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餘茂耘:藥草緣癡心不改 惠鄉鄰精准扶貧

4月16日, 餘茂耘在培養室觀察米斛苗生長狀況。

55歲的餘茂耘是安徽省皖西學院大別山珍稀藥用植物培育與產業化中心主任、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高級實驗師。

2002年, 為了保護種源, 餘茂耘和她的學生們深入大別山腹地探尋幾乎瀕臨絕種的霍山米斛。 他們登山攀崖、四處尋索, 雖經重重困難卻始終不見霍山米斛蹤跡。 後經多方探訪才在大山深處的一老者家求得幾株米斛, 余茂耘一行百般呵護將這幾株幼苗搬回實驗室。 隨即她開始了對霍山米斛種源的保護工作。

2011年8月, 餘茂耘在金寨縣的一處深山建起了保護性生產基地。 幾年來, 她針對霍山米斛特殊的生活習性及野外資源枯竭現狀, 模擬出霍山米斛原生環境, 建立了智慧化控制系統, 實現了霍山米斛規模化栽培。

目前, 餘茂耘和她的基地每年可為山區的農民提供5000余萬株霍山米斛和白芨種苗,

並在金寨縣、金安區建成了霍山米斛標準化組培中心、智慧溫室馴化大棚和仿野生種植基地, 一批山區群眾通過種植米斛、白芨, 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4月16日, 餘茂耘在智能大棚裡向學生傳授米斛人工授粉技術。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4月16日, 余茂耘向學生介紹霍山米斛的培育知識。 2014年餘茂耘與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組建“霍山石斛原生品質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 從事霍山米斛、大別山白芨等名貴中藥材的種苗組培和仿野生種植。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模擬原生環境米斛種植基地內一簇簇盛開的淡黃色米斛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