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妙用茯苓可健脾利水健身美容

在廣府媽媽的湯料盒子裡, 除了淮山、杞子、薏米、沙參、玉竹等“清補涼”食材外, 一般還會有一味茯苓。 四四方方“細細粒”, 白色或者淺灰色,

沒什麼特殊味道, 媽媽們甚至一般不強求孩子們吃掉作為湯渣的它。

看似沒什麼存在感的茯苓, 其實是已有上千年藥用保健史的好東西。 記者請教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胡世雲才知道, 茯苓有健脾、利水、美容及增強免疫力四大養生功效, 吃得瘦難, 但可以吃著美呀!

茯苓:自古都有屬於它的傳奇

雖然不如人參、當歸、鹿茸那麼聞名, 但茯苓也不是無名小輩哦, 養生“江湖”裡自古都有它的傳奇。

傳說慈禧太后是茯苓餅的忠實粉絲, 直到晚年, 還是很喜歡這種小點心, 希望借助茯苓的肌膚潤澤、延緩衰老的功能永葆青春。 唐宋八大家裡的蘇轍、蘇軾二人也是茯苓的忠實擁躉。

蘇東坡愛吃出了名, 嶺南荔枝、東坡紅燒肉都因他而爆紅至今,

其實他還愛茯苓餅, 甚至深諳製作之道。 “以九蒸胡麻, 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為餅食之, 日久氣力不衰, 百病自去, 此乃長生要訣”, 這是他留下來的制餅法。

茯苓還在古典名著裡出現, 甚至上了《紅樓夢》第六十回的回目, 即“茉莉粉替去薔薇硝, 玫瑰露引來茯苓霜”。 《紅樓夢》細細記載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滾開水將茯苓霜沖化、調勻, 於每日晨起吃上一盅(淨含量約20克), 其滋補效力最好。

也許會有人說, 這些都是傳說, 不足為憑, 那麼, 金典醫書的記載, 應該會讓你對茯苓刮目相看。 《神農本草經》把茯苓列為上品, 謂其“久服安魂養神, 不饑延年”。 《本草綱目》言其“主胸脅逆氣, 憂患驚邪恐悸”……

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尤其推薦茯苓藥膳食用,

除了介紹茯苓粥外, 還介紹了茯苓餛飩的做法:黃雌雞肉四兩, 茯苓末二兩, 白麵六兩, 做成餛飩, 入豉汁煮食, 三五次可治療“噎食不通”。

健脾利水健身美容樣樣都行

據胡世雲介紹, 茯苓味甘、淡, 性平, 入心、脾、腎三經, 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效。 總結來說, 就是茯苓有健脾、利水、美容以及增強免疫力(健身)等四大養生功效。

首先, 對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體倦乏力、腹瀉的氣虛脾弱病人來說, 茯苓有扶脾益氣的作用。

其次, 茯苓可利水。 它能促進鈉、氯、鉀等電解質的排出, 抑制腎小管的重複吸收, 具有利尿作用, 對健腎有利。

第三, 茯苓算得上是美容上品, 可以淨面、養顏, 除去黑色素。

還得再提“茯苓牛奶霜”, 將茯苓與牛奶搭配食用, 可以增強彼此的食療功效, 牛奶可使茯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茯苓也能促進牛奶中蛋白質等營養元素的吸收, 兩者“相輔相成”, 是相當不錯的美顏之物。

第四, 茯苓可強身健體, 因為茯苓中含有大量人體極易吸收的多糖物質, 能增強免疫力, 非常適合久病、體弱的人食用。

此外, 茯苓中的齒孔酸, 還是合成腦體藥物的重要原料。

教你識茯苓:雲南所產茯苓最好

很多人都是從媽媽的湯料盒裡認識茯苓的, 四四方方“細細粒”, 白色或者淺灰色, 但其實它已經是“茯苓製品”。

茯苓, 別名白茯苓、茯露、松苓等, 是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球形菌核, 剛採收的鮮茯苓質軟, 乾燥後變硬,

表面深褐近黑色, 披著多皺紋的皮殼, 內部呈粉粒狀, 白色或者淡紅色, 有紅筋。

依附於松根而生者稱為茯苓, 抱附於松根而生者稱為茯神。 之所以特別說這個, 是因為“茯神”帶著松根, 安神利水作用較強, 治療心悸健忘, 小便不利;也有專門用“茯神木”, 即“茯神”中的松根, 來平肝安神, 用於治療心區憋悶、失眠等。

茯苓是山區原始森林中的特殊資源, 主產地在雲南、湖北、安徽、貴州、四川等地, 其中以雲南所產的茯苓最好, 稱為雲苓。

教你用茯苓:茯苓粉用得最多

說茯苓, 說的是一個整體, 但其實藥用茯苓需要區分它的不同部位、功能。

茯苓皮, 為茯苓的黑色外皮, 其利水作用較好, 用於治療水腫、小便短赤。

赤茯苓, 為茯苓皮層下赤色的部分, 利濕作用強,治療小便黃赤,尿澀痛。

茯神,抱附松根而生的茯苓,安神利水作用較強,治療心悸健忘,小便不利。

茯神木,被茯神抱附而生的松根,能平肝安神,用於治療心區憋悶、失眠等。

不過,一般老百姓用於藥膳、食療的茯苓,多數是炮製過的,將鮮茯苓去皮、磨漿,曬成白色的粉末。這種白色的茯苓粉末俏生生色如白霜,質地細膩,因而得名“茯苓霜”。而我們多見到的茯苓顆粒,比霜更易攜帶和使用。

服用茯苓粉,可用牛奶或滾開水將它沖化、調勻,每天晨起吃約淨含量20克,滋補和健脾的效力最好。也可製成茯苓餅,就是用茯苓細粉、米粉、白糖各等份,加水適量,調成糊狀,再以微火在平底鍋裡烙成極薄的餅,經常吃,試一下蘇軾所說“常吃茯苓,面若處子”的美容功效。

明代醫學著作《醫學入門》記載的“三白湯”,也很容易操作,“白芍、白術、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沉著等。

可以用茯苓粉自製“茯苓雞肉餛飩”,對付脾胃虛弱、嘔逆少食消化不良,製作方法:茯苓50g,雞肉適量,麵粉200g,將茯苓粉與麵粉加水揉成麵團,雞肉剁細,加生薑、胡椒、鹽做餡,包成餛飩,進行烹煮就能夠食用。

老人還可經常用白茯苓粉與粳米同煮粥服用,有養生健身之效。

特別提醒:虛寒體質者別碰茯苓

胡世雲特別提醒,食用茯苓也有禁忌,比如不宜與某些中藥一起使用。

《本草經集注》中記載茯苓“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藥性論》中記載茯苓“忌米醋”。

此外,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合食用茯苓,比如:《本草經疏》中記載“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對於近年來民間喜用茯苓粉製作面膜、口紅,胡世雲指出,茯苓的中藥成分能否通過皮膚、黏膜組織,進入血管從而為人體保健,需要更多的研究尋找答案,不過,此類美容品在自製、保存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細菌污染,易變質腐敗,需要非常謹慎。

醫學指導/國醫大師朱良春學術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胡世雲

利濕作用強,治療小便黃赤,尿澀痛。

茯神,抱附松根而生的茯苓,安神利水作用較強,治療心悸健忘,小便不利。

茯神木,被茯神抱附而生的松根,能平肝安神,用於治療心區憋悶、失眠等。

不過,一般老百姓用於藥膳、食療的茯苓,多數是炮製過的,將鮮茯苓去皮、磨漿,曬成白色的粉末。這種白色的茯苓粉末俏生生色如白霜,質地細膩,因而得名“茯苓霜”。而我們多見到的茯苓顆粒,比霜更易攜帶和使用。

服用茯苓粉,可用牛奶或滾開水將它沖化、調勻,每天晨起吃約淨含量20克,滋補和健脾的效力最好。也可製成茯苓餅,就是用茯苓細粉、米粉、白糖各等份,加水適量,調成糊狀,再以微火在平底鍋裡烙成極薄的餅,經常吃,試一下蘇軾所說“常吃茯苓,面若處子”的美容功效。

明代醫學著作《醫學入門》記載的“三白湯”,也很容易操作,“白芍、白術、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沉著等。

可以用茯苓粉自製“茯苓雞肉餛飩”,對付脾胃虛弱、嘔逆少食消化不良,製作方法:茯苓50g,雞肉適量,麵粉200g,將茯苓粉與麵粉加水揉成麵團,雞肉剁細,加生薑、胡椒、鹽做餡,包成餛飩,進行烹煮就能夠食用。

老人還可經常用白茯苓粉與粳米同煮粥服用,有養生健身之效。

特別提醒:虛寒體質者別碰茯苓

胡世雲特別提醒,食用茯苓也有禁忌,比如不宜與某些中藥一起使用。

《本草經集注》中記載茯苓“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藥性論》中記載茯苓“忌米醋”。

此外,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合食用茯苓,比如:《本草經疏》中記載“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對於近年來民間喜用茯苓粉製作面膜、口紅,胡世雲指出,茯苓的中藥成分能否通過皮膚、黏膜組織,進入血管從而為人體保健,需要更多的研究尋找答案,不過,此類美容品在自製、保存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細菌污染,易變質腐敗,需要非常謹慎。

醫學指導/國醫大師朱良春學術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胡世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