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科技改變世界 對話共謀發展丨第二屆亞洲科技減災大會在京閉幕

4月17-18日, 第二屆亞洲科技減災大會在北京召開。 來自聯合國有關機構、歐洲、美洲及亞洲各國, 包括減災與應急管理領域研究人員、學者、政府決策者及企業代表等在內的近300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此次會議由中國國家減災委專家委、民政部、應急管理部、北京師範大學和聯合國減災辦公室聯合主辦, 北京師範大學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學學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承辦, 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畫(IRDR)、聯合國外空司(UNOOSA)、世界氣象組織(WMO)、未來地球計畫中國國家委員會(CNC-FE)和綜合風險防範專案(IRGFuture Earth)、中國地理學會(GSC)協辦。

本次會議主題為“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實施的科學與政策對話”, 圍繞“如何推動減災領域科技創新發展”和“如何促進科技在減災中更好應用”兩個問題, 交流分享亞洲和世界各國的經驗做法, 進一步加強亞洲各國政府和專家學者在科技減災方面的合作,

推進《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在亞洲區域的實施。

中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博士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鄭國光副部長指出, 亞洲各國一直高度重視防災減災, 共同努力推動科技減災, 2016年召開第一屆亞洲科技減災大會提出了《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四個優先領域12項科技減災行動後,

各國調整災害風險管理戰略, 提出減災舉措, 有力推動了亞洲科技減災與綜合風險防範工作。 他強調, 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特別是2012年以來, 中國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發展思路更加清晰, 行動更加科學, 成效更加顯著。 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4月16日已經正式掛牌運行, 這是中國綜合減災與應急管理事業的一個里程碑, 將進一步促進科技減災和綜合災害風險管理工作, 也將進一步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國際合作,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他呼籲與會的各國專家、學者與政府管理人員, 利用好這次大會的平臺,
圍繞亞洲科技減災充分交流, 形成政策建議, 提交今年7月在蒙古國舉行的亞洲部長級減災大會審議, 進一步促進全球和亞洲減災事業發展, 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更好地造福亞洲人民乃至世界各國人民。

中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致辭

聯合國減災辦公室亞太辦主任Dr.GIRARDET Loretta Hieber致辭

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致辭

會議播放了聯合國秘書長減災事務特別代表水鳥真美(Mami Mizutori)女士的賀詞。水鳥真美女士強調,本次大會在《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通過三周年和該框架的實施進程監測伊始之際召開。如果我們不加強氣候變化和災害風險的應對,那麼消滅貧困、促進和平與安全的全球目標將難以實現。《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強調了風險知識、技術和創新的重要性,也強調了科學與政策對話的作用,特別是基於科學技術的應急管理和風險管理決策的重要性。

會議聚焦《聯合國仙台減輕框架》中的理解災害風險、加強災害風險管理、加大投資力度以提高抗災能力、加強備災回應和恢復重建等4個優先領域,進行了深度探討。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亞洲科技減災路徑進展回顧和科技預防未來風險區域合作2個討論專題。會議認為,所有從事減災科技的專家、學者,要面向《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制定的4個優先領域和各國(地區)的減災目標,聚焦第一屆亞洲科技減災大會上確立的12項優先行動,有針對性地開展減災科技研發。會議倡議聯合國有關機構、各國(地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大力支持減災科技創新發展,加強災害風險科學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支持減災技術開發,鼓勵科技界參與防災減災,加快科技減災示範工程建設,加大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減災科技研發的投入,對科技減災制度創新和國際合作的支持,依靠減災科技在自然、社會、經濟、醫學等各領域的創新成果,推進《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確定的2030年全球減災目標的逐步實現。

本次大會,對亞洲地區加快實現全球減災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都具有深刻的現實和歷史意義。此次會議的圓滿舉辦,不僅為《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在亞洲的實施提供了直接有效的交流對話機制和科技支援,而且會議形成的成果文件還將為今年7月在蒙古國召開的亞洲減災部長級大會提供重要支持。

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致辭

會議播放了聯合國秘書長減災事務特別代表水鳥真美(Mami Mizutori)女士的賀詞。水鳥真美女士強調,本次大會在《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通過三周年和該框架的實施進程監測伊始之際召開。如果我們不加強氣候變化和災害風險的應對,那麼消滅貧困、促進和平與安全的全球目標將難以實現。《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強調了風險知識、技術和創新的重要性,也強調了科學與政策對話的作用,特別是基於科學技術的應急管理和風險管理決策的重要性。

會議聚焦《聯合國仙台減輕框架》中的理解災害風險、加強災害風險管理、加大投資力度以提高抗災能力、加強備災回應和恢復重建等4個優先領域,進行了深度探討。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亞洲科技減災路徑進展回顧和科技預防未來風險區域合作2個討論專題。會議認為,所有從事減災科技的專家、學者,要面向《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制定的4個優先領域和各國(地區)的減災目標,聚焦第一屆亞洲科技減災大會上確立的12項優先行動,有針對性地開展減災科技研發。會議倡議聯合國有關機構、各國(地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大力支持減災科技創新發展,加強災害風險科學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支持減災技術開發,鼓勵科技界參與防災減災,加快科技減災示範工程建設,加大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減災科技研發的投入,對科技減災制度創新和國際合作的支持,依靠減災科技在自然、社會、經濟、醫學等各領域的創新成果,推進《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確定的2030年全球減災目標的逐步實現。

本次大會,對亞洲地區加快實現全球減災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都具有深刻的現實和歷史意義。此次會議的圓滿舉辦,不僅為《聯合國仙台減災框架》在亞洲的實施提供了直接有效的交流對話機制和科技支援,而且會議形成的成果文件還將為今年7月在蒙古國召開的亞洲減災部長級大會提供重要支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