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穀雨落,春將逝,勿要“帶病”入夏

穀雨時節, 萬物生長

【穀雨】2018年4月20日(農曆三月初五)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 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 "清明斷雪, 穀雨斷霜",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 氣溫回升。

"蜀天常夜雨, 江檻已朝晴", 這種夜雨晝晴天氣, 對大春作物生長和小春作物收穫是頗為適宜的。

現在的你

是不是已經開啟了保溫杯配枸杞的慢生活

你以為這樣就是養生啦?

但是▼

穀雨前採制的新茶叫“雨前茶”, 又叫二春茶。 春季溫度適宜, 雨量充沛, 茶梢芽葉肥碩, 色澤翠綠, 葉質柔軟, 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

穀雨節氣養生, 可不止喝茶這麼簡單哦!

15度為春捂臨界點

俗話說:“穀雨寒死老鼠”, 說的就是穀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 容易感冒, 注意保暖。 穀雨過後, 氣溫逐漸升高, 雨量開始增多, 但也要注意保暖。 很多人像夏天一樣穿衣服, 其實季節還沒有到, 濕氣很容易從裸露的部位進入體內。

對於捉摸不定的天氣, 很多家長寧可給孩子多穿點, 也不願意孩子凍著, 說是“春捂”。 其實, 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 春捂也應有度, 15攝氏度是春捂的臨界點, 超過15攝氏度就要減衣, 不要再捂了,

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誘發“春火”, 孩子體內產生的熱, 與潮濕相遇, 又容易生病。 尤其是早晚與中午溫差大, 早晚應注意保暖。 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這點, 可適當調整穿衣層次, 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夠了。

運動養生:柔和適量

在運動上, 要講究適當,

選擇動作柔和的鍛煉方式, 如太極拳、瑜伽等;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 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 以免引起屏氣, 導致血壓升高等。 可以多到空氣清新之處, 比如公園, 廣場, 樹林, 山坡等地慢走, 打拳, 做操。 堅持加強體育鍛煉, 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 增加出汗量, 運用物理方法排除體內的濕熱之氣, 以與外界達到平衡。

冷水搓鼻翼 鼻子防過敏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 穀雨這天到野外走走, 寓意與自然相融合, 強身健體。 但是對於過敏體質的人而言, 穀雨前後花粉、柳絮較多, 又需要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 除了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 減少戶外活動外。 不妨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發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能力, 是防治鼻炎不錯的辦法。 用冷水洗鼻子的時候, 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迴圈, , 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適當進補益身體

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但在穀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卻處於旺盛時期。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此節氣中,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使消化功能正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所以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個季節的氣候變化。

穀雨之後,溫度升高,稍顯燥熱。可適當多吃一些滋陰的寒涼性食物,比如:西瓜、香蕉、甘蔗、芒果、蘋果、梨、柿子、桑椹等水果,或是番茄、黃瓜、苦瓜、厥菜、馬齒莧、芹菜、海藻、海帶、螃蟹等蔬菜和海鮮。但食用涼性食物並不等於吃很多冷飲,溫度一升高,很多人就已迫不及待地吃起冷飲,過量吃冷飲,胃腸道局部受冷刺激,反會導致脾胃虛寒,對身體不利。

魚戲

蓮葉

穀雨將至

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你的身體準備好迎接盛夏了嗎?

1

護肝

暮春時節,花草樹木隨風輕搖,舒展生長。中醫認為春氣與肝相應,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

2

健脾

穀雨陽氣升發,平素胃腸有積熱的人一旦飲食不當容易上火,甚至誘發春季腹瀉、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3

滋腎

穀雨時節,春雨澆灌下的花草樹木開始茁壯生長,人們也要適應時節的變化,適當地“滋水涵木”。

4

祛濕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倦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若已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

總之穀雨前後養生

概括起來就一句話

哀而不傷 樂而不荒

保持一種深厚的

有節制的生活態度和生存方式

(王玉龍)

適當進補益身體

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但在穀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卻處於旺盛時期。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此節氣中,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使消化功能正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所以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個季節的氣候變化。

穀雨之後,溫度升高,稍顯燥熱。可適當多吃一些滋陰的寒涼性食物,比如:西瓜、香蕉、甘蔗、芒果、蘋果、梨、柿子、桑椹等水果,或是番茄、黃瓜、苦瓜、厥菜、馬齒莧、芹菜、海藻、海帶、螃蟹等蔬菜和海鮮。但食用涼性食物並不等於吃很多冷飲,溫度一升高,很多人就已迫不及待地吃起冷飲,過量吃冷飲,胃腸道局部受冷刺激,反會導致脾胃虛寒,對身體不利。

魚戲

蓮葉

穀雨將至

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你的身體準備好迎接盛夏了嗎?

1

護肝

暮春時節,花草樹木隨風輕搖,舒展生長。中醫認為春氣與肝相應,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

2

健脾

穀雨陽氣升發,平素胃腸有積熱的人一旦飲食不當容易上火,甚至誘發春季腹瀉、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3

滋腎

穀雨時節,春雨澆灌下的花草樹木開始茁壯生長,人們也要適應時節的變化,適當地“滋水涵木”。

4

祛濕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倦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若已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

總之穀雨前後養生

概括起來就一句話

哀而不傷 樂而不荒

保持一種深厚的

有節制的生活態度和生存方式

(王玉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