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舊衣物回收不能成為“愛心糊塗賬”

每逢換季, 大家多多少少都會為整理出的大堆舊衣物犯愁, 丟掉可惜, 留著又無處安放。 近年來, 一些社區內陸續出現了舊衣物回收箱的身影。 有市民認為舊衣服終於有了“變廢為寶”的好去處, 但也有人擔心有些衣服會回流市場。

筆者居住的社區也有舊衣物回收箱, 記得第一次看到的時候, 心生欣慰:想不到公益活動已經細化到這個地步, 並且自己隨時隨地就能參與進去;舊衣物回收箱的出現, 既讓捐贈者獻了一份愛心, 踐行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也讓受助者得到切實的幫扶救助。

後來仔細一想,

正如一些市民的擔心, 部分回收箱上的資訊過於簡單, 沒有任何的權威背書, 衣物一旦進入回收箱之後, 一切流程真正就是“暗箱操作”, 甚至連回收箱所屬什麼企業或組織都不知道, 遑論捐贈的衣物會不會真正到受助者手中。 再鑒於過往的一些媒體報導, 難免讓人心生疑慮, 這究竟是一場高尚的公益活動, 還是一種寄食在公益慈善之上的“蛀蟲行為”?

人們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 主要是舊衣物回收從頭至尾都是一筆“糊塗賬”。 部分設置舊衣物回收箱的企業或組織, 打著公益慈善的旗號, 呼籲人們積極獻愛心, 從而給人一種只要把衣物放進回收箱, 自己就是獻愛心, 且期待自己的愛心得到相應的善心回饋。

但他們沒有告訴人們, 什麼是公益捐贈、什麼又是商業捐贈, 更沒有講清舊衣物從回收箱到受助者手中, 中間還需要經過分揀、消毒、清洗、整燙、包裝、貼標等多道工序, 以及支付不菲的交通運輸成本。 而在經過多次挑選之後, 大多數舊衣物其實並不適合捐贈。

由此可見, 縱使有些衣服會回流市場, 只要經得起“程式正義”的考量, 也不是不可以。 在一切不公開、不透明的語境之下, 再加上法規的缺位, 比如在《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中, 舊衣物依然不在規定的“再生資源”之列, 也沒有對舊衣物回收模式作出引導性規定, 因此也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 舊衣物回收基本上處於野蠻生長狀態。

如此一來也就好理解舊衣物回收過程中所出現的種種亂象,

無論是舊衣物回收公益活動虎頭蛇尾, 最後因無人管理而成為存放舊衣物的垃圾箱, 還是一些企業掛羊頭賣狗肉, 打著公益牌子謀取非法收入, 消費人們愛心、稀釋社會信任, 諸如此類, 很難說不是一種必然結果。

不能讓舊衣物回收成為一筆“愛心糊塗賬”, 歸根到底還是要完善法律法規, 讓捐贈者、企業或公益組織、政府部門以及受助者, 在舊衣物回收的鏈條中有一個精准的定位, 權責明確、對等, 才會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春城晚報評論員 劉孫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