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濟高層對話讓中日合作迎轉機

時隔8年, 中日第四次經濟高層對話於4月16日在日本東京舉行。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 經濟高層對話的再次舉行讓中日經貿關係迎來回暖契機。 在對話開始的前一天, 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會見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 並就深化中日貿易投資合作提出六點建議。 鐘山表示, 雙方應共同落實好兩國領導人共識, 發揮中日經貿合作“壓艙石”和“推進器”的作用, 充分利用兩國在高品質發展方面的巨大合作空間, 加強重點領域務實合作, 引領雙邊經貿關係提質增效升級。

關係出現“小陽春”

前三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分別於2007年、2009年和2010年舉行。 此後, 受兩國政治關係影響, 對話一度陷入沉寂。

對於對話重啟,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張季風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這一方面得益於去年以來兩國關係改善進程的加快;另一方面也說明, 8年來, 兩國以及周邊經濟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雙方均有強烈的客觀需要重啟這一對話, 也意味著雙方經貿合作將進入提質升級的新階段。

過去一年, 中日領導人多次會晤, 兩國間多種溝通機制逐步恢復。 今年1月,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來華訪問, 這是日本外相時隔近兩年後再次訪華。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

會考慮上半年結合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正式訪問日本。 這些都反映了中日關係漸趨轉暖的跡象。

張季風把李克強總理即將訪日的行程稱作中日關係新的“破冰之旅”, 而此次對話則是預熱和鋪墊。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 40年來, 中日關係雖然經歷了許多反復和波折, 但在全球化發展下推進多邊貿易體制和自由貿易方面卻有著高度的利益和共識。 尤其是在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進程上形成了廣泛共識。

達成合作共識

隨著中日關係的轉暖, 雙方經貿往來也逐漸升溫。

中國商務部的資料顯示, 2017年中日貿易重回3000億美元水準, 增幅超過10%。

日本企業對華實際投資32億美元, 同比增長5.3%。 截至今年2月, 日本累計在華投資設立企業5.1萬家, 實際使用金額達1088億美元, 成為迄今唯一對華投資累計超過千億美元的國家。 中國對日跨境電商、移動支付、共用經濟等新經濟模式投資增多。 2017年訪日中國遊客超過730萬人次, 比上年增長15%。 “這是一組非常了不起的數字, 相當於每天有8億~10億美元的貨物往返於兩國間。 ”張季風說, 2010年至今是中日經貿合作的轉型期, 合作領域擴展到財政與金融合作、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 以旅遊、智慧財產權、電信交通為主要內容的服務貿易成為中日貿易新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調查機構的資料顯示, 2017年有一半以上的日本企業願意把中國作為外海投資的第一大目的地。

陳言表示, 日企在華投資策略也在發生重大改變, 從“以中國為生產基地和以出口為導向”逐步演變為“以中國為最終消費目的地和以內需市場為導向”。

與日本對華投資的數量相比, 中國對日投資還有一定差距。 截至去年底, 中國對日累計投資超過34.4億美元。 “但這也顯示出, 今後雙方在這一領域發展的空間非常大。 ”在張季風看來, “一帶一路”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和平臺, 雙方應攜手推動“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儘早落地。

自去年起, 中日兩國領導人已就開展“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張季風說, 此次對話雙方就在協力廠商市場開展合作方面達成重要共識, 為兩國企業在海外市場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礎和政策保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