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又是一年三月三,富陽春誦在新登:羅隱故里·生如唐詩,跟著唐詩去旅行

今天人們為何依然愛讀唐詩?

因為唐詩裡有大國之氣、時代鏡像, 有人味, 有風物, 有氣度, 有天地, 有家國。

有說走就走的李白, 有淚流滿面的杜甫,

有悲天憫人的白居易。

當你吟誦唐詩, 便會發現, 其實每個現代人都是唐代人, 有著相似的情感, 過著相似的生活, 有著相似的體悟。

人人都活在屬於自己的那首唐詩裡。

——新週刊

富 陽 春 誦

羅隱故里 生如唐詩

又是一年“三月三”, 4月17—18日, 我們將在富陽新登雙江村, 這個晚唐著名詩人羅隱的故里, 效法唐人的詩意生活, 一起飲酒品茗, 踏青賞花, 吟詩作畫, 跟著唐詩去旅行。

本次春頌活動在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的雙江村舉行。 雙江村的名字源於其地理位置, 它地處葛溪和松溪交匯處, 交匯後稱為雙江, 雙江水匯入淥渚江。 新登鎮在古稱“東安”, 而“東安八景”之首的“松葛雙清”, 指的就是指雙江村這個地方。 這裡也是晚唐詩人羅隱故里, 尚存昭諫手植古桂、雞鳴山殿(欽賢羅家雞鳴山羅隱讀書處)等遺跡。

羅隱(833年-909年), 字昭諫, 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 唐末五代時期詩人、文學家、思想家。

羅隱讀書處

大中十三年(西元859年)底至京師, 應進士試, 曆七年不第。 鹹通八年(西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 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 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 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 總共考了十多次, 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 最終還是鎩羽而歸, 史稱“十上不第”。 黃巢起義後, 避亂隱居九華山, 光啟三年(西元887年), 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 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 西元909年(五代後樑開平三年)去世, 享年77歲。

本次三月三春頌都有哪些看點, 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吧!

“羅隱故里與唐詩地圖”雅集對話

4月17日下午2點, 在富陽的新登中學將舉行“羅隱故里與唐詩地圖”雅集對話。 這場雅集將“羅隱故里”富陽新登置放在“唐詩地圖”的大背景裡去觀察, 由此將晚唐著名詩人羅隱及其作品投放到“唐詩現地”中去考證, 把羅隱的詩篇與富陽的山水相關聯, 把羅隱的氣質與杭州自古有之的“杭鐵頭”精神相呼應。 由此, 即可感知大唐盛世裡的唐詩風度, 那是一種暢快淋漓的表達,那是“紙香墨飛詞賦滿江”的中國,那也是“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的江南文脈。

屆時將有多位元嘉賓參加雅集對話,他們將帶著各自的觀點加入到這場雅集中來:

張海龍(詩人、我們讀詩創始人):羅隱故里與富春文脈

李文舉(央視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總導演):今天我們怎樣跟著唐詩去旅行

師永濤(《唐代的鄉愁》作者):富春江上,有來自唐代的鄉愁

蔣金樂(富陽知名學者):唐詩裡的富陽:另一幅富春山居圖

沈曉武(旅德詩人,學者,著名新登鄉賢):新登文脈:與羅隱相關的唐詩地標

黃嶽傑(杭州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以羅隱為例:唐詩中的江南意象與風度

“羅隱故里,生如唐詩

”富陽春誦詩會

和天地擁抱,替萬物吟詠,跟著唐詩去旅行。主會場將以央視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海報為入口設計項目,與富陽山水形成完美呼應,將雙江村的羅隱故里放置到整個唐詩的大背景中去。

同時,我們將用唐詩作為設計項目,將整個雙江村活動現場用詩行包裝起來,讓唐詩以及詩意生活徹底成為雙江村的標籤。

在水邊的露天劇場,以自然山水作為最好的的春誦舞臺,台下用最自然的方式擺設春宴茶席,擺放最具富陽特色的風物及茶飲,還原唐代的生活方式。

同時,還有杭州FM89主持人雷鳴、浙江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主持人付琰、“我們朗讀”創始人彭濤、浙江圖書館文瀾朗誦團徐子偉、洪樟銀、富陽知聯會朗誦團成員等重磅朗讀嘉賓現身,同時杭城知名樂團淺草五重奏樂隊、男高音歌唱家王昭璋、廣福禪寺釋隆慈等音樂人,將用詩加歌的形式,傳唱唐詩作品,讓經典詠流傳!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觀看直播

三月三雙江村佘族文化節啟動儀式

三月三是佘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這一節日裡舉行盛大歌會,並祭祖先拜穀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並且,還要吃烏米飯,緬懷祖先,款待來客,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

富陽新登鎮也是佘族的聚居地之一,體驗佘族風情:一口烏米飯,一杯山哈酒,一段竹竿舞,一張佘鄉照。上千年來,佘族人民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創造了豐富而燦爛的民族文化。佘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民族特點鮮明,山歌、舞蹈、婚嫁、祭祀等風情習俗、古樸深奧,富有情趣,鄉俚民俗,純樸熱情。

采風“羅隱故里”——富陽新登

拂石坐來衫袖冷, 踏花歸去馬蹄香。春遊是本次三月三春頌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讀詩會對富陽新登的多處景點采風,去看看那些唐朝詩人曾經遊歷過,描寫過的新登。

聖園碑林位於新登鎮新登中學小黃山,園內共立明、清、民國時期碑刻25方,內容分為學碑、寺廟碑、祠碑、墓碑、禁碑等。最讓人知曉的有反映羅隱生平業績的《雞鳴山記》,有明南京工部右侍郎方廉墓碑,有刻於明嘉靖六年(1527)的宋儒範氏《心箴碑》和程子《動箴碑》。著名書法家黃苗子書寫了“聖園”的題額。

聖園碑林中歷史最久遠的是《敕賜新城羅義民立石記》。此碑立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禮部尚書鄒幹撰文,表彰了本邑七賢鄉(今胥口鎮)義民羅善及其子羅儼、羅俊。從碑上得知,那一年,浙西大災,新城地區尤其厲害。羅善父子同心,首倡捐賑三百石。於是,朝廷敕賜“義門”,知縣何善為之勒石。站在此碑前,我們不禁被古人的愛心深深打動,真所謂災難無情人有情。

賢明夕照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賢明山,為“富春十景”之一。曾是“東安八景”的“賢明舒嘯”以“賢明夕照”命名,成為代表錦繡富春的“富春十景”之一。

富陽春誦:羅隱故里·生如唐詩

主辦單位:杭州市富陽區委統戰部、富陽新登鎮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富陽區知聯會、新登中學

協辦單位:我們讀詩、富陽區知聯朗誦團、杭州市作家協會

那是一種暢快淋漓的表達,那是“紙香墨飛詞賦滿江”的中國,那也是“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的江南文脈。

屆時將有多位元嘉賓參加雅集對話,他們將帶著各自的觀點加入到這場雅集中來:

張海龍(詩人、我們讀詩創始人):羅隱故里與富春文脈

李文舉(央視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總導演):今天我們怎樣跟著唐詩去旅行

師永濤(《唐代的鄉愁》作者):富春江上,有來自唐代的鄉愁

蔣金樂(富陽知名學者):唐詩裡的富陽:另一幅富春山居圖

沈曉武(旅德詩人,學者,著名新登鄉賢):新登文脈:與羅隱相關的唐詩地標

黃嶽傑(杭州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以羅隱為例:唐詩中的江南意象與風度

“羅隱故里,生如唐詩

”富陽春誦詩會

和天地擁抱,替萬物吟詠,跟著唐詩去旅行。主會場將以央視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海報為入口設計項目,與富陽山水形成完美呼應,將雙江村的羅隱故里放置到整個唐詩的大背景中去。

同時,我們將用唐詩作為設計項目,將整個雙江村活動現場用詩行包裝起來,讓唐詩以及詩意生活徹底成為雙江村的標籤。

在水邊的露天劇場,以自然山水作為最好的的春誦舞臺,台下用最自然的方式擺設春宴茶席,擺放最具富陽特色的風物及茶飲,還原唐代的生活方式。

同時,還有杭州FM89主持人雷鳴、浙江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主持人付琰、“我們朗讀”創始人彭濤、浙江圖書館文瀾朗誦團徐子偉、洪樟銀、富陽知聯會朗誦團成員等重磅朗讀嘉賓現身,同時杭城知名樂團淺草五重奏樂隊、男高音歌唱家王昭璋、廣福禪寺釋隆慈等音樂人,將用詩加歌的形式,傳唱唐詩作品,讓經典詠流傳!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觀看直播

三月三雙江村佘族文化節啟動儀式

三月三是佘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這一節日裡舉行盛大歌會,並祭祖先拜穀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並且,還要吃烏米飯,緬懷祖先,款待來客,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

富陽新登鎮也是佘族的聚居地之一,體驗佘族風情:一口烏米飯,一杯山哈酒,一段竹竿舞,一張佘鄉照。上千年來,佘族人民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創造了豐富而燦爛的民族文化。佘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民族特點鮮明,山歌、舞蹈、婚嫁、祭祀等風情習俗、古樸深奧,富有情趣,鄉俚民俗,純樸熱情。

采風“羅隱故里”——富陽新登

拂石坐來衫袖冷, 踏花歸去馬蹄香。春遊是本次三月三春頌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讀詩會對富陽新登的多處景點采風,去看看那些唐朝詩人曾經遊歷過,描寫過的新登。

聖園碑林位於新登鎮新登中學小黃山,園內共立明、清、民國時期碑刻25方,內容分為學碑、寺廟碑、祠碑、墓碑、禁碑等。最讓人知曉的有反映羅隱生平業績的《雞鳴山記》,有明南京工部右侍郎方廉墓碑,有刻於明嘉靖六年(1527)的宋儒範氏《心箴碑》和程子《動箴碑》。著名書法家黃苗子書寫了“聖園”的題額。

聖園碑林中歷史最久遠的是《敕賜新城羅義民立石記》。此碑立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禮部尚書鄒幹撰文,表彰了本邑七賢鄉(今胥口鎮)義民羅善及其子羅儼、羅俊。從碑上得知,那一年,浙西大災,新城地區尤其厲害。羅善父子同心,首倡捐賑三百石。於是,朝廷敕賜“義門”,知縣何善為之勒石。站在此碑前,我們不禁被古人的愛心深深打動,真所謂災難無情人有情。

賢明夕照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賢明山,為“富春十景”之一。曾是“東安八景”的“賢明舒嘯”以“賢明夕照”命名,成為代表錦繡富春的“富春十景”之一。

富陽春誦:羅隱故里·生如唐詩

主辦單位:杭州市富陽區委統戰部、富陽新登鎮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富陽區知聯會、新登中學

協辦單位:我們讀詩、富陽區知聯朗誦團、杭州市作家協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