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閒置地變養牛場 萬綠湖畔建茶莊

聯新村的養牛場。

聯新村的蚯蚓場。

羅洞村

茶葉基地。

養牛、養蚯蚓、建沼池、產腐竹, 大規模種植無公害蔬菜、茶樹、大蒜……筆者近期在河源貧困農村瞭解到,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 當地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 通過村企合作, 充分調動廣大貧困戶的積極性, 帶動貧困戶穩定預脫貧、持續致富。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蔣才虎 通訊員 程學勇 劉偉東 謝鑫

龍川聯新村:肉牛養殖市場化三方合作成立公司

龍川縣老隆鎮聯新村地處老隆鎮東北角, 離縣城約13公里, 環境優美, 空氣清新, 林地面積15000畝, 耕地面積2800畝。 目前村內尚無工業專案。 全村總人口2008人, 常住人口約1023人, 村民收入主要來自外出務工和家庭種養。 2015年, 村集體收入僅2萬元, 村民年均可支配收入7036元。

按省委、省政府及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安排, 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和河源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對聯新村實施精准幫扶。

幫扶駐村工作隊十分重視前期調研, 駐村第一書記葉小凡介紹, 駐村幹部與村民開討論會不少於30次, 考察學習了不少於10個地方。 他們在走訪比較種植獼猴桃、百香果、樹葡萄, 養殖中華鱘、中華草龜, 光伏發電等項目後, 一致認為:聯新村最大的優勢在於閒置耕地多, 山林資源豐富, 交通便利, 更適合養肉牛。 肉牛體型碩大, 抵抗力強, 牛肉價格較穩定, 且附近一兩百公里內都沒有高品種肉牛。 工作隊組織村兩委幹部到氣候與龍川相近的廣西博白、橫縣、靈山考察, 深入當地的肉牛養殖場地瞭解他們的養殖和銷售情況,

最終決定學廣西的做法, 養西門塔爾肉牛。 選好路, 起好步, 創建特色, 打造品牌, 工作隊與村兩委幹部商量後確定了方向。

為保證肉牛養殖項目市場化、可持續發展, 須引進市場主體、社會資金。 工作隊、村兩委幹部與產地在龍川的廣東紐恩泰科技有限公司經過6輪談判, 最終談定:紐恩泰科技有限公司出資90萬元, 占總股本的45%;聯新村合作社帶頭人出資20萬元, 占總股本的10%;扶貧資金90萬元, 占總股本的45%。 三方合作成立的公司——龍川紐恩泰畜牧養殖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開展各項工作。

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以人均7000元產業幫扶資金入股公司, 目前, 聯新村有99人入股項目。 公司每年按不低於股本的10%分紅,

2017年分紅已經支付。 經老隆鎮政府統籌安排, 公司從2018年1月吸收了老隆村、官坑村等7個自然村的分散貧困戶的產業幫扶資金入資, 接受分散貧困戶產業幫扶資金近60萬元。

公司資金使用監管協議明確規定:紐恩泰科技公司股權收益外的合作社帶頭人資金和扶貧資金的股權收益, 在2020年12月前, 作為貧困戶脫貧補充資金, 優先保障貧困戶脫貧;2020年12月後, 收益的50%歸聯新村委會作集體收入, 另有50%歸聯新村扶貧教育基金會, 貧困戶產業幫扶資金足額移交貧困戶。

紐恩泰畜牧養殖公司預計總投資900萬元。 專案第一批肉牛於2017年10月1日入欄, 目前長勢良好, 計畫今年5月出產第一批25頭肉牛, 總產值超過50萬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為延伸產業鏈,提升經濟效益,達到零污染、零排放目標,養殖公司還充分利用牛糞,引進養殖“太平二號”蚯蚓。目前,蚯蚓養殖基地引進種苗1700斤,預計4月底出產第一批蚯蚓。

東源雙田村和紫金新莊村

羅洞村:引種優良茶葉開展產業化經營

東源縣新港鎮雙田村充分利用地處萬綠湖畔山清水秀空氣優的獨特優勢,選擇與東源萬綠印象茶葉專業合作社合作,整合村裡土地、技術、資金、人力資源,合建茶葉基地,引種390畝優良茶葉,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方式帶動農戶開展產業化經營,解決了300多名農民的就業問題,幫助70多戶貧困戶脫貧。

如今,雙田茶葉基地每年可為雙田村民帶來30多萬元的純收入,雙田村的30多戶貧困戶近100個勞動力,通過採摘、加工茶葉和參與茶園日常管理等,每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原先只能靠種水稻、打零工勉強養家糊口,每月只有七八天零工可打。”紫金縣龍窩鎮羅洞村村民黃縣中感慨地說起近一年的變化:家裡老少5人在扶貧幹部和專業公司駐村扶貧企業的帶動下,激發了做事熱情,如今自種3畝多茶葉、2畝多紫薯,全家每年有五六萬元的可支配收入。

紫金縣紫城鎮新莊村與黃縣中所在的羅洞村一樣,選擇與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擁有“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的紫金縣金山茶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兩村在各自的茶葉基地種植優良茶葉共320畝,合用20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房及30多台(套)加工設備,共安置200多位農民就業,扶持50多戶貧困戶走上脫貧道路。

由於有了茶園、茶廠等,2017年羅洞村集體收入28.5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9300元。更令人欣喜的是:羅洞村集體經濟還可持續發展,村民已穩定預脫貧並邁上奔康大道。

新莊村、羅洞村的成功做法,引得周邊上莊、黃花、璜坑等村紛紛效仿,金山茶業公司的優良品種、先進技術等輻射周邊1500畝茶園。

近些年來,金山茶業公司還與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合作,為新莊村、羅洞村等地包括貧困戶在內的農戶,舉辦約30場茶葉種植、加工技能培訓課,組織村民20多人次參加職業技能考核,其中多人被評為“技術能手”“科技帶頭人”——當地農戶有了這些土生土長的帶頭人引領,脫貧信心日益高漲。

連平柘陂村:河源火蒜品質好籌建黑蒜深加工園區

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大蒜種植示範基地裡,兩台耙田機轟隆隆來回作業,駐村扶貧工作人員、村兩委幹部在田間地頭丈量劃定基地界線。自開展精准扶貧工作以來,駐柘陂村工作隊認定,扶助鄉親脫貧,要選擇既有當地傳統特色,又能持續穩定產生經濟效益,而且是貧困戶會幹、肯幹的產業。

忠信鎮一帶,種蒜歷史悠久,大部分村民都具有豐富的種植經驗,村民們冬季種得最多的作物就是大蒜。忠信大蒜味道濃郁,含油量高,膠質豐富,經烘房煙熏後變成金黃色,被稱為“河源火蒜”。河源火蒜品質好,儲存期長,適合長途運輸銷售,不但銷往珠三角,還遠銷西歐和東南亞。忠信蒜可與水稻、花生輪番耕種,種植管理成本低,1畝田只需約100公斤蒜種,便可產濕蒜1000公斤左右,每畝能帶來7500—10000元的收益。

為推動柘陂村的大蒜種植專案,對口幫扶單位深圳市南山區政法委、人力資源局和城市更新局研究決定自籌首期種植資金35萬元,幫助有勞動能力的54戶共206名貧困人口種大蒜,按人均三分地計算,每畝發放蒜種100公斤、補助400元肥料、預提種蒜獎勵金500元。

駐村工作隊帶領村民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劃定集中種植示範基地,修繕水利灌溉設施,開展火蒜種植技術培訓。2017年10月,7000公斤優質金山蒜種已全部播種下地,全村已種下80畝大蒜。

為提高大蒜的附加值,工作隊張羅相關企業落戶連平工業園,籌建黑蒜深加工園區,研發大蒜精油、蒜油軟膠囊、調味料等市場效益顯著的產品。預計年產300噸黑蒜,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利潤450萬元。收購大蒜和深加工利潤分紅能穩定帶動全村貧困戶預脫貧,助力河源火蒜重振輝煌。

為延伸產業鏈,提升經濟效益,達到零污染、零排放目標,養殖公司還充分利用牛糞,引進養殖“太平二號”蚯蚓。目前,蚯蚓養殖基地引進種苗1700斤,預計4月底出產第一批蚯蚓。

東源雙田村和紫金新莊村

羅洞村:引種優良茶葉開展產業化經營

東源縣新港鎮雙田村充分利用地處萬綠湖畔山清水秀空氣優的獨特優勢,選擇與東源萬綠印象茶葉專業合作社合作,整合村裡土地、技術、資金、人力資源,合建茶葉基地,引種390畝優良茶葉,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方式帶動農戶開展產業化經營,解決了300多名農民的就業問題,幫助70多戶貧困戶脫貧。

如今,雙田茶葉基地每年可為雙田村民帶來30多萬元的純收入,雙田村的30多戶貧困戶近100個勞動力,通過採摘、加工茶葉和參與茶園日常管理等,每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原先只能靠種水稻、打零工勉強養家糊口,每月只有七八天零工可打。”紫金縣龍窩鎮羅洞村村民黃縣中感慨地說起近一年的變化:家裡老少5人在扶貧幹部和專業公司駐村扶貧企業的帶動下,激發了做事熱情,如今自種3畝多茶葉、2畝多紫薯,全家每年有五六萬元的可支配收入。

紫金縣紫城鎮新莊村與黃縣中所在的羅洞村一樣,選擇與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擁有“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的紫金縣金山茶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兩村在各自的茶葉基地種植優良茶葉共320畝,合用20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房及30多台(套)加工設備,共安置200多位農民就業,扶持50多戶貧困戶走上脫貧道路。

由於有了茶園、茶廠等,2017年羅洞村集體收入28.5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9300元。更令人欣喜的是:羅洞村集體經濟還可持續發展,村民已穩定預脫貧並邁上奔康大道。

新莊村、羅洞村的成功做法,引得周邊上莊、黃花、璜坑等村紛紛效仿,金山茶業公司的優良品種、先進技術等輻射周邊1500畝茶園。

近些年來,金山茶業公司還與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合作,為新莊村、羅洞村等地包括貧困戶在內的農戶,舉辦約30場茶葉種植、加工技能培訓課,組織村民20多人次參加職業技能考核,其中多人被評為“技術能手”“科技帶頭人”——當地農戶有了這些土生土長的帶頭人引領,脫貧信心日益高漲。

連平柘陂村:河源火蒜品質好籌建黑蒜深加工園區

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大蒜種植示範基地裡,兩台耙田機轟隆隆來回作業,駐村扶貧工作人員、村兩委幹部在田間地頭丈量劃定基地界線。自開展精准扶貧工作以來,駐柘陂村工作隊認定,扶助鄉親脫貧,要選擇既有當地傳統特色,又能持續穩定產生經濟效益,而且是貧困戶會幹、肯幹的產業。

忠信鎮一帶,種蒜歷史悠久,大部分村民都具有豐富的種植經驗,村民們冬季種得最多的作物就是大蒜。忠信大蒜味道濃郁,含油量高,膠質豐富,經烘房煙熏後變成金黃色,被稱為“河源火蒜”。河源火蒜品質好,儲存期長,適合長途運輸銷售,不但銷往珠三角,還遠銷西歐和東南亞。忠信蒜可與水稻、花生輪番耕種,種植管理成本低,1畝田只需約100公斤蒜種,便可產濕蒜1000公斤左右,每畝能帶來7500—10000元的收益。

為推動柘陂村的大蒜種植專案,對口幫扶單位深圳市南山區政法委、人力資源局和城市更新局研究決定自籌首期種植資金35萬元,幫助有勞動能力的54戶共206名貧困人口種大蒜,按人均三分地計算,每畝發放蒜種100公斤、補助400元肥料、預提種蒜獎勵金500元。

駐村工作隊帶領村民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劃定集中種植示範基地,修繕水利灌溉設施,開展火蒜種植技術培訓。2017年10月,7000公斤優質金山蒜種已全部播種下地,全村已種下80畝大蒜。

為提高大蒜的附加值,工作隊張羅相關企業落戶連平工業園,籌建黑蒜深加工園區,研發大蒜精油、蒜油軟膠囊、調味料等市場效益顯著的產品。預計年產300噸黑蒜,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利潤450萬元。收購大蒜和深加工利潤分紅能穩定帶動全村貧困戶預脫貧,助力河源火蒜重振輝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