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貴州教育雲讓智慧教育變成教育的智慧

傳統的古文教學呆板嚴肅,但是在貴陽一中的智慧課堂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寡人之于國也》,首先我們進行隨機分組,分角色演繹‘君’‘臣’‘民’,大家按照角色完成相應的閱讀和思考任務。

隨著語文老師趙楠發出的作答指令,同學迅速通過按動回饋器上的按鈕進行作答。 而在教室的大螢幕上,統計資料不斷滾動變化著,37.5%的同學選擇了A、23.21%的同學選擇了B……

通過切換頁面,趙老師調出了同學們答題情況,“請16號同學回答一下,你為什麼會選擇A?”

……

帶有遊戲性質的討論、激烈的小組PK、隨機作答,教學內容環環相扣,讓每一名學生都體會了課堂互動。 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古文的求知欲。

“在智慧課堂上,通過無障礙交互技術,老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展開平臺化交流討論。 而課前、課中、課後測試能及時生成統計報告,讓老師查看每位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下轉第3版)

(上接第1版)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貴陽一中資料資訊中心劉波老師介紹,資料參與課堂重建與管理後,基於大資料的課堂實踐不僅引起了教師轉變課堂角色、轉化教學方式,還建立起雙向、互動、多元的教學模式。 “隨著智慧課堂的運用,顯著提高了課堂效率,學校的一本上線率逐年上升,從2014年的86%上升到2017年的94.43%。 ”

據介紹,貴陽一中一直堅持應用驅動、機制創新,探索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從資訊應用1.0邁向資料融合2.0,並在融合的基礎上提出資源服務創新、教學模式創新和管理治理創新。 今年,該校在“大資料+智慧教育”的建設上又進行新的探索,啟動“雲上一中”平臺建設,實現集團內的資源輸送,並逐步實現與發達省份優秀學校的教育資源分享,推進大資料在教育教學治理中的運用,促進精細化管理、精准化指導。

為探索人工智慧與教育的融合,我省在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以及清鎮市、安順開發區實施“人工智慧+教育”試點工程,打造區域教育雲平臺及數位化校園,推進智慧校園試點示範應用項目,推動智慧教育一體化發展,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和教育模式創新,試點區域應用成效顯著,並形成了較強的示範帶動效應。

近年來,我省以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核心,以夯實資訊化基礎環境為抓手,以抓好機制創新、促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應用為重點,以“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為融合創新應用的探索方向,全面推進教育資訊化建設。

目前,我省已實現與國家、各省、各市(州)三級對接,引進開放教育教學資源212萬條,並逐步優化“平臺”功能和應用服務能力,計畫至2020年建成功能完備、資源豐富、具有貴州特色的優質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師生提供數位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服務。 投資1700萬元建設貴州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已完成網路環境部署和調試,採取差異化、跨越式發展方式不斷提高“平臺”整合統籌能力,現已為全省3800餘所學校、20余萬教師、200萬學生提供資訊化服務。

隨著我省教育資訊化應用水準不斷邁向新高度,資訊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日益常態化,有近19%的教師嘗試或正在利用互聯網平臺、智慧手機等改變教學方式和方法。

學生資訊素養顯著提高,資訊技術應用能力和水準明顯提升,有近21.4%的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開展或自主開展了基於互聯網的學習,教育資訊化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動精准扶貧工作,我省還建立起教育精准扶貧系統,實現精准率100%。 並通過監管扶貧過程庫,對全省建檔立卡學生資助情況即時統計,全面跟蹤並分析教育扶貧過程、教育扶貧結果,確保教育資助優惠政策真正落實到每一個需要資助的學生身上。 2017-2018學年,全省預減免資金10.22億元,預減免學生45萬人,預減免人數比上一學年增加了7萬多。 該系統也被評為2017年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特色應用優秀案例。

該系統也被評為2017年教育部教育管理資訊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特色應用優秀案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