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一個“五老”鐵路巡線隊 18年來義務護路保平安

巡查現場 特約記者陳福平 攝

4月14日, 8點剛過, 64歲的鄒海仔和往常一樣, 早早來到村莊附近的鐵路涵洞旁, 和村裡其他幾位老人一起,

開始了一天的鐵路巡線工作。 多年來, 這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鄒海仔是峽江縣水邊鎮下痕村村民, 擔任村幹部多年, 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下痕村老年義務護路隊隊員。 與鄒海仔一道護路的, 都是他從小玩到大的“老鐵”——一群年過花甲的農村老人。 他們不圖名利, 佩戴“鐵路義務護路”紅袖標, 在鐵路防護柵欄外進行來回巡邏, 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成立:村民踴躍報名

下痕村老年義務護路隊由該村“禁約”隊發展而來, 是一支由村民自發組成, 並無償服務于本村村民的義務巡防隊伍, 也是水邊鎮首個與專業巡防隊資訊互通、力量互動、工作互補的義務巡防隊。 他們當中既有農民、職工, 也有幹部、黨員、教師,

所以又被親切地稱作“五老”巡線隊。 光陰荏苒, 如今他們當中最年輕的也過了花甲之年, 年紀最大的已有80歲。

水邊鎮下痕村地處在京九鐵路骨幹旁, 鐵路在該村跨境里程全長3.113千米。 最開始的時候, 由於還沒有安裝護欄, 有些村民不願繞路往涵洞穿行, 為圖方便, 經常直接穿越鐵軌, 極其危險。 而後來雖然有了防護柵欄, 卻也經常被牲畜甚至人為破壞。 當時還發生了幾起小牛犢被列車撞死的事件, 既給村民財產造成了損失, 也危及列車行車安全, 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2000年初, 當時的下痕村委副主任兼治保主任鄒海仔找到從馬埠商店退休的鄒圓根和村裡幾個老人一合計, 決定按照“禁約”隊的做法成立義務巡線隊,

每天對村裡鐵路段進行巡護。 並制定條件, 原則上要求得是村裡60歲以上的男性。 “當時還有點擔心, 怕沒人報名, 畢竟是義務的嘛!”今年已經69歲的隊長鄒圓根回憶說, “沒想到大家非常支持, 一些年紀小的也要參加”。 村民明知沒有報酬, 但還是踴躍報名參加, 包括一些離任村幹部、退休回鄉居住的幹部職工, 還有老黨員等, 最後只好把人數控制在40人。

行動:一天巡2次, 一次一個小時

隊長鄒圓根常跟隊員講, 老年義務護路隊的任務是維護鐵路和村民的安全, 積極調解鐵路沿線或鐵路周邊的涉鐵矛盾糾紛。

去年的10月15日, 護路隊員鄒海仔發現一棵碗口粗的小樹被風攔腰折斷倒在鐵路柵欄上, 擔心影響列車行駛安全, 他及時把樹移走,

並上報情況。

十餘年來, 他們堅持義務維護鐵路安全運行, 分小組每天輪流上崗執勤, 在鐵路沿線進行巡邏, 嚴防耕牛侵線放牧和行人上道。 一天兩次, 每次來回巡邏要走上約一個小時。 在節假日、雙休日、汛期、寒暑假等還要不定時巡邏。

他們還向過往群眾散發宣傳單, 宣講鐵路護路知識, 進村小組、入校園, 開展愛路護路宣傳教育, 為維護村裡鐵路治安和社會治安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2006年、2007年、2008年, 這支隊伍榮獲“全國先進護路集體”稱號。

堅持:“做了, 就要盡心盡力做好”

這條3000米長的路, 他們一直堅持走了18年。 18年來, 隨著鐵路設施的不斷完善, 鐵路兩側已架起了兩重1.8米高的護欄。 並且, 隨著村民的鐵路安全意識的提高, 護路難度減輕不少。

18年來, 隊員也換了一批又一批, 由於年齡和各方面因素, 隊伍已經從原來的40人變成了現在的6人, 但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一直延續著。

鄒海仔說:“參加護路隊不圖別的, 護路的目的就是要守護老百姓的平安, 既然做了, 就要盡心盡力做好”。 18年來, 老年義務護路隊員們就像鋼軌下的道砟一樣, 守護著京九鐵路大動脈的安全暢通。 京九鐵路也真正成為了帶動峽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幸福線”!

■ 特約通訊員肖雪強/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