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欒川縣龍峪灣:拓展綠色發展“生態路徑”,讓綠色成為動人底色

河南日報用戶端記者 張莉娜 通訊員 杜林波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宣言中,

在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 一幅“漫山披錦繡, 國土繪丹青”的生態美卷呈現在豫西伏牛山腹地的欒川縣龍峪灣林場。

龍峪灣林場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幾十年來, 在這片滔滔林海, 一代又一代龍峪灣務林人用心血和汗水,

構築起美麗的豫西生態屏障, 走出了一條“深耕綠色產業、啟動生態山水、釋放資源潛能、推動產業升級”的深山區生態型林場可持續發展之路。 綠色, 已經成為八百里伏牛山最動人的生態底色。

在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記者走進龍峪灣, 去探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轉型發展的“生態路徑”。

從“伐木工”到“護林員”

觀念一變天地寬 山水築夢生態遊

一片片森林綿延不絕。 在林場工作30多年的“林二代”馬麗娜如數家珍:“這裡是國家一級重點公益林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間林海有44.34平方公里, 森林覆蓋率高達98.6%, 珍稀動植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到5523種。 ”

幾十年來, 許多像馬麗娜這樣的忠於使命的林場人, 遵守著“綠化祖國”的承諾, 見證了龍峪灣的時代變遷。

歷史的時光機向前追溯——

1956年6月, 第一批工人和知識份子走進林區, 成為龍峪灣的開拓者。

上世紀50年代—90年代, 龍峪灣林場回應國家號召, 為國家提供優質木材, 有力地支援了計劃經濟時代的國家建設。

2000年後, 隨著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

林場的主要職能由森林採伐轉變為森林資源管護, 林場職工也由“伐木工”變身“護林員”。

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如何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一場新的變革開始了!

依託優異的生態環境及獨特的山水奇觀, 龍峪灣林場的決策者果斷提出, 要變“林業採伐”為“森林旅遊”, 堅定地走“以游養林, 以林促遊”的發展之路。 2013年, 洛陽龍峪灣森林養生避暑度假有限公司全面接管龍峪灣林場的旅遊經營權。 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的科學分離, 開啟了龍峪灣綠色發展的新征程, 也使其駛入國有林場改革改制的“快車道”。

從綠色“本金”到生態紅利

生態旅遊謀升級 經濟轉型促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堅持一張‘綠’圖繪到底,

在‘綠’色經濟中釋放經濟發展‘紅’利, 堅定地走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新路, 迎接龍峪灣林場的二次創業。 ”龍峪灣林場黨總支一班人充滿自信。

記者獲悉, 過去的林場人單純地依靠砍樹、賣樹“養家”;如今, 生態旅遊業盤活了龍峪灣的林業資源, 也帶來山鄉巨變——青山綠水引來了八方遊客, 一輛輛小轎車取代了過去的安步當車;老百姓拆掉了土坯房, 蓋起了小洋樓;生態旅遊鼓起了百姓的腰包。

“我做夢都沒想到,這山溝溝裡也能做旅遊。”每逢節假日,龍峪灣林場周邊的莊子村便熱鬧起來,42歲的農家樂老闆楊治國忙得不亦樂乎,賺得盆滿缽滿。

幾年來,龍峪灣林場累計投資400多萬元指導幫扶周邊群眾興建260多家農家賓館;投資2076萬元擴建的龍卡旅遊專用公路成為興林富民的快速路。投資5000萬元修建了35公里的旅遊專用道路,連接起龍峪灣—白雲山的生態走廊;投資2500萬元修建的遊客中心、停車場、中心區水系工程等旅遊服務設施及龍峪灣三星級大酒店,讓遊客樂在其中。

綠色“本金”給龍峪灣帶來了生態紅利。20多年來,龍峪灣的生態美景累計接待遊客850余萬人次,創社會綜合效益12億元,帶動附近5個鄉(鎮)27個行政村5萬多名群眾脫貧致富。

從生態路徑到發展引擎

咬定青山不放鬆 不忘初心譜新篇

廣袤無垠的林海是龍峪灣人咬定青山不放鬆,用心血和汗水澆灌而成。

4月13日,天剛濛濛亮,龍峪灣林場46歲的護林員王獻便上山了。經歷一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他來到了林區瞭望點,把林區仔細巡視了一遍。

上午9時,林場的搶險突擊演練開始了。在搶險突擊隊隊長王戰文的帶領下,隊員們拿著搶險器材突擊演習……每月,這樣的演練都會在林區進行。

“這片森林來之不易,林場人把它們視為自己的生命。”龍峪灣歷任林場場長都這麼認為。

年復一年的執著、一代又一代的林場人創造了奇跡。在林場初建時群山少綠,龍峪灣人在石坡上鑿坑種樹,從懸崖上取水滴灌,使森林覆蓋率增長到98.6%。幾年來,林場完成森林撫育30814畝,珍稀樹種造林833畝,保護古樹名木1800多株,防治森林面積20000多畝。綠色發展提速、產業轉型升級,龍峪灣人有效地保護了綠水青山,收穫了金山銀山,實現了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深耕綠色產業,啟動生態山水,釋放資源潛能,推動產業升級……遠望龍峪灣林場,漫山林木隨風搖曳,仿佛在為龍峪灣綠色發展“生態路徑”點頭贊許。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築牢祖國豫西生態安全屏障,龍峪灣人依然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讓生態與經濟共贏,讓綠色真正成為最動人的底色。

“我做夢都沒想到,這山溝溝裡也能做旅遊。”每逢節假日,龍峪灣林場周邊的莊子村便熱鬧起來,42歲的農家樂老闆楊治國忙得不亦樂乎,賺得盆滿缽滿。

幾年來,龍峪灣林場累計投資400多萬元指導幫扶周邊群眾興建260多家農家賓館;投資2076萬元擴建的龍卡旅遊專用公路成為興林富民的快速路。投資5000萬元修建了35公里的旅遊專用道路,連接起龍峪灣—白雲山的生態走廊;投資2500萬元修建的遊客中心、停車場、中心區水系工程等旅遊服務設施及龍峪灣三星級大酒店,讓遊客樂在其中。

綠色“本金”給龍峪灣帶來了生態紅利。20多年來,龍峪灣的生態美景累計接待遊客850余萬人次,創社會綜合效益12億元,帶動附近5個鄉(鎮)27個行政村5萬多名群眾脫貧致富。

從生態路徑到發展引擎

咬定青山不放鬆 不忘初心譜新篇

廣袤無垠的林海是龍峪灣人咬定青山不放鬆,用心血和汗水澆灌而成。

4月13日,天剛濛濛亮,龍峪灣林場46歲的護林員王獻便上山了。經歷一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他來到了林區瞭望點,把林區仔細巡視了一遍。

上午9時,林場的搶險突擊演練開始了。在搶險突擊隊隊長王戰文的帶領下,隊員們拿著搶險器材突擊演習……每月,這樣的演練都會在林區進行。

“這片森林來之不易,林場人把它們視為自己的生命。”龍峪灣歷任林場場長都這麼認為。

年復一年的執著、一代又一代的林場人創造了奇跡。在林場初建時群山少綠,龍峪灣人在石坡上鑿坑種樹,從懸崖上取水滴灌,使森林覆蓋率增長到98.6%。幾年來,林場完成森林撫育30814畝,珍稀樹種造林833畝,保護古樹名木1800多株,防治森林面積20000多畝。綠色發展提速、產業轉型升級,龍峪灣人有效地保護了綠水青山,收穫了金山銀山,實現了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深耕綠色產業,啟動生態山水,釋放資源潛能,推動產業升級……遠望龍峪灣林場,漫山林木隨風搖曳,仿佛在為龍峪灣綠色發展“生態路徑”點頭贊許。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築牢祖國豫西生態安全屏障,龍峪灣人依然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讓生態與經濟共贏,讓綠色真正成為最動人的底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