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今天國際古跡遺址日,洛陽給世界奉獻了什麼?

2018年4月18日為

國際古跡遺址日

主題為“遺產事業, 繼往開來”

為提高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

使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今天小編幫大家整理了洛陽的古跡遺址

整理完, 才發現

我們大洛陽原來有這麼多

關於“國際古跡遺址日”

1983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2屆大會決定每年的4月18日為“國際古跡遺址日”, 今年是第36個國際古跡遺址日, 本屆活動主題為“遺產事業 繼往開來”。

(網路配圖)

九大古跡遺址

個個驚豔你的雙眼

小編帶你一一來看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

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 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南北長達1公里, 今存有窟龕2345個, 造像10萬餘尊, 碑刻題記2800餘品。 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

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乘車路線:可從火車站前乘一日遊專車到景區;乘81、53、60路公車也可到, 車程約40分鐘

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 洛龍區白馬寺鎮內。 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

中國第一古刹, 世界著名伽藍, 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 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 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幹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 彌足珍貴。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乘56路公車到終點站下車可到達

關林

關林始建于明萬曆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現存建築主要為明代,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關林的建築規格按照宮殿形式修建,佈局嚴謹壯觀。廟前有戲臺,中軸線建築依次有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關墓。中軸線兩側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對稱建築物。其中最具特色的當數舞樓,前臺的歇山式和後臺的硬山式組合任一起,重簷樓閣,構築之妙全國罕見,也為“洛陽古代藝術館”所在地。

乘車路線:公車路線:53路、60路、81路到關林車站下車。專線旅遊車:69路(谷水西-關林)

定鼎門博物館

定鼎門遺址,世界文化遺產,是隋唐和武周時期都城洛陽城外郭城正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位於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次年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樑、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沿用時間較長的古代都城城門。

乘車路線:市內乘坐15、33、53、55、57、58、65、66、69、76、81、92、93路公車龍門大道古城路口站下車,西行440米即到

天子駕六博物館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於洛陽市中心的東周王城廣場,東周王城遺址區的東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護展示的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輔展以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專題博物館。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坐56路、48路、5路、81路公車到王城廣場下車

龍馬負圖寺

龍馬負圖寺位於洛陽黃河大橋南側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始建于晉懷帝四年,是人們為感念人文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所建的第一座祭禮場所。

龍馬負圖寺是河圖的發現地、易學的發源地,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千百年來,帝王將相、官員百姓到此朝宗禮聖,龍馬負圖寺成為中華民族尋根問祖聖地。

交通路線:自駕車可導航景區直達;洛陽至吉利85路公交“雷河”站下車

新安函谷關

漢函谷關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是西漢時期的古遺址。它既是中國歷史上建置較早的具有重要軍事作用的重要關隘,也是對東西方文明交流有著重大意義的絲綢之路的第一關,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經濟、文化、軍事以及絲綢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處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

交通路線:洛陽至新安縣柳灣大橋東50米路北

漢光武帝陵

漢光武帝陵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20公里處的孟津縣白鶴鎮。漢光武帝陵古謂原陵,俗稱漢陵,又稱原陵、漢陵。為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年)和光烈皇后陰麗華的陵園,始建於西元50年,由神道、陵園和祠院組成。

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臨黃河,近山傍水,蓊蔚肅穆。闕門巍峨,氣勢壯觀,神道寬闊,直達陵前,兩側石刻林立、碑碣參差。陵園呈長方形,占地6.6萬平方米,墓塚位於陵園正中,為夯土丘狀,高17.83米,周長487米。

景區地址: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

千唐志齋

千唐志齋是中國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張鈁先生酷愛金石字畫,並廣泛徵集,在故宅花園“蟄廬”內建齋收藏,由王廣慶命名、章炳麟題額為“千唐志齋”。齋中鑲嵌墓誌、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誌1191件。內容涉及皇親國戚、相國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參曹,以至處士墨客、佛僧道士、宮娥彩女等各階層人物,為研究唐代社會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有證史、補史、糾史的作用,被史學界稱為“石刻唐書”。

自駕路線:駕車市區進入連霍高速,途經北京路、G310和鐵磁路後到達

點個告訴其他人吧!

end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乘56路公車到終點站下車可到達

關林

關林始建于明萬曆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現存建築主要為明代,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關林的建築規格按照宮殿形式修建,佈局嚴謹壯觀。廟前有戲臺,中軸線建築依次有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關墓。中軸線兩側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對稱建築物。其中最具特色的當數舞樓,前臺的歇山式和後臺的硬山式組合任一起,重簷樓閣,構築之妙全國罕見,也為“洛陽古代藝術館”所在地。

乘車路線:公車路線:53路、60路、81路到關林車站下車。專線旅遊車:69路(谷水西-關林)

定鼎門博物館

定鼎門遺址,世界文化遺產,是隋唐和武周時期都城洛陽城外郭城正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位於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次年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樑、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沿用時間較長的古代都城城門。

乘車路線:市內乘坐15、33、53、55、57、58、65、66、69、76、81、92、93路公車龍門大道古城路口站下車,西行440米即到

天子駕六博物館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於洛陽市中心的東周王城廣場,東周王城遺址區的東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護展示的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輔展以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專題博物館。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坐56路、48路、5路、81路公車到王城廣場下車

龍馬負圖寺

龍馬負圖寺位於洛陽黃河大橋南側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始建于晉懷帝四年,是人們為感念人文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所建的第一座祭禮場所。

龍馬負圖寺是河圖的發現地、易學的發源地,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千百年來,帝王將相、官員百姓到此朝宗禮聖,龍馬負圖寺成為中華民族尋根問祖聖地。

交通路線:自駕車可導航景區直達;洛陽至吉利85路公交“雷河”站下車

新安函谷關

漢函谷關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是西漢時期的古遺址。它既是中國歷史上建置較早的具有重要軍事作用的重要關隘,也是對東西方文明交流有著重大意義的絲綢之路的第一關,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經濟、文化、軍事以及絲綢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處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

交通路線:洛陽至新安縣柳灣大橋東50米路北

漢光武帝陵

漢光武帝陵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20公里處的孟津縣白鶴鎮。漢光武帝陵古謂原陵,俗稱漢陵,又稱原陵、漢陵。為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年)和光烈皇后陰麗華的陵園,始建於西元50年,由神道、陵園和祠院組成。

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臨黃河,近山傍水,蓊蔚肅穆。闕門巍峨,氣勢壯觀,神道寬闊,直達陵前,兩側石刻林立、碑碣參差。陵園呈長方形,占地6.6萬平方米,墓塚位於陵園正中,為夯土丘狀,高17.83米,周長487米。

景區地址: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

千唐志齋

千唐志齋是中國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張鈁先生酷愛金石字畫,並廣泛徵集,在故宅花園“蟄廬”內建齋收藏,由王廣慶命名、章炳麟題額為“千唐志齋”。齋中鑲嵌墓誌、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誌1191件。內容涉及皇親國戚、相國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參曹,以至處士墨客、佛僧道士、宮娥彩女等各階層人物,為研究唐代社會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有證史、補史、糾史的作用,被史學界稱為“石刻唐書”。

自駕路線:駕車市區進入連霍高速,途經北京路、G310和鐵磁路後到達

點個告訴其他人吧!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