率為80.85%。1月齡育雛率為95.12%。

狼山雞選育初期平均性成熟期為286d,現已縮到208±16.83d,就巢率也由46.34%下降到11.89%,平均持續就巢期為11.23d。

五、評價和展望

狼山雞作為我國優良地方雞種早受到保護和培育,但同現代專門化的雞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保種的同時,必須進行品系繁育;並改善飼養管趣,硬狼山雞的生產性能進一步提高。此外,對黑羽中的慢羽和快羽系也應繼續選育,以利今後形成配套生產時初生雛的雌雄鑒別。

以上就是關於狼山雞的知識介紹。從上面我們知道,狼山雞是一種特別優秀的雞品種,其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具有廣泛分佈,除了中國的純種狼山雞外,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也存在著引種得到的新品種。作為一種優質雞種,狼山雞在產蛋和產肉性能上十分優越。其十分適合現在的大規模養殖。

成年黑色狼山雞多呈純黑,有時第9~10根主翼羽呈白色,但剛出殼的雛雞,額部、腹及翼尖等處均呈淡黃色,一直到中雛換羽後才全部變成黑色,這與其他黑色雞種顯然不同。狼山雞的皮膚呈白色。

四、生產性能

1、產蛋性能

據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963~1966年4年的資料,按日曆年度統計,500只種雞的平均年產蛋量為134.88~175.37個,最高個體記錄為252個。在此期間,南通市狼山雞種雞場的最高年產蛋量為186.66個,最高個體為282個,以後幾年,兩場情況相似,一般維持在160~170。據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982年統計資料,300日齡產蛋量為46.1個,500日齡為140.5個。過去平均蛋重為49.3g,經過20多年的選育,進展較大,目前平均蛋重達到58.7g,新雞開產蛋重由原來近40g提高到50.23g。

2、繁殖性能

通常一隻公雞配15—20只母雞,種蛋受精率保持在90%左右,’最高可達96%。在農家放牧飼養條件下,一般公母比例為1:20~30,受精率仍達到85%以上。據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0年的統計資科,在公母比例為1:18~20的情況下,入孵種蛋為521.816個,受精率為90.62%,受精蛋孵化率為80.85%。1月齡育雛率為95.12%。

狼山雞選育初期平均性成熟期為286d,現已縮到208±16.83d,就巢率也由46.34%下降到11.89%,平均持續就巢期為11.23d。

五、評價和展望

狼山雞作為我國優良地方雞種早受到保護和培育,但同現代專門化的雞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保種的同時,必須進行品系繁育;並改善飼養管趣,硬狼山雞的生產性能進一步提高。此外,對黑羽中的慢羽和快羽系也應繼續選育,以利今後形成配套生產時初生雛的雌雄鑒別。

以上就是關於狼山雞的知識介紹。從上面我們知道,狼山雞是一種特別優秀的雞品種,其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具有廣泛分佈,除了中國的純種狼山雞外,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也存在著引種得到的新品種。作為一種優質雞種,狼山雞在產蛋和產肉性能上十分優越。其十分適合現在的大規模養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