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妙趣橫生的歷代對聯

1、宦官自討沒趣

明嘉靖年間, 有個宦官到浙江公差, 一日同南北兩位戶曹喝酒, 仗勢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關, 北管南關, 一過手, 再過手, 受盡四方八面商商賈賈辛苦東西。

同飲的一個紳士打抱不平對道:

前掌後門, 後掌前門, 千磕頭, 萬磕頭, 叫了幾聲萬歲爺爺娘娘站立左右。

上聯揭露戶曹貪贓枉法, 下聯嘲諷宦官賣身求榮, 讀來令人痛快。

2、唐寅嘲商人

一日, 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 唐欣然揮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財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 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 便又寫一聯嘲笑之:

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

夜裡銅錢要象冬天蝨子越摸越多

誰知, 商人卻十分喜愛這副不倫不類的對聯。

3、進退兩難

從前, 有位秀才在結婚的當天早上, 父親突然去世, 只好喪事喜事一起辦。 按風俗, 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 秀才犯了難, 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

臨親喪, 作新郎, 哭乎?笑乎?細思量, 哭笑不得

辭靈堂, 入洞房, 進耶?退耶?再斟酌, 進退兩難

這副對聯, 真實的描繪了當時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4、窮秀才改聯抱不平

從前有位富翁, 父子花錢均買了“進士”, 一年春節, 為了炫耀門庭, 貼出了這樣一幅春聯:

父進士, 子進士, 父子皆進士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都夫人

對聯貼出後, 鄉親們很憤怒。 有個窮秀才因無錢行賄,

年年落榜, 故在夜裡將春聯改了幾個字, 為:

父進土, 子進土, 父子皆進土

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都失夫

5、鄭板橋聯辱知府

鄭板橋任縣令時, 知府孫嘉新派人求字, 鄭知孫搜刮民財, 便寫了一聯: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橫批:前程金修

6、舒鐵香諷李鴻章

舒與李是同榜舉人,

李任兩湖總督期間, 舒多次登門遭拒。 一日, 舒游黃鶴樓題一聯于樓壁:

同榜貴人多, 饒他坐穩青牛, 懶向人間談道德

相逢知己少, 愧我重登黃鶴, 難從天上覓神仙

7、“混”、“球”聯句

湖南軍閥譚延鎧一生的處世哲學集一“混”字, 最後混到了國民黨的行政院長, 由於處世圓滑, 又得了一個“水晶球”的綽號。 他死後, 有人給他寫了一副對聯:

混之為用大矣哉, 大吃大喝, 大搖大擺, 命大福大, 大到院長

球的本能滾而已, 滾來滾去, 滾入滾出, 東滾西滾, 滾進棺材

8、上下“憑”等

針對封建社會“上尊下卑”官氣十足, 有人戲一聯:

上司開口才半句, 早已是是是, 對對對

下級陳詞達千言, 始終嗯嗯嗯, 噢噢噢

橫批是:上下“憑”等

9、王羲之接對聯

一年除夕, 王羲之家大門口對聯幾次貼出幾次被人揭走,

王羲之心生一計, 貼出一副對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這對聯不吉利就沒人揭了。 第二天淩晨, 他讓兒子獻之給對聯添了個尾巴, 為: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10、三國名人入對

四川內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 塔中有一聯說景, 實則諧音含三國六個人名:

身居寶塔, 眼望孔明, 怨江圍實難旅步

鳥在籠中, 心思槽巢, 狠關羽不得張飛

11、乾隆出謎聯

有一年元宵節, 乾隆與群臣猜謎, 出一聯:

黑不是, 白不是, 紅黃更不是。 和狐狼貓狗相仿, 既非家禽, 又非野獸

詩也有, 詞也有, 論語上也有。 對東西南北模糊, 雖為短品, 卻是妙文

在場的紀昀道出謎底, 為“猜謎”。

12、“老”字沒一點

有個農民欠財主的債無法償還, 於是請人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 對聯是:

借新賬, 還舊賬, 借賬還帳, 賬還帳

拆東牆, 補西牆, 拆牆補牆, 牆補牆

橫批只寫了一個“老”字(沒有裡面一“點”)。

財主上門討債見聯, 不覺詫異, 自語道:“這橫批的“老”字, 說“考”又不象, 說“老”又沒有一點?”話音未落, 只聽農民說:“老子(字)要是有一點,早就還你了。

13、明代戲聯

男無假,女無真,為何無人嫌假

你不來,我不來,怎麼不請自來

14、“不如不說”與“何必多說”

清初,某縣有一主事官喜歡議上司是非,抨擊時弊。一天,朝庭有一禦史視察縣衙,有人將此事上告,禦史叫來這個主事官痛斥一頓,並忿忿道一上聯:

說人之人被說人之人說,人人被說,不如不說

主事聽了心理不服,針鋒相對答一下聯: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15、貪官受辱

清朝有個知縣叫王寅,貪髒枉法,有位先生寫了一副對聯叫人貼到了縣衙的門口,聯道:

王好貨,不論金銀銅鐵

寅屬虎,全需雞犬牛羊

16、缺衣少食,沒有東西

宋人呂蒙正對當時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憤憤不平。某年春節,一位窮苦人請他代寫一副春聯,呂寫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額:南北

春聯貼出後引來了無數人圍觀。眾人始覺其“怪”,繼稱其“妙”。這副春聯妙就妙在它的“聯外之意”: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諧音:橫批“南北”亦即意味著“沒有東西”。作者以獨特的修辭手法寫盡了窮人的生存窘相。

17、宋代詞人晏殊路過揚州時在大明寺裡小憩,無意間看見壁上所書的一首詩很不錯,經打問知道作者是當地人王琪,便請王來一起用飯。飯後二人在池邊散步,其時正值遍地落紅的春末,晏殊說:“有時想起一個佳句,比如我曾做出過這麼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沒想出下聯。”王琪應聲說:“似曾相識燕歸來。”不久,這一聯句被晏殊寫入他的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18、北宋名相寇准與眾友同游郊外,即景乘興出句求對:

水底月為天上月

眾友無句答對,楊大年剛好趕到,對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眾友皆齊聲喝彩。

19、蘇軾(號東坡)與黃庭堅於松下走棋,陣風吹來,松子掉落棋盤,東坡即景出句: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對曰: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20、蘇軾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蘇的才學,但又覺得該殺殺他的傲氣,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個閏月,王安石即以此為題出了上聯要蘇軾答對: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蘇軾苦思多日,終不能對出。直到幾百年後才有一位無名氏勉強對出了下聯(寬對):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21、一日,蘇東坡邀黃庭堅來家作客。黃到門外,蘇忙著出去迎接,兩人就在門旁的柳樹下攀談起來。正在窗前捉蝨子的蘇小妹見此情景即戲語道:

阿兄門外邀雙月

蘇東坡笑對曰:

小妹窗前捉半風

按:“雙月”謂“朋”,“半風”(“風”繁體作“風”)指“虱”。

22、一天傍晚,蘇東坡對蘇小妹說:“我出一上聯,請你花一夜工夫對出下聯。”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對出。因為“水仙子”、“碧玉簪”和“聲聲慢”俱為詞牌名,下聯亦須以詞牌名為對,同時還要描繪出一幕情景,難度確實是很大的。正在搜腸刮肚之際,忽見女僕在月光下端酒菜送來,蘇小妹靈機一動對出了下聯: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按:“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也是詞牌名。

23、蘇東坡任職杭州期間常外出遊山賞水。一日便服出遊至莫千山時來到廟中稍息,廟中老道人見他衣著簡樸,便視為普通遊士,態度冷漠地說了聲:“坐!”又對道童喊:“茶!”在談話之間,道人發現來客頗有學識,便請進廂房敘話,並道:“請坐!”又呼道童:“敬茶!”當最終得知來客是蘇東坡時,老道士連連作揖打恭並請他到客廳“坐坐!”。進了客廳,道人躬身示禮:“請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臨別時,道人再三請東坡留下“墨寶”。東坡含笑揮筆書就一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閱後,羞慚不已。

24、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蘇東坡 一向友善,兩人相遇常常互開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長江之上,船小風輕,對月飲酒,十分暢快,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語。佛印循指望去,但見岸上一農夫荷鋤歸村,身後一條黃狗正邊走邊啃一截剩骨。佛印頓悟東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將自己手中拿著的一把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水 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視微笑。原來他倆用“形體語言”合做了一副精緻詼諧的雙關“啞聯”:

狗啃河上(和尚)骨(東坡出句)

水流東坡詩(屍)(佛印對句)

25一日,佛印對東坡大談佛事,躺在簾子後邊的蘇小妹見佛印把佛法說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這位和尚一“默”,遂題一上聯並吩咐女僕拿出去交給蘇東坡。東坡接過一看便朗聲大笑,上聯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東坡把上聯交給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對出了下聯: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是一副“析字聯”,對得十分巧妙。

26、據傳,宋人梁皓(一作灝)屢考不中,仍不泄其氣,奮發讀書,終於在82歲時中了狀元。在給皇帝的謝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對聯:

白首窮經,少伏生八歲

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聯用了兩個歷史典故:漢代傳授《尚書》的伏生成名時已90歲,姜尚(太公)輔佐周文王時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達自己老邁得志的心情,十分貼切。

27、宋人洪平齋喜歡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給皇帝上書彈劾當朝宰相弄權納賄,奏章中有這樣的句子:“招權納賄,倚勢作威而已”,結果不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閒置了十年。洪平齋忿慨不已,遂在家門上書寫一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閑

28、明人解縉小時就善對句。九歲時,父親攜他到長江邊洗浴,父子把衣服脫了掛在江邊一老樹上。父親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樹為衣架

解縉隨即對句曰:

萬里長江作浴盆

29、某日,解縉的父親與友人對弈,開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父一時語塞,站在一旁的解縉應聲替父解圍: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能彈

30、解縉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屬同村的鄉紳所有。有一年春節時,解縉在家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門對千棵竹

家藏萬卷書

鄉紳見了心中老大地不高興,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縉知鄉紳用意,便於上下聯尾各加一字:

門對千棵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鄉紳見了更為氣惱,再命家丁把竹子連根挖掉,縉聞知,在聯尾再各加一字:

門對千棵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鄉紳沒“轍”,只好自生悶氣。

31、一秀才不服解縉的才華,找到解縉,振振有詞地道出一副“佳對”:

牛跑驢跑跑不過馬

雞飛鴨飛飛難比鷹

解縉對這種淺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著對那位秀才說:“我也送先生一副對聯。”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32、明代程敏政極有才華,十多歲即被薦入京。宰相李賢欲招之為婿,便在一次宴會時手指案上的果品對程說: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須梅(媒)

李於是決定把女兒許配給程。

33、王洪是明代的閩中才子,幼時即善屬對。一日有客登門,見王家正在庭院中建樓,便出上聯讓王洪對答:

地樓之上起樓,樓間無地

王洪見一群雇工正在院中掘井,便對曰:

天井之中開井,井底有天

34、明人曹宗七歲時去海濱玩耍,一漁夫以沙馬魚為題出聯索對:

沙馬鑽沙洞,沙生沙馬目

曹宗舉目見近處有一頭水牛洗澡,即對曰: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頭

漁夫很高興,便贈一條大魚給曹宗。

35、明人陸容任浙江布政使對教授(學官名稱)陳震友善。在一次聚會飲酒的過程中,二人以屬對相戲。陳震年少發禿,陸容嘲曰:

陳教授數莖頭髮,無法可施

陸容長著一臉絡腮鬍子,陳震抓住這一特徵反唇相譏:

陸大人滿面髭須,何須如此

這副屬對妙在每句的後半部分:在浙江方音中,“莖”、“櫛”難辨,“施”、“梳”不分、“何”、“胡”相近,因此“數莖頭髮”即諧音“數櫛頭髮”,“無發可施”即諧音“無法可梳”。“何須如此”也就是“鬍鬚如此”。陸容接著又以猿猴截木為話題出句:

兩猿截木山中,這猴子也能對鋸(句)

陳震應聲對曰:

一馬陷身泥內,此畜生怎得出蹄(題)

對畢,二人撫掌大笑。這副屬對亦極為巧妙地運用了雙關諧音手法,而且較前一副更令人解頤。不過這種比較“過頭”的玩笑只宜於在關係親密無間的友人之間一開。

36、乾隆帝南巡到江蘇通州(今南通市),他突然想到河北也有一個通州於是出了上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大臣們對不出來,查資料、找縣誌也對不出來。乾隆帝很不高興。

一天他和小隨從外出遊玩,看到街上有許多當鋪,小隨從靈機一動,對出下聯: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乾隆一聽很高興,連聲叫好,給小隨從連升三級。

37、從前,有一個貪贓枉法卻又喜自我標榜清廉的縣官,大年三十晚在縣衙門上貼了一副對子:

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穀豐登

六慾有節,七情有度,八面兼顧,九(久)居德范,十分廉明

橫批:福蔭百姓

誰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紅對子上貼上了白對子。白對聯寫道:

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八進科場,七品到手,六親不認

五官不正,四蹄不羈,三餐飽食,二話不說,一心撈錢

橫批:苦煞萬民

貪官本想用民眾所喜歡的對聯粉飾自己,卻被人用妙聯反擊,嘲弄。

老丈雙明:史上最著名的對聯·千年絕對

上鉤為老,下鉤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過天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風送花圃,陣陣畹華梅蘭芳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難,難求人,人人逢難求人難

過年苦,苦過年,年年苦過年年過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賽詩台,賽詩才,賽詩臺上賽詩才,詩台絕世,詩才絕世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讀書 秋讀書 春秋讀書讀春秋

東當鋪 西當鋪 東西當鋪當東西

拆字:

水有蟲則濁,水有魚則漁,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為本,木之上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閑看門中木?

思間心上田?

少水沙即現

是土堤方成

蠶為天下蟲

鴻是江邊鳥

踏破磊橋三塊石

分開出路兩重山

凍雨灑人東兩點西三點

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吳

人中王 人邊王 意圖全任

一目不明 開口便成兩片

廿頭割斷 此身應受八刀

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諸侯

伊有人尹無人伊尹一人元宰

古木枯 此木成柴

女子好 少女更妙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三女為奸 二女皆從一女起

五人共傘 小人全靠大人遮

十口心思 思國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賞 賞風賞月賞秋香

日在東 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 女居左 世間配定好人

喬女自然嬌 深惡胭脂膠肖臉

止戈才是武 何勞銅鐵鑄鏢鋒

竹寺等僧歸 雙手拜四維羅漢

木門閑可至 兩山出大小尖峰

四維羅 馬各駱 羅上駱下羅騎駱

言者諸 豕者豬 諸前豬後諸牽豬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 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

雙木為林,林下示禁, 禁雲:斧斤以時入山林。

晶字三個日,時將有日思無日,日日日,百年三萬六千日。

品字三個口,宜當張口且張口,口口口,勸君更盡一杯酒。

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石皮破仍堅,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當來,千里重意若,永言詠黃鶴,士心志未酬。

妙人兒倪家少女

大言者諸葛一人

山石岩前古木枯, 此木為柴

長巾帳內女子好, 少女更妙!

張長弓,騎奇馬,單戈作戰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

尺量地面地長尺短短量長

身輕擔重輕挑重

腳短路長短走長

船漏漏滿鍋漏幹

燈吹吹滅火吹燃

酒客酒樓同醉酒

詩人詩畫好吟詩

雞蛋無鹽真淡蛋

豬腸未切好長腸

屋北鹿獨宿

溪西雞齊啼

玉頭起芋頭芋頭枯 玉頭哭

和尚游河上河上幽 和尚憂

獨立小橋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館夢魂曾逐故鄉來

誰曾將此樓一拳打破

我也在上頭大膽題詩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幽柏玲瓏濃蔭送秋殘

柔柳輕盈香茗賀春臨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例運少有餘財

公一豌婆一豌 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舊三年 補補衲衲又三年

書生書生問先生 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馬快 馬快馬快

蠶作繭繭抽絲 織就綾羅綢緞暖人間

狼生毫毫紮筆 寫出錦繡文章傳天下

只聽農民說:“老子(字)要是有一點,早就還你了。

13、明代戲聯

男無假,女無真,為何無人嫌假

你不來,我不來,怎麼不請自來

14、“不如不說”與“何必多說”

清初,某縣有一主事官喜歡議上司是非,抨擊時弊。一天,朝庭有一禦史視察縣衙,有人將此事上告,禦史叫來這個主事官痛斥一頓,並忿忿道一上聯:

說人之人被說人之人說,人人被說,不如不說

主事聽了心理不服,針鋒相對答一下聯: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15、貪官受辱

清朝有個知縣叫王寅,貪髒枉法,有位先生寫了一副對聯叫人貼到了縣衙的門口,聯道:

王好貨,不論金銀銅鐵

寅屬虎,全需雞犬牛羊

16、缺衣少食,沒有東西

宋人呂蒙正對當時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憤憤不平。某年春節,一位窮苦人請他代寫一副春聯,呂寫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額:南北

春聯貼出後引來了無數人圍觀。眾人始覺其“怪”,繼稱其“妙”。這副春聯妙就妙在它的“聯外之意”: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諧音:橫批“南北”亦即意味著“沒有東西”。作者以獨特的修辭手法寫盡了窮人的生存窘相。

17、宋代詞人晏殊路過揚州時在大明寺裡小憩,無意間看見壁上所書的一首詩很不錯,經打問知道作者是當地人王琪,便請王來一起用飯。飯後二人在池邊散步,其時正值遍地落紅的春末,晏殊說:“有時想起一個佳句,比如我曾做出過這麼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沒想出下聯。”王琪應聲說:“似曾相識燕歸來。”不久,這一聯句被晏殊寫入他的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18、北宋名相寇准與眾友同游郊外,即景乘興出句求對:

水底月為天上月

眾友無句答對,楊大年剛好趕到,對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眾友皆齊聲喝彩。

19、蘇軾(號東坡)與黃庭堅於松下走棋,陣風吹來,松子掉落棋盤,東坡即景出句: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對曰: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20、蘇軾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蘇的才學,但又覺得該殺殺他的傲氣,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個閏月,王安石即以此為題出了上聯要蘇軾答對: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蘇軾苦思多日,終不能對出。直到幾百年後才有一位無名氏勉強對出了下聯(寬對):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21、一日,蘇東坡邀黃庭堅來家作客。黃到門外,蘇忙著出去迎接,兩人就在門旁的柳樹下攀談起來。正在窗前捉蝨子的蘇小妹見此情景即戲語道:

阿兄門外邀雙月

蘇東坡笑對曰:

小妹窗前捉半風

按:“雙月”謂“朋”,“半風”(“風”繁體作“風”)指“虱”。

22、一天傍晚,蘇東坡對蘇小妹說:“我出一上聯,請你花一夜工夫對出下聯。”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對出。因為“水仙子”、“碧玉簪”和“聲聲慢”俱為詞牌名,下聯亦須以詞牌名為對,同時還要描繪出一幕情景,難度確實是很大的。正在搜腸刮肚之際,忽見女僕在月光下端酒菜送來,蘇小妹靈機一動對出了下聯: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按:“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也是詞牌名。

23、蘇東坡任職杭州期間常外出遊山賞水。一日便服出遊至莫千山時來到廟中稍息,廟中老道人見他衣著簡樸,便視為普通遊士,態度冷漠地說了聲:“坐!”又對道童喊:“茶!”在談話之間,道人發現來客頗有學識,便請進廂房敘話,並道:“請坐!”又呼道童:“敬茶!”當最終得知來客是蘇東坡時,老道士連連作揖打恭並請他到客廳“坐坐!”。進了客廳,道人躬身示禮:“請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臨別時,道人再三請東坡留下“墨寶”。東坡含笑揮筆書就一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閱後,羞慚不已。

24、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蘇東坡 一向友善,兩人相遇常常互開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長江之上,船小風輕,對月飲酒,十分暢快,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語。佛印循指望去,但見岸上一農夫荷鋤歸村,身後一條黃狗正邊走邊啃一截剩骨。佛印頓悟東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將自己手中拿著的一把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水 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視微笑。原來他倆用“形體語言”合做了一副精緻詼諧的雙關“啞聯”:

狗啃河上(和尚)骨(東坡出句)

水流東坡詩(屍)(佛印對句)

25一日,佛印對東坡大談佛事,躺在簾子後邊的蘇小妹見佛印把佛法說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這位和尚一“默”,遂題一上聯並吩咐女僕拿出去交給蘇東坡。東坡接過一看便朗聲大笑,上聯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東坡把上聯交給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對出了下聯: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是一副“析字聯”,對得十分巧妙。

26、據傳,宋人梁皓(一作灝)屢考不中,仍不泄其氣,奮發讀書,終於在82歲時中了狀元。在給皇帝的謝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對聯:

白首窮經,少伏生八歲

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聯用了兩個歷史典故:漢代傳授《尚書》的伏生成名時已90歲,姜尚(太公)輔佐周文王時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達自己老邁得志的心情,十分貼切。

27、宋人洪平齋喜歡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給皇帝上書彈劾當朝宰相弄權納賄,奏章中有這樣的句子:“招權納賄,倚勢作威而已”,結果不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閒置了十年。洪平齋忿慨不已,遂在家門上書寫一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閑

28、明人解縉小時就善對句。九歲時,父親攜他到長江邊洗浴,父子把衣服脫了掛在江邊一老樹上。父親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樹為衣架

解縉隨即對句曰:

萬里長江作浴盆

29、某日,解縉的父親與友人對弈,開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父一時語塞,站在一旁的解縉應聲替父解圍: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能彈

30、解縉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屬同村的鄉紳所有。有一年春節時,解縉在家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門對千棵竹

家藏萬卷書

鄉紳見了心中老大地不高興,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縉知鄉紳用意,便於上下聯尾各加一字:

門對千棵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鄉紳見了更為氣惱,再命家丁把竹子連根挖掉,縉聞知,在聯尾再各加一字:

門對千棵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鄉紳沒“轍”,只好自生悶氣。

31、一秀才不服解縉的才華,找到解縉,振振有詞地道出一副“佳對”:

牛跑驢跑跑不過馬

雞飛鴨飛飛難比鷹

解縉對這種淺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著對那位秀才說:“我也送先生一副對聯。”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32、明代程敏政極有才華,十多歲即被薦入京。宰相李賢欲招之為婿,便在一次宴會時手指案上的果品對程說: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須梅(媒)

李於是決定把女兒許配給程。

33、王洪是明代的閩中才子,幼時即善屬對。一日有客登門,見王家正在庭院中建樓,便出上聯讓王洪對答:

地樓之上起樓,樓間無地

王洪見一群雇工正在院中掘井,便對曰:

天井之中開井,井底有天

34、明人曹宗七歲時去海濱玩耍,一漁夫以沙馬魚為題出聯索對:

沙馬鑽沙洞,沙生沙馬目

曹宗舉目見近處有一頭水牛洗澡,即對曰: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頭

漁夫很高興,便贈一條大魚給曹宗。

35、明人陸容任浙江布政使對教授(學官名稱)陳震友善。在一次聚會飲酒的過程中,二人以屬對相戲。陳震年少發禿,陸容嘲曰:

陳教授數莖頭髮,無法可施

陸容長著一臉絡腮鬍子,陳震抓住這一特徵反唇相譏:

陸大人滿面髭須,何須如此

這副屬對妙在每句的後半部分:在浙江方音中,“莖”、“櫛”難辨,“施”、“梳”不分、“何”、“胡”相近,因此“數莖頭髮”即諧音“數櫛頭髮”,“無發可施”即諧音“無法可梳”。“何須如此”也就是“鬍鬚如此”。陸容接著又以猿猴截木為話題出句:

兩猿截木山中,這猴子也能對鋸(句)

陳震應聲對曰:

一馬陷身泥內,此畜生怎得出蹄(題)

對畢,二人撫掌大笑。這副屬對亦極為巧妙地運用了雙關諧音手法,而且較前一副更令人解頤。不過這種比較“過頭”的玩笑只宜於在關係親密無間的友人之間一開。

36、乾隆帝南巡到江蘇通州(今南通市),他突然想到河北也有一個通州於是出了上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大臣們對不出來,查資料、找縣誌也對不出來。乾隆帝很不高興。

一天他和小隨從外出遊玩,看到街上有許多當鋪,小隨從靈機一動,對出下聯: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乾隆一聽很高興,連聲叫好,給小隨從連升三級。

37、從前,有一個貪贓枉法卻又喜自我標榜清廉的縣官,大年三十晚在縣衙門上貼了一副對子:

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穀豐登

六慾有節,七情有度,八面兼顧,九(久)居德范,十分廉明

橫批:福蔭百姓

誰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紅對子上貼上了白對子。白對聯寫道:

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八進科場,七品到手,六親不認

五官不正,四蹄不羈,三餐飽食,二話不說,一心撈錢

橫批:苦煞萬民

貪官本想用民眾所喜歡的對聯粉飾自己,卻被人用妙聯反擊,嘲弄。

老丈雙明:史上最著名的對聯·千年絕對

上鉤為老,下鉤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過天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風送花圃,陣陣畹華梅蘭芳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難,難求人,人人逢難求人難

過年苦,苦過年,年年苦過年年過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賽詩台,賽詩才,賽詩臺上賽詩才,詩台絕世,詩才絕世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讀書 秋讀書 春秋讀書讀春秋

東當鋪 西當鋪 東西當鋪當東西

拆字:

水有蟲則濁,水有魚則漁,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為本,木之上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閑看門中木?

思間心上田?

少水沙即現

是土堤方成

蠶為天下蟲

鴻是江邊鳥

踏破磊橋三塊石

分開出路兩重山

凍雨灑人東兩點西三點

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吳

人中王 人邊王 意圖全任

一目不明 開口便成兩片

廿頭割斷 此身應受八刀

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諸侯

伊有人尹無人伊尹一人元宰

古木枯 此木成柴

女子好 少女更妙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三女為奸 二女皆從一女起

五人共傘 小人全靠大人遮

十口心思 思國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賞 賞風賞月賞秋香

日在東 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 女居左 世間配定好人

喬女自然嬌 深惡胭脂膠肖臉

止戈才是武 何勞銅鐵鑄鏢鋒

竹寺等僧歸 雙手拜四維羅漢

木門閑可至 兩山出大小尖峰

四維羅 馬各駱 羅上駱下羅騎駱

言者諸 豕者豬 諸前豬後諸牽豬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 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

雙木為林,林下示禁, 禁雲:斧斤以時入山林。

晶字三個日,時將有日思無日,日日日,百年三萬六千日。

品字三個口,宜當張口且張口,口口口,勸君更盡一杯酒。

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石皮破仍堅,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當來,千里重意若,永言詠黃鶴,士心志未酬。

妙人兒倪家少女

大言者諸葛一人

山石岩前古木枯, 此木為柴

長巾帳內女子好, 少女更妙!

張長弓,騎奇馬,單戈作戰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

尺量地面地長尺短短量長

身輕擔重輕挑重

腳短路長短走長

船漏漏滿鍋漏幹

燈吹吹滅火吹燃

酒客酒樓同醉酒

詩人詩畫好吟詩

雞蛋無鹽真淡蛋

豬腸未切好長腸

屋北鹿獨宿

溪西雞齊啼

玉頭起芋頭芋頭枯 玉頭哭

和尚游河上河上幽 和尚憂

獨立小橋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館夢魂曾逐故鄉來

誰曾將此樓一拳打破

我也在上頭大膽題詩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幽柏玲瓏濃蔭送秋殘

柔柳輕盈香茗賀春臨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例運少有餘財

公一豌婆一豌 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舊三年 補補衲衲又三年

書生書生問先生 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馬快 馬快馬快

蠶作繭繭抽絲 織就綾羅綢緞暖人間

狼生毫毫紮筆 寫出錦繡文章傳天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