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近平這些“金句”越來越“亮”

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 2016年4月19日, 習近平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 在這次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集中體現了習近平關於網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兩年來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實踐證明, 這篇講話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 是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重要遵循。

這篇講話, 習近平講了六大問題:

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

▲當今世界, 資訊化發展很快, 不進則退, 慢進亦退。 我們要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設, 強化資訊資源深度整合, 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資訊“大動脈”。

▲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 加快資訊化服務普及, 降低應用成本, 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 讓億萬人民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更好用資訊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管道、輔助科學決策。

當今世界, 資訊革命風起雲湧, 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空間和獲取公共服務的重要平臺。 實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網信事業的發展是一大重要支撐。 “十三五”規劃建議把建設網路強國擺在重要位置, 意義不言而喻。

習近平的這些論述,

既有資訊化服務普及這樣直接的惠民舉措, 又有構建一體化線上服務平臺這樣體現人民利益的長遠部署, 其核心思想就是讓互聯網發展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讓互聯網成為為民服務的便利平臺。

在十九大報告中, 習近平提出要建設網路強國、數位中國、智慧社會, 發展數字經濟、共用經濟。 每一項工作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與增進人民福祉主題一脈相承。

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

▲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 經常上網看看, 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 瞭解群眾所思所願, 收集好想法好建議, 積極回應線民關切、解疑釋惑。

▲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 成為瞭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

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管道。

▲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 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 符合人民利益。 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 不符合人民利益。

▲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 對互聯網監督, 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 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 我們不僅要歡迎, 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民意上了網, 社會情緒也就上了網。 網上輿論場能不能得到有效引導, 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 也是對領導幹部執政水準的檢驗。

習近平對領導幹部“經常上網看看”的要求, 體現的是“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的基本功。

新時代的網信事業,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網上網下實現中國夢這個最大的同心圓畫好, 讓互聯網發揮凝心聚力作用, 把億萬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彙聚到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任務上來。

在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現場體驗刷臉進站技術。新華社記者邵瑞攝

擔負起網路管理責任

▲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哪一邊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

▲要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提高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震懾違法侵權行為。

▲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範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管理曾經是“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習近平的講話則指明了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新路。在他的部署中,黨、政府、企業都各有角色、各有其職,而對於互聯網企業的責任,習近平尤其重視。

互聯網企業是網上資訊的提供者,對網上資訊管理應負主體責任。企業做得越大,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就越大,公眾對企業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反過來說,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道德責任越好,也就越有利於其經濟效益的提升。

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這是習近平對互聯網企業提出的希望,也是這些企業重要的生存發展之道。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心底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營造寬鬆環境,提供廣闊平臺。

▲互聯網領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們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我們要順勢而為,改革人才引進各項配套制度,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為我所用。

網信事業的發展,關鍵在人才。習近平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作為一個重要問題提了出來。

互聯網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在對待人才問題上,要有“眼界、魄力、力度”,要不拘一格。

面對高端人才的缺乏,習近平直言不諱,要求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為我所用;面對怪才、奇才,習近平崇尚英雄不問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掛帥”。

強調“求才”,更重視“用才”,這就是習近平的“人才觀”。

兩年前的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網路生態的重要性,為加強網路空間治理、發展網信事業指明了正確方向,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今天,我國已經擁有7億多線民、400多萬家網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路。

互聯網既是資訊大平臺,也是思想文化大熔爐,對億萬線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著重要影響。“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駡、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網路空間烏煙瘴氣,廣大線民特別是青少年勢必深受其害。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網路內容建設,就是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也是互聯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淨化網路空間,就要激濁揚清、扶正袪邪,不斷唱響主旋律,讓正能量充盈網路空間。

近年來,從開展“淨網”“劍網”“護苗”等治理行動,到大力清除低俗網路直播節目、“邪典視頻”等有害內容,從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到弘揚緬懷英烈、尊崇英雄的新風尚,一系列舉措有效地改善了網路生態,贏得了社會各界點贊。

實踐證明,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就能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形成網上網下的同心圓,彙聚起全社會為實現中國夢而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淨化網路空間,需要各個方面擔當盡責,互聯網企業尤其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以實際行動促進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

互聯網是創業創新的熱土,互聯網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守望者。涉黃涉暴、造謠傳謠、低俗媚俗、鬥富炫富……這些問題不僅危害社會大眾,也不利於互聯網企業和行業健康發展。

行得正,才能走得遠。事實告訴我們,互聯網企業唯有堅持正確價值觀,方能打造百年基業;唯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才會富有競爭力和生命力。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切實擔起責任,不斷造福社會和人民,是互聯網企業得以蓬勃興旺的發展正道。

▲▲淨化網路空間,必須堅持依法辦事,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水準。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空間延伸到哪裡,法治就要覆蓋到哪裡。近年來,從網路安全法正式施行,到完善互聯網法治體系,再到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實踐告訴我們:治網之道,法治為本。始終沿著法治軌道前進,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就有了堅實保障,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就有了可靠支撐。

當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資訊安全、網路謠言、網路詐騙、網路陷阱等問題不容忽視。加強網路治理,應根據時代新要求、互聯網發展規律,深化改革創新、增強治理能力,用好法治力量,凝聚社會合力,走出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網路治理新路。

記者:王子暉 黃玥

編輯:劉兵兵

在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現場體驗刷臉進站技術。新華社記者邵瑞攝

擔負起網路管理責任

▲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哪一邊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

▲要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提高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震懾違法侵權行為。

▲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範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管理曾經是“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習近平的講話則指明了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新路。在他的部署中,黨、政府、企業都各有角色、各有其職,而對於互聯網企業的責任,習近平尤其重視。

互聯網企業是網上資訊的提供者,對網上資訊管理應負主體責任。企業做得越大,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就越大,公眾對企業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反過來說,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道德責任越好,也就越有利於其經濟效益的提升。

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這是習近平對互聯網企業提出的希望,也是這些企業重要的生存發展之道。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心底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營造寬鬆環境,提供廣闊平臺。

▲互聯網領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們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我們要順勢而為,改革人才引進各項配套制度,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為我所用。

網信事業的發展,關鍵在人才。習近平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作為一個重要問題提了出來。

互聯網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在對待人才問題上,要有“眼界、魄力、力度”,要不拘一格。

面對高端人才的缺乏,習近平直言不諱,要求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為我所用;面對怪才、奇才,習近平崇尚英雄不問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掛帥”。

強調“求才”,更重視“用才”,這就是習近平的“人才觀”。

兩年前的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網路生態的重要性,為加強網路空間治理、發展網信事業指明了正確方向,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今天,我國已經擁有7億多線民、400多萬家網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路。

互聯網既是資訊大平臺,也是思想文化大熔爐,對億萬線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著重要影響。“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駡、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網路空間烏煙瘴氣,廣大線民特別是青少年勢必深受其害。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網路內容建設,就是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也是互聯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淨化網路空間,就要激濁揚清、扶正袪邪,不斷唱響主旋律,讓正能量充盈網路空間。

近年來,從開展“淨網”“劍網”“護苗”等治理行動,到大力清除低俗網路直播節目、“邪典視頻”等有害內容,從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到弘揚緬懷英烈、尊崇英雄的新風尚,一系列舉措有效地改善了網路生態,贏得了社會各界點贊。

實踐證明,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就能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形成網上網下的同心圓,彙聚起全社會為實現中國夢而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淨化網路空間,需要各個方面擔當盡責,互聯網企業尤其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以實際行動促進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

互聯網是創業創新的熱土,互聯網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守望者。涉黃涉暴、造謠傳謠、低俗媚俗、鬥富炫富……這些問題不僅危害社會大眾,也不利於互聯網企業和行業健康發展。

行得正,才能走得遠。事實告訴我們,互聯網企業唯有堅持正確價值觀,方能打造百年基業;唯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才會富有競爭力和生命力。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切實擔起責任,不斷造福社會和人民,是互聯網企業得以蓬勃興旺的發展正道。

▲▲淨化網路空間,必須堅持依法辦事,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水準。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空間延伸到哪裡,法治就要覆蓋到哪裡。近年來,從網路安全法正式施行,到完善互聯網法治體系,再到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實踐告訴我們:治網之道,法治為本。始終沿著法治軌道前進,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就有了堅實保障,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就有了可靠支撐。

當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資訊安全、網路謠言、網路詐騙、網路陷阱等問題不容忽視。加強網路治理,應根據時代新要求、互聯網發展規律,深化改革創新、增強治理能力,用好法治力量,凝聚社會合力,走出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網路治理新路。

記者:王子暉 黃玥

編輯:劉兵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