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院將病歷公開,你會看嗎?

蘇琪是一位退休環衛工人, 日前, 他因肺炎住進北京某三甲醫院。 住院期間, 使用了頭孢類抗生素, 醫生反復叮囑:“千萬不要飲酒,

避免發生不良反應。 ”

出院第一天晚上, 蘇琪和幾名好友出去吃飯, 小喝了幾口。 第二天淩晨, 蘇琪突然胸悶、嘔吐, 被送入醫院急救。

家屬找到此前給蘇琪治肺炎的醫生理論:“你是怎麼給治的?為什麼病人剛出院就出問題?”家屬要求醫院提供患者住院時病歷的影本。 經過申請, 醫院方滿足了家屬的要求, 經專家鑒定, 院方的治療並無任何問題。 最終認定:蘇琪是在使用抗生素後因喝酒, 引起了雙硫侖反應, 幸虧搶救及時,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通過病歷公開, 真相得以還原。 然而,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 對於病歷公開, 各方說法不一。

三甲醫院同意病歷公開率最低

病歷是記載患者就診資訊的工具, 分門診病歷和住院病歷。

門診病歷都是公開的,

看完病, 病人便將它拿回家了。 住院病歷目前大多數醫院不公開, 僅允許患者複印病歷首頁、出院證明、出院記錄、檢查單等, 以為患者報銷提供方便。

醫生該不該向患者公開全部病歷?一直以來爭議頗多。 調查顯示, 46%的醫生所在醫院同意患者查閱、複印住院病歷, 但公立三甲醫院同意率最低。

記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 目前國內能做到住院病歷全部內容向患者開放的醫院屈指可數, 其中最被大家熟知的是廣東省粵北人民醫院。 自2016年8月起, 粵北人民醫院實行“住院病歷全部內容面向患者開放”, 患者本人及親友可查閱全部內容, 包括病程記錄、病例討論、會診記錄等。

粵北人民醫院:與患者溝通更容易了

“剛開始開放病歷,

我們還是比較擔心的, 擔心病人天天拿著病歷來找碴。 實施一段時間後, 發現一切平穩。 ” 廣東省粵北人民醫院血液內科副主任韋湘說。

令韋湘感受最深的是, 開放病歷後, 與患者溝通更容易了。 “之前給患者講解、分析病情要說很多次才行, 現在他們會主動看醫生寫的東西, 溝通更容易。 ”

韋湘舉例說:“之前值班時, 常有患者來問:‘今天這個檢查結果是多少?’佔用醫生很多時間, 開放病歷後, 他可以通過手機自己查詢結果, 第二天會問自己的管床醫生:‘我某個指標下降了, 接下來如何治療?’值班醫生節省了很多時間。 ”

“很多病人覺得醫生寫的東西很神秘, 擔心醫生說的是一套, 寫的是另一套, 病歷公開後, 每個環節都是透明的,

他也就不再疑神疑鬼了, ” 韋湘幽默地說, “其實醫生寫病歷就跟你們記者寫稿子一樣, 只是工作過程的一個記錄, 可患者就是想知道你寫了什麼。 ”

粵北人民醫院副院長吳強告訴記者:“病歷開放後, 對醫生的要求更高了, 要求病歷記錄更及時、更完整。 以前醫院靠行政部門監督, 醫生在特別忙的時候, 會有僥倖心理——今天不寫了, 明天再補。 這種情況不罕見。 現在醫生必須當天完成病歷, 因為明天早上一起來, 患者就要看, 這相當於一雙雙患者的眼睛在背後盯著醫生。 ”

反對方:病歷公開了, 患者能看懂嗎

北京某三甲醫院的外科主任對全部病歷公開不看好, 他表示:“病歷公開表面上說給了病人更大的知情權, 可真有人使用這個權利嗎?病人想瞭解病情,

可以直接問醫生, 兩人面對面交流更充分, 況且醫生可以用比較淺顯的語言來解釋。 讓患者看病歷, 有幾個人能看懂呢?他們關注的重點正確嗎?也許他們自己看病歷, 會覺得醫生說的東西和他們看到的不一樣, 反而增加醫患矛盾。 ”

基層醫改專家徐毓才認為, 患者的科學素養參差不齊, 病歷公開後, 部分患者可能會產生誤會, 特別是當不同醫務人員對疾病判斷不一致時, 一旦公開, 患者可能會抓住某個片面的、對自己有利的點去“做文章”。 另外, 他也擔心, 病歷公開後, 醫生在病歷討論時, 會只說官話和套話, 不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觀點。

支持方:有利於醫療品質提高

從事腫瘤專業的一位醫生化名巴山夜雨, 在網上發出了贊同的觀點:“如果產生糾紛,病歷也要呈堂供證的,不公開也保護不了什麼。病歷公開,病人能及時瞭解自己的病情,同時督促醫生更嚴謹。”

燒傷整形外科醫生蔡亮說:“其實向患者開放病歷沒有什麼關係,只要給我寫病歷的時間,並保障我休息的時間,我能把病歷寫得不錯的。”

“現在治病比以前更放心、更安心了。”半年前,因為闌尾炎在粵北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拿到申請密碼後,隨時可以查看自己的就診情況,清楚看到醫生如何對症下藥,開放透明讓她更信任醫生了。

田女士對病歷公開很期待,她說:“雖然無法完全看懂,但至少說明,醫生對我們患者有一個開放的態度,願意讓我們瞭解他們的工作。”

中立者:病歷內容應該有選擇性公開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立醫院院長許戈良認為,不能籠統地去談全部病歷進行公開,部分特殊情況的病歷可以適當性選擇不公開。

他說:“面對常見病、普通病等患者,向病人公開病歷確實有利於他們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但在一些三級甲等醫院、大醫院和中心醫院中,遇到疑難複雜危重病人相當多,這些病歷若一律公開,會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干擾,甚至會給醫患溝通帶來一定障礙。”

在採訪中,幾位元醫生向記者表示:“最好不要公開全部病歷,我們在面對疑難病例時的一些討論,最好還是不要公開。”

別忽視病歷公開背後的風險

從國際上看,病歷內容全部向患者公開已成趨勢。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開放病歷做了很多年,開放尺度非常大,只要把當事人的姓名等涉及隱私的資訊過濾掉,則患者病歷可向全美所有醫院開放,最終形成一個整體案例庫,所有醫生都能分享,並基於這些病歷進行研究。

在美國,患者在就診後,醫院會給患者分配一個帳號,患者憑此帳號和自設密碼登錄相關網站,即可查到自己的全部病歷。

孫女士的父親孫其,才使醫院網路系統重新能夠運轉。

病歷公開,需要規範護航

記者瞭解到,廣東省粵北人民醫院在向患者開放病歷的同時,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

所謂保護性醫療,在臨床工作中, 往往是醫務人員對重症患者刻意隱瞞或部分隱瞞關於病情、預後及治療風險的相關資訊, 以防止患者出現不安、悲觀、自暴自棄等不良身心狀態而影響治療,我國目前法律尚無保護性醫療的具體定義。

韋湘解釋說:“開放後的病歷也不是人人都能隨便看到,只限于患者和患者委託人看。在患者有民事行為能力,同時無需保護性醫療的前提下,可以開放。否則我們會按照法定程式,只向患者配偶、子女開放病歷。”

如患者罹患癌症等嚴重疾病,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會先跟患者直系家屬溝通,決定是否向該患者開放病歷。如患者直系家屬同意保密治療,則電子病歷不會對患者開放。

韋湘說:“病歷開放兩年來,我們醫院因此引發的醫療糾紛為零。隨著社會開放,許多人摒棄了此前‘既然來了醫院,就必須救活,救不活就跟你鬧’的想法,他們知道,有些疾病並不是醫學能解決的。”

韋湘說:“如果開放病歷真的是大方向的話,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關的制度,來規範醫患雙方之間的行為。在我們醫院病歷開放之初,我們比較擔心病人拿截圖等片面資訊打官司什麼的,希望有相關制度進行規範,這樣對整體開放病歷有利。”

文/本報記者 楊淑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在網上發出了贊同的觀點:“如果產生糾紛,病歷也要呈堂供證的,不公開也保護不了什麼。病歷公開,病人能及時瞭解自己的病情,同時督促醫生更嚴謹。”

燒傷整形外科醫生蔡亮說:“其實向患者開放病歷沒有什麼關係,只要給我寫病歷的時間,並保障我休息的時間,我能把病歷寫得不錯的。”

“現在治病比以前更放心、更安心了。”半年前,因為闌尾炎在粵北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拿到申請密碼後,隨時可以查看自己的就診情況,清楚看到醫生如何對症下藥,開放透明讓她更信任醫生了。

田女士對病歷公開很期待,她說:“雖然無法完全看懂,但至少說明,醫生對我們患者有一個開放的態度,願意讓我們瞭解他們的工作。”

中立者:病歷內容應該有選擇性公開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立醫院院長許戈良認為,不能籠統地去談全部病歷進行公開,部分特殊情況的病歷可以適當性選擇不公開。

他說:“面對常見病、普通病等患者,向病人公開病歷確實有利於他們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但在一些三級甲等醫院、大醫院和中心醫院中,遇到疑難複雜危重病人相當多,這些病歷若一律公開,會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干擾,甚至會給醫患溝通帶來一定障礙。”

在採訪中,幾位元醫生向記者表示:“最好不要公開全部病歷,我們在面對疑難病例時的一些討論,最好還是不要公開。”

別忽視病歷公開背後的風險

從國際上看,病歷內容全部向患者公開已成趨勢。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開放病歷做了很多年,開放尺度非常大,只要把當事人的姓名等涉及隱私的資訊過濾掉,則患者病歷可向全美所有醫院開放,最終形成一個整體案例庫,所有醫生都能分享,並基於這些病歷進行研究。

在美國,患者在就診後,醫院會給患者分配一個帳號,患者憑此帳號和自設密碼登錄相關網站,即可查到自己的全部病歷。

孫女士的父親孫其,才使醫院網路系統重新能夠運轉。

病歷公開,需要規範護航

記者瞭解到,廣東省粵北人民醫院在向患者開放病歷的同時,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

所謂保護性醫療,在臨床工作中, 往往是醫務人員對重症患者刻意隱瞞或部分隱瞞關於病情、預後及治療風險的相關資訊, 以防止患者出現不安、悲觀、自暴自棄等不良身心狀態而影響治療,我國目前法律尚無保護性醫療的具體定義。

韋湘解釋說:“開放後的病歷也不是人人都能隨便看到,只限于患者和患者委託人看。在患者有民事行為能力,同時無需保護性醫療的前提下,可以開放。否則我們會按照法定程式,只向患者配偶、子女開放病歷。”

如患者罹患癌症等嚴重疾病,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會先跟患者直系家屬溝通,決定是否向該患者開放病歷。如患者直系家屬同意保密治療,則電子病歷不會對患者開放。

韋湘說:“病歷開放兩年來,我們醫院因此引發的醫療糾紛為零。隨著社會開放,許多人摒棄了此前‘既然來了醫院,就必須救活,救不活就跟你鬧’的想法,他們知道,有些疾病並不是醫學能解決的。”

韋湘說:“如果開放病歷真的是大方向的話,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關的制度,來規範醫患雙方之間的行為。在我們醫院病歷開放之初,我們比較擔心病人拿截圖等片面資訊打官司什麼的,希望有相關制度進行規範,這樣對整體開放病歷有利。”

文/本報記者 楊淑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