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興通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中興通訊, 慘遭美英政府“雙殺”!!!

4月16日, 美國商務部發佈聲明, 宣佈立即重啟對中興通訊的制裁禁令:中興通訊將被禁止以任何形式從美國進口商品。

“屋漏偏逢連夜雨”, 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緊隨其後, 也發出新的警告, 建議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來自中興公司的設備和服務。

在中美貿易戰關鍵節點上, 中興通訊慘遭如此嚴厲的制裁, 是否意味著貿易戰將進一步升級?更可怕的是, 對於嚴重依賴從美國進口晶片等元器件的中興通訊, 無疑是一場大災難。 而後者, 則意味著英國市場的大門已對中興關上了。

17日, 中興通訊聲明, 已獲悉美國商務部對公司啟動拒絕令, 正在全面評估此事件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 與各方面積極溝通及應對。

中興通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近幾年來, 中興在中國的智慧機銷量排名, 已跌出了前十, 遠遠落後于華為、OPPO、vivo以及小米等, 似乎被人們遺忘了!那麼, 中興通訊,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中興通訊2017年全年營收是1088.2億元, 與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相比, 當然不是一個塊頭, 不過, 它與剛剛跨過千億元大關的小米, 差不多一個等量級。 另外, 中興通訊, 還是中國第二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在美國,

是第四大智慧機廠商, 佔有11.2%的市場份額, 僅次於蘋果、三星電子以及LG。

要更全面瞭解中興通訊, 恐怕還得先其歷史源頭說起。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 生於1942年, 祖籍陝西西安, 比任正非、柳傳志二人大二歲,

是中國第一代企業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位。

說及中興, 免不了扯上華為。 這二家通訊業巨頭, 相愛相殺了幾十年, 其中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 甚至是互黑, 很難隻言片語說得清。 業內之前有個說法, “中興是牛、華為是狼”, 宣導“狼性文化”的任正非, 過去說他看不起中興的侯為貴。 因為侯為貴在中興的30多年歷史上, 只“開”過三名高管。 NO!嚴格意義上只免過一位, 其中二位是被他安排赴美學習, 歸來後又重新安排職務。 歷史有太多偶合, 侯為貴大任正非2歲, 創辦于1985的中興, 也比華為早了2年。

2016年1月, 中興通訊完成了一次極為重要的代際交替, 75歲的侯為貴, 將執掌30年的中興, 交予新一代接班人, 正式卸任退休。 接棒人是現任中興通訊執行董事兼總裁趙先明。

趙先明, 於1998年加入中興通訊, 從專案經理做起, 2004年, 他自侯為貴手下“脫穎而出”, 接替其擔任的總裁一職。 2017年3月, 趙先明辭掉自侯為貴手上接來的“董事長”, 交予另一位元中興通訊老臣殷一民。

殷一民, 是中興手機業務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彼時出任董事長, 頗有臨危受命之意。 因為在2017年3月, 中興通訊剛與美國政府就“拒絕令”達成和解協議。

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

要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必須多種因素兼備,比如有足夠大的目標市場、可擴充性的商業模式、清晰且合理的盈利模式,另外還必須有完善的制度管理、行業前景等;更為重要的是企業領導人。我們說,家族企業代際傳承,無論是“傳”,還是“承”的一方,人是第一核心要素,選好接班人很重要。

國內幾大通訊元老級巨頭中,柳傳志的聯想,已完成了代際交替,楊元慶二度從柳傳志手上接過權杖,不過,作為柳傳志的接班人,他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除了PC外,移動業務幾乎是不行了。華為雖剛剛完成了“輪值董事長”的制度安排,不過,任正非依舊在前臺,從“輪值CEO”演化為“輪值董事長”,它是一種管理模式,抑或是傳承的制度安排,尚不清晰。反觀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已完全退出,殷一民與趙先明已形成類似台積電的“雙核領導人”接班模式,順利解決了接班人的問題。

多年以來,中興通訊正在歐美及大洋洲地區取得突破,並以國際化作為企業發力重點,又解決了代際交棒,正是重興之時;如今,特朗普政府一紙禁令、啟動拒絕令,再度陷入危局,真是“時也命也”,令人歎息!

中興創始人、中興能源董事長侯為貴

未退之前,作為中興創始人,侯為貴有個願望,那就是希望中興在自己手裡完成變革。侯為貴日常有句口頭禪:“一萬個想法不如一個做法”,退任中興通訊董事長以及董事會之後,他把精力放到新能源項目,仍任中興能源董事長等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呀!

把中興通訊擋在英國市場門外,4月16日,英國的網路安全監督機構那封措辭強烈的公函,警告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理由就是所謂的“因為其所有權屬于國家引發安全擔心”。

說及中興通訊的所有權,回頭先說一下創始人侯為貴。侯為貴,是解放後國家培養的第一批工程師。1959年,他在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畢業,後又就讀于南昌大學。進入航太691廠,於上世紀80年代初,他又被派往美國負責技術引進,歸國後,侯為貴出任廠裡的車間主任、技術科長。

中興通訊的前身,是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創辦於1985年,首任總經理就是侯為貴。“中興半導體”,屬於“外引內聯”的合資企業,當時到深圳特區進行聯絡及籌備工作就包括時任技術科長侯為貴等人。經多方奔走、洽談、協商,最後,與香港運興電子貿易公司、以及同為航太系統的長城工業深圳分公司,加上航太691廠等多元聯合創業。

侯為貴等出席中興通訊上市儀式

1985年,“中興半導體”成立時,註冊資金為280萬元人民幣,其中,691廠占66%股權。當初,公司主要是承接來料加工業務,也就加工諸如電子錶、電子琴、電話機等產品。此後數年,中興研製出國內第一台數位程式控制交換機。1993年起,中興改組並開始股份制改造,1997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侯為貴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2004年又出任董事長。

1997年,中興通訊登陸深交所,2004年,中興通訊在香港聯交所的H股掛牌上市。作為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在管理及經營機制上有不少創舉,比如中興首創了“國有控股、授權經營”的經營機制,如今已成為國資管理的核心機制之一。(有關國有資產的授權經營話題,今後在一波說的文章中再深入展開。)另外,侯為貴主導中興期間,還推行了一種海外市場戰略的“二八定律”,即80%的投入是在發展中國家,另外20%在發達國家。

從股權架構上看,如今的中興通訊大股東是“中興新”( 中興新設備通訊有限公司) ,而“中興新”的股東主要有四個:分別是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院、深圳航太廣宇工業有限公司和珠海國興睿科資本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份別為49%、34%、14.5%和2.5%。

其中,“西安微電子”、“ 航太廣宇工業” 為央企,而“中興維先通”的股權持有人主要是侯為貴等30多名自然人,也包括中興眾多高管,從企業性質上應屬於民企。而2017年10月,北京產權交易所有一則掛牌專案,即“中興新” 謀求轉讓10%股權。觀察者認為,該股權變動,或是國企“混改”,10%的股權應該來自國有成分,意在引入民資,優化中興通訊的股權結構。

中興通訊總裁趙先明

資料顯示,侯為貴在“中興維先通”大股東,持有18%股權,其餘股東持股5%、3%、1%不等。中興系旗下公司相當多,且股權結構複雜,且彼此相互投資,或直接或者間接持股。比如由侯為貴任董事長的“中興能源”,大股東是“深圳中興國際投資”,持股比例39.53%,二、三股東分別是“中興通訊股份”、“ 中興維先通”,股權比例均為23.26%,侯為貴個人,占股比例為1.55%,為第三大股東,另外,第四股東為“中興發展”。

中興通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綜上所述,它應該是一個擁有國資背景的混合制合夥企業,類似於地產龍頭企業萬科。與當年王石、鬱亮等一樣,侯為貴等中興公司高管層,也同樣擁有極高話語權以及經營決策權。

為何成了貿易戰的犧牲品?

漩渦中的中興通訊,為何成了貿易戰的犧牲品?

回答上述問題,先引導大家瞭解一直資訊。

據報導,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在北京正式發佈了國家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規範。中興通訊攜5G全系列產品,準備啟動第三階段測試工作,已率先完成設備入場及端到端業務調通。

要知道,中國5G試驗,是全球首個由政府主導和規劃的5G試驗,也是全球最大的區域性5G試驗。當前,5G爭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屬於領跑者,前不久,華為已宣佈5g晶片的商用。大規模試驗組網後,中國預計於2019年啟動5G網路建設, 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5G網路。面對中國可能形成在5G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等必然心塞不安。哪一個國家能率先建成和商用高水準的5G商用網路,就有望在未來競爭態勢中佔據優勢地位。

4月18日,繼拿中興開刀後,美國監管機構又把ECC安全禁令瞄準了華為、中興,這一系列連勾拳打出,心中打什麼小九九,意圖自然是不言而喻!對於美國的制裁舉止,中興通訊A股與H股緊急停牌,第一時間成立了危機應對工作組。中國商務部也作出回應,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一段時間以來,特朗普小動作不斷。4月16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發佈對中興通訊的出口禁令,直到2025年3月13日,美國公司將被禁止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這就意味著遭“封殺”的中興,未來7年將無法從美國進口一顆晶片。

當然了,貿易戰是一把雙刃劍,損人一千自傷八百,高通等美國晶片及軟體供應商也跟著“躺槍”。 禁售令對中興通訊而言,更是“滅頂之災”, 很難在電信設備業生存。

有必要提及,此番封殺中興通訊,其實是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公司啟動拒絕令。何為“啟動”呢?話題還得回溯到2017年、甚至是6年前的2012年“中興通訊制裁案”。

美國商務部“啟動拒絕令”,已意味著中興通訊在2017年3月認罪並簽署的“和解協定”宣告失敗。也就是說,除了未來7年買不到美國一粒晶片之外,已向OFAC(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繳納“天價罰單”近8.92美元,已是“打水漂”、不足以息事寧人。另外,外加的3億美元這張“緩期執行”單子,如何解決也要再打個問號?

中興通訊制裁案的相關資料

按照美商務部的公告,2017年“和解協定”中,中興通訊除同意支付民事和刑事處罰合併罰款總額11.9億美元之外,美商務部仍保留對其長達7年的監管權。若協議如何方面未滿足、或者違反EAR(出口管理條例),就可能啟動“出口拒絕令”。

那麼,中興通訊為何會被制裁?事實上,發端於2012年的“中興通訊制裁案”,比今天的中美貿易戰早了6年。2012年,美方啟動調查,指稱中興一筆生意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禁令。四年後的2016年3月,美商務部又以“違反美國出口限制法規”為由,對中興採取出口限制措施。僅中方交涉,該年3月21日,美商務部聲明,對中興通訊及其子公司發放臨時許可,暫放制裁。

據當時《華爾街日報》報導,彼時中興與美方達成一份臨時協定,其中要求參與違規的中興高管,必須辭去管理層職務。該報導的真相如何,眾說紛紜,不過,該年4月,中興通訊出現了一波高管大換血,原CEO等3位高管卸任,也就出現上半篇提及的趙先明上位,接任董事長兼CEO。

2017年3月7日,也就是接近一年時間,以趙先明為首的中興通訊管理層,以“和解”方式讓中興暫時度過一場危機,但所謂的“7年監管”,就是一把懸在頭上“達摩克利斯之劍”,終究留下禍根。

網上流傳的侯為貴緊急赴美斡旋的照片

此番美商務部的啟動拒絕令中,相關理由有一條所謂的“欺騙、虛假陳述和一再違反美國法律”等字眼。具體是什麼情況,無法瞭解一二。不過,需要說明一點,中興通訊採用“和解”方式,也是解決爭端的一種重要形式。過去,無論是日企、德企,面對美國制裁大棒,也常以和解方式來息事寧人、握手言和。

在商業世界,能講和,總比“針尖對麥芒”、“硝雲彈雨”好,也是一種雙贏。一旦產生一種不可逆反的對抗,利益均會受到了損害,最終無非是誰比誰輸得更多罷了!

4月18日,有人拍到中興創始人侯為貴緊急赴美斡旋的照片—— 一張76歲侯為貴在機場提著拉杆箱的背影圖,跟著的是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和總裁趙先明。如此大的年歲,還要再度“出山”四處奔走,令人唏噓!

近日,有關美國為何“絕殺”中興通訊的看法很多,各方觀點給出了種種理由。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中興之前向伊朗出售違禁設備,其實已經認罪認罰,去年也與美國商務部談妥了,否則也就不會有所謂的“和解”;要揭開美方封殺中興的真實意圖,恐怕少不了這一條:5G的爭奪,實質上可能會打破之前“加州設計、中國製造”平衡模式,這是美方無法忍受的!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24)

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

要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必須多種因素兼備,比如有足夠大的目標市場、可擴充性的商業模式、清晰且合理的盈利模式,另外還必須有完善的制度管理、行業前景等;更為重要的是企業領導人。我們說,家族企業代際傳承,無論是“傳”,還是“承”的一方,人是第一核心要素,選好接班人很重要。

國內幾大通訊元老級巨頭中,柳傳志的聯想,已完成了代際交替,楊元慶二度從柳傳志手上接過權杖,不過,作為柳傳志的接班人,他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除了PC外,移動業務幾乎是不行了。華為雖剛剛完成了“輪值董事長”的制度安排,不過,任正非依舊在前臺,從“輪值CEO”演化為“輪值董事長”,它是一種管理模式,抑或是傳承的制度安排,尚不清晰。反觀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已完全退出,殷一民與趙先明已形成類似台積電的“雙核領導人”接班模式,順利解決了接班人的問題。

多年以來,中興通訊正在歐美及大洋洲地區取得突破,並以國際化作為企業發力重點,又解決了代際交棒,正是重興之時;如今,特朗普政府一紙禁令、啟動拒絕令,再度陷入危局,真是“時也命也”,令人歎息!

中興創始人、中興能源董事長侯為貴

未退之前,作為中興創始人,侯為貴有個願望,那就是希望中興在自己手裡完成變革。侯為貴日常有句口頭禪:“一萬個想法不如一個做法”,退任中興通訊董事長以及董事會之後,他把精力放到新能源項目,仍任中興能源董事長等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呀!

把中興通訊擋在英國市場門外,4月16日,英國的網路安全監督機構那封措辭強烈的公函,警告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理由就是所謂的“因為其所有權屬于國家引發安全擔心”。

說及中興通訊的所有權,回頭先說一下創始人侯為貴。侯為貴,是解放後國家培養的第一批工程師。1959年,他在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畢業,後又就讀于南昌大學。進入航太691廠,於上世紀80年代初,他又被派往美國負責技術引進,歸國後,侯為貴出任廠裡的車間主任、技術科長。

中興通訊的前身,是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創辦於1985年,首任總經理就是侯為貴。“中興半導體”,屬於“外引內聯”的合資企業,當時到深圳特區進行聯絡及籌備工作就包括時任技術科長侯為貴等人。經多方奔走、洽談、協商,最後,與香港運興電子貿易公司、以及同為航太系統的長城工業深圳分公司,加上航太691廠等多元聯合創業。

侯為貴等出席中興通訊上市儀式

1985年,“中興半導體”成立時,註冊資金為280萬元人民幣,其中,691廠占66%股權。當初,公司主要是承接來料加工業務,也就加工諸如電子錶、電子琴、電話機等產品。此後數年,中興研製出國內第一台數位程式控制交換機。1993年起,中興改組並開始股份制改造,1997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侯為貴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2004年又出任董事長。

1997年,中興通訊登陸深交所,2004年,中興通訊在香港聯交所的H股掛牌上市。作為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在管理及經營機制上有不少創舉,比如中興首創了“國有控股、授權經營”的經營機制,如今已成為國資管理的核心機制之一。(有關國有資產的授權經營話題,今後在一波說的文章中再深入展開。)另外,侯為貴主導中興期間,還推行了一種海外市場戰略的“二八定律”,即80%的投入是在發展中國家,另外20%在發達國家。

從股權架構上看,如今的中興通訊大股東是“中興新”( 中興新設備通訊有限公司) ,而“中興新”的股東主要有四個:分別是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院、深圳航太廣宇工業有限公司和珠海國興睿科資本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份別為49%、34%、14.5%和2.5%。

其中,“西安微電子”、“ 航太廣宇工業” 為央企,而“中興維先通”的股權持有人主要是侯為貴等30多名自然人,也包括中興眾多高管,從企業性質上應屬於民企。而2017年10月,北京產權交易所有一則掛牌專案,即“中興新” 謀求轉讓10%股權。觀察者認為,該股權變動,或是國企“混改”,10%的股權應該來自國有成分,意在引入民資,優化中興通訊的股權結構。

中興通訊總裁趙先明

資料顯示,侯為貴在“中興維先通”大股東,持有18%股權,其餘股東持股5%、3%、1%不等。中興系旗下公司相當多,且股權結構複雜,且彼此相互投資,或直接或者間接持股。比如由侯為貴任董事長的“中興能源”,大股東是“深圳中興國際投資”,持股比例39.53%,二、三股東分別是“中興通訊股份”、“ 中興維先通”,股權比例均為23.26%,侯為貴個人,占股比例為1.55%,為第三大股東,另外,第四股東為“中興發展”。

中興通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綜上所述,它應該是一個擁有國資背景的混合制合夥企業,類似於地產龍頭企業萬科。與當年王石、鬱亮等一樣,侯為貴等中興公司高管層,也同樣擁有極高話語權以及經營決策權。

為何成了貿易戰的犧牲品?

漩渦中的中興通訊,為何成了貿易戰的犧牲品?

回答上述問題,先引導大家瞭解一直資訊。

據報導,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在北京正式發佈了國家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規範。中興通訊攜5G全系列產品,準備啟動第三階段測試工作,已率先完成設備入場及端到端業務調通。

要知道,中國5G試驗,是全球首個由政府主導和規劃的5G試驗,也是全球最大的區域性5G試驗。當前,5G爭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屬於領跑者,前不久,華為已宣佈5g晶片的商用。大規模試驗組網後,中國預計於2019年啟動5G網路建設, 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5G網路。面對中國可能形成在5G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等必然心塞不安。哪一個國家能率先建成和商用高水準的5G商用網路,就有望在未來競爭態勢中佔據優勢地位。

4月18日,繼拿中興開刀後,美國監管機構又把ECC安全禁令瞄準了華為、中興,這一系列連勾拳打出,心中打什麼小九九,意圖自然是不言而喻!對於美國的制裁舉止,中興通訊A股與H股緊急停牌,第一時間成立了危機應對工作組。中國商務部也作出回應,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一段時間以來,特朗普小動作不斷。4月16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發佈對中興通訊的出口禁令,直到2025年3月13日,美國公司將被禁止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這就意味著遭“封殺”的中興,未來7年將無法從美國進口一顆晶片。

當然了,貿易戰是一把雙刃劍,損人一千自傷八百,高通等美國晶片及軟體供應商也跟著“躺槍”。 禁售令對中興通訊而言,更是“滅頂之災”, 很難在電信設備業生存。

有必要提及,此番封殺中興通訊,其實是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公司啟動拒絕令。何為“啟動”呢?話題還得回溯到2017年、甚至是6年前的2012年“中興通訊制裁案”。

美國商務部“啟動拒絕令”,已意味著中興通訊在2017年3月認罪並簽署的“和解協定”宣告失敗。也就是說,除了未來7年買不到美國一粒晶片之外,已向OFAC(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繳納“天價罰單”近8.92美元,已是“打水漂”、不足以息事寧人。另外,外加的3億美元這張“緩期執行”單子,如何解決也要再打個問號?

中興通訊制裁案的相關資料

按照美商務部的公告,2017年“和解協定”中,中興通訊除同意支付民事和刑事處罰合併罰款總額11.9億美元之外,美商務部仍保留對其長達7年的監管權。若協議如何方面未滿足、或者違反EAR(出口管理條例),就可能啟動“出口拒絕令”。

那麼,中興通訊為何會被制裁?事實上,發端於2012年的“中興通訊制裁案”,比今天的中美貿易戰早了6年。2012年,美方啟動調查,指稱中興一筆生意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禁令。四年後的2016年3月,美商務部又以“違反美國出口限制法規”為由,對中興採取出口限制措施。僅中方交涉,該年3月21日,美商務部聲明,對中興通訊及其子公司發放臨時許可,暫放制裁。

據當時《華爾街日報》報導,彼時中興與美方達成一份臨時協定,其中要求參與違規的中興高管,必須辭去管理層職務。該報導的真相如何,眾說紛紜,不過,該年4月,中興通訊出現了一波高管大換血,原CEO等3位高管卸任,也就出現上半篇提及的趙先明上位,接任董事長兼CEO。

2017年3月7日,也就是接近一年時間,以趙先明為首的中興通訊管理層,以“和解”方式讓中興暫時度過一場危機,但所謂的“7年監管”,就是一把懸在頭上“達摩克利斯之劍”,終究留下禍根。

網上流傳的侯為貴緊急赴美斡旋的照片

此番美商務部的啟動拒絕令中,相關理由有一條所謂的“欺騙、虛假陳述和一再違反美國法律”等字眼。具體是什麼情況,無法瞭解一二。不過,需要說明一點,中興通訊採用“和解”方式,也是解決爭端的一種重要形式。過去,無論是日企、德企,面對美國制裁大棒,也常以和解方式來息事寧人、握手言和。

在商業世界,能講和,總比“針尖對麥芒”、“硝雲彈雨”好,也是一種雙贏。一旦產生一種不可逆反的對抗,利益均會受到了損害,最終無非是誰比誰輸得更多罷了!

4月18日,有人拍到中興創始人侯為貴緊急赴美斡旋的照片—— 一張76歲侯為貴在機場提著拉杆箱的背影圖,跟著的是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和總裁趙先明。如此大的年歲,還要再度“出山”四處奔走,令人唏噓!

近日,有關美國為何“絕殺”中興通訊的看法很多,各方觀點給出了種種理由。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中興之前向伊朗出售違禁設備,其實已經認罪認罰,去年也與美國商務部談妥了,否則也就不會有所謂的“和解”;要揭開美方封殺中興的真實意圖,恐怕少不了這一條:5G的爭奪,實質上可能會打破之前“加州設計、中國製造”平衡模式,這是美方無法忍受的!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24)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