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拼命奔跑很苦,但停下來更苦

之前跟朋友去夜跑, 5公里的距離, 跑了30分鐘出頭, 朋友笑著說:小姑娘可以啊, 這個速度在女生裡面已經很快了。

我在終點處喘著粗氣,

驕傲地笑了笑。

是啊, 畢竟我之前是個5公里要跑將近50分鐘的軟妹子, 跑跑停停, 一會兒走一會兒跑, 一副累死累活, 極不專業的樣子, 連健身房的前臺相熟的小姑娘都說, “你的體力有點差, 以後多來跑啊!”

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呢?

大概是從下決心在兩個月內瘦十斤開始的,

健身的時候, 感覺下一秒就要摔倒了, 教練不為所動, 淡定地說:死去才能活過來, 你覺得減肥苦, 就不覺得繼續變胖更苦嗎?

是從什麼時候有了進步的呢?

大概是從為了提高肺活量去學游泳開始的。 一開始是10米, 然後是50米, 一個月後開始嘗試連續游200米。

憋著氣沖到水下, 腦子裡不停地想著動作要領, 到了第二個月的時候, 已經能達到一次游700米了。

教練在泳池邊看著, 忍不住說了句:泳姿算標準了, 接下來繼續練。

我栽進水裡, 舒暢一笑, 他在健身房以嚴厲著稱, 從他嘴裡說出這句話於我已是難得的肯定。

我把自己的閱讀量定到了一年70本, 可我一問朋友才知道, 那不過是她小半年的量。

我跟她抱怨寫不出來東西不知道怎麼豐富內容的時候,

她甩給我一句話:“其實80%的問題都可以靠刷閱讀量來解決。 ”

我輕輕問她怎麼永遠都言之有物, 好像沒有文思窮盡的那一刻, 她笑一笑:

“我兩年前也和你一樣不知道寫什麼, 而且常常覺得自己表述得過於單一。 然後等我閱讀量翻一倍的時候, 我發現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 ”

你曾經以為過不去的坎兒, 如今早已是輕車熟路。 把堅持的尺度拓寬, 你會發現問題的本身便包裹著答案。

有個相識已久的工作夥伴, 在一家知識問答的平臺擔任公關總監, 工作時間必然是風風火火。 可她偏偏還同時給媒體寫稿, 寫原創歌曲, 寫書以及學習日語, 儼然一個高配版的斜杠青年。

多項任務並不是毫無邏輯,

寫稿時間是工作日的早晨和中午, 日語學習是週末, 媒體寫稿是工作的間隙時間, 而寫歌, 則是上下班路上的靈感以及漫長夜晚裡與自我的糾纏。

“不累嗎?”我曾經有一次問她。

“可你就以為消磨時光輕鬆嗎?我大學畢業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放縱自己賦閑了半年, 那半年裡我最大的感觸是什麼你知道嗎?

黑夜真漫長啊!我想要的東西就在前面, 可我不知道用什麼方式走過去。 ”

人常常以為是自己主動選擇看起來更加安定的生活的, 但大多時候, 是你還沒有那個能力到達你的野心。

我想真正長時間堅持過跑步的人都會明白一種感覺:很久不跑步的話, 再一次跑腿會特別特別酸痛, 此時你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休息幾天,

一個是繼續跑。

事實上, 選擇繼續跑會讓你的身體狀態恢復得很快, 而如果選擇休息的話, 你的身體就會進入“酸痛——恢復中酸痛加劇——酸痛緩解——酸痛”的惡性循環。

我們只能將那“一絲半點的理由”一個個慎之又慎地不斷打磨。 見縫插針, 得空兒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們。

在長跑中, 如果說有什麼必須戰勝的對手, 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無論世界怎麼變化, 生活, 從來都不是容易的。

人總是要吃苦的。 但是, 吃得越早, 越是主動吃苦, 付出的代價就越小, 而收穫卻越大。

人真實的能力是怎麼樣的?它不是固定不變的, 也不是線性增長的, 而是螺旋上升的。

它的起點可以很低, 但如果找到了人和環境的互動方式, 我們積極地接受回饋, 從環境中學習,人的能力增長會非常快。

我非常喜歡蔡康永說過的一段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

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

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每一個你不滿意的現在,都有一個你放棄了前進的曾經。如果你不選擇苦一陣子,也許就真的只能苦一輩子。

從環境中學習,人的能力增長會非常快。

我非常喜歡蔡康永說過的一段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

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

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每一個你不滿意的現在,都有一個你放棄了前進的曾經。如果你不選擇苦一陣子,也許就真的只能苦一輩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