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蘭花之幹養與濕養法分析

在水肥管理上有個論點叫寧缺毋濫, 所以養蘭澆水總是要小心翼翼頗費心思。

春秋濕養, 夏冬幹養。

硬料濕養, 軟料幹養。

壯苗濕養, 弱苗幹養。

泥盆濕養, 塑盆幹養。

粗花濕養, 細花幹養。

北方濕養, 南方幹養。

通風濕養, 不通風乾養。

有時間的濕養, 沒時間的幹養。

蘭齡長濕養(養不死), 蘭齡短幹養。

有錢人濕養(死了買), 無錢人幹養。

——這跟植料通透、盆具選用、溫度高低、通風狀況、養蘭環境、植蘭功底等都有很大關係。

幹法養蘭

傳統養蘭方法均採用幹法養蘭, 這種養蘭方法對環境的要求不太嚴格, 陽臺裡、房檐下、走廊邊、樹蔭下都可。 盆具一般採用瓦盆、陶盆、木盆、塑膠盆等, 尤其以腰鼓狀的瓦盆、陶盆較為理想, 其透氣性好, 吸水性強, 非常適合幹法養蘭。 蘭盆要求底部有排水孔, 側面有透氣孔, 如達不到要求, 可適當進行加工。 盆具的大小, 可視蘭株的大小而定, 切忌小蘭大盆、弱蘭大盆植料的選用,

是蘭花蒔養成功的關鍵。 一般幹法養蘭大多是採用取自深山幽谷有蘭花生長處的腐殖土, 然後加入適量的松栗王樹皮、顆粒火燒土、泡沫塑料顆粒等進行適當改造, 這種植料腐殖質含量豐富, 呈微酸性, 疏鬆透氣, 非常適合蘭花生長上盆前, 先將植料晾曬或用蒸氣消毒殺菌, 用不同篩份的篩子分為粗粒、中粒、細粒, 分別儲存, 粉末狀碎土應棄掉不用。

上盆時, 先將盆底用碎瓦片、泡沫塊混合填充, 作為排水層, 主要起排水、透氣的作用, 此層約占盆高的五分之一;然後再加入一層粗粒植料, 可同時加入少量發過酵的羊糞粒等作底肥, 此層為基底層, 主要起濾水、透氣、營養的作用, 約占盆高的四分之一。

將經過修剪、消毒、晾曬的蘭花小心放入蘭盆, 理順蘭根, 左手扶蘭株, 使其保持在理想的栽培位置, 右手漸次加入中粒植料, 待植料加到一定量時, 輕提蘭株, 輕輕搖動蘭盆, 再用手輕輕壓實, 使蘭根與植料充分接觸, 防止蘭根之間有空隙造成空根, 然後繼續加植料至假鱗莖處, 再次搖動蘭盆, 使植料填充密實。 此層為營養層, 是蘭根生長的主要場所, 也是蘭花吸收養份的主要場所, 其厚度約占盆高的一半, 當然根據蘭花種類的不同, 其厚度也應有所調整, 一般蘭根較粗較長的, 可適當增加厚度, 蘭根較細較短的, 可適當減少厚度。 然後再加入細植料, 至掩沒假鱗莖三分之二位置時即可, 輕輕壓實, 使其呈饅頭狀, 此層為覆蓋層。
為防止澆水時細植料被水沖走或泥水濺入蘭心, 還應在此層上再加上適當的保水保護層, 一般此層多採用粗粒硬植料, 如顆粒火燒土、蘭石、植金石, 甚至五彩石等, 江浙地區多採用移植翠雲草, 雲南地區則多採用水苔, 水苔要先用甲托1000倍液浸泡消毒後, 用手擠幹水份, 均勻地鋪於盆面, 然後澆上定根水, 放陰涼通風處管護幹法養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就是水份管理。

蘭花是肉質性根, 無根毛, 與蘭菌共生, 靠蘭菌菌絲吸收養份供給蘭花生長之需;蘭根本身又是蘭花的重要呼吸器官, 需要呼吸氧氣, 同時, 蘭菌屬需氧菌, 其生長增殖也需要氧氣, 故植料必須透氣, 以保證氧氣的供給, 如果水份過多, 植料中氧氣含量少, 則蘭根呼吸就會受阻, 蘭菌也不能正常生長, 容易產生空根爛根。 幹法養蘭由於採用腐殖土, 雖作了適當處理, 但其保水性仍較強, 通透性較差, 且肥份較重, 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 植料會發生板結、酸化等不良現象, 如澆水時機掌握不當, 極易捂壞蘭根, 影響蘭花生長。古人強調“蘭喜潤而畏濕,喜幹而畏燥”,一般植料含水量在75~40%最為適宜,低於40%就應澆水,高於75%則時間長了極易漬壞蘭根但具體什麼時候該澆水,什麼時候不該澆水,則又根據所處環境、所用植料、盆具大小、空氣溫濕度、蘭花長勢強弱而定。怎麼判定蘭盆水份的多少呢?蘭家經過摸索,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1、直觀判斷法。根據蘭株葉面狀況、蘭盆表面幹濕狀況進行判斷,如蘭株葉面有輕度脫水,蘭盆表面植料已幹透,扒開表面植料約5cm,仍顯幹時,說明植料已水份不足,應該澆水。

2、稱重法。其原理是將試驗植料充分澆透,至無水瀝出時其含水量為100%,將植料充分幹透,其含水量約為20%,分別稱重,通過計算,得出每單位重量對應的含水量,以此判斷蘭盆植料中含水量的高低。理論上,此法較為準確,但實際應用中,也會有所偏差,且不太容易操作。

3、插棍法。即將一根竹棍小心插入蘭盆適當位置,約一小時後抽出,根據竹棍的潮濕程度判斷蘭盆植料中含水量的多少,現在也有人用電子測濕計取代小竹棍,此法比較有效,也比較容易掌握,缺點是易傷到蘭根。

4、敲盆聽音法。端起一盆蘭花,將其放於耳邊,用手輕敲蘭盆邊沿,如聲音發悶,說明植料含水尚多,如聲音發脆,說明該澆水了。此法需有一定的經驗,初學者不易掌握。

5、對照法。將一空盆,用相同的植料裝入,然後與蘭盆同時澆水,同時擺放在一起,檢查時用手指插入對照盆中檢視,即可對照出蘭盆植料的含水量當然,一些資深蘭家通過多年的摸索,也有一套自己對植料水份的判斷辦法,一般只需略作檢視即知水份的多少,可謂“胸中有竹”,則另當別論了澆水方

養蘭偶得------說幹養

發了說清養的帖子,想想還得說說幹養,因為清養與幹養結合,養蘭就會事半功倍.

清養與肥相關,幹養與水相關,肥與水是養蘭的二大要素,把握好了肥與水這二大要素,可以講是解決了養蘭中的關健問題.

清養有爭議,幹養同樣會有爭議,有爭議並不是壞事,爭議能明是非,長見識,有爭議還是想說,因為是個人觀點,拋磚為引玉,遺留的懇請增補,錯誤的敬請斧正.

幹養是相對于平常養蘭而少水的一種管理方法,幹的次數,長短因人,因季節,因環境,因植料,因蘭草而不同,一般的管理是幹幹濕濕,幹養應該是幹幹幹濕濕,或者幹幹幹幹濕濕.

鄭同梅的((蒔蘭實驗))中有燥泥一章,講的就是幹養的原由,作用與方法."凡蘭蕙莫妙於乾燥盆泥一二次(一在發草前燥足,新芽必粗,一在黴後為發花僅燥盆面),以燥至根底為度(欲驗燥根之法,以細薄竹片將燥泥裂縫中緩緩撥開便悉).蓋蘭在山中遂年有乾燥之時,乃在盆中終年常滋,似與本性不宜,故有葉出瘦小之患.窮其燥盆之源,大抵泥燥逢濕則發漲,根幹逢潮則咬泥,故能得力起發,惟盆燥後必得雨透最佳.如無雨將盆置陰處待雨族雨透再就陽(秋間又為起蕊之時,宜濕不宜幹,如幹則損花胎).

我幹養比鄭同梅的燥泥是有之過,夏冬二季是偏幹管理,常常燥泥,,春秋二季是略幹管理,燥泥一二次,蘭草是幹不死的.2004年的夏秋季節,我地高溫乾旱,二個多月滴雨未下,上山尋蘭時看到蘭草下的山泥十分乾燥,挖出的蘭根全都乾癟,蘭草不僅沒病沒死,而是服盆更快,長得更好.三年多的幹養實踐證明,幹養有壯芽,促花,發根,殺菌防病,管理輕鬆五大好處.

幹養最重要的一條,也可能是蘭友最關心,最想知道的問題,幹到或燥到什麼時候澆水才合適,具體怎樣把握.鄭同梅介紹用細薄竹片將燥泥撥開看根,看到根底燥了可以澆水了.我是懶人自有懶辦法,不撥燥泥,而是看長在盆面上植料外面的根,幹養時看到盆面上的根乾癟就澆水,燥泥時等盆面上的根乾癟了,再過上二三天澆水.這個辦法自已覺得簡單實用,也好把握,三年多來沒出過問題,有性趣的蘭友也可一試.

幹養需注意的是上盆未放新根的蘭草,單苗,弱草的蘭草,根系不好的蘭草要區別對待,不宜過幹,在春秋二季除燥盆外也不宜過幹.

幹養:根據“幹促根,濕長芽”的前輩養蘭經驗,在蘭花最佳生長季節,即春暖來時適當增加盆土的濕度,促使蘭草萌芽,待新芽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新芽的進一步生長就如新生兒斷奶一樣,以少澆水偏幹些來促使新根的生長,使新苗脫離老草靠自身獨立成長。我每天都會發佈蘭花知識和圖片,帶你深入瞭解蘭花,教你輕鬆養好蘭花,對蘭花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問我或在下方留言,如果我的知識給你帶去了幫助還望你能幫我點個贊或轉發幫助更多的人!

影響蘭花生長。古人強調“蘭喜潤而畏濕,喜幹而畏燥”,一般植料含水量在75~40%最為適宜,低於40%就應澆水,高於75%則時間長了極易漬壞蘭根但具體什麼時候該澆水,什麼時候不該澆水,則又根據所處環境、所用植料、盆具大小、空氣溫濕度、蘭花長勢強弱而定。怎麼判定蘭盆水份的多少呢?蘭家經過摸索,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1、直觀判斷法。根據蘭株葉面狀況、蘭盆表面幹濕狀況進行判斷,如蘭株葉面有輕度脫水,蘭盆表面植料已幹透,扒開表面植料約5cm,仍顯幹時,說明植料已水份不足,應該澆水。

2、稱重法。其原理是將試驗植料充分澆透,至無水瀝出時其含水量為100%,將植料充分幹透,其含水量約為20%,分別稱重,通過計算,得出每單位重量對應的含水量,以此判斷蘭盆植料中含水量的高低。理論上,此法較為準確,但實際應用中,也會有所偏差,且不太容易操作。

3、插棍法。即將一根竹棍小心插入蘭盆適當位置,約一小時後抽出,根據竹棍的潮濕程度判斷蘭盆植料中含水量的多少,現在也有人用電子測濕計取代小竹棍,此法比較有效,也比較容易掌握,缺點是易傷到蘭根。

4、敲盆聽音法。端起一盆蘭花,將其放於耳邊,用手輕敲蘭盆邊沿,如聲音發悶,說明植料含水尚多,如聲音發脆,說明該澆水了。此法需有一定的經驗,初學者不易掌握。

5、對照法。將一空盆,用相同的植料裝入,然後與蘭盆同時澆水,同時擺放在一起,檢查時用手指插入對照盆中檢視,即可對照出蘭盆植料的含水量當然,一些資深蘭家通過多年的摸索,也有一套自己對植料水份的判斷辦法,一般只需略作檢視即知水份的多少,可謂“胸中有竹”,則另當別論了澆水方

養蘭偶得------說幹養

發了說清養的帖子,想想還得說說幹養,因為清養與幹養結合,養蘭就會事半功倍.

清養與肥相關,幹養與水相關,肥與水是養蘭的二大要素,把握好了肥與水這二大要素,可以講是解決了養蘭中的關健問題.

清養有爭議,幹養同樣會有爭議,有爭議並不是壞事,爭議能明是非,長見識,有爭議還是想說,因為是個人觀點,拋磚為引玉,遺留的懇請增補,錯誤的敬請斧正.

幹養是相對于平常養蘭而少水的一種管理方法,幹的次數,長短因人,因季節,因環境,因植料,因蘭草而不同,一般的管理是幹幹濕濕,幹養應該是幹幹幹濕濕,或者幹幹幹幹濕濕.

鄭同梅的((蒔蘭實驗))中有燥泥一章,講的就是幹養的原由,作用與方法."凡蘭蕙莫妙於乾燥盆泥一二次(一在發草前燥足,新芽必粗,一在黴後為發花僅燥盆面),以燥至根底為度(欲驗燥根之法,以細薄竹片將燥泥裂縫中緩緩撥開便悉).蓋蘭在山中遂年有乾燥之時,乃在盆中終年常滋,似與本性不宜,故有葉出瘦小之患.窮其燥盆之源,大抵泥燥逢濕則發漲,根幹逢潮則咬泥,故能得力起發,惟盆燥後必得雨透最佳.如無雨將盆置陰處待雨族雨透再就陽(秋間又為起蕊之時,宜濕不宜幹,如幹則損花胎).

我幹養比鄭同梅的燥泥是有之過,夏冬二季是偏幹管理,常常燥泥,,春秋二季是略幹管理,燥泥一二次,蘭草是幹不死的.2004年的夏秋季節,我地高溫乾旱,二個多月滴雨未下,上山尋蘭時看到蘭草下的山泥十分乾燥,挖出的蘭根全都乾癟,蘭草不僅沒病沒死,而是服盆更快,長得更好.三年多的幹養實踐證明,幹養有壯芽,促花,發根,殺菌防病,管理輕鬆五大好處.

幹養最重要的一條,也可能是蘭友最關心,最想知道的問題,幹到或燥到什麼時候澆水才合適,具體怎樣把握.鄭同梅介紹用細薄竹片將燥泥撥開看根,看到根底燥了可以澆水了.我是懶人自有懶辦法,不撥燥泥,而是看長在盆面上植料外面的根,幹養時看到盆面上的根乾癟就澆水,燥泥時等盆面上的根乾癟了,再過上二三天澆水.這個辦法自已覺得簡單實用,也好把握,三年多來沒出過問題,有性趣的蘭友也可一試.

幹養需注意的是上盆未放新根的蘭草,單苗,弱草的蘭草,根系不好的蘭草要區別對待,不宜過幹,在春秋二季除燥盆外也不宜過幹.

幹養:根據“幹促根,濕長芽”的前輩養蘭經驗,在蘭花最佳生長季節,即春暖來時適當增加盆土的濕度,促使蘭草萌芽,待新芽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新芽的進一步生長就如新生兒斷奶一樣,以少澆水偏幹些來促使新根的生長,使新苗脫離老草靠自身獨立成長。我每天都會發佈蘭花知識和圖片,帶你深入瞭解蘭花,教你輕鬆養好蘭花,對蘭花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問我或在下方留言,如果我的知識給你帶去了幫助還望你能幫我點個贊或轉發幫助更多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