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瀋陽市三引三回杭州站新聞發佈會啟幕

瀋陽這道重量級“招賢令”火爆杭州, 在杭州的親們表示——

“瀋陽的熱情和誠意已收到, 我們火速跟上”

人間四月, 詩意杭州。 4月19日, 瀋陽市委宣傳部會同市委組織部、市委教科工委、市發改委、市外經貿局、市人社局軍轉辦等單位在杭州舉行了瀋陽市“引老鄉回家鄉、引校友回瀋陽、引戰友回駐地”新聞發佈會。 杭州的瀋陽校友、老鄉、戰友代表以及杭州媒體人出席發佈會。

瀋陽“三引三回”活動啟動以來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共鳴, 瀋陽的熱度和影響力不斷攀升。 杭州是繼濟南、北京、武漢、上海、深圳、成都之後, 瀋陽“三引三回”活動的第七站。

在此次新聞發佈會上, 來自瀋陽市各個部門的負責人為杭州的瀋陽老鄉、校友、戰友, 介紹瀋陽的新政策、新面貌。 用最真的情感、最大的誠意、最快速的行動, 邀請他們回到瀋陽, 共謀發展。

在杭州的瀋陽老鄉、校友、戰友也紛紛表示, 瀋陽“三引三回”活動在杭州的影響很大。 “瀋陽的熱情和誠意已收到, 我們火速跟上。 ‘三引三回’給我們這些擁有’瀋陽情懷’的校友一次寶貴的機會, 我們十分珍惜, 我們願意為瀋陽的建設出一份力。 ” 瀋陽建築大學校友郭國良稱。

老鄉代表郭明珠稱:“聽到鄉音很親切, 看到一條條利於我們的’政策紅利’更是暖心, 我們將不遺餘力為家鄉發展做貢獻。 ”

戰友代表楊堯燦告訴記者:“瀋陽的工作做到越來越踏實,

這給我們去瀋陽投資以很大的信心和決心。 ”

瀋陽市“三引三回”杭州站發佈會現場

把瀋陽打造成為優質人才和重大項目聚集高地

中共瀋陽市委教科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長霍泓稱, “引校友回瀋陽”作為“三引三回”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委教科工委通過走訪校友企業、舉辦校友論壇、召開新聞發佈會、座談會、致校友一封信等形式, 開展宣講推介活動300餘場次。 截至目前, 已健全完善630個內地瀋陽高校校友會, 遴選首批優秀校友企業家889人, 梳理校友意向回沈合作洽談專案近200個, 簽約專案額達到200.83億元。

下一步市教科工委將成立瀋陽高校校友會聯盟, 完善“引校友回瀋陽”長效工作機制。 組建2000人的優秀校友人才資訊庫, 對優秀企業家校友進行重點聯絡、重點走訪、重點宣介。 對校友資源豐富的高校強化工作推進。 同時, 配合全市政策、人才、項目管理部門, 圍繞瀋陽重大產業發展佈局, 梳理一批重要崗位, 吸引校友人才回沈發展;推出一批重大專案,

吸引校友企業回沈投資, 把瀋陽打造成為優質人才和重大專案聚集高地。

此外, 以“三引三回”政策包為重點, 形成政策“保障鏈”, 打出政策“組合拳”, 最大限度的為專案落地和校友回沈創業提供充足的政策保障和優良的營商環境。

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7個工作日

“回沈投資發展無限商機。 ”在新聞發佈會上, 瀋陽市發改委副巡視員劉耀國稱, 瀋陽積極為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投資建設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比如, 在審批時限方面, 實施“多規合一”、“承諾制”、“多證合一”、網上登記等審批制度改革。 建設專案從立項到開工許可審批由98個工作日縮短至47個工作日, 其中規劃審批壓縮至16個工作日, 消防審核壓縮至7個工作日, 企業工商登記縮短至2個工作日。

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 鼓勵設立私募股權(含創業)投資機構。 符合條件的創投企業、天使投資, 享受“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稅收試點政策。 對符合瀋陽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新建工業專案, 所在地區政府按照年度給予企業土地使用稅地方財政留成部分50%的投資獎勵, 獎勵期限為3年。

在強化科技創新支持方面, 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 每年安排不少於1億元的科技資金, 資助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對世界500強企業、國際知名研發機構在沈設立研發機構的, 根據其掌握核心技術(專利)及創新績效, 給予研發補助, 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在投資環境方面, 公佈企業和群眾到政府部門辦事“最多跑一次”事項2647項, 整合了26個涉企證照事項,企業開辦時間由26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

聚集人才 打造青年之城夢想之城

“瀋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不斷出臺人才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服務保障,積極引才聚智,為瀋陽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共瀋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義東稱,瀋陽將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對引進的頂尖、傑出和創業型領軍人才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100萬元資金資助;對引進的頂尖人才實行“一人一議”解決住房問題,傑出人才和創業型領軍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購房補貼。

為老鄉在沈投資提供“全程服務”

“‘引老鄉回家鄉’活動為在外老鄉表達拳拳赤子之心、體現深厚故鄉情節找到了紐帶,提供了載體。活動開展以來,受到了越來越多老鄉的積極回應和熱情呼應。”市政府駐美經貿代表處主任李旭臣稱,市外經貿局先後派出6個推介組,與各區縣(市)招商部門一道分赴包括浙江省遼寧商會在內的、國內22個城市、27家遼沈商會進行專程推介邀請。在春節、清明節兩個老鄉集中回沈的傳統節日前夕,又分別成功舉辦了“遼沈老鄉資智回沈投資洽談會暨簽約儀式”活動。來自27家遼沈商會的230余名老鄉踴躍參加,並簽約了36個項目。

李旭臣稱,為使活動開展常態化、長期化、品牌化,市外經貿局通過為老鄉和企業提供前置、主動、增益服務,進一步優化改善營商環境:充分發揮老鄉資源之于專案挖掘的“乘數效應”。通過加緊建立和完善老鄉人才資訊資料庫,以及招商專案資料庫,既促進直接具體項目落地,又把全國各地遼沈老鄉聯繫起來,形成親情聯盟和合作夥伴,提升遼沈老鄉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時,為回沈專案傳遞解釋政策。針對不同專案,把振興實體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才新政等政策及時即時送上門,送到位,解釋清,落實好。真正發揮政策之於項目加快推進的“陽光雨露”作用。

此外,幫助老鄉謀劃發展思路,通過多種管道幫助老鄉找投資方向,找合作夥伴,找融資途徑,找銷售市場。為老鄉回沈投資來得了,留得住,經營好,效益高發揮好職能部門應有作用。

外地戰友在沈投資專案正式落地11項

“截止目前,瀋陽市人社局通過發動部隊組織及全市各地區、單位和瀋陽市軍轉幹部,已收集整理了1100余名在外戰友人才資訊,初步建立起‘引戰友回駐地’戰友人才資料庫。 ”瀋陽市軍轉辦主任崔劍平稱,先後引進了100余個“戰友人才”擬回沈進行投資和合作的項目,並向全市各地區,包括各開發區、各產業園區及衛生、環保等單位進行了專案推薦;春節前組織集中對接洽談活動,涉及引進院士團隊、無人機、影視文化、軍用產品、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目前,已經有11項外地戰友在沈投資的項目正式落地,還有70餘個項目500餘億投資正在進行實質性洽談對接。

下一步將繼續廣泛徵集“戰友人才”,完善“戰友人才”資料庫;今年還將在全國一些經濟發達、人才資源優勢和戰友資源優勢地區召開不同規模的“戰友人才”、“資智回沈”座談會。6月、12月將在瀋陽組織兩次規模較大的全國“戰友人才”項目洽談會,並擬承辦“全國自主擇業創業導師軍轉幹部創業高峰論壇”等活動。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樊華電自杭州 王雁/攝

整合了26個涉企證照事項,企業開辦時間由26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

聚集人才 打造青年之城夢想之城

“瀋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不斷出臺人才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服務保障,積極引才聚智,為瀋陽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共瀋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義東稱,瀋陽將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對引進的頂尖、傑出和創業型領軍人才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100萬元資金資助;對引進的頂尖人才實行“一人一議”解決住房問題,傑出人才和創業型領軍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購房補貼。

為老鄉在沈投資提供“全程服務”

“‘引老鄉回家鄉’活動為在外老鄉表達拳拳赤子之心、體現深厚故鄉情節找到了紐帶,提供了載體。活動開展以來,受到了越來越多老鄉的積極回應和熱情呼應。”市政府駐美經貿代表處主任李旭臣稱,市外經貿局先後派出6個推介組,與各區縣(市)招商部門一道分赴包括浙江省遼寧商會在內的、國內22個城市、27家遼沈商會進行專程推介邀請。在春節、清明節兩個老鄉集中回沈的傳統節日前夕,又分別成功舉辦了“遼沈老鄉資智回沈投資洽談會暨簽約儀式”活動。來自27家遼沈商會的230余名老鄉踴躍參加,並簽約了36個項目。

李旭臣稱,為使活動開展常態化、長期化、品牌化,市外經貿局通過為老鄉和企業提供前置、主動、增益服務,進一步優化改善營商環境:充分發揮老鄉資源之于專案挖掘的“乘數效應”。通過加緊建立和完善老鄉人才資訊資料庫,以及招商專案資料庫,既促進直接具體項目落地,又把全國各地遼沈老鄉聯繫起來,形成親情聯盟和合作夥伴,提升遼沈老鄉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時,為回沈專案傳遞解釋政策。針對不同專案,把振興實體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才新政等政策及時即時送上門,送到位,解釋清,落實好。真正發揮政策之於項目加快推進的“陽光雨露”作用。

此外,幫助老鄉謀劃發展思路,通過多種管道幫助老鄉找投資方向,找合作夥伴,找融資途徑,找銷售市場。為老鄉回沈投資來得了,留得住,經營好,效益高發揮好職能部門應有作用。

外地戰友在沈投資專案正式落地11項

“截止目前,瀋陽市人社局通過發動部隊組織及全市各地區、單位和瀋陽市軍轉幹部,已收集整理了1100余名在外戰友人才資訊,初步建立起‘引戰友回駐地’戰友人才資料庫。 ”瀋陽市軍轉辦主任崔劍平稱,先後引進了100余個“戰友人才”擬回沈進行投資和合作的項目,並向全市各地區,包括各開發區、各產業園區及衛生、環保等單位進行了專案推薦;春節前組織集中對接洽談活動,涉及引進院士團隊、無人機、影視文化、軍用產品、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目前,已經有11項外地戰友在沈投資的項目正式落地,還有70餘個項目500餘億投資正在進行實質性洽談對接。

下一步將繼續廣泛徵集“戰友人才”,完善“戰友人才”資料庫;今年還將在全國一些經濟發達、人才資源優勢和戰友資源優勢地區召開不同規模的“戰友人才”、“資智回沈”座談會。6月、12月將在瀋陽組織兩次規模較大的全國“戰友人才”項目洽談會,並擬承辦“全國自主擇業創業導師軍轉幹部創業高峰論壇”等活動。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樊華電自杭州 王雁/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