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叫獸出走背後的百度死結

作者|青春

出品|創業最前線

ID:chuangyezuiqianxian

鐵打的百度, 流水的高管, 「功成身退」對於百度出走的高管們來說就像薛定諤的貓。 李明遠、王勁、吳恩達、陸複斌、李叫獸(李靖),

他們都曾在百度風光無限, 可惜終究湮沒在派系裂痕之下。

01

李叫獸(本名李靖), 25歲便勇冠百度副總裁頭銜, 意氣風發。

昨天, 突然在朋友圈宣佈離職, 依舊是百度高管出走不變的套路:傳言——配合發PR闢謠——主動辭職。 (以下為李靖朋友圈離職說法)

我所有的朋友們:

今天有一件事要向各位宣佈, 因個人發展原因, 我已經辭去在百度的工作, 準備開始新的方向。

感謝百度為我提供的平臺和支持, 從最初的智慧創意方向, 到後面的資訊流產品, 讓我獲得了直面數億用戶的鍛煉機會, 也積累了寶貴的管理經驗。

我深知, 百度提供給我的, 遠大於我能貢獻與回饋的。 過去一年, 在 Robin 的帶領下, 百度正在不斷從上到下推進變革,

走上一條更加開放和創新的道路。 我有幸與非常優秀的百度人們在這段路上同行。 我也依然堅信, 能通過智慧技術和科學方法, 優化人們做商業的方式。

感謝百度, 感謝所有的朋友, 就像一句廣告語說的: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數。 我相信所有的勇敢嘗試, 都會變成經驗, 支援我們把明天的路走得更好。

也感謝各位關注李靖的朋友, 無論是鼓勵還是質疑, 都是我成長路上的寶貴財富。 前路充滿未知, 但我仍然願意:永遠像第一天一樣熱忱。

李靖

2018 年 4 月 18 日

27歲, 李叫獸終於從好事者們百度“太子”的聲浪中撤離。

「27」, 還真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27歲那年, 李一男坐上了華為副總裁寶座;27歲, 俞永福成為聯想最年輕副總裁;27歲,

王小川成了搜狐最年輕的副總裁, 27歲, 孫宏斌坐在聯想主任經理的位置, 手底下管了十幾家分公司。

02

2016年12月29日, 百度豪擲近億元收編李叫獸, 輿論譁然。

25歲, 李叫獸就榮升百度副總裁, 刷新了百度前副總裁李明遠29歲的記錄, 成為百度史上最年輕副總裁, 外界好事者一度將其和李明遠做對比, 稱其為新“太子”。

李叫獸帶著他原來的班底來到百度後, 組建了廣告創意部(AOD), 團隊擴充至100多人, 在資源上李彥宏給予了很大的傾斜。

但是, 李叫獸顯然需要時間來適應角色的巨大反差。

據介面爆料內部員工曾評價:

“李叫獸來到百度後, 餐桌吃飯, 待人接物, 像個學生, 性格靦腆害羞;管理上, 李靖PMO級別的搭檔先後換了崔磊、鄧華北, 還喜歡開(炒)人, 這是非常奇怪的領導方式, 在他主管的時候, 策略部門的總監轉崗了, 幾名架構師級別的高經也走了。 ”

期間, 李彥宏對李靖管轄業務有過兩次調整。

第一次調整是將創新業務部劃歸李靖管理;第二次調整是在11月底至12月初, 手百和Feed產品部、手百策略部門被劃歸至李靖管理,

李靖得以在沈抖和其下屬總監之間架起一道彙報線。

先做智慧創意方向, 再做資訊流產品, 可以說李彥宏給足了李靖機會。 這基本上是李靖在百度的高光時期, 手下掌管約有五六百名員工。

但KPI風波讓李靖的管轄時長僅僅維持了兩個月。

百度在每年1月考核上一年全年KPI。 1月中旬, 一封內部郵件卻顯示:廣告創意部門開發的工具產品的幾項資料, 包括工具效果、點擊增量、給公司貢獻的收入等全為負數。

李靖和周宇明擅自更改了計算口徑, 使得原本沒有達標的KPI達標了。

事件曝光後, 李靖在百度內部遭到了很大的質疑。

很顯然,從李彥宏手下劃歸百度搜索大商業體系的廣告創意部不討喜,考核廣告創意部的上級部門並沒有接納這個計算結果,公司內部開始調查。

最後,廣告創意部2017年KPI最關鍵指標——創意工具對百度資訊流廣告CTR的提升率被判定為不達標,這也是李叫獸對百度的對賭承諾。

很快,廣告創意部門整體績效被判定為差,面臨改組裁撤。

03

其實,這幾年來李彥宏在暗流之下,未曾佔據過上風。作為李彥宏推進百度變革的一步棋,李叫獸身在棋盤上。

當年,“太子”李明遠以實習生身份加入百度,一路平步青雲被李彥宏提拔成百度最高決策層,成為和馬東敏系向海龍對抗的左膀右臂,這背後是李彥宏與馬東敏在百度公司高層之間的斡旋。

後來,向海龍升級SVP(高級副總裁),李明遠的MSG(移動服務事業群組)和SSG(搜索業務群組)合併到搜索公司,李明遠的彙報關係也從向李彥宏彙報轉到了向海龍,李彥宏的心情可想而知。後來李彥宏扶持了朱光作為嫡系,並升其為第二個SVP,平衡向海龍,相當於戰略性地放棄了保“太子”。此後,李明遠因留人把柄,很快出局。

百度對外大力推廣人工智慧戰略後,李彥宏親自操刀成立百度研究院,吳恩達統帥,台前掌印百度人工智慧,但百度公司內部很快崛起另一股人工智慧的力量:一撥為外生力量組成的研究院;一撥為內生力量推動的大搜索。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騰訊科技:

“別看百度人工智慧那麼風光,實際上搜索的資料根本不向研究院開放。做人工智慧的這波人都是海歸、精英,跟搜索那邊完全是兩種風格,兩邊互相看不上。”

資料是研究、發展人工智慧及應用的基礎,得不到百度搜索大資料的支援,百度研究院很難產出實際成果。

自2018年2月陸奇加入百度,在人工智慧相關業務按照方向進行調整過程中,陸奇的天平顯然已向百度搜索公司傾斜。(更多內幕查看《即將成年的百度和童心未泯的李彥宏》)

度秘事業部的推出意味著:百度內部人工智慧兩撥勢力就此失衡,馬東敏讓搜索體系開始全面掌握話語權,核心管理層變成百度內部領域、資源、利益的重新劃分,部分利益相關人被迫出局。

繼余凱、吳韌、倪凱、顧嘉唯離職後,研究院的陣地開始節節敗退:智慧駕駛事業部王勁名義上“內部休息”實際出局;緊接著,研究院的領導者吳恩達也最終離開。

百度AI派系之爭:吳恩達出局,馬東敏再一次佔據上風。

04

如今的百度,李彥宏和馬東敏表面波瀾不驚,暗地裡斡旋較勁從未停止。這種類似宮廷的暗戰角鬥,一邊迫使公司高層選邊站隊,一邊從新鮮血液「新陳代謝」。

但隨著AT的不斷擴張,百度逐漸開始重心不穩。

馬雲有職業經理人張勇、十八羅漢彭蕾、悍將俞永福;馬化騰有職業經理人劉熾平、元老任宇昕、猛將張小龍,而且阿裡、騰訊的中高層翹楚層出不窮,個個當得大任,反觀百度,李彥宏值得深思。

今後,加入百度的高管們與李彥宏的蜜月期只怕會越來越短,因為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且,李叫獸更為嚴重的問題還在於:馬化騰(1972年生)、馬雲(1964年生)、李彥宏(1968年)、王健林(1954年)……這些大佬們正值春秋鼎盛時期,卓識洞察非常人能比,戎馬半生打下的商業帝國和積累的巨大財富沒必要這麼早內定什麼“太子”。

一旦落得太子之名,得勢太早,時間一長,就有點功高蓋主的意思,傅盛就因此栽了。能幹別人懷疑你要篡位,無為又難以長存,無論太子賢能與否,都很難解開這個權力死結,畢竟不是親生的。

金庸早就說過皇帝向來不喜太子,企業一旦遭遇流年不利,這種利益暗戰帶動公司高層的選邊站隊,往往會秋後算帳,太子背鍋出局。

借用王冠雄老師一句話:需要做的無非是團隊核心成員能者多勞,老大的重點從來都是路線(戰略)、幹部(人事)和黨風(企業文化)。

孫宏斌、李一男、李明遠、俞永福……這些天才少年足以證明:一旦有人顯露出“太子”跡象,很快,他就會變成“外人”。

注*本文素材參考:

介面《李叫獸沉浮錄:百度信息流價值億元的失敗嘗試》

騰訊科技《還原百度AI派系之爭:吳恩達出局,馬東敏陸奇定勝負》

很顯然,從李彥宏手下劃歸百度搜索大商業體系的廣告創意部不討喜,考核廣告創意部的上級部門並沒有接納這個計算結果,公司內部開始調查。

最後,廣告創意部2017年KPI最關鍵指標——創意工具對百度資訊流廣告CTR的提升率被判定為不達標,這也是李叫獸對百度的對賭承諾。

很快,廣告創意部門整體績效被判定為差,面臨改組裁撤。

03

其實,這幾年來李彥宏在暗流之下,未曾佔據過上風。作為李彥宏推進百度變革的一步棋,李叫獸身在棋盤上。

當年,“太子”李明遠以實習生身份加入百度,一路平步青雲被李彥宏提拔成百度最高決策層,成為和馬東敏系向海龍對抗的左膀右臂,這背後是李彥宏與馬東敏在百度公司高層之間的斡旋。

後來,向海龍升級SVP(高級副總裁),李明遠的MSG(移動服務事業群組)和SSG(搜索業務群組)合併到搜索公司,李明遠的彙報關係也從向李彥宏彙報轉到了向海龍,李彥宏的心情可想而知。後來李彥宏扶持了朱光作為嫡系,並升其為第二個SVP,平衡向海龍,相當於戰略性地放棄了保“太子”。此後,李明遠因留人把柄,很快出局。

百度對外大力推廣人工智慧戰略後,李彥宏親自操刀成立百度研究院,吳恩達統帥,台前掌印百度人工智慧,但百度公司內部很快崛起另一股人工智慧的力量:一撥為外生力量組成的研究院;一撥為內生力量推動的大搜索。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騰訊科技:

“別看百度人工智慧那麼風光,實際上搜索的資料根本不向研究院開放。做人工智慧的這波人都是海歸、精英,跟搜索那邊完全是兩種風格,兩邊互相看不上。”

資料是研究、發展人工智慧及應用的基礎,得不到百度搜索大資料的支援,百度研究院很難產出實際成果。

自2018年2月陸奇加入百度,在人工智慧相關業務按照方向進行調整過程中,陸奇的天平顯然已向百度搜索公司傾斜。(更多內幕查看《即將成年的百度和童心未泯的李彥宏》)

度秘事業部的推出意味著:百度內部人工智慧兩撥勢力就此失衡,馬東敏讓搜索體系開始全面掌握話語權,核心管理層變成百度內部領域、資源、利益的重新劃分,部分利益相關人被迫出局。

繼余凱、吳韌、倪凱、顧嘉唯離職後,研究院的陣地開始節節敗退:智慧駕駛事業部王勁名義上“內部休息”實際出局;緊接著,研究院的領導者吳恩達也最終離開。

百度AI派系之爭:吳恩達出局,馬東敏再一次佔據上風。

04

如今的百度,李彥宏和馬東敏表面波瀾不驚,暗地裡斡旋較勁從未停止。這種類似宮廷的暗戰角鬥,一邊迫使公司高層選邊站隊,一邊從新鮮血液「新陳代謝」。

但隨著AT的不斷擴張,百度逐漸開始重心不穩。

馬雲有職業經理人張勇、十八羅漢彭蕾、悍將俞永福;馬化騰有職業經理人劉熾平、元老任宇昕、猛將張小龍,而且阿裡、騰訊的中高層翹楚層出不窮,個個當得大任,反觀百度,李彥宏值得深思。

今後,加入百度的高管們與李彥宏的蜜月期只怕會越來越短,因為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且,李叫獸更為嚴重的問題還在於:馬化騰(1972年生)、馬雲(1964年生)、李彥宏(1968年)、王健林(1954年)……這些大佬們正值春秋鼎盛時期,卓識洞察非常人能比,戎馬半生打下的商業帝國和積累的巨大財富沒必要這麼早內定什麼“太子”。

一旦落得太子之名,得勢太早,時間一長,就有點功高蓋主的意思,傅盛就因此栽了。能幹別人懷疑你要篡位,無為又難以長存,無論太子賢能與否,都很難解開這個權力死結,畢竟不是親生的。

金庸早就說過皇帝向來不喜太子,企業一旦遭遇流年不利,這種利益暗戰帶動公司高層的選邊站隊,往往會秋後算帳,太子背鍋出局。

借用王冠雄老師一句話:需要做的無非是團隊核心成員能者多勞,老大的重點從來都是路線(戰略)、幹部(人事)和黨風(企業文化)。

孫宏斌、李一男、李明遠、俞永福……這些天才少年足以證明:一旦有人顯露出“太子”跡象,很快,他就會變成“外人”。

注*本文素材參考:

介面《李叫獸沉浮錄:百度信息流價值億元的失敗嘗試》

騰訊科技《還原百度AI派系之爭:吳恩達出局,馬東敏陸奇定勝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