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專家明星不應該為虛假廣告背書

——孟長海/文

常言說,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 此話不假, 但是必須依託於具體的形式和環境, 有時候以假亂真的事常有。

那麼, 這裡就需要先搞清楚真。 什麼是真?對中醫來講, 如何確定呢?這裡邊學問很大。 我們只談談廣告。 日常看到許多廣告, 這是這麼多年來國內醫藥市場放開後的特色, 各大電視臺抑或央視都是要做藥物廣告的, 有些地方電臺醫藥廣告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其中很多與中醫有關。 廣告不是不可以做, 但需要規則, 按著中醫藥規則來。

很多時候, 廣告起來就忘了, 以至於廣告詞五花八門, 稀奇古怪。 情況有幾種:

一是忽略中醫辨證論治, 千人一面的。 這個主要就是藥物審批的環節對中醫藥按照現在藥理研究成果而用, 比如治療感冒, 實驗室證明風寒類風熱類藥物都有抑制病毒的作用, 所以按照西化科研成果, 從這些藥物中提取成分對抗感冒並沒有問題,

但是這卻可能違背了中醫辨證風熱風寒體虛的各種類別, 由此造成清熱解毒抗感冒藥物的氾濫。 這個情況是目前中醫最主要的問題。

二是藥物雜投。 我聽過一個廣告, 講到精選48味道地中藥精製而成, 這個方子這麼大做成中成藥, 總是不靠譜的。 中藥使用有組方規律, 講究君臣佐使, 藥物亂投不靠譜。 儘管也有一些大的方子如中藥青麟丸等, 這些都是較少的, 而且有特殊的適應證不是隨意用的。 一般來講, 宣傳幾十味藥精製而成不靠譜, 藥物不精煉, 思路也亂, 不好對證。

三由第二引申的就是藥物廣告美化。 比如一些講到名貴中藥, 實際上中藥有貴賤之別, 但療效與之並不對應。 常言, 大黃救人無功。 實際上, 臨床所用很多中藥都不是緊俏稀奇品種, 言必名貴是小題大做, 誤導百姓。

五是祖傳秘方旗號。 目前國家有中藥保護品種, 如雲南白藥等, 確實有效, 有獨立智慧財產權, 可以在網站查詢確認。 但市場上銷售的很多常打著祖傳或者國家保護品種就需要多些心眼。

如今商品經濟時代, 有祖傳的早開發差不多了, 很多研究的也不過幾年, 祖傳常是噱頭。

六明星老中醫專家推介。 目前遇到這樣廣告, 建議核實老中醫專家身份, 但凡網上質疑多的, 基本不靠譜, 現在資訊化, 沒有查不到的專家資訊, 有職稱必有單位, 有單位必有崗位, 不可能游離於組織之外存在, 多個心眼就可。 而明星推薦的醫藥廣告, 建議當做娛樂節目看, 任何一個明星都不會天天喝, 他不喝緣何推薦別人喝?明星和專家推薦然後電視臺廣告是醫藥廣告的慣性手法。

中醫藥是民族的瑰寶, 從古到今與商業有聯繫, 但過度商業化只能損害醫藥本身。 中醫藥就是一種治病救人的手段, 沒有神秘性, 也不複雜, 其基本理念與國人傳統思維對應, 與百姓日常生活聯繫密切, 讓其神秘的來源於人的炒作, 其核心就是利潤, 而利潤獲得需要正當經營, 單靠虛假廣告名醫明星推薦只能盛行一時不會長久, 而這麼多年來淘汰掉那麼多神藥, 國人還能不自省嗎?有人說, 吃一塹長一智,我們老百姓吃的還少嗎?

吃一塹長一智,我們老百姓吃的還少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