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堅持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加快統籌推進步伐

易地搬遷扶貧, 不僅僅是讓貧困鄉親們挪窮窩、住新居, 還得能換窮業、管長遠。 如何在搬遷中實現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並進?在長期的實踐中, 貴州探索出了“堅持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的路子, 運用和統籌好各種力量, 統籌推進易地搬遷扶貧步伐, 握掌成拳、一戰功成。

貧困人口點多面廣、經濟基礎薄弱、同步小康時間緊迫, 這是擺在貴州脫貧攻堅面前的困境。 易地搬遷的項目建設破題, 如果從點上入手, 一村、一鄉集中建設, 有限的扶貧資金做到搬出窮窩, 也難以從產業發展、技術培訓等後續發展上為繼,

難管長遠。 若是從面上著眼, 省級、市級層面推進確實可以從產業規劃和發展上進行謀劃, 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獨特地形, 造就了各地不同的實際, 建設難免顧此失彼。 既要能管具體抓住地區的貧困現狀, 又要能有謀劃推動地區的長遠發展, 讓鄉親們在易地搬遷中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成為了必然選擇和最優路徑。

實施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 要有全域思維, 採取統規統建, 統籌推進各類規劃。 搬到哪、搬多少, 要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公共服務等規劃上統籌考慮, 防止一搬再搬。 特別是在制定易地搬遷扶貧規劃時, 要與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同步, 依託縣域經濟特色, 帶領搬遷戶就業、創業,

幫助他們實現增收致富。

實施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 要有專案管理意識, 認真執行項目法人縣級負責制, 保證專案建設高效優質。 易地搬遷扶貧首先還是要讓鄉親們住上新樓, 有恆產者方有恒心, 才能甩開膀子幹事創業。

因此, 要加強對搬遷安置點專案的管理, 保障工程進度, 避免出現因工作經驗和技術力量不足帶來的工程風險。

實施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 要有繡花的心態, 戒驕戒躁, 把每一個建設細節做實、摳細。 要徹底打消鄉親們的顧慮, 讓他們長期穩定下來, 僅憑住上新樓、增收門路還不足夠, 還要綜合考慮他們的發展需求,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配套學校建設、加強醫療服務、重構熟人社會, 讓他們在搬遷安置點能一展所長、看得見未來、找得到鄉愁。

總之, 在推進易地搬遷扶貧中堅持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 絕不是簡單的"集中力量辦大事", 是需要我們用改革創新的思維, 一件一件認真辦, 一茬一茬踏實幹, 讓貴州深山裡的鄉親們搬出大山, 過上幸福生活。

總之, 在推進易地搬遷扶貧中堅持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 絕不是簡單的“集中力量辦大事”, 是需要我們用改革創新的思維, 一件一件認真辦, 一茬一茬踏實幹, 讓貴州深山裡的鄉親們搬出大山, 過上幸福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