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晉最有爭議的行為,一個為救人跟強盜據理力爭,一個為小偷開路

古人的世界我們不懂, 因為我們總是按照現代人的思維去思考古時候發生的故事。 兩晉時期這兩個人的故事, 一個為救70歲老漢跟強盜理論, 一個為小偷開路。 你覺得是俠義還是犯傻呢?

為救人跟強盜理論的人叫劉敏元。 故事發生在戰亂時期。 匈奴人劉曜攻破洛陽, 引得人們紛紛逃跑, 以躲避戰亂。 劉敏元也是逃跑中的人之一。 和他一起走的, 有同縣一個名叫管平的人, 這人已經七十多歲, 為了在路上多個照應, 跟劉敏元結伴而行。

兩人跟著逃難的人群, 一直走到滎陽, 結果又遇上強盜搶劫。 劉敏元年輕力壯, 很快逃脫了。 可是, 看到管平還在強盜手裡, 劉敏元又返回去, 希望用自己交換管平, 還說管平那麼老了, 幹活不如自己有力氣, 被吃掉也不如自己肉多。

強盜中有一人看不上劉敏元的俠義, 惡狠狠地呵斥劉敏元, 這老頭跟你非親非故, 我就是不放他, 而且你也逃不掉!

劉敏元被這個無理的人說惱了, 拔著劍說道:“我難道怕死嗎?我要先殺了你才死!這個老漢又窮又老, 菩薩還可憐他, 你怎有臉說出這樣的話來!

接著, 他又轉身對強盜頭子說, 取財有道, 你怎能容這種人損壞你們的名聲呢?

說著,

劉敏元要上前就要殺那個強盜。 強盜頭子趕忙制止, 把劉敏元和管平兩人都放了。

劉敏元為一個非親非故的人跟強盜據理力爭, 如果遇到一個不講理的強盜頭子, 他有可能被人砍死。 劉敏元的這種行為值不值得發揚, 現代人比較有爭議。

如果說劉敏元的行為存在爭議的話, 下面這個故事爭議性更大。

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叫桑虞, 他家有個果園, 瓜果剛熟的時候, 有人翻過籬笆到果園裡去偷瓜。 桑虞知道了, 擔心園子裡籬笆上面多荊棘, 小偷會被荊棘掛傷, 就讓僕人悄悄把籬笆砍了, 給小偷開出一條路。

小偷背著瓜出來, 看見眼前這條平坦的路, 知道是園主人桑虞做的, 他心生感激, 又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 就到桑虞家裡向他叩頭謝罪。

為小偷開路, 是姑息還是愚不可及?桑虞想用教化感動小偷。 可是, 這樣的行為值得提倡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