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從AI到睡眠:麻省理工學院和麻省總醫院用深度學習研究睡眠階段

失眠已經成為一項通病。

它難以治癒, 也很複雜, 因為研究起來就非常困難。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資料顯示, 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通常睡眠不足。 該中心將健康睡眠定義為每天七小時以上。

通常會通過在患者身上佩戴胸帶、鼻探針和腦部電極等傳統感測器, 來對患者進行睡眠模式監測。 這些令人不舒服的方式本身就會導致失眠, 使得收集的資料不具有代表性。

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好的睡眠, 麻省理工學院和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使用AI和類似Wi-Fi的信號來監測病人, 而無需佩戴任何感測器。

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與電腦科學教授兼校無線中心主任Dina Katabi表示:“我們對睡眠的瞭解還不夠深入, 因為我們無法持續監測睡眠狀況。 ”

該研究團隊成員包括Katabi、麻省總醫院睡眠醫學科負責人Matt Bianchi以及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與電腦科學教授Tommi Jaakkola,

他們共同撰寫了一篇論文來描述這項工作(LearningSleep Stages from Radio Signals: A Conditional Adversarial Architecture, 該論文的作者還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Mingmin Zhao和Shichao Yue)。

研究人員在臥室安裝了特殊的無線設備, 因此受監測人員可以在家中睡覺。 該設備收集從監測物件反射回來的信號, 並通過雲將資料發回給研究人員。

通過瞭解臥室內人員對射頻的影響方式, 並對脈搏、呼吸頻率和運動這些測量資料的分析, 研究人員可以確定不同的睡眠階段:輕度睡眠、深度睡眠、快速眼動或清醒狀態。

該研究採用一種被稱為“有條件的對抗性架構”(conditional adversarial architecture)的新型神經網路設計, 該架構會對射頻信號進行處理, 消除與睡眠無關的資訊, 並專注於與睡眠階段相關的重要資訊。 相較於以前只使用射頻信號對睡眠階段進行研究,

這種新的神經網路可使研究人員實現更高的精度。

麻省理工學院的無線研究中心將預測精度提高到了近 80%, 而之前使用射頻方法的預測精度為 64%。

快速處理大量資料

研究人員對25名人員在100個晚上的睡眠進行了研究, 每隔30秒進行一次睡眠標記, 並將用於訓練的資料與用於測試的資料互相分開。

其基於雲的服務可以遠端收集信號並運行演算法模型。 Katabi表示, 分析整夜睡眠只需幾秒鐘, 而且具有商業可行性。

“深度學習模型可以分析信號並明確分辨出人的睡眠階段。 ”她說道。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NVIDIA GPU進行模型訓練以及後端雲服務上的推理。 此外, 他們還使用了NVIDIA的cuDNN庫和TensorFlow深度學習框架。

研究意義

睡眠階段的研究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這種睡眠階段檢測技術可用于監測諸如抑鬱症等疾病, 因為抑鬱症患者會較早出現睡眠的REM(快速眼動)階段。 這也是製藥商關注的一個領域。

睡眠階段是阿爾茨海默症研究的重要方面, 特別是對人們能否進入深度睡眠及其相關影響的研究。 對於帕金森症患者的研究也是如此。

Katabi指出:“睡眠對帕金森症患者來說是一個問題, 因為它會對疾病的發展產生影響。 睡眠問題也可能是帕金森症的早期徵兆。 ”

該項研究還將可以顯示睡眠呼吸暫停的情況, 症狀表現為呼吸在睡眠期間受阻。 此外, 通過觀察睡眠模式的變化, 醫生還可以監測心臟病患者和多發性硬化症患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