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18大促蘇寧物流大練兵:指引物流變革三大方向

作者:龔進輝

剛剛落幕的蘇甯易購418大促表現搶眼, 除了宏觀的資料增長, 當天上午11點39分, 整體銷售額突破2017年418全天, 截至當天18時,

全管道同比增長156%, 軟實力的提升更為喜人, 比如極物、無人店等新業態受到追捧。

今年蘇寧418大促主題為“新電器生活”, 被譽為“家電3C雙11”, 不僅可以鞏固蘇寧在家電3C領域的領先優勢, 也代表其圍繞“家”場景進行整體運營邁出重要一步。 要知道, 家電是藝術, 更代表生活方式。

眾所周知, 每一次大促絕不是讓利消費者那麼簡單, 而是供應鏈、物流、金融、技術、服務等環節協同作戰。 其中, 物流的重要性愈發突出, 變革壓力也越來越緊迫。 透過蘇寧418大促, 不僅看到蘇甯物流進步神速, 也指引了行業前進方向:更快更智慧更環保。

一、更快:去中心化物流模式

時至今日, 快仍然是衡量物流實力的一個重要且直觀的指標, 蘇寧418、天貓雙11都格外重視首單配送時效。 18日淩晨, 僅用時11分37秒, 蘇甯418首單便送到重慶90後小張手中, 讓她驚訝不已, 心儀已久的櫻桃機械鍵盤到手後, 還能在睡覺前喊老鐵開黑。

或許你會說, 在物流整體提速的大背景下, 蘇甯418首單用時11分37秒含金量並不高, 而且對比天貓大促首單配送時效優勢並不明顯。

其實不然, 首單比快意義不大, 任何玩家都不可能與第二名拉開明顯差距, 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首單飛速送達背後的邏輯。

據蘇寧官方介紹, 針對418大促, 蘇寧全國倉庫尤其是門店倉通過大資料預測, 對爆款商品提前做好充足備貨, 使用者訂單一旦生成, 後臺接到指令後即可安排距離使用者最近的門店倉發貨。 家住翠雲社區的小張, 系統自動鎖定重慶尋源中心庫發貨, 於是就有了“空投”一樣的包裹速度。

不難看出, 蘇寧官方劃的重點是門店倉, 即快速完成首單的秘訣是基於資料驅動的就近門店發貨。 換言之, 蘇甯將蘇寧雲店、生活廣場店、蘇寧小店、蘇寧手機專營店、易購直營店等各種線下門店定位為小型物流中心,

集倉儲、小型配送站、自提點等功能於一體, 其計畫在現有4000多家門店基礎上, 未來3年建設2萬家門店, 屆時小型物流中心的數量將擴容數倍, 這是京東所不具備的優勢。

在我看來, 門店倉發貨背後是去中心化物流模式, 最大優勢是離消費者更近, 省去商品中轉、運輸等中間環節, 物流作業更簡潔高效, 快遞進入“分鐘級配送”時代。 事實上, 智慧零售時代, 門店倉發貨不僅服務于首單配送, 而且將常態化運作, 眼看蘇寧嘗到甜頭, 阿裡也積極展開佈局。

除了主打3公里30分鐘配送的盒馬鮮生加速開店步伐, 天價收購而來的餓了麼也是阿裡打造去中心化物流模式的一張王牌, 其搭建的即時物流眾包平臺蜂鳥使98%的訂單在30分鐘內配送完畢。

阿裡將這一高價值基礎設施納入新零售版圖, 有利於深挖社區消費的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 蘇甯418首單花落地處西部的重慶, 本身就是實力不俗的表現。 要知道, 東部快不叫快, 西部快才叫快, 城市快不叫快, 農村快才叫快。 隨著門店倉發貨品類、覆蓋範圍的逐漸擴大, 有朝一日大促首單出現在農村也並不稀奇。

二、更智能:打造智慧物流體系

除了把快做到極致,智慧化也是蘇寧物流服務418大促的一大亮點,無人快遞車和智慧型機器人倉投入使用,黑科技範十足。

蘇寧418期間,萌萌噠的“臥龍一號”無人快遞車亮相南京濱江一號社區,無需人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僅能避讓行人和車輛、給“同伴”讓路,還能乘電梯、叫門,堪稱末端配送的一股清流。濟南倉是蘇寧物流繼上海之後建設的全國第二個智慧型機器人倉,主要承接快銷品揀選,實現一端貨物上架一端揀選出庫,大幅提升倉庫運轉效率:10分鐘出庫,每日揀選量突破1萬單。

未來,“臥龍一號”這一無人技術與快遞配送場景進行深度融合的典範,將在更多社區試點,正式加入配送行列指日可待。濟南倉與上海倉相呼應,使蘇寧物流在華東地區的自動化倉儲協同效應進一步凸顯,其在合肥、福州、深圳、鄭州、重慶等城市也已啟動機器人倉庫建設,全國最大機器人倉儲網路正逐步成形。

事實上,用技術賦能物流產業的各個環節早已成為業內共識。過去,物流被稱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靠人海戰術來助力電商走向繁榮,而人力成本的增加導致物流企業不可能同比例擴大快遞員規模,以適應電商的蓬勃發展。去年全國快遞單量突破400億件大關,馬雲預測最快6、7年實現日均10億個包裹並未危言聳聽,這對物流企業無疑是巨大挑戰,擁抱智慧化是唯一出路。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成熟,可廣泛應用于物流全產業鏈,包括倉儲、幹線運輸、末端配送等場景,蘇寧、菜鳥走在行業前列。去年8月,蘇寧物流提出未來3年建構以資料和無人為中心覆蓋大資料、倉儲機器人、自動駕駛等形態的兩大智慧生態,探索未來物流新模式。2個月後,蘇甯開通江浙多條無人機鎮到村配送線,緩解農村地區物流配送壓力。

在“臥龍一號”圈粉的同時,無獨有偶,菜鳥公開了一段自主研發的物流無人車小G plus路測實況影像,並定下了年內商用量產無人車的小目標,將進一步強化末端配送能力。同時,菜鳥下一步將研發無人駕駛的物流卡車,並啟動大規模招兵買馬,野心著實不小。

可以預見的是,致力於降本增效、改善體驗的各種黑科技,將使物流產業改頭換面,技術滯後、人員管理難、利潤微薄等難題迎刃而解,有望成為智慧零售時代一張靚麗的名片。

三、更環保:減少過度包裝、迴圈使用

事實上,這並非蘇寧物流首次為推動綠色物流落地提供有效且易操作的方案。去年10月,其推出的共用快遞盒不僅成為央視、人民日報等央媒常客,而且拿獎拿到手軟。共用快遞盒主打100%回收再迴圈,一方面有效迴圈使用60次以上,成品單次使用價格比紙箱低30%以上;另一方面迴圈回收系統設計頗為人性化,實現了入倉、分揀、包裝、配送、回收的全流程線上。

在我看來,隨著我國快遞規模不斷擴大,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日益突出,綠色環保是個再三強調也不為過的重要議題,需要電商平臺、商家、消費者、物流企業等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共同朝快遞包裝減量化生產和迴圈使用兩大方向努力。

先說快遞包裝減量化生產,造成快遞包裝垃圾氾濫的“元兇”不是別的,正是消費者習以為常的過度包裝,很多快遞包裝往往是“裡三層外三層”,帶來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顯而易見,污染矛頭大多指向塑膠袋和膠帶。考慮到過度包裝與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不符,與綠色發展理念相悖,因此業內人士呼籲:是時候來一場快遞包裝革命,將快遞包裝綠色化進行到底。

再說迴圈使用,我國快遞包裝回收率低於10%,與歐美國家90%以上的紙箱利用率存在較大差距。除了與透明膠帶的濫用導致紙箱與膠帶很難分離有關,回收體系不健全也是一大因素,尤其是逆向物流流程複雜。電商物流屬於正向物流,商品依次經過電商—快遞公司—分撥中心—配送點—快遞小哥,最後送到消費者手中,而快遞箱回收迴圈則需逆向物流,人員佈局、快遞箱聯網調配增加企業工作難度。

因此,蘇寧物流先後發力共用快遞盒、自動化氣泡包裝,成為綠色物流的踐行者、推動者。當然,菜鳥等重量級玩家也在積極行動,其於2016年6月聯合32家中國及全球合作夥伴啟動“綠動計畫”,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為100%可降解綠色包材。

結語

蘇寧418不僅是蘇寧物流練兵的大好時機,通過消化激增的訂單獲得成長,刷新服務品質和效率,才得以創造投訴率常年“墊底”的佳績,也是其探索物流變革的試驗田,為行業貢獻更快更智慧更環保的解決方案,這也是蘇寧物流升級為蘇寧八大產業集團之一的重要原因。要知道,智慧零售時代,只有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路、構建科技型物流企業,才能連接商業零售生態。

二、更智能:打造智慧物流體系

除了把快做到極致,智慧化也是蘇寧物流服務418大促的一大亮點,無人快遞車和智慧型機器人倉投入使用,黑科技範十足。

蘇寧418期間,萌萌噠的“臥龍一號”無人快遞車亮相南京濱江一號社區,無需人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僅能避讓行人和車輛、給“同伴”讓路,還能乘電梯、叫門,堪稱末端配送的一股清流。濟南倉是蘇寧物流繼上海之後建設的全國第二個智慧型機器人倉,主要承接快銷品揀選,實現一端貨物上架一端揀選出庫,大幅提升倉庫運轉效率:10分鐘出庫,每日揀選量突破1萬單。

未來,“臥龍一號”這一無人技術與快遞配送場景進行深度融合的典範,將在更多社區試點,正式加入配送行列指日可待。濟南倉與上海倉相呼應,使蘇寧物流在華東地區的自動化倉儲協同效應進一步凸顯,其在合肥、福州、深圳、鄭州、重慶等城市也已啟動機器人倉庫建設,全國最大機器人倉儲網路正逐步成形。

事實上,用技術賦能物流產業的各個環節早已成為業內共識。過去,物流被稱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靠人海戰術來助力電商走向繁榮,而人力成本的增加導致物流企業不可能同比例擴大快遞員規模,以適應電商的蓬勃發展。去年全國快遞單量突破400億件大關,馬雲預測最快6、7年實現日均10億個包裹並未危言聳聽,這對物流企業無疑是巨大挑戰,擁抱智慧化是唯一出路。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成熟,可廣泛應用于物流全產業鏈,包括倉儲、幹線運輸、末端配送等場景,蘇寧、菜鳥走在行業前列。去年8月,蘇寧物流提出未來3年建構以資料和無人為中心覆蓋大資料、倉儲機器人、自動駕駛等形態的兩大智慧生態,探索未來物流新模式。2個月後,蘇甯開通江浙多條無人機鎮到村配送線,緩解農村地區物流配送壓力。

在“臥龍一號”圈粉的同時,無獨有偶,菜鳥公開了一段自主研發的物流無人車小G plus路測實況影像,並定下了年內商用量產無人車的小目標,將進一步強化末端配送能力。同時,菜鳥下一步將研發無人駕駛的物流卡車,並啟動大規模招兵買馬,野心著實不小。

可以預見的是,致力於降本增效、改善體驗的各種黑科技,將使物流產業改頭換面,技術滯後、人員管理難、利潤微薄等難題迎刃而解,有望成為智慧零售時代一張靚麗的名片。

三、更環保:減少過度包裝、迴圈使用

事實上,這並非蘇寧物流首次為推動綠色物流落地提供有效且易操作的方案。去年10月,其推出的共用快遞盒不僅成為央視、人民日報等央媒常客,而且拿獎拿到手軟。共用快遞盒主打100%回收再迴圈,一方面有效迴圈使用60次以上,成品單次使用價格比紙箱低30%以上;另一方面迴圈回收系統設計頗為人性化,實現了入倉、分揀、包裝、配送、回收的全流程線上。

在我看來,隨著我國快遞規模不斷擴大,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日益突出,綠色環保是個再三強調也不為過的重要議題,需要電商平臺、商家、消費者、物流企業等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共同朝快遞包裝減量化生產和迴圈使用兩大方向努力。

先說快遞包裝減量化生產,造成快遞包裝垃圾氾濫的“元兇”不是別的,正是消費者習以為常的過度包裝,很多快遞包裝往往是“裡三層外三層”,帶來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顯而易見,污染矛頭大多指向塑膠袋和膠帶。考慮到過度包裝與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不符,與綠色發展理念相悖,因此業內人士呼籲:是時候來一場快遞包裝革命,將快遞包裝綠色化進行到底。

再說迴圈使用,我國快遞包裝回收率低於10%,與歐美國家90%以上的紙箱利用率存在較大差距。除了與透明膠帶的濫用導致紙箱與膠帶很難分離有關,回收體系不健全也是一大因素,尤其是逆向物流流程複雜。電商物流屬於正向物流,商品依次經過電商—快遞公司—分撥中心—配送點—快遞小哥,最後送到消費者手中,而快遞箱回收迴圈則需逆向物流,人員佈局、快遞箱聯網調配增加企業工作難度。

因此,蘇寧物流先後發力共用快遞盒、自動化氣泡包裝,成為綠色物流的踐行者、推動者。當然,菜鳥等重量級玩家也在積極行動,其於2016年6月聯合32家中國及全球合作夥伴啟動“綠動計畫”,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為100%可降解綠色包材。

結語

蘇寧418不僅是蘇寧物流練兵的大好時機,通過消化激增的訂單獲得成長,刷新服務品質和效率,才得以創造投訴率常年“墊底”的佳績,也是其探索物流變革的試驗田,為行業貢獻更快更智慧更環保的解決方案,這也是蘇寧物流升級為蘇寧八大產業集團之一的重要原因。要知道,智慧零售時代,只有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路、構建科技型物流企業,才能連接商業零售生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