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投身脫貧攻堅戰立新功

作為一名受黨教育多年的老黨員, 南郊區口泉鄉楊家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郭占君始終牢記黨的囑託,盡心盡責,十餘年間, 帶領黨員群眾, 將一個軟弱渙散的村黨支部建成“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將一個周邊有名的貧困村、上訪村, 建成“全國美麗鄉村創建示範點”“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楊家窯村的變化有目共睹2004年村集體負債400萬元, 固定資產不足萬元, 到2017年全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8000萬元, 全村經濟總產值達8億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06萬元。 民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近年來, 楊家窯村在郭占君的帶領下, 轉變思路, 依託生態治理成果, 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 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逐步打造出富有塞北鄉村氣息、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 建設了高標準的學校、衛生所, 實現村民子女上學、就醫不出村;建成設施一流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 為村民提供綜合服務;建立了黨員服務群眾四本台賬;村民洗澡理髮、物業收視、供暖衛生、喝鮮奶全部免費。 社會治安服務方面, 對村治安聯防隊進行軍事化訓練, 建立社會服務管理平臺, 實行網格化管理, 村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隨著党建的不斷加強和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 外出務工的黨員也紛紛返回村裡, 投身美麗鄉村建設。

一人富裕不算富,

一地富裕幫貧戶。 全國脫貧攻堅戰號角吹響後, 郭占君在村裡各種場合, 多次用樸實的語言跟村民們講責任感, 動員富裕起來的村民伸出援手, 幫助那些沒有脫貧的困難戶共同致富。 為説明周邊地區, 在郭占君的倡議下, 楊家窯村辦企業不僅吸收本村勞動力, 也為周邊農村尤其是周邊貧困村的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目前在楊家窯村辦企業就業的外村村民達300多人。 楊家窯學校不僅讓本村的孩子接受高標準的教育, 也免費吸收了塔山園區務工人員和周邊村的孩子前來就讀。 與楊家窯村鄰近的周邊農村一直以種植玉米為主, 勞動強度大但收入微薄。 郭占君動員村裡的奶牛場與這些村簽訂了協議,
收購玉米作青貯飼料。 2009年, 楊家窯村與廣靈縣馬山村結下幫扶對子, 郭占君多次帶領村“兩委”班子及村企主要負責人專程到馬山村進行實地考察。 在瞭解該村實際情況後, 投資100萬元幫助馬山村修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植樹綠化、新打機井一口, 並修繕了村裡的“連心路”。 天鎮縣五裡墩村也是一個貧困村, 當地多數年輕人外出打工, 村裡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 郭占君得到消息後, 立即率領全村70多位村民前往五裡墩結對幫扶, 村委會也為五裡墩村捐助一些物資和2萬元現金。

楊家窯村的扶貧路子還延伸到兄弟省市。 2014年, 郭占君作為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在北京人民大學進修時, 結識了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楠木橋村村支書譚澤勇和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閔孝鎮魚良溪村村支書楊再煉。

學習之余, 郭占君瞭解到楠木橋村地處湖南, 盛產水果, 但因地理位置等多種原因, 水果銷量一直不好, 村民收入微薄。 郭占君想到楊家窯村每年中秋、春節給村民發放福利中就有水果, 但是沒有固定的貨源, 都是大隊幹部外出預訂, 價格高, 品種有限。 如果能和楠木橋村結成幫扶對子, 不僅能幫助楠木橋村解決水果滯銷問題, 楊家窯村還有了穩定的水果供應管道。 在結束學習回到村裡後, 郭占君第一時間召開“兩委”會、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徵求大家的意見。 大夥都覺得這個想法能讓兩個村子都受益。 在2014年的中秋前, 楊家窯村與楠木橋村正式結成幫扶對子,
並簽訂了一份價值300萬元的協議, 由楊家窯村出資300萬元幫助楠木橋村發展水果種植業。 與此同時, 楊家窯村還累計資助魚良溪村210萬元, 用於建設培訓樓等, 增加集體收入, 同時保障其60歲以上老人及10歲以下兒童1400余人的農村合作醫療費用, 資助建成理髮室一間及相關設備, 為全村60歲以上老人及持證殘疾人每月免費理髮一次。

作為楊家窯村的領軍人物, 郭占君將“為民、務實、清廉”“忠誠、乾淨、擔當”作為座右銘, 不忘初心, 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壯麗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