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將建立稻穀生產者補貼機制

京4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 農業農村部昨天(17日)通報, 2018年稻穀最低收購價有較大幅度下調, 有利於更好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此外, 預計今年大豆的播種面積還將保持恢復性增長的趨勢。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司長唐珂介紹, 2018年生產的早秈稻和中晚秈稻以及粳稻最新的收購價分別調整為每百斤120元、126元和130元, 同比去年降低了10元、10元和20元, 是近年來價格下調幅度較大的一年。 當前稻穀最低收購價的政策框架依然保留, 同時, 以價格的適當調整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唐珂:從2014年到2018年, 我國稻穀最低收購價隨著成本的上升逐漸的小幅提升, 後期價格水準甚至高於市場價。 加工企業用糧的成本居高不下, 市場化收購缺乏動力。 在價格水準下調的同時, 國家將配套建立稻穀生產者的補貼機制, 完善支持保護政策, 儘量彌補農民朋友因價格下調帶來的收入損失。

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大豆價格問題, 唐珂表示, 今年春節之後, 國家儲備大豆收購價較此前每噸上調50-80元, 帶動大豆價格小幅回升。 根據研判, 今年大豆的播種面積還將保持恢復性增長的趨勢。

唐珂:東北地區今年大豆生產者補貼的標準將高於玉米, 而且鼓勵向優勢區集中, 我們建議廣大豆農密切關注大豆的供需基本面變化和政策的含金量,

算好大豆成本收益帳, 以市場為導向, 合理安排種植結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