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據說它是紫砂壺器中最難分辨的器型!

漢扁、扁石、漢君的介紹

文丨砂海墨韻

在紫砂眾多器型的發展演化中, 有許多壺, 不僅是器型較為相似, 甚至連壺名都很接近,

這就很容易繞暈許多新手壺友,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 便是其中的「漢扁」、「扁石」、「漢君」。

這名字就差不多要暈了, 別擔心, 我們一個一個來講。

扁石

扁石為曼生壺之一, 乃是陳曼生所設計, 由楊彭年所制。

▲曼生扁石

此壺便是典型的扁石樣式, 以段泥製成, 流把與肩連成一線,

整體線面明暢、功法講究、玉潤飽滿、一氣呵成。

平肩略下溜, 直腹下收與肩同。

▲曼生扁石

嘴、把、橋鈕線條清晰, 壺蓋外沿與壺身上口沿緊密結合、嚴絲合縫, 微細中見神韻。

壺銘:有扁斯石, 砭我之渴, 這也是此壺的名稱由來 。

漢君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

漢君與扁石其實是同一款壺。

▲晚清 趙松亭漢君壺

漢君壺的整體形制與曼生扁石無二, 而後此式製成平蓋, 多名為漢君壺, 基本定型。

▲余國良 漢君壺

壺身中腹同樣平直而底下收, 與肩線相同, 對稱和諧, 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其平壓蓋。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漢君、扁石可互用, 平蓋扁石可稱之為漢君。

▲王寅春 漢君(扁石頭)

漢扁

漢扁則是漢君、扁石的變式, 其傳最早為咸豐、同治年間萬泉氏所創, 而至民國為程壽珍所發揚。

▲程壽珍 漢扁

形體扁圓,底部圓潤而豐滿,肩部折線圓棱,口與肩平順斜傾。

平蓋微坡,蓋邊呈反弧線,鈕是壺身的縮影,大圈把圓渾向外拉出富有張力,嘴側肩與把形成一條貫穿全器的流線,生動而沉穩,質樸而大氣。

▲程壽珍 漢扁

漢扁與漢君、扁石最大的不同處,便是其壺身只有一道肩線,壺中腹是直接下收的,且漢扁多為平壓蓋。

總結

通過上面三款的介紹,相信壺友們已經對這三個名稱的壺有些瞭解了,簡單總結一些就是一下三點:

1. 扁石和漢君可以認為是同一款器型,只略有不同。

2. 漢扁壺的器型稍異,其只有一道肩線,多為平蓋。

3. 三者是一脈相承。

最後抖個機靈,壺友們不妨看看下面這個壺型是否也是眼熟呢。

沒錯,它就是周盤壺,在對比看看扁石,能發現他們的不同點是啥嗎?為什麼它也叫三足乳鼎呢?

且聽我們下回分解,有知道的同學不妨留言給我哦,看看你是不是答對了。

▲程壽珍 漢扁

形體扁圓,底部圓潤而豐滿,肩部折線圓棱,口與肩平順斜傾。

平蓋微坡,蓋邊呈反弧線,鈕是壺身的縮影,大圈把圓渾向外拉出富有張力,嘴側肩與把形成一條貫穿全器的流線,生動而沉穩,質樸而大氣。

▲程壽珍 漢扁

漢扁與漢君、扁石最大的不同處,便是其壺身只有一道肩線,壺中腹是直接下收的,且漢扁多為平壓蓋。

總結

通過上面三款的介紹,相信壺友們已經對這三個名稱的壺有些瞭解了,簡單總結一些就是一下三點:

1. 扁石和漢君可以認為是同一款器型,只略有不同。

2. 漢扁壺的器型稍異,其只有一道肩線,多為平蓋。

3. 三者是一脈相承。

最後抖個機靈,壺友們不妨看看下面這個壺型是否也是眼熟呢。

沒錯,它就是周盤壺,在對比看看扁石,能發現他們的不同點是啥嗎?為什麼它也叫三足乳鼎呢?

且聽我們下回分解,有知道的同學不妨留言給我哦,看看你是不是答對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