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豆的出口、壓榨在美國和南美之間的分配格局如何?

日前,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農經學家撰寫的分析報告指出, 如果中國對美豆加征25%的關稅, 預計2018年美豆價格將會大幅下跌, 從9.70美元/蒲跌至8.85美元/蒲。 2019年到2021年期間, 美豆價格預計為9美元/蒲式耳。 而之所以預計2019年到2021年期間大豆價格上漲, 是基於一個假設, 即農戶從播種大豆轉向其他作物。 一些評論人士預計2018年美豆價格跌幅更大, 雖然這種情況可能發生, 但是如果價格跌到8.70美元/蒲式耳, 農戶將開始獲得作物保險補貼以及農業風險覆蓋(ARC)補貼。 但匯易資訊研究認為, 美國農經學家還是醒醒吧, 全球大豆、豆粕的總需求量、總壓榨量不會有太大變化,

變化的是這個大池子中各國間的分配;全球大豆市場供需新結構的核心在於, 不平等的關稅政策不會影響全球總貿易量也不會影響全球總壓榨量, 但是會影響出口、壓榨在美國、南美之間的分配。

首先, 美豆周度報告顯示對華銷售總量同比減少18.5%, 但對全球銷售量逼近去年同期

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 截止到2018年4月12日, 2017/18年度迄今為止, 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2887.7萬噸, 較去年同期減少18.5%;美豆對華出口銷售節奏持續偏慢的主要原因, 來自於市場對於中國政府有可能對美豆加征25%關稅的擔憂。 但需要指出的是, 當周美豆出口銷售總量為5403萬噸,

較去年同期的5562萬噸僅落後150多萬噸, 按照美農4月供需報告5620萬噸的出口目標, 已然完成96%, 而去年同期完成目標的速度為94%。 由此可見, 短期內受制於中美貿易摩擦因素的影響, 美豆對華出口量受到影響, 但美豆對歐洲、亞洲其他國家的出口量在持續增加, 尤其是前期巴西大豆貼水一度暴漲的背景下, 更是刺激美豆對除中國以外國家出口量的激增。

其次, 全球大豆市場大池的供需總量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變化的是各國間分配

美國貿易商在關注貼水價差要達到何種水準, 才能使得中國重返美國市場。

這場始於阿根廷減產疊加貿易戰共振的全球大豆供應結構、成本結構的變動, 預計仍將持續到下個年度。 無論如何, 全球大豆、豆粕的總需求量、總壓榨量不會有太大變化, 變化的是這個大池子中各國間的分配。 理論上美國大豆出口總量會下降2500萬噸, 壓榨量上升, 但受制於壓榨產能的限制, 實際壓榨量增加的會非常有限, 出口至南美進行壓榨的量會大幅增加, 因此美國大豆出口總量實際上僅會小幅下降。 全球大豆市場供需新結構的核心在於, 不平等的關稅政策不會影響全球總貿易量也不會影響全球總壓榨量, 但是會影響出口、壓榨在美國、南美之間的分配。 另一方面, 有消息稱過去兩周中國油廠採購了近20船加拿大大豆,
預計其中有10船是OND裝期的, 需要注意的是, 儘管中國採購加拿大大豆看似利空, 但加拿大油廠可能會被迫採購美豆以滿足壓榨所需已彌補突然產生的大豆供給缺口。

再者, 市場擔憂若中國對美豆加征關稅, 中國下半年總體進口成本(貼水)居高不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