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蘇再添25個特色田園試點鄉村,宿遷這個地方上榜!

去年6月, 江蘇省委省政府系統謀劃啟動實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畫, 並確立首批45個試點村莊, 圍繞特色、田園、鄉村三個要素, 挖掘人們心底的鄉愁記憶和對桃源意境田園生活的嚮往, 重塑鄉村活力、魅力與吸引力。

時隔半年之後, 江蘇公佈第二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村莊名單。 這份於今日上午在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方網站露面的名單, 共列出了來自南京、徐州、常州等10個設區市25個鄉村的名字。

去年6月, 江蘇省委省政府系統謀劃啟動實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畫, 並確立首批45個試點村莊,

圍繞特色、田園、鄉村三個要素, 挖掘人們心底的鄉愁記憶和對桃源意境田園生活的嚮往, 重塑鄉村活力、魅力與吸引力。

這與去年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內涵高度契合,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也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在江蘇的率先實踐、探索和有效抓手。

據權威人士介紹, 原本江蘇定於去年11月公佈第二批試點村莊名單, 2017年共100個村莊展開試點, 但後來考量到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急不得、趕不得, 還需根據第一批試點情況好好總結經驗並彌補不足, 所以直至半年後, 才確立第二批試點村莊名單。

通過對首批試點村莊進行持續的督查指導, 當前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中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也梳理出來, 比如各部門資源整合、組織模式、設計師負責制、產業研究以及空間特色塑造等, 都還需優化, 試點方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而參加第二批特色田園試點的申報村莊, 基本都主動選擇到首批試點村莊走訪“取經”, 由此形成更具競爭力的試點方案。

首批“特色田園”高淳青山村壟上自然村

3月19日, 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召開第二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方案評審會, 通過現場答辯, 經專家組逐一評審, 並經省聯席會議審議, 南京市江甯區淳化街道青龍社區東龍等25個村莊的試點方案獲得認可,

進入第二批試點村莊陣列。

南京淳化街道東龍村位於淳化現代農業示範園內, 林果種植是村裡的特色資源, 由此也促進了村集體收入和村民分紅的增長。 擔任村莊規劃設計的華晨博遠設計院設計師耿偉說, 在規劃設計中, 他們注重進一步彰顯農業產業特色, 拓展農業功能。

“林果種植面臨同質化競爭, 所以, 從去年開始村集體佈局並形成以中草藥種植為主的‘百草園’, 同時發展彌猴桃產業。 ”耿偉說, 新的產業定位更能適應市場需求, 效益也更高。 繼而再發展與之適應的農產品加工物流和農業電商。 結合村裡的一條商業街, 擬規劃整合線上企業和線下銷售的平臺, 村集體的老廠房也將改造為農村電商物流加工園。

江寧淳化街道的“花海”

鄉村振興, 核心在“人”。 職業農民培育便納入了這個村今年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規劃, 他們計畫在2018年至少培育50名職業農民, 通過特色產業打造增加村民就業上百人次。 目前已經有村民在“百草園”內工作, 社會效果初步顯現。

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要切實提高農民收入。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李巷村就確立了相關思路——李巷曾是全面抗戰時期蘇南抗戰的重要指揮中心,有蘇南“小延安”之稱。

據溧水區副區長張為真介紹,村裡圍繞“看一場老電影,聽老村民講一場故事、吃一頓農家飯”來發展紅色旅遊,凡是願意參與民俗展示和開辦農家樂的村民,經村集體登記後進行培訓,農家樂的場地統一進行設計,幫助村民改造完成,由此村民收入有顯著提升。

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李巷村

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梅耀林在肯定李巷做法的同時也建議說,增進鄉村未來活力既離不開鄉土民俗、民宿、農家樂等,但除了發展旅遊之外,如何提升村莊自身的綜合發展更重要,這也是從現實樣本中汲取的經驗。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楊志疆表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要取得實效,離不開反復調研,而他們在為溧陽南山后村進行規劃設計時,就充分聽取村民訴求,對產業定位做出細緻研究,確立養蜂為主導產業,並發展茶、蟹等農產品,把村裡閒置的農舍、磚瓦廠等規劃改造為茶、蟹農貿集散之地,既合理利用了存量空間,又有利於啟動鄉村發展活力。

“這個村莊歷史上就是風水寶地,有‘長壽之鄉’之稱,汽車可以直接開進村莊,發展旅遊有優勢。根據村民意願,還規劃設計出南山書院、村民活動中心及民宿等項目。”楊志疆說。

同樣地,蘇北平原村落——沛縣張寨鎮陳油坊村的特色田園規劃設計方案,也在廣泛吸納村民意見和智慧基礎上易了稿。中國礦業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教授林祖銳坦言,他們向村民發放問卷,發現村民對產業定位不太滿意,同時也反對大拆大建。

所以最後確定的方案中,村莊改造變成了尊重原有風貌和脈絡的“微整形”,並最終確定發展葡萄產業,從種植向釀酒等二產延伸,並設立榨油作坊,弘揚村莊榨油古文化。村裡也不搞大面積綠化帶,主要通過菜園優化生態。

徐州沛縣張寨鎮陳油坊村

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自然村,此次也成為第二批特色田園建設試點村莊。去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馬莊村視察並指出,我們的文化振興、鄉村振興、群眾文化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設,在這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實和弘揚。今年1月26日,省長吳政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認真推廣總結“馬莊經驗”,探索鄉村善治之路,開創江蘇的新鄉土時代。

九城都市建築設計總建築師張應鵬說,利用潘安湖良好的生態環境,馬莊村將著力打造集非遺旅遊、民俗體驗、文化體驗、婚慶藝術等為一體的文旅體驗地,以及集文創基地、文創工作室等為一體的文化創新平臺,成為休閒度假、生態養生、田園遊樂等相融合的生態型休閒旅遊村。

同時,響應“一村一品”號召,發展田園鄉村旅遊和民俗文化,並改革創新,利用閒置土地資源發展產業,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保障機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在省城鎮與鄉村規劃設計院設計師黃麗君眼裡,馬莊環境優美、集體團結、民風純樸,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農民樂團、中藥文化、兩漢文化都是支撐鄉風文明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前,馬莊的鄉村振興也主要明確三項任務,即:鄉風文明、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以党建為基石,梳理文化要素和重點,把文化融入產業發展中,探索蘇北資源枯竭地區的鄉村發展模式,體現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生態時代再到文化時代的鄉村發展之路”。

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自然村

省設計大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韓冬青認為,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一定要注重服務業發展與村民就業機會,當前鄉村旅遊正興,而從歐洲和日本的鄉村復興經驗看,發展鄉村旅遊最好不要遊客和村民 “兩層皮”,“不能是遊客看到的風景沒有村民,而真正遇到村民的時候又沒有風景了。所有資源既面向遊客,又面向本地村民,這樣的一體化思路值得借鑒”。

[連結]:

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第二批試點村莊名單

一、南京市

江甯區:淳化街道青龍社區東龍

高淳區:東壩鎮遊子山村大仁凹

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村李巷

二、徐州市

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村馬莊

邳州市:鐵富鎮姚莊村姚莊、港上鎮北西村北西

沛 縣:張寨鎮陳油坊村陳油坊

三、常州市

新北區:西夏墅鎮梅林村龍王廟

溧陽市:上黃鎮滸西村南山后

四、蘇州市

吳中區:橫涇街道上林村東林渡、東山鎮楊灣村西巷

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蔣巷

五、連雲港市

贛榆區:班莊鎮前集村前集

灌雲縣:伊山鎮川星村周莊、楊集鎮小喬圩村劉莊

六、淮安市

盱眙縣:舊鋪鎮茶場一隊四組

七、鹽城市

東台市:五烈鎮甘港村甘港中心村,新街鎮方東村1、2、3、5、7組

八、鎮江市

句容市:茅山風景區管委會李塔村陳莊、天王鎮唐陵村東三棚

九、泰州市

姜堰區:溱潼鎮湖南村湖南、沈高鎮河橫村河橫

興化市:大垛鎮管阮村管阮、新垛鎮施家橋施家

十、宿遷市

泗陽縣:盧集鎮薛嘴村薛嘴

社會效果初步顯現。

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要切實提高農民收入。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李巷村就確立了相關思路——李巷曾是全面抗戰時期蘇南抗戰的重要指揮中心,有蘇南“小延安”之稱。

據溧水區副區長張為真介紹,村裡圍繞“看一場老電影,聽老村民講一場故事、吃一頓農家飯”來發展紅色旅遊,凡是願意參與民俗展示和開辦農家樂的村民,經村集體登記後進行培訓,農家樂的場地統一進行設計,幫助村民改造完成,由此村民收入有顯著提升。

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李巷村

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梅耀林在肯定李巷做法的同時也建議說,增進鄉村未來活力既離不開鄉土民俗、民宿、農家樂等,但除了發展旅遊之外,如何提升村莊自身的綜合發展更重要,這也是從現實樣本中汲取的經驗。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楊志疆表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要取得實效,離不開反復調研,而他們在為溧陽南山后村進行規劃設計時,就充分聽取村民訴求,對產業定位做出細緻研究,確立養蜂為主導產業,並發展茶、蟹等農產品,把村裡閒置的農舍、磚瓦廠等規劃改造為茶、蟹農貿集散之地,既合理利用了存量空間,又有利於啟動鄉村發展活力。

“這個村莊歷史上就是風水寶地,有‘長壽之鄉’之稱,汽車可以直接開進村莊,發展旅遊有優勢。根據村民意願,還規劃設計出南山書院、村民活動中心及民宿等項目。”楊志疆說。

同樣地,蘇北平原村落——沛縣張寨鎮陳油坊村的特色田園規劃設計方案,也在廣泛吸納村民意見和智慧基礎上易了稿。中國礦業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教授林祖銳坦言,他們向村民發放問卷,發現村民對產業定位不太滿意,同時也反對大拆大建。

所以最後確定的方案中,村莊改造變成了尊重原有風貌和脈絡的“微整形”,並最終確定發展葡萄產業,從種植向釀酒等二產延伸,並設立榨油作坊,弘揚村莊榨油古文化。村裡也不搞大面積綠化帶,主要通過菜園優化生態。

徐州沛縣張寨鎮陳油坊村

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自然村,此次也成為第二批特色田園建設試點村莊。去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馬莊村視察並指出,我們的文化振興、鄉村振興、群眾文化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設,在這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實和弘揚。今年1月26日,省長吳政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認真推廣總結“馬莊經驗”,探索鄉村善治之路,開創江蘇的新鄉土時代。

九城都市建築設計總建築師張應鵬說,利用潘安湖良好的生態環境,馬莊村將著力打造集非遺旅遊、民俗體驗、文化體驗、婚慶藝術等為一體的文旅體驗地,以及集文創基地、文創工作室等為一體的文化創新平臺,成為休閒度假、生態養生、田園遊樂等相融合的生態型休閒旅遊村。

同時,響應“一村一品”號召,發展田園鄉村旅遊和民俗文化,並改革創新,利用閒置土地資源發展產業,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保障機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在省城鎮與鄉村規劃設計院設計師黃麗君眼裡,馬莊環境優美、集體團結、民風純樸,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農民樂團、中藥文化、兩漢文化都是支撐鄉風文明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前,馬莊的鄉村振興也主要明確三項任務,即:鄉風文明、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以党建為基石,梳理文化要素和重點,把文化融入產業發展中,探索蘇北資源枯竭地區的鄉村發展模式,體現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生態時代再到文化時代的鄉村發展之路”。

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自然村

省設計大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韓冬青認為,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一定要注重服務業發展與村民就業機會,當前鄉村旅遊正興,而從歐洲和日本的鄉村復興經驗看,發展鄉村旅遊最好不要遊客和村民 “兩層皮”,“不能是遊客看到的風景沒有村民,而真正遇到村民的時候又沒有風景了。所有資源既面向遊客,又面向本地村民,這樣的一體化思路值得借鑒”。

[連結]:

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第二批試點村莊名單

一、南京市

江甯區:淳化街道青龍社區東龍

高淳區:東壩鎮遊子山村大仁凹

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村李巷

二、徐州市

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村馬莊

邳州市:鐵富鎮姚莊村姚莊、港上鎮北西村北西

沛 縣:張寨鎮陳油坊村陳油坊

三、常州市

新北區:西夏墅鎮梅林村龍王廟

溧陽市:上黃鎮滸西村南山后

四、蘇州市

吳中區:橫涇街道上林村東林渡、東山鎮楊灣村西巷

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蔣巷

五、連雲港市

贛榆區:班莊鎮前集村前集

灌雲縣:伊山鎮川星村周莊、楊集鎮小喬圩村劉莊

六、淮安市

盱眙縣:舊鋪鎮茶場一隊四組

七、鹽城市

東台市:五烈鎮甘港村甘港中心村,新街鎮方東村1、2、3、5、7組

八、鎮江市

句容市:茅山風景區管委會李塔村陳莊、天王鎮唐陵村東三棚

九、泰州市

姜堰區:溱潼鎮湖南村湖南、沈高鎮河橫村河橫

興化市:大垛鎮管阮村管阮、新垛鎮施家橋施家

十、宿遷市

泗陽縣:盧集鎮薛嘴村薛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