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東莞將全面安裝二維碼門樓牌,可獲取專屬ID資訊,不涉及群眾個人隱私

可獲取專屬ID資訊, 不涉及群眾個人隱私

東莞時間網訊昨日, 市公安局舉行新聞發佈會, 向媒體通報了我市開展地名現狀梳理暨門樓牌規範管理工作情況。 據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隊副支隊長趙寅介紹, 公安部門將對全市門樓牌進行規範管理, 全面編制安裝二維碼門樓牌, 為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群眾生活提供唯一、權威的位址服務。

地名和門樓牌改革始於2015年

我市早期的地名管理並不規範, 也缺乏相應的管理依據及管理規則, 多地存在“大、洋、怪、重”(刻意誇大、崇洋媚外、怪異難懂、重名同音), 不規範地名,

有路無名, 門樓牌重、錯、漏登等問題, 既影響了城市形象, 也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經營以及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為提升我市社會治理水準, 推動我市智慧城市建設, 營造共建共治共用社會治理格局, 市委、市政府部署在今年內開展“二標四實”基礎資訊採集工作, 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就是建立全市統一的“標準地址庫”。

“標準地址”指的是對房屋建築導向清晰且唯一的規範表述, 由民政部門依法確定的標準地名和公安機關依法確定的標準門樓牌組合生成。 早於2015年5月起, 市地名辦便在全市開展地名現狀梳理工作;去年7月, 我市公安部門和民政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全市地名現狀梳理暨門樓牌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

由民政部門統一梳理和審批全市歷史現狀路街巷名稱, 形成標準地名檔案和資料庫, 解決道路重名、無名、一地多名、不規範命名等問題;在此基礎上, 公安部門根據《東莞市門樓牌管理辦法》對全市門樓牌規範管理, 編制和安裝具備二維碼的門樓牌。

公安部門已編制67萬多個門樓牌

據民政部門提供的情況, 全市地名現狀梳理工作堅持依法推進、立足保護傳承、著眼發展帶動, 科學確定需要保護的地名和不規範地名的界定標準, 正確處理清理整治和保持地名穩定之間的關係。 對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名做好保護、傳承和發展, 對老百姓已經習慣、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不作更改, 對已有不規範地名標誌要結合實際進行更正修補或逐步更換,

不搞“一刀切”, 做到既方便群眾又節約公共資源。

據市公安局統計, 截至今年4月18日, 全市道路名稱梳理工作已初步完成。 33個鎮街(園區)均已形成梳理台賬並提交審核, 全市共梳理道路名稱69656個。 其中, 60472個名稱符合規範, 5284個名稱需要重新調整, 3900個名稱正在審核。

在門樓牌方面, 截至今年4月18日, 公安部門已對672777棟/個單體樓、建築群編制門牌。 本月底, 民政部門將會完成全市地名現狀梳理工作。 與此同時, 公安部門對全市門樓牌進行規範管理, 編制二維碼門樓牌。

為群眾生活提供權威位址服務

據趙寅介紹, 二維碼門樓牌由市公安局統一製作、安裝、日常維護, 每個二維碼門樓牌均對應特定的實有房屋、實有單位。

設置二維碼, 旨在對每個門樓牌設置專屬、唯一的ID編號, 二維碼上記載的是該門牌位址的ID資訊, 如公民身份證號碼一樣, 但不涉及群眾個人隱私。 掃描門樓牌上的二維碼後自動跳轉到統一的網址功能變數名稱, 方便群眾獲取政府部門相關公開信息、方便出租屋主及二手房東自助申報居住人員資訊。

二維碼門樓牌將為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群眾生活提供唯一且權威的位址服務, 解決因門樓牌缺失導致的例如物流寄遞找不到位置或找錯位置、房屋無法合法租賃、房產不能成功買賣、報警求助很難準確定位地址等問題。 此外, 通過規範管理, 標準位址的文字表述和編碼在全國範圍內都是唯一的,

相當於為我市每一棟房屋建築賦予一個“座標”, 可以精准地找到對應的房屋建築, 方便群眾工作、生活、交流, 並統一資料標準, 實現我市政府部門間資料關聯共用打下堅實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