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尋甸120個特困村新房新路新面貌

昆明資訊港訊“我們大滴水村雖然屬於高寒山區, 但土地多、水資源豐富, 春天有大量香椿、魚腥草、蜂蜜, 夏天有洋芋、蘿蔔, 秋天有苦蕎、蔬菜, 冬天有油菜籽, 鄉親們一年四季都有土特產賣。 但以前受限於盤山土石路, 運輸成本很高。 去年4公里通村路全部硬化後大不一樣啦, 46戶群眾的D級土木危房也重建成穩固新房, 往後的日子大家越來越有盼頭和動力。 ”站在小橋流水穿村過、白牆板房立兩旁的尋甸塘子街道團結社區大滴水村休憩涼亭邊, 社區黨總支書記湯柄祥侃侃而談, 感激受益於去年尋甸脫貧摘帽特困村全面改造及美麗鄉村整村提升工程,

大滴水村迎來翻天覆地的巨變。

4公里盤山硬化路通達大滴水村組, 2.8公里村內硬化路修到每家每戶新建板房門前, 從村頭縱貫到村尾的兩公里多小排水溝改造為有4座小橋和遍佈垂柳的景觀清流……海拔2230米的高寒山村大滴水, 曾經雨天出村土石路濕滑難行村民不敢走, 老房子地基滲水成D級危房, 村莊環境雜亂無序。 在去年尋甸特困村全面改造及美麗鄉村整村提升工程啟動, 199.5萬元專項資金注入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後, 已然發生了蛻變。

村民楊卜地家在今年春節前搬進了113平方米的敞亮新房, 家中家電、沙發、廚房、衛生間一應俱全, 27歲的兒子上月娶回了新媳婦, 一家人憧憬著往後有滋有味的新生活:“現在下山路好走,

今年打算買張麵包車, 去哪裡都方便, 也能在第一時間把洋芋、苦蕎、蜂蜜, 還有豬、羊、雞拉出去賣。 ”大滴水村人居環境及群眾生活的質變, 讓他們已經在設想依託緊鄰水草窪水庫的秀美風光, 打造露營休閒康體和自行車環線特色鄉村旅遊目的地。

據瞭解, 從去年6月30日開始, 如同大滴水村的特困自熱村改造及美麗鄉村整村提升工程, 在尋甸縣120個特困自然村中全面開工建設, 從住房、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全方位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 提升工程由各鄉鎮(街道)統規統建, 結合各地民族特色、自然條件和歷史風貌, 以“一村一規劃、一村一方案”的方式統一組織實施。 同時,

配套實施自然村通水、通電、道路硬化、集中排汙、垃圾焚燒爐或垃圾池、外觀風貌等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過程中, 各鄉鎮(街道)分別成立120個美麗鄉村整村提升工程建設領導小組, 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 結合實施方案責任細化到人確立責任、制定措施, 確保工程建設保質保量。 同時, 嚴格執行專項資金專戶管理的專案規定, 適時跟蹤問效, 強化績效考評和資訊監督, 把好專項扶貧資金投向, 確保資金安全使用和效益最大化。 尋甸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通過在120個特困自然村實施美麗鄉村整村提升工程, 讓群眾有安全穩固住房、走上通村硬化路, 保持村莊環境整潔衛生, 改變村莊髒亂差及破敗舊貌, 為群眾營造出安居樂業的環境,
並引導群眾產生脫貧增收的內生動力, 攜手共建美好新家園。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