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昆明:以南博與昆交為支點 撬動區域經濟發展

昆明資訊港訊一個展會, 見證一座城市的繁華與榮光。 1993年8月, 首屆中國昆明出口商品交易會如約而至。 25年來, 它持續牽動著昆明人的神經, 吸引著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關注目光。

一個展會, 彙集各界精英的智慧與擔當。 2013年6月, 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與第21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昆明合併舉辦, 從此, “親誠惠容、合作共贏”成為與會各方人士共識。

以夢為馬, 可以不負韶華;以展會為支點, 可以撬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予以重點培育的大型展會, 南博會已成為中國全面深化與南亞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多邊外交、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載體和“一帶一路”建設中多領域、多層次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多邊外交

高朋滿座敘情誼

2017年12月12日, 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 第5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5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第5屆南博會暨第25屆昆交會)推介會如期舉行。 除商務部、外交部及雲南省政府有關領導外, 出席此次推介會的還有巴基斯坦、孟加拉、馬爾地夫、斯里蘭卡、羅馬尼亞等2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駐華外交官。

推介會上,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這樣說:巴基斯坦一直積極參與南博會和昆交會, 且參與規模每年都在擴大, 巴基斯坦出口商和參展商將積極參與第5屆南博會暨第25屆昆交會。

“長期以來, 南博會都是重要的交流平臺, 在推動雙邊、多邊貿易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斯里蘭卡駐華大使卡魯納塞納·科迪圖瓦庫表示, 斯里蘭卡非常重視這一平臺, 自首屆南博會舉辦以來, 每次都會派出高級別代表團來訪, 並希望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

推介會上的高朋滿座不過是南博會多邊外交平臺的一個縮影。 以2016年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為例, 共吸引了五大洲89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元部級官員和23位地方省級官員、9位駐華大使、12位元總領事及有關國際組織代表出席大會。 會議期間, 馬爾地夫總統特使、人民議會議長馬斯赫直言, 南亞各國積極參與南博會, 證明南亞與中國合作有無數的機會,

南博會將有助於彙集各方力量, 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借助南博會, 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命運共同體正在雲南落地生根。 ”在省社科院副院長陳利君看來, 南博會自2013年舉辦以來, 影響力不斷擴大,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透過南博會瞭解雲南、瞭解昆明, 昆明的國際知名度和城市品牌影響力也在逐年提升。

經貿合作

芝麻開花節節高

為了讓南博會展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主辦方一直致力於加強展會的專業性。 2016年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 南亞館從1個增至2個, 東盟館繼續保持2個;新設國際產能合作館、資訊化及資訊產業館;新設旅遊產業館、製造業館和高原特色農業館等。

按照計畫, 今年第5屆南博會暨第25屆昆交會將設置2個南亞館、2個東南亞館、2個境外館, 共計19個展館, 展會層次進一步提升, 規模進一步擴大, 內容進一步豐富。

“如果將‘國際味兒的週末集市+賺吆喝’的階段視作1.0時代, 那麼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舉辦的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顯然已經進入‘區域性專業展會+賺客源’的2.0時代。 ”一位長期關注南博會的資深媒體人這樣說。

展會規模逐年擴大的背後, 是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貿易額的持續提升。 統計顯示, 2017年前10月, 中國與南亞國家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028.3億美元, 同比增長13.9%。 南亞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場之一, 截至2017年10月, 累計簽署合作金額1926.1億美元, 營業額1319.7億美元。 此外, 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已從2010年的552億美元升至2017年的5148億美元。

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東盟最大的交易夥伴, 東盟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交易夥伴, 雙向直接投資總額接近2000億美元。

來自昆明海關的統計也顯示, 今年前兩月, 雲南省一般貿易進出口183.1億元, 占同期全省外貿額比重的66.9%。 雲南與東盟實現貿易額140.8億元, 增長19.6%, 其中對緬甸、越南、老撾進出口分別為78.1億元、37.1億元和8.5億元, 是全省對東盟前三大貿易國。

“南博會是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合作的橋樑和紐帶, 借助南博會, 雲南和周邊國家達成了很多行業協議和合作共識, 雙邊經貿往來日益頻繁。 ”陳利君說, 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貿易額逐年在遞增, 老撾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保山市騰沖-曼德勒繆達經濟貿易合作區等已成為跨區域經貿合作的代表性專案。

人文交流

民心相通促合作

相對於多邊外交、經貿合作而言,南博會在促進人文交流方面發揮著更為顯而易見的作用。

同樣以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為例,展會期間,同期舉辦了2016年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包括中國·南亞東南亞作家昆明論壇、第七屆湄公河文學獎頒獎典禮等7項人文交流活動,涉及文學、表演、美術、書法、攝影等藝術門類,該活動已成為區域性、國際性的人文藝術交流合作平臺,也顯示出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正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南博會是中國和南亞國家開展整體性互利合作的主要管道和大型平臺,也是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經貿、文化、科技合作的重要橋樑。”在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副秘書長王國平看來,雲南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作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更多的國際組織和企業將洞察南博會和雲南蘊藏的巨大潛力和無限商機,不斷推進政策溝通、設施連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前進。

與此同時,《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實施綱要(2017—2030)》也明確提出,全方位推進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及地區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教育、衛生、體育、旅遊、文化產業、智庫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強民間人文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和文明程度,將昆明建設成為文化交流活躍、文化貿易繁榮、文化合作密切的區域性國際人文交流中心。

“一個城市要發展就必須彙集人流、彙集資訊、彙集資金、彙集商品,通過大型展會可以聚集這些要素,南博會對於昆明這座城市而言至關重要。”市社科院研究員尹峻表示,昆明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可以借助南博會走向世界,從而讓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形象更加豐滿和立體。

尹峻還建議,在南博會舉辦期間應該精准地運用大資料分析方法,抓住國內外客商的訴求,因需施策找到傳播昆明城市形象、提升昆明活力的載體,有效提升昆明的美譽度,讓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人文交流

民心相通促合作

相對於多邊外交、經貿合作而言,南博會在促進人文交流方面發揮著更為顯而易見的作用。

同樣以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為例,展會期間,同期舉辦了2016年中國·南亞東南亞藝術周,包括中國·南亞東南亞作家昆明論壇、第七屆湄公河文學獎頒獎典禮等7項人文交流活動,涉及文學、表演、美術、書法、攝影等藝術門類,該活動已成為區域性、國際性的人文藝術交流合作平臺,也顯示出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正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南博會是中國和南亞國家開展整體性互利合作的主要管道和大型平臺,也是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經貿、文化、科技合作的重要橋樑。”在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副秘書長王國平看來,雲南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作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更多的國際組織和企業將洞察南博會和雲南蘊藏的巨大潛力和無限商機,不斷推進政策溝通、設施連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前進。

與此同時,《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實施綱要(2017—2030)》也明確提出,全方位推進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及地區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教育、衛生、體育、旅遊、文化產業、智庫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強民間人文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和文明程度,將昆明建設成為文化交流活躍、文化貿易繁榮、文化合作密切的區域性國際人文交流中心。

“一個城市要發展就必須彙集人流、彙集資訊、彙集資金、彙集商品,通過大型展會可以聚集這些要素,南博會對於昆明這座城市而言至關重要。”市社科院研究員尹峻表示,昆明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可以借助南博會走向世界,從而讓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形象更加豐滿和立體。

尹峻還建議,在南博會舉辦期間應該精准地運用大資料分析方法,抓住國內外客商的訴求,因需施策找到傳播昆明城市形象、提升昆明活力的載體,有效提升昆明的美譽度,讓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